第一章 机构 队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423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机构 队伍
分类号: G311
页数: 3
页码: 515-517
摘要: 本章介绍了湖南省郴州市清末到1989年科技队伍和科研机构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科技研究 组织机构 郴州市

内容

第一节 科研机构
  20世纪50年代,市境有湖南省疟疾防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养猪研究所、中国人
  
  民解放军军马和医药研究所。60年代后,随着科技事业的发展,市内专业科研机
  
  构逐步增多。1989年,有市属和驻市科研机构12个。
  一、市属科研机构
  郴州市电子技术应用研究所 1977年12月5日成立,址设文化路35号,隶属市科委
  
  领导。主要从事电子技术应用研究。1979年5月5日,划归市冶金机械局管理。
  
  1981年,该所设无线电技术研究室、自动控制研究室、机械结构研究室以及试验
  
  车间,有职工30人,其中科技人员9人。1987年9月,该所与香港三和公司合营,
  
  成立中外合资山河电子产品开发公司,并附设山河电子设备厂。至1989年,共取
  
  得主要科研成果18项,其中大功率晶体管超声波清洗机填补省内空白。
  郴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前身是1977年成立的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87年6月,市
  
  委、市人民政府为加强对蔬菜的科学研究,将该所改为蔬菜科学研究所,隶属市
  
  政府蔬菜办公室领导。址设郴江乡磨心塘,占地236亩,有职工12人。主要从事
  
  蔬菜新品种的引进、品比、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和果树栽培的研
  
  究。至1989年,先后引进100余个蔬菜新品种。经过品比试验,筛选出一批适应
  
  本地气候、土壤的稳产、高产良种。同时,利用原子能进行低剂量辐射刺激蔬菜
  
  种子试验,使菠菜、辣椒、西红柿等多种蔬菜获得增产效果。并培育出郴茄1号
  
  、郴茄2号等一批蔬菜杂交良种。19791989年,该所先后获地、市科技进步奖10
  
  项,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所长、农艺师张青中,1987年6月至1989年7月,受
  
  国家派遣出使非洲莱索托,传授蔬菜种植技术。
  郴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所 1984年6月,成立市科技情报站。1987年8月,改站为所
  
  ,隶属市科委领导,配员4人。主要任务是搜集、整理科技资料,提供信息,开
  
  展专题研究与实用技术培训,组建科技情报网等科技服务工作。配有静电复印设
  
  备、资料阅览室,藏书刊五千余册。1989年,全市聘任专(兼)职科技情报员98
  
  人。
  二、驻市科研机构
  20世纪60~80年代,中共郴州地委、行政公署,根据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
  
  要,在市境相继建立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1989年,驻市自然科学方面
  
  的科研机构有9家。
  第二节 科技队伍
  清末、民国时期,市境专业科技人员甚少。1949年,包括中小学校教师和公私立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在内,城关区仅有各类专业科技人员346人。
  新中国成立后,科技事业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科技队伍逐渐扩大。特别是
  
  建市后,随着教育事业和工业的发展,专业科技人员增加较快。1965年,全镇共
  
  有各类专业科技人员912人。其中,中小学教师605人,医务人员142人,其他科
  
  技人员165人。“文化大革命”中,科技队伍发展缓慢,许多科技人员受到严重
  
  冲击。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市委、市人民政府认真落实党对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的
  
  政策,加强对科技人员的教育和管理。1983年和1988年,先后2次对科技人员评
  
  定专业技术职务,在政治上关心,在生活上给予优惠,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
  
  实行重奖,从而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并吸引一大批外地科技人员来郴州市工
  
  作。1989年,市属单位共有各类专业科技人员5105人,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者4446
  
  人,其中高级132人,占3%;中级1179人,占26.5%;初级3135人,占70.5%。加
  
  上驻市单位的科技人员,全市专业科技人员达11817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25%。

知识出处

郴州市志

《郴州市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设设事记、建置、地理、人口、民主党派与社会团体、民政、军事、经济综述、城市建设、工业、农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教育、文化、人物等类目,记载了郴州市自然、历史与现状,特别反映了郴州市在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中的情况和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