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等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404
颗粒名称: 第四章 中等教育
分类号: G630
页数: 11
页码: 491-501
摘要: 本章郴州市教育中等教育概括了普通中学教育、中等专业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业余中等教育。
关键词: 中等教育 教育 郴州市

内容

第一节 普通中学教育
  清光绪三十年(1904),基督教会在码头石创办新华学堂,设有中学部和小学部,男女兼收。光绪三十二年三月,郴州牧金镜蓉在东山书院院址开办郴州中学堂,为郴州第一所官办中等学堂,学制5年,开设中国文学、外国语言、修身、读经讲经、算术、历史、地理、格致(博物、物理、化学)、图画、体操、法制、理财等12门课,每周共授课36小时,采取注入式的班级教学。
  民国元年(1912),废除府州制,官立郴州中学堂改名郴郡六城(郴县、永兴、宜章、资兴、汝城、桂东)联合中学。学制改为4年,废除读经讲经,改格致为博物、物理、化学,增设手工、乐歌,共开15门课。民国3年,六城联合中学改名湖南省第七联合中学。
  民国11年,颁布新学制(壬戌学制),中学分初中、高中两级“三·三”制。开设公民、国文、英语、算术、物理、化学、植物、动物、历史、地理、体育、图画、音乐、劳作、卫生等15门课。民国21年,湖南省第七联合中学又改名郴郡联立初级中学。民国27年,因避日军空袭,学校迁栖凤渡老岗脚,4年后再迁桥口。民国34年元月,日军侵占郴州,学校停办。
  抗日战争时期,城区先后创办适存、浚明和郴县县中3所中学。衡阳广德中学、长沙南江中学亦先后迁来郴州。日军投降后,广德中学迁回衡阳,南江中学迁回长沙。民国35年秋,郴郡联中经募捐筹款,多方周旋策划,重新复办。当年,招高中新生两个班,学生98人,由肖文铎任校长,改名郴郡联立高级中学。翌年,正名郴郡联立中学,招高、初中各2班。接着私立天凤、香祖中学与十力补习学校先后创办。迄1949年下学期,市境有普通中学6所,学生728人,教职员148人。
  新中国建立后,经过整顿改造,停办1所,合并2所,3所私立中学改为公办。学制未变,取消公民、童子军、军训课,增设政治课。1953年,城区有第一、二、三、四4所中学。在“一五”计划期间,学校注重政治、业务学习,学习苏联教学的五大原则(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原则,教学的直观性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系统性和连贯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以及课堂教学五个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并推广五级记分制。教师制订教学计划,编写教案,校长、教导主任深入教研组和课堂参加备课、听课和教学研究,并有计划地组织校内和校际间的公开课教学和观摩教学活动,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1958年,贯彻“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创办民办红旗中学(即今市第一职业中学)。由于“左”的影响,同年11月,郴州师专、郴州师范、郴州第一、二、三、四中4所中学联合成立“大中学校人民公社”,划分工区,师生烧木炭,挖矿石,大炼钢铁;办农场,修水库,大种大养。致使劳动过多,影响正常教学。1959年上学期,“大中学校人民公社”解体,各校恢复正常上课。1960年夏,全市反“右倾”开始,学校批“保守”,上“双高”课,提出教材要砍、删、改、换,开展突击教学;体育课要求限期达到“双红”(劳卫制、等级运动员)、“四红”(前两种加普通射手、等级裁判员),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1961年后,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整顿教学秩序,提倡“少而精”的教学原则和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结合各科教学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学校数量也有所发展。至1965年下学期,全镇有普通中学5所,学生3628人,教职工245人。
  “文化大革命”头三年,学校停课闹“革命”,直至1969年秋才复课。1966~1968年的三届高、初中毕业生共5472人,绝大部分下放农村或回乡参加生产劳动,只有极少数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三届小学毕业生2124人升入初中。1968年后,各学校贯彻“五·七”指示,开展学工、学农、学军,学制改为“二·二”制。教学偏重实用,忽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语文课讲应用文,如何写大批判稿、小评论和工作总结;数学课专讲测量、会计知识;化学课专讲土壤改良、农药化肥使用;物理课专讲“三机一泵”(手扶拖拉机、电动机、柴油机、水轮泵);体育课改为军体课,革命文艺课学唱样板戏和毛泽东语录歌。批“回潮”,反“复辟”,学“造反小将”黄帅,学“白卷英雄”张铁生。同时,盲目发展中学,公社办高中,大队办初中,完小增设初中班。1977年底,全市有中学32所,其中高中有15所,学生达13224人,教职工862人,数量急增,教育质量下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针对中等教育“虚肿”与结构单一的情况,进行调整、改革。撤销戴帽初中班和农村中学高中班,开办职业高中和职业班,学制逐步恢复为“三·三”制。1980年,实施新的教学大纲,使用新教材。教学坚持以纲(教学大纲)为纲以本(课本)为本,抓好每个单元教学,讲求实效,克服教学中的盲目性和形式主义。讲课抓重点、抓疑点、抓难点、抓关键、抓规律,从多方面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各科普遍运用电化教学手段,进行形象化教学。开展第二课堂,开放实验室,成立兴趣小组,办实验班。并在各种教学活动中,贯穿“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思想教育。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取得明显效果。市第一中学为培养少年大学生,通过越学制组织自学,因材施教指导自学,创造条件保证自学的办法,学习成绩显著提高。该校全国德育先进工作者黄发健老师倡导的语文教学六字学习法:学、思、问、辨、记、用,在语文教师中成效显著。1984年以来,全市中学生参加多种学科比赛,获国家级奖的有38人次,获省级奖的有51人次。教职员的科研教改论文,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的有82篇。
  1989年底,全市有普通中学15所,其中完全中学8所,还有8所厂矿子弟学校设初中班,共有教学班262个,在校学生11370人,教职工1427人。
  市第一完全中学 为省、地、市三级重点中学,址设城东橘井观。初名郴州中学堂,创办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为郴郡六县(郴县、永兴、宜章、资兴、汝城、桂东)最早的中学。1949年12月1日,与郴县县中合并后,定名为湖南郴县区立中学。1953年,更名为郴县第一中学。1959年建市后,改称为郴州市第一完全中学。该校是一所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和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革命先烈邓中夏、曾中生,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李涛,著名地质学家朱森,原湖南大学校长黄士衡,湘潭大学校长杨向群,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集团军参谋长何善福以及首次突破生物工程研究的世界性前沿课题“人类基因在植物中表达”的科学界新秀陈炬,均曾就读于此。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共党员陈芬、朱善猷、朱尚炯、李楚等,曾在该校进行革命活动。
  20世纪50~60年代中期,该校注重教导合一,培养全面发展人才。1958年,校团委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1960年,肖溎甫老师出席全国文教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1983年,学校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1984年,学校提出“三育并重,严谨勤奋,求实创新,团结活泼”十六字校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1984~1987年的全国高考中,连续4年突破本科录取百人大关,并培养少年大学生10名,获全国科学竞赛奖24人。1985年,被评为湖南省文明学校。1988年,列入《中国著名中学》一书。1989年,经湖南省教委批准为实验中学。校园总面积152.94亩,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有各科教学仪器、模型、标本及电化教学器材1020种,以及26部电脑的电脑室,64座的语音教学室,藏书5万册的图书室,400米标准田径场。有校办水玻璃厂和冶金实验厂,水玻璃厂所产水玻璃获省优质产品称号,冶金实验厂的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2厂年创利润50万元,解决教职工家属30人就业。是年,有教学班31个,在校学生1635人,其中高中18个班,学生924人,初中13个班,学生711人。有教职工215人,其中高级教师44人,一级教师45人。李掌珠、刘秀枝、李主义、黄发健、彭维嵩、黄忠英等6位教师获部级模范称号。
  市第三完全中学
  原名郴县私立天凤初级中学,民国35年(1946)9月28日开办。
  址设郴江河畔鳌头湾。1953年10月19日,改为公办,定名为郴县第三初级中学。1956年,增设高中,改名为郴县第三完全中学。1959年,改为郴州市第三完全中学。1960~1966年,定为地区重点中学,面向郴县、桂阳、嘉禾、永兴、资兴、汝城、桂东等县招生。学校管理严格,师生融洽,教学认真。1961年,高考成绩名列全区第一。1978年,再次获得全区第一。1982年,荣获共青团湖南省委授予的“文明礼貌月活动”先进集体称号。1984年,学生陈亚明抢救一名落水儿童的英勇事迹登载于《湖南日报》,团地委授予“文明青年”的光荣称号。1985年,该校获省“青年法律知识竞赛”先进单位称号。校
  办塑纺厂是地区塑纺行业规模最大,产值、利润最高的校办企业。1989年,创产值129.7
  万元,利润20余万元,被评为地区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学校校园面积80余亩,建筑面积6985.69平方米。有理、化、生物仪器3708件,电脑11台,录音机20部,三用机20部,幻灯28台,彩电2台,录相机1部,16厘米电影投影机1套。藏书14724册。有教学班28个,学生1357人(高中部582人,初中部775人),教职工148人,其中高级教师25人,一级教师38人。
  第二节 中等专业教育
  一、师范专业教育
  初级师范
  光绪三十二年(1906),郴州牧查庆绥在城区东门外橘井观创办郴郡六城师范学堂(四年制初级师范),第一届学生毕业后停办。光绪三十三年八月,官立高等小学堂附设师范班开学。民国元年(1912)秋,创办县立师范学校(借六城师范旧址)。民国3~33年,热心教育事业的地方人士,曾先后兴办县立女子师范学校、县立甲种师范讲习所、县立乡村师范学校、郴郡联立简易师范学校等1~4年制的初级师范学校,但多因办学经费不足而时办时停。其中以县立甲级师范讲习所办学时间最长,达13年(1915~1928),毕业6个班共200人。次为郴郡联立简易乡村师范,办学8年(1936~1944),毕业9个班共540人。办学时间最短的是县立女子师范,仅1年即停办,学生转入衡阳省立女子师范简师班。省立第三师范也前后招收10个简易师范班,计400人。县立初级中学于民国35、36年均附设简师班1个,学制4年。郴县区立中学、郴州市第一中学分别于1952年春、1959年秋,各附设1年制简师班(初师)1个,报考考生须具备初中毕业文化程度。
  中级师范
  市境的中级师范教育,始于民国35年(1946),至1989年的43年中,先后办有3所中级师范学校和1所普通中学附设的2个幼师班。
  民国35年春,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前身为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创办于1912年),由衡阳迁郴,址设苏仙岭下白鹿洞(今郴州师专所在地)。1950年,郴县专署接管该校,有中师4个班,简师2个班,学生300人。1953年,改名郴县师范。1959年,更名郴州师范。“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招生5年。1971年秋恢复招生,学生由各县保送,学校审核录取。1977年,恢复招生考试制度,由省统一命题考试,地区择优录取。1979年,迁橘井路高山背新建校舍,校园面积73.4亩,建筑面积23217平方米。
  郴州师范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大革命时期,革命英烈毛泽建、何宝珍、伍若兰、李洁和革命前辈曾志、彭儒、彭镜秋等都曾在该校就读并发动和领导过学生运动。该校自1912年创办至1989年77年中,共毕业236个班,学生13707人。1989年下学期,有在校学生1356名,教职员工170名。1980~1989年,分配给市境小学的师资达150名。
  市教师进修学校
  1980年7月创办,址设潘家湾市第三中学前面,建有教学和学生宿舍综合楼,计1350平方米,与市教学辅导站合署办公。1982年7月,并入市三中统一管理。1984年9月,迁市第二完全小学院内。1985年11月,迁城郊六角坝新建教学大楼,计1901平方米。1986年,举办为期3个月的小学行政干部培训班,开设教育学、心理学、学校管理学和政治经济学4门课,24人参加学习,经考试全部合格。1987年底,学校经省教委检查验收合格备案。建校9年来,已办5期小学教材教学法培训班,经考试有119名学员合格,占98.9%。组织文化补课199人,其中74人考入中师函授学习,115人录取为中师函授班和中师电视班学员。1989年,有中师函授班1个,学员27人;岗位培训班1个,学员50人。教职工12人,其中教学人员8人,均系大专文化。
  郴州地区幼儿师范学校
  1986年4月创办,址设苏仙路。开设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技巧课共22门,学制2年。学生从应届初中毕业的女生中招收,分公费生、自费生和函授学员、代培学员。1988年4月,经省教委检查验收合格,列为省重点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至1989年,已毕业2届4个班220名学生。尚有在校学生139人,短期代培学员418人。有教职工57人。校园面积26亩,校舍建筑面积8800平方米。
  二、其它专业教育
  1958~1986年,郴州地区在市内先后创办卫生、商业、农业机械化、粮食、财税、公安、工业等7所中等专业学校。
  郴州地区卫生学校
  1958年7月创办,址设七里洞,开设护士、医生2个专业。1960年,增设大专班。1962年,迁入人民西路。1970年,改名郴州地区卫生学校,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42342平方米,是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之一,设有附属医院1所。校部与附属医院共有医务、教职工423人,其中高级职称40人。校部教职工219人,专职教师132人,评定高级职称的23人。教学实验设备价值115万元,藏书5万余册。开设医士、中医士、公卫医士、妇幼医士、放射医士、营养士、检验士、卫生检验士、护士、助产士10个专业。迄1989年,已毕业的中专生6885人,尚有在校学生1850人,教职工219人。
  郴州地区商业学校
  1974年秋创办,址设曹家坪。开设财会、物价、统计3个专业。
  迄1989年,已毕业1953人,尚有在校学生1178人,教职工164人。
  郴州地区农业机械化学校
  1976年创办,址设铜坑湖。开设农业机械化和汽车修理专业以及职工中专班。已毕业中专生306人,其中统招统配的243人,自费不包分配的63人。为全地区代培技工446人,农业机械短期培训383人,为军队培训军、地两用人才100人。1989年,有在校学生369人,教职工81人。
  郴州地区粮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1979年9月创办,址设高壁石门冲。开设企业管理、财会、统计专业,已毕业中专生167人,职工专业培训生1650人。1989年,有在校学生165人,教职工54人。
  郴州地区财税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1985年1月创办,址设三里田。开设财务、税务专业,已毕业中专生309人,培训职工1195人。1989年,有在校学生302人,教职工52人。
  郴州地区公安干部中等专业学校 1985年6月创办,址设桂门岭劳动路。开设公安专业,已毕业177人。1989年,有在校学生224人,教职工31人。
  郴州地区工业学校 1986年4月创办,址设香花路。开设采选矿、机电、化学工业、民用建筑、工业会计、工业经济管理、乡镇企业管理等专业,已毕业154人。1989年,有在校学生700人,教职工94人。
  第三节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一、职业教育
  清光绪三十年(1904),在郴城创办公立国医学堂。清宣统二年(1910),基督教会创办淑仪女子学堂,址设东门口礼拜堂(教堂)内,开设女红等课,为州城职业教育之始。该校面向郴县、桂阳、蓝山、嘉禾等县招生,民国17年停办。民国6年(1917),创办公立乙种农业学校,址设西塔街城隍庙隔壁。校长、教员大多科举出身,聘有日本籍土壤学教员任教,开设农业、土壤、气象和国文、算术、历史、地理、外语等10门课。
  民国9年,第一届60多名学生毕业后停办。民国15~19年,又先后创办私立群英女子职业学校、私立勤业女子职业学校和公立女子简易职业学校。3所学校设有织布、缝纫、刺绣、织袜等专业。至民国34年,日军侵入郴城,各校被迫停办。
  新中国建立后,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比例失调,至80年代才引起重视。1980年2月,地区交通局创办地区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址设骆仙路。以代培港、澳汽车驾驶员和兼收内地重型车驾驶员为办学宗旨,学制1年半。1989年10月止,共培训驾驶员8707人,其中港澳学员3825人,侨眷学员1030人,内地培训学员3852人。
  1983年始,市属完全中学陆续开设职业高中班,厂矿子弟学校的高中部亦相继改为职业高中部或开设职业高中班。1984年10月,市第七完全中学改为市第一职业中学,开设美术、财会、文秘档案专业,并同开高中文科课程和相应专业课,学制均为3年。主要培养应用型中、初级专门技术人才,也为对口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新生。3个专业已毕业294人,其中240人已就业,就业率88.24%。财会专业珠算成绩显著,全部毕业生珠算技术达到普通六级以上,其中能手级11人,约占全地区能手级总数75%。87、88届毕业生中各有1人参加省珠算比赛,分别获全能第一名、第二名,并代表省队参加全国珠算比赛,其中1人得奖,被推荐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亚太地区珠算比赛。财会专业毕业生有3人考取省财经学院师资班。美术专业生实习作品105件,投入生产的87件,有50余件习作被市文化馆画展采用。87~89届毕业生中,有11人考取广州美术学院等大专院校的对口专业。1989年,有10个专业班,在校学生358人,教职工50人。1986年,创办市劳动服务就业培训中心,专为待业人员就业到岗前进行职业培训。1989年,地区建委创立地区中等城乡建设职业学校。
  1980~1989年,市境先后共创办中等职业学校6所,并有6所普通中学附设职业高中部(班)。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招生的比例为1∶0.84,职业学校、职业高中在校学生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的43.3%。1989年,已毕业18600人,现有56个班,在校学生2614人。
  二、技术教育
  50年代中期,创办地区农业合作干部学校。60年代中期,二机部地质技工学校由郑州迁入郴州。不久,地区农业合作干部学校迁往郴县桥口,地质技工学校迁往长沙。1980年7月,创办地区供销技工学校,址设杨家坪。开设供销经济管理、财务会计、生产培植、家用电器专业。已毕业433人。1989年,有在校学生470人,教职工43人。1981年5月,恢复地区化工技工学校,址设沿江路。开设无机化工、化工机器维修专业,已毕业328人。1989年,有在校学生200人,教职工20人。1981年7月,创办郴州烟厂技校,址设东风路,开设制丝、卷接、包装、卷烟机械专业,已毕业200人。1989年,有在校学生100人,教职工12人。1984年6月,创办地区综合技校,址设苏仙路。开设车工、钳工、电工、锅炉工、商品管理、食品加工专业,已毕业1521人。1989年,有在校学生1441人,教职工117人。上述4所技校,总共毕业学生2482人,1989年共有在校学生2211人,教职工192人。
  第四节 业余中等教育
  一、文化教育
  市境业余中等文化教育,始于50年代中期。1956年初,在城区老汽车站借用公房创办干部职工业余文化学校,设高、初中部,吸收干部、职工入学,进行正规授课。1958年上学期,该校改为职工业余红专大学,开设哲学、工业、文艺、教育专业,并附设初中文化班,进行系统的文化和专业教学。1962年10月,郴州市总工会创办职工业余学校,配专职教师5人,开设高小、初中语文、数学课,后又开设高中语文、数学和电工班。除电工班外,均采用普通中学教材,招生学员100余人。1964年,改名郴州镇职工业余中学,学员增到1000余人,聘请兼职教师8人,借用小学教室23间。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听课人数剧减,被迫停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类职工业余学校逐渐恢复、发展。1980年,市属厂矿有职工业余高中2所,学员79人;初中7所,学员1109人。198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下达《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1982年1月,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教育部、国家劳动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关于切实搞好青壮年职工文化技术补课工作的联合通知》,按通知规定,全市应补初中文化课的职工有8919人。
  从1981年起,市工农教育办公室组织开办初中文化补课班(语文、数学必学,物理、化学、史地任学一科)。1985年,进入文化补课高潮,是年3月统计,全市共办61个初中文化补课班,参加补课的职工达3044人,相当于1981年的10倍。其中日校兼办夜校的38个班,参加学员2124人,占补课职工的69.79%。经过1981~1986年的文化补课,经考试合格的达8381人,合格率占93.97%,如期完成职工初中文化补课任务。
  1983年,市内试办职工高中班59个,招收学员231人。由于学员原有文化基础差,加之文化学习与单位生产发生矛盾,以及有些单位重视支持不够等原因,学员不能坚持到校听课,毕业考试结果,只有59人成绩及格,取得高中毕业证,占学习人数的25.5%1984年以后,市人事组织部门为提高在职干部的文化素质,先后对504名年龄在45岁以下,文化在初中或初中以下(含“文革”期间的高中毕业生)的干部,进行高中文化补课。迄1989年,共有193名干部在市委党校中专班毕业,有204人通过在其他学校脱产学习,经考试合格后,也取得高中毕业证书。还有62名干部正在市委党校中专班学习。同时,还输送329名干部、职工到省、地参加大专培训。未参加脱产学习的干部、职工,通过自学也有一部分达到高中文化程度。
  郊区三乡一镇,1985~1989年办业余初中班4个,有学员115人。
  二、技术教育
  1977年后,遵循毛泽东主席“七·二一”指示和“五·七”指示,郴州筑路机械厂、郴州林业机械厂、中南地质局四〇八队、国营七一一矿、郴州农药厂、郴州五岭冶炼厂先后办起“七·二一”工人大学,市园艺场办起五·七大学。采用中专教材和教师授课讲义进行教学。以国营七一一矿、郴州筑路机械厂、中南地质局四〇八队的工人大学办得较好,配有专职教师。有正规的学习场地和教学设备,学员全脱产学习,为本单位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少数送到大专院校深造。
  1983~1986年,按照中央规定,对全市79个厂矿企业应补初级技术课的6513名职工,由市成人教育办公室统一部署,单位自行办学,进行职工初级技术补课。经市职工技术考核办公室考试合格的达6090人,占应补课人数的93.5%,与中央提出80%的要求,高出13.5个百分点。根据1984年国务院办公厅批转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关于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意见》,1985~1989年全市办职工中等技术补课班81个,职工入学2621人,其中脱产学习班31个,学员1133人。经过培训和考试,有1135名取得职工中等技术培训合格证,占43.3%。
  1986年9月,省成人教育局和省劳动人事厅联合发出《关于开展企业班组长培训的意见》。1987~1989年,全市对961名企业班组长进行分期分批培训,经考试合格的861名,占应培对象89.6%,如期完成培训任务。1988~1989年,培训车间主任,经考试合格的158人,占车间主任总数的65.5%。1989年,全市184个国营、集体工业企业,有86个单位举办各种文化技术学习班,参加各级各类学校学习的职工达8841人,是郴州市历史上干部职工参加学习人数最多,学习门路最广,办学形式最活的一年。
  1982年以来,全市职工教育连续8年被地区评为先进市。1988年,市成人教育办公室被评为省、地红旗单位。现已兴建一座总面积13000多平方米,初具规模的成人教育中心。
  为提高郊区农村干部和专业农户的专业知识,1981年7月,市教育部门创办湖南省农业广播学校郴州市分校(后更名湖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郴州市分校),是集广播、电视、录音、录相、面授为一体的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以业余学习为主,学制3年,国家承认中专学历,享受中专待遇,毕业后择优录用。该校现有教职工10人,其中教师7人,另有常年兼职辅导教师16人。教室教学设备齐全。并建立农学、畜牧、林学、果树等4个联合型教学实习基地。建校9年来,已招生6届,开设农学、林学、农业经济、果树、畜牧、乡镇企业管理、农产品加工、淡水养鱼等8个专业,16个教学班,共招收516名学员。迄1989年,已毕业3届,共186人,毕业合格率占89%,录用率达50%。据调查,1~4届学员中,从事科技承包,为社会科技咨询、科技示范、讲座、印发资料、办科技墙报者共有182人,占学员总数的35.27%。许家洞镇青年农民蒋仁忠,1981年入校,学农学专业,1985年毕业。就学期间便做到学以致用,从1983年起,他带领全家5口人搞科学种田,水稻生产由原亩产300公斤提高到450公斤。1986年,还指导村里3户贫困户搞科学种田,使水稻亩产比1985年增产40%,人平收入增加150多元。并为村民办农技班50多期,参加学习的达800多人次,印发科技资料4000多份,办科技墙报20多期。1987年,被国家农牧渔业部授予“学用结合”优秀学员称号。1988年,被许家洞镇人民政府录用为镇农技站站长。
  从1982年起,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连续8年被评为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先进集体,校属许家洞教学班于1986年被评为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先进教学班。1987年,该校被列为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重点县级学校。1988年,被评为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先进集体。1989年底统计,郊区3乡1镇共办蔬菜、家禽中专班25个,学员951人,均取得显著成绩。

知识出处

郴州市志

《郴州市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设设事记、建置、地理、人口、民主党派与社会团体、民政、军事、经济综述、城市建设、工业、农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教育、文化、人物等类目,记载了郴州市自然、历史与现状,特别反映了郴州市在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中的情况和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