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篇 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393
颗粒名称: 第十七篇 教育
分类号: G527.64
页数: 33
页码: 481-513
摘要: 本篇郴州市教育概括了私塾书院州学、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教师、教育行政。
关键词: 郴州市 教育 机构

内容

郴州城历代皆为郴州地区文化教育中心。五代建学宫,南宋建濂溪书院,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建考棚,景贤、白莲、东山、北湖4所书院亦相继建立,四方学士接踵而至,私塾遍及城乡。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州城始办新学,先后出现官办、民办、教会办三种办学类型。官办的有郴州中学堂,民办的有郴州女子学堂,教会办的有新华学校等。
  民国时期,城区教育较清末有所发展,并有不同程度的变革。设郴郡联立中学,为郴郡六城的最高学府。设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为郴桂10县培育师资的中心。至1949年下学期,城区有中小学(含师范)17所,在校学生2468人,教职员工231人。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旧学校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造,市境教育发生根本性变化。50年代初,根据《共同纲领》提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教育实行面向工农,各级各类学校在招收新生时,最大限度地吸收工农子弟入学,并在各校建立人民助学金制度,帮助工农子弟解决学费困难。同时,创办各种类型的工农文化补习学校和夜校,大力开展群众性的扫盲运动,帮助广大的工农干部和群众提高文化水平。1958年起,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和“两种教育制度”的指示,加强学校政治思想教育,开展学工、学农活动,克服教育脱离政治、脱离生产劳动的偏向和单纯依赖国家办教育的思想,实行公办、民办一起上,全市教育事业又有较大的发展。至1965年,中小学发展到70所,在校学生达19428人,教职员工达864人。这个时期的教育也有失误。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有82名中小学教师被错划成右派分子。1959年“拔白旗”,部分教师受到冲击,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在教育发展速度上,贪多求快。在贯彻教育方针时,偏重生产劳动,忽视文化知识教学,影响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文化大革命”10年动乱,境内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初期,学校停课“闹革命”。
  尔后,又长期进行“斗、批、改”,正常教学秩序被打乱,许多教师蒙受批判斗争,学生无法安心学习。加之学制缩短,教材精简,取消升学考试制度,教育质量普遍下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市教育事业迅速恢复和发展。70年代末,通过拨乱反正,清除“左”倾思想的影响,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先后平反冤假错案193起,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80年代,推行市、乡、村三级办学,市、乡两级管理的教育改革,逐步调整学校布局和结构,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同时,实行幼教、普教、业教一起管,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毕业率一起抓,全市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中小学教育质量稳步提高。至1989年,全市校园面积达1481亩,校舍建筑面积为22.5万平方米,比1979年分别增长19%和65%。
  有幼儿园59所,在园幼儿3309人;小学学前班71个,在校学生2434人;普通中小学86所,在校学生31582人;职业中学6所,在校学生2614人;中等专业学校9所,在校学生6798人;中等技术学校4所,在校学生2211人;高等院校4所,在校学生6505人。
  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8万人次,已有415人取得大专毕业证书。总共在校学生49710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2%,为1949年下学期的20倍。共有教职工5236人,为1949年的23倍。小学毕业升学率97.3%,初中毕业生分流升学率64.9%。1977~1989年,全市高考录取大、中专生3205人,年平247人;应届初中毕业生升中专803人。
  第一章 私塾 书院 州学
  第一节 私塾
  市境私塾,历史悠久,明、清时期,遍及城乡。办学形式有家馆、族馆、门馆三种,而以族馆居多。馆址一般设于宗祠、庵宇,设施简陋。私塾分低、高两级,低级为儿童启蒙场所,称为“蒙馆”;高级教启蒙后的儿童或成人,为“读经讲经”场所,称为“经馆”。蒙馆先生只有一人,多为童生。课程分读书与习字两种。读书多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居家杂字》、《四书》等为教材。教学方法以课读和背诵为主,先由先生点书,学生然后跟读、熟读和背诵。习字的次序,则是先由先生把着手写,而后描红,再进入临帖书写。蒙馆一般读五六年,而后转读经馆。
  经馆先生多为秀才、廪生。以讲经、读诗、作文为主。教材有《四书》、《五经》、《古文观止》、《史鉴》等。教学方法以自学为主,实行集体讲授,个别指导。作文之先,必练作对,每周用文言作2~3篇作文。经馆数量较少,馆师学俸较高。清末、民国初,州城著名经馆先生有陈九韶、崔祥甫、何清华、黄瑞霖等。常设馆址有西塔街陈家大屋、寿福殿、五通庙、龙门池李氏宗祠等处。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州城创办新学后,城区私塾逐渐减少,郊区私塾依旧。民国33年(1944),城区经馆绝迹,但蒙馆仍有。民国35年国民教育实施后,城区私塾消失。郊区直至新中国建立初才完全取消。
  第二节 书院
  南宋至清末,市境先后设有书院5所。建立最早的书院是南宋末年为祭祀周敦颐而建的濂溪书院。清代,先后建书院4所。康熙五十六年(1717),为祭祀唐韩愈建景贤书院。乾隆十九年(1754),建白莲书院。乾隆三十六年,知州都世喜以唐宰相刘瞻读书堂旧址建东山书院。光绪末年,郴州耆老募捐建北湖书院。这些书院都有田租等固定资产作为办学经费的固定来源,其中以东山书院规模最大,田租最多。来书院讲学的多为经明行修的名人贤士。清代,进士朱联奎、黄纯垓,举人陈昭谋、邓士良、李元度、廖普唐、谢宣,副贡生黄树藩、拔贡潘仁坊、国子监生陈振玉等,均先后来郴讲学,为郴州造就众多人才。书院教学内容以儒家经籍、艺文词章为主,特别重习八股文,以训练生员应试科举之功。学规甚严,除须遵守朱子白鹿洞学规和清顺治九年(1652)钦颁学校卧碑文规外,地方官员还另拟规条,以正学风。清道光后,郴州4名进士、21名举人、13名贡生,多数在此奠定学问基础。
  濂溪书院
  南宋末期建于州城西隅,后多次迁徙。明弘治(1488~1506)时,迁至州城南门外,明末圮。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署州事谢文允依明址重建,并置学田,年收租谷70石4斗。书院有正厅、廊房8间,外凿“爱莲池”,池中建“君子亭”,共占地千余平方米。乾隆四十年(1775)左右,改为义学,以训蒙童。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为郴州初等小学堂。今为市第九完全小学校园。
  景贤书院
  原为景贤祠,因祀唐韩愈而建,祠址屡迁。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知州范廷谋将祀祠、书院合一,建于州城南门外,定名景贤书院,实为蒙童学馆。有院房1厅4室,院后设花园,占地400平方米。置有学田,年收租谷33石6斗。乾隆四十年(1775)左右,改为义学。
  白莲书院
  原为白莲庵,位于州城北15公里仙台山(今喻家寨)白莲池畔。清乾隆十九年(1754),因僧故庵空,署州事郑之侨将庵改建成书院。有院房3栋9室,定名为白莲书院。年田租89石5斗。嘉庆年间(1796~1820),书院废,学田移作东山书院做学资。
  东山书院
  位于州城东山。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署知州都世喜依唐相刘瞻读书堂旧址肇建,乾隆四十一年完工。有院房4栋42间,占地3000多平方米,置有学田,年收租谷235石6斗,是境内明经讲学、生员修业的主要场所。光绪三十一年废科举后停办。民国22年(1933),因建郴郡联立初级中学被拆毁。
  北湖书院
  位于州城北湖南岸。清末,由地方耆老募捐兴建。光绪二十二年(1896),改为郴州官立北湖高等小学堂。
  第三节 州学
  清代,州城始建州学,学宫设城西隅文庙内。由童生参加入学考试,合格者为州学生员,亦称秀才。郴州州学生员设廪生、增生各30名,附学生23名,武生15名,瑶籍另额文新生1名。廪生可领取廪饩银,增生无廪饩银,但可补廪生缺额。生员入学实际在学学习时间不多,入学肄业有名无实,其主要任务是考课。学习内容主要为经、史、性理书和时文。课程教材有《四书》、《五经》、《性理大全》、《资治通鉴纲目》、《大学衍义》、《十三经》、《二十二史》、《三通》、《诗》、《古文辞》、《御纂经解》、《历代名臣奏议》、《文章正宗》,以及宋明理学著作和应付科举考试的时文。生员平时有月课、季课的考核,有三年一次的岁试,评定生员成绩,有三年一次的科试,以取得乡试的资格。生员为获取功名,只有长年累月埋头经书,应付考试。乡试取得举人资格,可参加第二年举行的会试,供朝廷选拔进士及翰林,也有被直接选为贡生而做官的条件。光绪二十二年(1896),郴州办新学后,州学方废。
  第二章 学前教育
  第一节 幼儿教育
  民国9年(1920),郴城新华学校附设幼稚园,主要吸收基督教徒子女入园,址设东门外礼拜堂内。始无固定教材,以讲故事、唱歌、游玩为主,后开设语言训练、画图、劳作、识字等课。民国22年,北街基督教堂开办半日制幼稚园,分甲乙2个班,每班30人,采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幼儿教材。民国26年,私立豫章小学附设幼稚园,利用江西会馆大厅作教室,采用新华幼稚园教材,2年后停办。民国36年上学期,创办健慧幼稚园,址设中山西街城隍庙内,每期招生30名,免收保教费,只缴点心茶水费和书本、制服费,教学活动有“定时活动”和“自由活动”2项,由园董事会7名会员义务教学,不取酬金,后聘请会外老师教学。至民国38年冬,市境仅有基督教会办的幼稚园2所。
  1951年4月13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托儿所、幼儿园等事业统一由文教部门管理”的指示。1952年8月1日,始开办郴县专区干部托儿所,址设苏仙桥畔,分设大、小2个班,入托儿童35人,最大的6岁,最小的不足3岁,有教职员工19人,设语言、体育等课程,后改为郴州地区直属机关幼儿园。1956年后,北街幼儿园、火车站铁路幼儿园等相继创办。1958年,城区机关、厂矿、学校以及乡镇街道相继办起托儿所、幼儿园。1959年,农村提倡家务社会化,社队亦办幼儿园。1960年国际儿童节前夕,经检查评比,市郊公社新桥幼儿园、五岭公社民主街幼儿园、火车站铁路幼儿园,均获“全国先进儿童工作集体”称号,市幼儿园园长李梅英获“全国先进儿童工作者”称号。
  1961年,农村公共食堂解散,幼儿园停办。1965年,全镇有幼儿园9所,入园儿童698人,教养员111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幼儿教育被斥为“福利主义”、“培养修正主义的温床”,幼师被下放、调离,大部分幼儿园被迫解散。1974年后,才逐渐恢复。1979年,湖南省首届托幼工作会议后,托幼工作转入正轨,全市恢复开办幼儿园39所,入园儿童1154人。1981年,遵循国家教育部《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各幼儿园制定并施行新的教养和保健制度。1983年,按统一新编教材7种9册(幼师用书)施教。同时,通过国家拨款,单位集资,不断改善教学、生活和娱乐条件。1984年,成立市儿童工作委员会,由市委1名副书记、政府1名副市长主管。1986年,全市进行幼儿教育改革实验,举办幼师培训班,还专题讨论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问题,并组织自制玩具竞赛,荣获省一等奖1名,二等奖、三等奖各2名,其中“娃娃上北京”在全国自制玩具展览会上展出。1989年,全市有幼儿园59所,入园幼儿3309人。
  市直属机关幼儿园创建于1959年,园址初设龙骨井,招收大、中、小3个班,共有幼儿100余名,配有教职员工11人。1965年,迁入飞机坪新建园舍。“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迫解散,园舍拨给镇武装部,教职员工下放当营业员。1972年6月恢复,址设市委机关院内,有大、中、小3个班,入园儿童110人,配教职工12人。1984年,迁前进巷新园址,占地面积5.4亩,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有一套完整的供白托、全托幼儿的生活和教学设施。1989年,开设大班2个,中、小班各3个,共收3~6岁幼儿370名,有教职员工35名。该园曾多次参加全市幼儿运动会、幼儿文艺汇演、幼儿书画作品展览等活动,均取得优异成绩。还为厂矿、街道幼儿园培训幼师20余名,接待省、地、县、市参观30余次。1987~1989年,连续3年被评为省“文明单位”和省、市“绿化先进单位”。
  第二节 学前班
  郴州市小学办学前班,始于1981年下学期,1984年形成高潮。除市直属各完全小学和驻市财贸子弟学校办有学前班外,全市三乡一镇农村小学也普遍办起学前班。使用省编一年制学前班试用教材,开设语言、计算、常识、体育、美术、唱歌6门课。1985年10月,市儿童工作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对全市学前班进行检查评比,市第九完全小学、地区财贸子弟学校学前班荣获“五好班”称号。1989年,市境小学附设学前班55个,在班幼儿1957人;各部门办的学前班16个,在班幼儿477人。市境共有学前班71个,在班幼儿2434人。
  第三章 初等教育
  第一节 普通小学教育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知州曾庆溥和学正谢宝圭,在州城西门外北湖岸,筹办官立高等小学堂。光绪二十四年,被决议立案。同年九月维新变法失败,议案遂成空文。光绪二十九年,署知州沈莹庆于北湖书院创建北湖小学堂,始设高小班,为州城创办最早的官立高等小学堂。后增设初小,称为两等小学堂。光绪三十年,基督教会在码头石开办新华学堂(两年后迁东门外)。光绪三十一年,增办官立初等小学堂,设州城南门外濂溪祠旧址。光绪三十二年,又增办官立半日制小学堂,址设南门外天官坊,招收8~16岁儿童入学。同年,郴郡六城师范在文昌阁开办六师附小。光绪三十三年,邑人陈九韶在西塔街陈家大屋首创郴州女子初等小学堂,招收学生20人,开郴州女学之先例。光绪三十四年,该校改为官立女子初等小学堂。宣统元年(1909),开设高小班,更名郴州官立女子高初两等小学堂,址设濂溪祠。全日制初等小学学制5年,开设修身、习字、读经、史学、舆地、算学、格致、图画、手工、体操;高等小学学制4年,增设作文、中国文学、农业、商业课。女子学堂增设女红、音乐,教会学堂增设《圣经》。
  民国元年(1912),北湖小学改为县立高小,另开办2所县立初小,第一初小设寿福殿,第二初小设南关上三官庙。学制改为“四·三”分段。初小设国文、算术、体操、图画、手工、唱歌、习字。高小增设经书、历史、地理、理科。民国5年,郴县知事公署奉令开办县立“模范”初级小学,编制为多级、单级,一、二年级用复式教学,三、四年级用单式教学,采用部颁教材。校址初设开元寺,后搬赵公祠。民国7年,开办县立濂溪女校,址设濂溪祠,有初小、高小2部,初小男女同班,高小全收女生。该校曾是中共地下党组织的联络点,共产党员李翼云、胡世俭等创办的夏令儿童学校和平民夜校均附设在此。白天给儿童上课,晚上给工人、店员、农民上课,传播进步思想,启发革命觉悟。革命先烈何闿、刘善淑曾在该校就读。马日事变后,停办。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朱德曾在该校召开党团骨干会议,发展CY组织。民国11年,按新学制小学改为“四·二”分段,高小取消读经,改国文为国语,修身课改为公民课,理科改为自然课。民国19年,州城商界在干城街开办开智小学(后改为启商小学)。民国21年,江西旅郴各界人士在江西会馆开办豫章小学,县乡村师范亦在文昌阁开办初级小学。民国23年,在城区(第一区)区立高小在栏杆塘开办。民国24年,推行短期义务教育,城区按片开办5所短期小学,学制一年,均因管教不严、教学质量低劣而停办。民国25年,铁路首创扶轮子弟小学,址设廖家湾,招收铁路职工子弟入学。民国29年,实施国民教育,区立高小更名为在城镇中心国民学校,另在乌石矶、三官庙、五通庙、毗沙庙开办4所联保国民小学,将原有初小和短期小学并入。同时,城区创办开明、牙石、德丰、震南等私立小学。民国35年上学期,省立第三师范附属小学迁来城区学后街连升试馆。民国37年上学期,城区余庆堂慈善会在乩坛创办崇善小学。1949年,郴州城区有小学11所,其中完全小学7所,初级小学4所,在校学生1740人,教职员83人。
  新中国建立初,郴县人民政府对小学进行整顿。崇善小学改名汽车站完全小学,停办乌石矶小学,新办马家坪小学。沿用“四·二”学制。取消公民、童子军课,教会学校取消《圣经》课,增设政治课,改国文为语文。废除训育制和体罚,建立民主管理制度,扶助工农子弟入学。1952年,私立小学全部改为公办。1953年上学期,进行教学改革,部分小学试行五年一贯制,推广苏联凯洛夫教育学和普希金教学法,教师认真备课上课,并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在学生中普遍开展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主要内容的五爱教育,推广普通话教学和复式班教学,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1958年,开始出现民办小学,工商联在中山西街陈家大屋创办日升小学,北湖公社在升平路创办火车站小学,是年共有小学44所,在校学生7185人,教职工236人。1960年,城市民办小学与农村耕读小学相继增多,由于师资、校舍、设备缺乏,学生参加劳动和社会活动过多,尤其在反“右倾”后,推广“双高课”(高速度、高质量),教学质量有所下降。1963年,按照中央颁布的《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整顿教学秩序,提倡“教师、课堂、书本”三中心,实行精讲多练,因材施教,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教育质量逐步提高。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原有教学制度、教学方法和管理制度遭受批判,教学工作停顿。1969年下学期,复课闹革命,全市小学下放街道或大队管理,取消升级、毕业考试,学制改为5年。1~3年级,设毛泽东思想、语文、算术、军体、革命文艺课;4~5年级增开科学常识、工农业生产知识课。因忽视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教育质量再度下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新调整小学布局,农村形成村办村小,片办完小,乡镇办中心小学的格局,城区按街道分散设校,撤销小学戴帽初中班,部分村小撤销高小班。
  1982年,在北湖路重建第二完全小学。1986年,在同心桥创办第八完全小学。1987年,在下湄桥创办第十完全小学。学制由5年向6年过渡,高年级恢复历史、地理课;中年级设自然课,改政治课为思想品德课。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和学雷锋,学赖宁活动,从小就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思想品德。在教学中,逐步建立健全各级各科教学研究组织,经常开展教学比赛活动。算术推广“三算”(口算、笔算、珠算)教改试验,语文课推广“童话引路”、“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第一完全小学教师王桂英撰写的《调动非智力因素提高教学效果》和第四完全小学教师段秀莲撰写的《浅谈提高学生作文兴趣》2篇教学论文,在湖南省小学教学、语文教研会上评为二等奖。农村中心完全小学已成为农村小学教学研究中心、实验中心、师资培训中心。1987年10月,全市普及初等教育,获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合格证书。同年,市第一完全小学少先队大队首先获得“全国红旗大队”称号。翌年,市第五、六、九完全小学和东风子弟学校少先大队,获“全国红旗大队”称号。1989年底,全市共有小学71所,在校学生20212人,为1949年的11.62倍;教职员1242人,为1949年的15倍。
  市第一完全小学
  是市内创办最早的一所小学。前身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基督教会在码头石创办的新华学堂,2年后迁东门口,开始有中学部和小学部。民国16年后,中学部停办,改名新华小学,民国19年(1930)向县教育局立案。邓华将军与邓一韪教授曾就读该校。1952年,改名县立完全小学,1959年,改为市第一完全小学。1980年,定为地、市两级重点小学。该校素有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教师教育学生从理解、爱护出发,多方配合家长,举办“家长学校”,召开“教子经验交流会”,编印《教子篇》一本,深受社会好评。少先队建队早,工作生动活跃。80年代,少先队大队以“面向新世纪,造就新主人”为指导思想,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1984年,荣获全国“红领巾读书、读报”先进集体称号。1987年,又荣获全国少先队工作委员会授予的“全国红旗大队”队旗。女教师李顺梅曾4次被评为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该校第二课堂亦具特点。1980年来,成立鼓号、生物、科技、美术、书法、文艺等十几个活动小组,采取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课内课外相结合、知识能力同步走的教育方式,已举办科技模型展览10届,共展出模型3518件,摄影作品83幅,制作标本400余件,美术、书法作品7000余件,报刊设计96份,写出小论文300余篇,在省、地、市获奖159项次,曾4次被评为全市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1989年,校园占地面积13亩,校舍建筑面积4393.66平方米。有教学班24个,学生1388人,教职员53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31人。
  市第三完全小学
  前身是民国37年(1948)由慈善会创办的崇善小学。新中国建立后,改名汽车站完全小学。1959年,改名为市第三完全小学。校舍一再迁徙,1961年,定址前进村。1980年,定为地、市重点小学。1985年下学期,全市教学比赛,该校参赛三节课,均获一等奖。1986年上学期,全地区小学教学比赛,参赛三节课,均获第一名。
  算术“三算”实验班,经地、市检查验收,学生的智力、能力名列全地区同年级第一。1987年,参加全省、全国“三算”教学经验交流会。1988年,有9名学生获第八届全国珠算通讯赛优胜奖。1989年,有11名学生获第九届全国珠算通讯赛优胜奖。是年,该校校园总面积25亩,校舍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有教学班28个,学生1704人,教职工71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28人。
  市第九完全小学
  前身是省立第三师范附属小学,创建于民国30年(1941)。民国35年(1946)上学期,从桥口迁城区学后街连升试馆,1951年暑假,再迁中山西街濂溪祠(今校址)。1953年,改名郴县师范附属小学,1972年,划归郴州镇,改为第九完全小学。1980年,定为地、市重点小学。校园面积11.3亩,建筑面积4703平方米。教学设备齐全,有教学仪器1500多种,价值3.96万元。实验室除供教师实验外,还可以同时供15组学生实验。1988年,少先队大队获“全国红旗大队”称号。1989年,有教学班25个,学生1418人;学前班2个,学前儿童150人。教职工60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28人,并配备专任自然教师和音、体、美教师。教师朱如煌、陈英伦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第二节 业余初等教育
  一、职工教育
  郴州城区职工初等教育,有文化教育和技术教育2个方面。民国13年(1924),城区第一国民学校、新华学校附设平民夜校吸收手工业工人和居民参加学习。民国14~16年,中共郴县地方党组织为培训革命骨干,在城区先后创办牖民学校、农工运动讲习所。
  民国25年,郴县教育局扩建图书馆,向民众开展图书借阅活动。民国29年1月,城区成立民众教育馆,专司民众教育事宜。民国37年,由该馆募捐创办民众学校,开设3个成人文化班,进行业余文化教育。
  50年代初,开始职工扫盲教育。1950年,郴县区立中学、省立第三师范、私立适存中学、私立浚明中学首创人民夜校,吸收250余名职工和失学青年入学。私立天凤、香祖中学等校也相继创办夜校。组织职工进行初等文化教育。60~70年代中期,职工业余初等文化教育时起时伏,入学人数时增时减。至1980年,市属厂矿有职工业余小学4所,学员757人。参加扫盲的职工352人,脱盲322人,占91.48%。1986~1989年,城区职工有业余小学9所,参加学习的职工和街道青年271人。
  市境职工初等技术教育,在清末、民国时期,盛行师傅传艺授徒。1954年3月,始出现私营力新瓷厂瓷业技术学习班,招收学员40名,对造瓷操作技术进行培训。通过边授课边实际操作,当年9月生产出茶碗、饭钵等日用瓷器。1972年,镇五金厂创办职工夜校,开设铸造班,有学员25人,通过2年学习结业,学员全部掌握本厂产品的操作技术,对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成效显著。
  二、农民教育
  1950~1965年,郴州郊区开展农(市)民扫盲和初等文化教育,掀起“冬学”运动,使2100名文盲达到能识1500~2000常用字,能基本阅读通俗书报,能写简单应用文的程度。“文化大革命”期间,扫盲中断。1978~1979年,扫盲运动形成高潮,先后举办52个脱产速成扫盲班,扫除农(市)民中的青少壮年文盲660人。经市自检,青少年无盲率达98.8%,壮年无盲率达93%。1979年底,经省、地检查验收认定为青少壮年无盲市,由省人民政府授予“基本实现青少壮年无盲市”锦旗。1980~1986年,为进一步巩固扫盲成果,全市共办农村业余小学14所,参加学习的农民783人。1986~1988年,郊区3乡1镇又办业余小学班9个,招收学员276人。1989年,全市又扫除复盲和新生文盲998人。
  农民初等技术教育,始于80年代初期。1980~1981年,郊区各公社根据全国第二次农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先后办起10个农技班,有学员357人,兼职教师18人。郴江公社白鹿洞大队创办的业余农技学校,开设蔬菜、家禽等7个专业班,有学员231人。蔬菜班学员通过蔬菜栽培技术授课后,采用“合理轮间,发挥地力”的科学方法,把队里7亩韭菜地分别间种和套作四季黄、丝瓜、冬瓜、小白菜、红菜苔等7个品种,平均亩产10575公斤,亩产值235元,较原单一种植亩产提高3倍多。并总结出“高套矮利于管,长套短利于作,嫩套老抗伏寒,短套短抗病害,晚套早节约地”的经验。家禽学习班学员通过学习,推广育雏鸡、青年鸡、产蛋鸡三段饲养法,鸡的成活率提高近1倍。其中三黄鸡小巧玲珑,羽色美丽,肉质鲜嫩,很受顾客欢迎。学员说:“没有技术鸡不活,卖了力气米不白,有了技术兴百业,兴了百业人也活。”并称赞这种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学得到、记得牢、用得上、受益大。
  1983年,市农办、科委、农业局、林业局、教育局先后联办和单独举办较高层次的农业技术学习班68期,参加培训的农村基层干部和生产骨干达2497人次,为农村培养各类技术能手1500多人。学员结业回去后,又在各社、队(村、组)举办各种农业技术短训班489期,参加学习的农民达23791人次,对提高农民技术水平起到积极作用。1984年,郊区三乡一镇,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办起较正规的乡(镇)农校。1987年,安和乡农校与市科协在礼家洞村举办西瓜栽培技术班,农民学习西瓜栽培技术,产量大幅度提高,西瓜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37.5%,人平收入由1985年的230元提高到526元,两年翻了一番。1987~1988年,郊区4所乡(镇)农校,经省、地验收合格。1988年下学期,郴江乡投资10万元,在七里洞新建1所农校,有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办公室和教师宿舍共11间,教学设施良好,环境幽静。1989年10月,王向天副省长到该校视察,肯定其乡办农校的成功经验。是年,该校被评为地区先进农校。各乡(镇)农校秉着郊区为城市服务的方针,全年共举办各种短期培训班51期,培训4151人次。并由市科协、乡农技站、乡农校等单位联合组成科普队,巡回到各村组举办农技讲座80余次,听众达3170人次。全市农民参加各类技术培训的达7257人,掌握1~2门实用技术的6800人,被评为地区乡(镇)农校建设先进市。
  第四章 中等教育
  第一节 普通中学教育
  清光绪三十年(1904),基督教会在码头石创办新华学堂,设有中学部和小学部,男女兼收。光绪三十二年三月,郴州牧金镜蓉在东山书院院址开办郴州中学堂,为郴州第一所官办中等学堂,学制5年,开设中国文学、外国语言、修身、读经讲经、算术、历史、地理、格致(博物、物理、化学)、图画、体操、法制、理财等12门课,每周共授课36小时,采取注入式的班级教学。
  民国元年(1912),废除府州制,官立郴州中学堂改名郴郡六城(郴县、永兴、宜章、资兴、汝城、桂东)联合中学。学制改为4年,废除读经讲经,改格致为博物、物理、化学,增设手工、乐歌,共开15门课。民国3年,六城联合中学改名湖南省第七联合中学。
  民国11年,颁布新学制(壬戌学制),中学分初中、高中两级“三·三”制。开设公民、国文、英语、算术、物理、化学、植物、动物、历史、地理、体育、图画、音乐、劳作、卫生等15门课。民国21年,湖南省第七联合中学又改名郴郡联立初级中学。民国27年,因避日军空袭,学校迁栖凤渡老岗脚,4年后再迁桥口。民国34年元月,日军侵占郴州,学校停办。
  抗日战争时期,城区先后创办适存、浚明和郴县县中3所中学。衡阳广德中学、长沙南江中学亦先后迁来郴州。日军投降后,广德中学迁回衡阳,南江中学迁回长沙。民国35年秋,郴郡联中经募捐筹款,多方周旋策划,重新复办。当年,招高中新生两个班,学生98人,由肖文铎任校长,改名郴郡联立高级中学。翌年,正名郴郡联立中学,招高、初中各2班。接着私立天凤、香祖中学与十力补习学校先后创办。迄1949年下学期,市境有普通中学6所,学生728人,教职员148人。
  新中国建立后,经过整顿改造,停办1所,合并2所,3所私立中学改为公办。学制未变,取消公民、童子军、军训课,增设政治课。1953年,城区有第一、二、三、四4所中学。在“一五”计划期间,学校注重政治、业务学习,学习苏联教学的五大原则(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原则,教学的直观性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系统性和连贯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以及课堂教学五个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并推广五级记分制。教师制订教学计划,编写教案,校长、教导主任深入教研组和课堂参加备课、听课和教学研究,并有计划地组织校内和校际间的公开课教学和观摩教学活动,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1958年,贯彻“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创办民办红旗中学(即今市第一职业中学)。由于“左”的影响,同年11月,郴州师专、郴州师范、郴州第一、二、三、四中4所中学联合成立“大中学校人民公社”,划分工区,师生烧木炭,挖矿石,大炼钢铁;办农场,修水库,大种大养。致使劳动过多,影响正常教学。1959年上学期,“大中学校人民公社”解体,各校恢复正常上课。1960年夏,全市反“右倾”开始,学校批“保守”,上“双高”课,提出教材要砍、删、改、换,开展突击教学;体育课要求限期达到“双红”(劳卫制、等级运动员)、“四红”(前两种加普通射手、等级裁判员),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1961年后,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整顿教学秩序,提倡“少而精”的教学原则和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结合各科教学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学校数量也有所发展。至1965年下学期,全镇有普通中学5所,学生3628人,教职工245人。
  “文化大革命”头三年,学校停课闹“革命”,直至1969年秋才复课。1966~1968年的三届高、初中毕业生共5472人,绝大部分下放农村或回乡参加生产劳动,只有极少数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三届小学毕业生2124人升入初中。1968年后,各学校贯彻“五·七”指示,开展学工、学农、学军,学制改为“二·二”制。教学偏重实用,忽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语文课讲应用文,如何写大批判稿、小评论和工作总结;数学课专讲测量、会计知识;化学课专讲土壤改良、农药化肥使用;物理课专讲“三机一泵”(手扶拖拉机、电动机、柴油机、水轮泵);体育课改为军体课,革命文艺课学唱样板戏和毛泽东语录歌。批“回潮”,反“复辟”,学“造反小将”黄帅,学“白卷英雄”张铁生。同时,盲目发展中学,公社办高中,大队办初中,完小增设初中班。1977年底,全市有中学32所,其中高中有15所,学生达13224人,教职工862人,数量急增,教育质量下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针对中等教育“虚肿”与结构单一的情况,进行调整、改革。撤销戴帽初中班和农村中学高中班,开办职业高中和职业班,学制逐步恢复为“三·三”制。1980年,实施新的教学大纲,使用新教材。教学坚持以纲(教学大纲)为纲以本(课本)为本,抓好每个单元教学,讲求实效,克服教学中的盲目性和形式主义。讲课抓重点、抓疑点、抓难点、抓关键、抓规律,从多方面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各科普遍运用电化教学手段,进行形象化教学。开展第二课堂,开放实验室,成立兴趣小组,办实验班。并在各种教学活动中,贯穿“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思想教育。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取得明显效果。市第一中学为培养少年大学生,通过越学制组织自学,因材施教指导自学,创造条件保证自学的办法,学习成绩显著提高。该校全国德育先进工作者黄发健老师倡导的语文教学六字学习法:学、思、问、辨、记、用,在语文教师中成效显著。1984年以来,全市中学生参加多种学科比赛,获国家级奖的有38人次,获省级奖的有51人次。教职员的科研教改论文,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的有82篇。
  1989年底,全市有普通中学15所,其中完全中学8所,还有8所厂矿子弟学校设初中班,共有教学班262个,在校学生11370人,教职工1427人。
  市第一完全中学 为省、地、市三级重点中学,址设城东橘井观。初名郴州中学堂,创办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为郴郡六县(郴县、永兴、宜章、资兴、汝城、桂东)最早的中学。1949年12月1日,与郴县县中合并后,定名为湖南郴县区立中学。1953年,更名为郴县第一中学。1959年建市后,改称为郴州市第一完全中学。该校是一所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和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革命先烈邓中夏、曾中生,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李涛,著名地质学家朱森,原湖南大学校长黄士衡,湘潭大学校长杨向群,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集团军参谋长何善福以及首次突破生物工程研究的世界性前沿课题“人类基因在植物中表达”的科学界新秀陈炬,均曾就读于此。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共党员陈芬、朱善猷、朱尚炯、李楚等,曾在该校进行革命活动。
  20世纪50~60年代中期,该校注重教导合一,培养全面发展人才。1958年,校团委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1960年,肖溎甫老师出席全国文教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1983年,学校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1984年,学校提出“三育并重,严谨勤奋,求实创新,团结活泼”十六字校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1984~1987年的全国高考中,连续4年突破本科录取百人大关,并培养少年大学生10名,获全国科学竞赛奖24人。1985年,被评为湖南省文明学校。1988年,列入《中国著名中学》一书。1989年,经湖南省教委批准为实验中学。校园总面积152.94亩,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有各科教学仪器、模型、标本及电化教学器材1020种,以及26部电脑的电脑室,64座的语音教学室,藏书5万册的图书室,400米标准田径场。有校办水玻璃厂和冶金实验厂,水玻璃厂所产水玻璃获省优质产品称号,冶金实验厂的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2厂年创利润50万元,解决教职工家属30人就业。是年,有教学班31个,在校学生1635人,其中高中18个班,学生924人,初中13个班,学生711人。有教职工215人,其中高级教师44人,一级教师45人。李掌珠、刘秀枝、李主义、黄发健、彭维嵩、黄忠英等6位教师获部级模范称号。
  市第三完全中学
  原名郴县私立天凤初级中学,民国35年(1946)9月28日开办。
  址设郴江河畔鳌头湾。1953年10月19日,改为公办,定名为郴县第三初级中学。1956年,增设高中,改名为郴县第三完全中学。1959年,改为郴州市第三完全中学。1960~1966年,定为地区重点中学,面向郴县、桂阳、嘉禾、永兴、资兴、汝城、桂东等县招生。学校管理严格,师生融洽,教学认真。1961年,高考成绩名列全区第一。1978年,再次获得全区第一。1982年,荣获共青团湖南省委授予的“文明礼貌月活动”先进集体称号。1984年,学生陈亚明抢救一名落水儿童的英勇事迹登载于《湖南日报》,团地委授予“文明青年”的光荣称号。1985年,该校获省“青年法律知识竞赛”先进单位称号。校
  办塑纺厂是地区塑纺行业规模最大,产值、利润最高的校办企业。1989年,创产值129.7
  万元,利润20余万元,被评为地区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学校校园面积80余亩,建筑面积6985.69平方米。有理、化、生物仪器3708件,电脑11台,录音机20部,三用机20部,幻灯28台,彩电2台,录相机1部,16厘米电影投影机1套。藏书14724册。有教学班28个,学生1357人(高中部582人,初中部775人),教职工148人,其中高级教师25人,一级教师38人。
  第二节 中等专业教育
  一、师范专业教育
  初级师范
  光绪三十二年(1906),郴州牧查庆绥在城区东门外橘井观创办郴郡六城师范学堂(四年制初级师范),第一届学生毕业后停办。光绪三十三年八月,官立高等小学堂附设师范班开学。民国元年(1912)秋,创办县立师范学校(借六城师范旧址)。民国3~33年,热心教育事业的地方人士,曾先后兴办县立女子师范学校、县立甲种师范讲习所、县立乡村师范学校、郴郡联立简易师范学校等1~4年制的初级师范学校,但多因办学经费不足而时办时停。其中以县立甲级师范讲习所办学时间最长,达13年(1915~1928),毕业6个班共200人。次为郴郡联立简易乡村师范,办学8年(1936~1944),毕业9个班共540人。办学时间最短的是县立女子师范,仅1年即停办,学生转入衡阳省立女子师范简师班。省立第三师范也前后招收10个简易师范班,计400人。县立初级中学于民国35、36年均附设简师班1个,学制4年。郴县区立中学、郴州市第一中学分别于1952年春、1959年秋,各附设1年制简师班(初师)1个,报考考生须具备初中毕业文化程度。
  中级师范
  市境的中级师范教育,始于民国35年(1946),至1989年的43年中,先后办有3所中级师范学校和1所普通中学附设的2个幼师班。
  民国35年春,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前身为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创办于1912年),由衡阳迁郴,址设苏仙岭下白鹿洞(今郴州师专所在地)。1950年,郴县专署接管该校,有中师4个班,简师2个班,学生300人。1953年,改名郴县师范。1959年,更名郴州师范。“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招生5年。1971年秋恢复招生,学生由各县保送,学校审核录取。1977年,恢复招生考试制度,由省统一命题考试,地区择优录取。1979年,迁橘井路高山背新建校舍,校园面积73.4亩,建筑面积23217平方米。
  郴州师范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大革命时期,革命英烈毛泽建、何宝珍、伍若兰、李洁和革命前辈曾志、彭儒、彭镜秋等都曾在该校就读并发动和领导过学生运动。该校自1912年创办至1989年77年中,共毕业236个班,学生13707人。1989年下学期,有在校学生1356名,教职员工170名。1980~1989年,分配给市境小学的师资达150名。
  市教师进修学校
  1980年7月创办,址设潘家湾市第三中学前面,建有教学和学生宿舍综合楼,计1350平方米,与市教学辅导站合署办公。1982年7月,并入市三中统一管理。1984年9月,迁市第二完全小学院内。1985年11月,迁城郊六角坝新建教学大楼,计1901平方米。1986年,举办为期3个月的小学行政干部培训班,开设教育学、心理学、学校管理学和政治经济学4门课,24人参加学习,经考试全部合格。1987年底,学校经省教委检查验收合格备案。建校9年来,已办5期小学教材教学法培训班,经考试有119名学员合格,占98.9%。组织文化补课199人,其中74人考入中师函授学习,115人录取为中师函授班和中师电视班学员。1989年,有中师函授班1个,学员27人;岗位培训班1个,学员50人。教职工12人,其中教学人员8人,均系大专文化。
  郴州地区幼儿师范学校
  1986年4月创办,址设苏仙路。开设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技巧课共22门,学制2年。学生从应届初中毕业的女生中招收,分公费生、自费生和函授学员、代培学员。1988年4月,经省教委检查验收合格,列为省重点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至1989年,已毕业2届4个班220名学生。尚有在校学生139人,短期代培学员418人。有教职工57人。校园面积26亩,校舍建筑面积8800平方米。
  二、其它专业教育
  1958~1986年,郴州地区在市内先后创办卫生、商业、农业机械化、粮食、财税、公安、工业等7所中等专业学校。
  郴州地区卫生学校
  1958年7月创办,址设七里洞,开设护士、医生2个专业。1960年,增设大专班。1962年,迁入人民西路。1970年,改名郴州地区卫生学校,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42342平方米,是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之一,设有附属医院1所。校部与附属医院共有医务、教职工423人,其中高级职称40人。校部教职工219人,专职教师132人,评定高级职称的23人。教学实验设备价值115万元,藏书5万余册。开设医士、中医士、公卫医士、妇幼医士、放射医士、营养士、检验士、卫生检验士、护士、助产士10个专业。迄1989年,已毕业的中专生6885人,尚有在校学生1850人,教职工219人。
  郴州地区商业学校
  1974年秋创办,址设曹家坪。开设财会、物价、统计3个专业。
  迄1989年,已毕业1953人,尚有在校学生1178人,教职工164人。
  郴州地区农业机械化学校
  1976年创办,址设铜坑湖。开设农业机械化和汽车修理专业以及职工中专班。已毕业中专生306人,其中统招统配的243人,自费不包分配的63人。为全地区代培技工446人,农业机械短期培训383人,为军队培训军、地两用人才100人。1989年,有在校学生369人,教职工81人。
  郴州地区粮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1979年9月创办,址设高壁石门冲。开设企业管理、财会、统计专业,已毕业中专生167人,职工专业培训生1650人。1989年,有在校学生165人,教职工54人。
  郴州地区财税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1985年1月创办,址设三里田。开设财务、税务专业,已毕业中专生309人,培训职工1195人。1989年,有在校学生302人,教职工52人。
  郴州地区公安干部中等专业学校 1985年6月创办,址设桂门岭劳动路。开设公安专业,已毕业177人。1989年,有在校学生224人,教职工31人。
  郴州地区工业学校 1986年4月创办,址设香花路。开设采选矿、机电、化学工业、民用建筑、工业会计、工业经济管理、乡镇企业管理等专业,已毕业154人。1989年,有在校学生700人,教职工94人。
  第三节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一、职业教育
  清光绪三十年(1904),在郴城创办公立国医学堂。清宣统二年(1910),基督教会创办淑仪女子学堂,址设东门口礼拜堂(教堂)内,开设女红等课,为州城职业教育之始。该校面向郴县、桂阳、蓝山、嘉禾等县招生,民国17年停办。民国6年(1917),创办公立乙种农业学校,址设西塔街城隍庙隔壁。校长、教员大多科举出身,聘有日本籍土壤学教员任教,开设农业、土壤、气象和国文、算术、历史、地理、外语等10门课。
  民国9年,第一届60多名学生毕业后停办。民国15~19年,又先后创办私立群英女子职业学校、私立勤业女子职业学校和公立女子简易职业学校。3所学校设有织布、缝纫、刺绣、织袜等专业。至民国34年,日军侵入郴城,各校被迫停办。
  新中国建立后,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比例失调,至80年代才引起重视。1980年2月,地区交通局创办地区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址设骆仙路。以代培港、澳汽车驾驶员和兼收内地重型车驾驶员为办学宗旨,学制1年半。1989年10月止,共培训驾驶员8707人,其中港澳学员3825人,侨眷学员1030人,内地培训学员3852人。
  1983年始,市属完全中学陆续开设职业高中班,厂矿子弟学校的高中部亦相继改为职业高中部或开设职业高中班。1984年10月,市第七完全中学改为市第一职业中学,开设美术、财会、文秘档案专业,并同开高中文科课程和相应专业课,学制均为3年。主要培养应用型中、初级专门技术人才,也为对口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新生。3个专业已毕业294人,其中240人已就业,就业率88.24%。财会专业珠算成绩显著,全部毕业生珠算技术达到普通六级以上,其中能手级11人,约占全地区能手级总数75%。87、88届毕业生中各有1人参加省珠算比赛,分别获全能第一名、第二名,并代表省队参加全国珠算比赛,其中1人得奖,被推荐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亚太地区珠算比赛。财会专业毕业生有3人考取省财经学院师资班。美术专业生实习作品105件,投入生产的87件,有50余件习作被市文化馆画展采用。87~89届毕业生中,有11人考取广州美术学院等大专院校的对口专业。1989年,有10个专业班,在校学生358人,教职工50人。1986年,创办市劳动服务就业培训中心,专为待业人员就业到岗前进行职业培训。1989年,地区建委创立地区中等城乡建设职业学校。
  1980~1989年,市境先后共创办中等职业学校6所,并有6所普通中学附设职业高中部(班)。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招生的比例为1∶0.84,职业学校、职业高中在校学生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的43.3%。1989年,已毕业18600人,现有56个班,在校学生2614人。
  二、技术教育
  50年代中期,创办地区农业合作干部学校。60年代中期,二机部地质技工学校由郑州迁入郴州。不久,地区农业合作干部学校迁往郴县桥口,地质技工学校迁往长沙。1980年7月,创办地区供销技工学校,址设杨家坪。开设供销经济管理、财务会计、生产培植、家用电器专业。已毕业433人。1989年,有在校学生470人,教职工43人。1981年5月,恢复地区化工技工学校,址设沿江路。开设无机化工、化工机器维修专业,已毕业328人。1989年,有在校学生200人,教职工20人。1981年7月,创办郴州烟厂技校,址设东风路,开设制丝、卷接、包装、卷烟机械专业,已毕业200人。1989年,有在校学生100人,教职工12人。1984年6月,创办地区综合技校,址设苏仙路。开设车工、钳工、电工、锅炉工、商品管理、食品加工专业,已毕业1521人。1989年,有在校学生1441人,教职工117人。上述4所技校,总共毕业学生2482人,1989年共有在校学生2211人,教职工192人。
  第四节 业余中等教育
  一、文化教育
  市境业余中等文化教育,始于50年代中期。1956年初,在城区老汽车站借用公房创办干部职工业余文化学校,设高、初中部,吸收干部、职工入学,进行正规授课。1958年上学期,该校改为职工业余红专大学,开设哲学、工业、文艺、教育专业,并附设初中文化班,进行系统的文化和专业教学。1962年10月,郴州市总工会创办职工业余学校,配专职教师5人,开设高小、初中语文、数学课,后又开设高中语文、数学和电工班。除电工班外,均采用普通中学教材,招生学员100余人。1964年,改名郴州镇职工业余中学,学员增到1000余人,聘请兼职教师8人,借用小学教室23间。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听课人数剧减,被迫停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类职工业余学校逐渐恢复、发展。1980年,市属厂矿有职工业余高中2所,学员79人;初中7所,学员1109人。198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下达《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1982年1月,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教育部、国家劳动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关于切实搞好青壮年职工文化技术补课工作的联合通知》,按通知规定,全市应补初中文化课的职工有8919人。
  从1981年起,市工农教育办公室组织开办初中文化补课班(语文、数学必学,物理、化学、史地任学一科)。1985年,进入文化补课高潮,是年3月统计,全市共办61个初中文化补课班,参加补课的职工达3044人,相当于1981年的10倍。其中日校兼办夜校的38个班,参加学员2124人,占补课职工的69.79%。经过1981~1986年的文化补课,经考试合格的达8381人,合格率占93.97%,如期完成职工初中文化补课任务。
  1983年,市内试办职工高中班59个,招收学员231人。由于学员原有文化基础差,加之文化学习与单位生产发生矛盾,以及有些单位重视支持不够等原因,学员不能坚持到校听课,毕业考试结果,只有59人成绩及格,取得高中毕业证,占学习人数的25.5%1984年以后,市人事组织部门为提高在职干部的文化素质,先后对504名年龄在45岁以下,文化在初中或初中以下(含“文革”期间的高中毕业生)的干部,进行高中文化补课。迄1989年,共有193名干部在市委党校中专班毕业,有204人通过在其他学校脱产学习,经考试合格后,也取得高中毕业证书。还有62名干部正在市委党校中专班学习。同时,还输送329名干部、职工到省、地参加大专培训。未参加脱产学习的干部、职工,通过自学也有一部分达到高中文化程度。
  郊区三乡一镇,1985~1989年办业余初中班4个,有学员115人。
  二、技术教育
  1977年后,遵循毛泽东主席“七·二一”指示和“五·七”指示,郴州筑路机械厂、郴州林业机械厂、中南地质局四〇八队、国营七一一矿、郴州农药厂、郴州五岭冶炼厂先后办起“七·二一”工人大学,市园艺场办起五·七大学。采用中专教材和教师授课讲义进行教学。以国营七一一矿、郴州筑路机械厂、中南地质局四〇八队的工人大学办得较好,配有专职教师。有正规的学习场地和教学设备,学员全脱产学习,为本单位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少数送到大专院校深造。
  1983~1986年,按照中央规定,对全市79个厂矿企业应补初级技术课的6513名职工,由市成人教育办公室统一部署,单位自行办学,进行职工初级技术补课。经市职工技术考核办公室考试合格的达6090人,占应补课人数的93.5%,与中央提出80%的要求,高出13.5个百分点。根据1984年国务院办公厅批转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关于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意见》,1985~1989年全市办职工中等技术补课班81个,职工入学2621人,其中脱产学习班31个,学员1133人。经过培训和考试,有1135名取得职工中等技术培训合格证,占43.3%。
  1986年9月,省成人教育局和省劳动人事厅联合发出《关于开展企业班组长培训的意见》。1987~1989年,全市对961名企业班组长进行分期分批培训,经考试合格的861名,占应培对象89.6%,如期完成培训任务。1988~1989年,培训车间主任,经考试合格的158人,占车间主任总数的65.5%。1989年,全市184个国营、集体工业企业,有86个单位举办各种文化技术学习班,参加各级各类学校学习的职工达8841人,是郴州市历史上干部职工参加学习人数最多,学习门路最广,办学形式最活的一年。
  1982年以来,全市职工教育连续8年被地区评为先进市。1988年,市成人教育办公室被评为省、地红旗单位。现已兴建一座总面积13000多平方米,初具规模的成人教育中心。
  为提高郊区农村干部和专业农户的专业知识,1981年7月,市教育部门创办湖南省农业广播学校郴州市分校(后更名湖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郴州市分校),是集广播、电视、录音、录相、面授为一体的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以业余学习为主,学制3年,国家承认中专学历,享受中专待遇,毕业后择优录用。该校现有教职工10人,其中教师7人,另有常年兼职辅导教师16人。教室教学设备齐全。并建立农学、畜牧、林学、果树等4个联合型教学实习基地。建校9年来,已招生6届,开设农学、林学、农业经济、果树、畜牧、乡镇企业管理、农产品加工、淡水养鱼等8个专业,16个教学班,共招收516名学员。迄1989年,已毕业3届,共186人,毕业合格率占89%,录用率达50%。据调查,1~4届学员中,从事科技承包,为社会科技咨询、科技示范、讲座、印发资料、办科技墙报者共有182人,占学员总数的35.27%。许家洞镇青年农民蒋仁忠,1981年入校,学农学专业,1985年毕业。就学期间便做到学以致用,从1983年起,他带领全家5口人搞科学种田,水稻生产由原亩产300公斤提高到450公斤。1986年,还指导村里3户贫困户搞科学种田,使水稻亩产比1985年增产40%,人平收入增加150多元。并为村民办农技班50多期,参加学习的达800多人次,印发科技资料4000多份,办科技墙报20多期。1987年,被国家农牧渔业部授予“学用结合”优秀学员称号。1988年,被许家洞镇人民政府录用为镇农技站站长。
  从1982年起,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连续8年被评为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先进集体,校属许家洞教学班于1986年被评为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先进教学班。1987年,该校被列为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重点县级学校。1988年,被评为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先进集体。1989年底统计,郊区3乡1镇共办蔬菜、家禽中专班25个,学员951人,均取得显著成绩。
  第五章 高等教育
  1958年9月,郴县专区师范专科学校在市境创办。1960年3月,创办郴州专区医药专科学校,招收医药专业3个班,学生138人。1961年11月压缩学生100名,1962年6月学校撤销,剩下38名学生以郴州卫校大专班名义期满毕业,未续办。1975年9月,创办衡阳医学院郴州分院,开设医疗专业,学制3年,址设郴州卫校院内,先后招生6届,学生447名,1982年5月分院撤销。197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郴州卫校开办医疗专业大专班,学制3年。1984年,增设儿科专业大专班。至1989年下学期,共招大专班学生1011人,毕业846人,尚有88、89届在校学生118人。1978年秋,郴州商校开设财会专业2个大专班,招生100人,学制2年,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1979年,郴州市创办郴州基础大学,招生50名,首开机械专业,学制3年。1982年,创办郴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1983年,中共郴州地委党校办大专班。1986年秋,地区工业学校承担中南工业大学机制专业函授班办学,招收新生44名,已毕业分配,1989年秋,武汉工业学院郴州函授站设该校。至1989年止,市境共有高等院校4所,在册学生6505人(含卫校大专班118名学生),其中45%的学员是外县市业余函大生。教职工615人,其中副教授68人,讲师111人。
  第一节 普通高等教育
  郴州基础大学
  1978年冬,中共郴州市委根据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发展地方高等教育事业的部署和中共郴州地委的指示,决定创办郴州基础大学,并成立筹建领导小组,由主管工业的市委副书记任组长,主管文教的市委副书记和市委宣传部长任副组长,仅3个月筹建就绪,并在市第三中学校园左侧兴建一栋约200多平方米的教室和办公室用房。
  1979年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全省高校招生计划,招收学生50名,其中男生40名,女生10名,于同年3月开学。开设机械专业,学制3年,设置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高等数学、机械设计、电工学、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设计、机械制图、普通物理、普通化学、英语、线性代数等19门课。
  基础大学由市委宣传部代管。有教职员工15人,另聘兼职教师6人。教学设备总值1万余元。郴籍学员均为走读,外籍学员在市第三中学食宿。
  经费来源,除市财政拨款3万元为开办费外,省高教局无偿调拨20寸黑白电视机2台和一大批教学仪器,并每月每生拨款14元,全年5万元,学生每人每期可领助学金20~30元不等。
  1981年冬,首届50名毕业生,由地、市计委、人事、教育部门纳入国家分配计划,其待遇与正规大学毕业生同等。这届学生素质较好,能刻苦学习,成绩优良,深受基层欢迎,多数已成为厂矿企业技术骨干。
  1982年,郴州基础大学因经费不足,师资队伍不齐,校舍无再扩大的地盘,教学设备不配套等原因而停办。停办后,学校全部财产由市教育局处理。
  郴州师范专科学校 1958年创办,是全地区创办最早的高等学校。1962年7月,因调整国民经济而停办。1969年下学期,在郴州师范的基础上,开办中学师资训练班,培训全地区在职的中学教师。1972年,开始招专科学生。1975年,改名湖南省师范学院郴州分院。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分院,恢复郴州师范专科学校,址设苏仙北路39号。校园占地面积184亩,校舍建筑面积41197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14743平方米,生活福利附属用房26031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886.31万元。建有物理、化学、微电脑、语言等19个实验室,有教学仪器设备3500台(件)。1988年,新建一栋五层楼,面积达4757平方米的图书馆,内有8个大阅览室,藏书26万册。1989年底,有教职员工401人,专任教师、教学辅导人员中有副教授47人,讲师63人,助教79人。在校学生1417人,在册函授学生261人。
  迄1989年,办学20届,共培养专科毕业生6398人,培训在职中学教师2000人。
  郴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 1979年12月创办,1984年报教育部批准备案,是郴州地区培训中学在职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的高等师范院校。址设苏仙南路28号。建有教学楼、综合楼、实验楼以及教职工和学员宿舍共5栋,总面积为12500平方米。
  建校初期,以函授学历培训和短期教材教法师资培训为主。1982年下学期,在继续办好短训班的同时,开设数学、化学、生物2年制脱产学历培训班。1985年下期,先后与衡阳师专、湖南师大、郴州师专等院校联办5个专业函授普通班。1989年底,有在册学员1404人,其中专科脱产班学员335人,专科函授班学员721人,函授卫星电视大专班学员348人。
  1988年5月,国家教委在全国72所教育学院郑州会议上,分给该院世界银行贷款50万美元,用于添置仪器。1989年10月,国家教委师范司司长来该院视察,肯定该校办学方向和成功的办学经验。自建校至1989年底,共完成初中教师专科学历培训2155人;各科短训班学员2000余人次。现有教职员工86人,其中副教授9人,讲师14人,助教22人,教学仪器设备价值80万元。
  第二节 成人高等教育
  一、广播电视大学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郴州市工作站
  1980年8月,市教育局成立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班,当年招全科生60名,单科生16名。开设电子、机械专业和单科英语。1984年,改为今名。是采用广播、电视、录音、录相等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远距离教学,投资少,见效快,多出人才的高等学校。址设龙骨井7号,校园占地3.2亩,新建办公、教学楼和教职工、学生宿舍楼,总面积2600平方米。教学设备有彩电、收录机、录放机、微电脑实习机、发电机等24台,建卫星地面接收站1个。教学楼已形成电视闭路系统,可收看到各个频道的教育节目。购置各种录音、录相带5500余盒(本),能基本满足教学的需要。1989年,有教职工12人,其中具有中级职称的6人;有在册大专生160人。
  办学10年,相继开设电子、机械、数学、汉语言文学、法律、劳动人事、党政干部专修科、工业企业管理、商业企业管理、工业会计、财务会计、审计、金融13个专业。
  共招大专全科生570人,单科生47人,中专生35人。已培养大专毕业生472人,单科生41人,大多数已成为所在单位生产工作岗位的骨干,有的已进入所在单位的领导班子。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郴州地区分校
  1979年1月,郴州地区教育局成立电大工作站,1983年7月改今名,为地属高等学校。该校负责郴州地区11个县(市)和厂矿系统办学点的业务指导和宏观管理工作,已成为全地区电大教育中心。址设苏仙南路33号,校园占地15亩,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总造价200余万元。电教设备总值22.3万元,实验设备总值13.5万元,其它固定资产22.53万元,藏书0.8万册。1989年,有教职工74人,其中教师27人,有高级职称的1人,中级职称的17人,还有一支实力较强的兼职教师队伍。
  建校10年来,校部暨所属各级电大,已先后开设26个专业,共招全科生5862人,已培养大专毕业生2555人,非学历教育107人,1988年还招电视中专生380人。82届机械专业毕业生何万彬于1988年担任“40吨沥青搅拌设备”总体设计,获交通部技术进步三等奖,随后又担任“63吨沥青混凝土搅拌成套设备”(此设备系国家经委“六五”期间重点科研项目之一),通过国家鉴定获得交通部新产品奖。1989年底,该校有在册学生2306人,其中函授学员980人。
  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郴州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办公室
  1984年成立,址设龙骨井7号。负责市境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指导和考务工作。6年来,为考生供应各科复习资料250余种,计7万余册。举办各科考前复习班42期,参加学习的达1200余人。
  按省、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部署,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从1984年11月开考,共开考汉语言文学、数学、英语、会计、统计、党政干部基础科、计算及应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历史、农经管理、法律、价格等26个专业。1987年下学期,开始中专自学考试,开考护士、农村金融、物资管理3个专业。至1989年10月止,共举办高教自学考试11次,全市报名参考的18046人次,占全地区参考者的25.6%。年龄最大的59岁,最小的17岁,有干部、工人、教师、农民等。共报考42215科次,占全地区25.8%;实考28624科次,占全地区23.3%,参考率67.8%。考生考试合格取得合格证14100张,占全地区27.27%,合格率为49.3%,取得大专毕业证的414人,本科毕业证的1人,占全地区29.2%。
  郴州地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办公室
  1984年成立,址设地区教委院内,负责全地区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指导和组织考务工作,为城乡数以万计走自学成才之路的人作出了贡献。1984年11月开始至1989年10月止,共统考11次,全地区累计报名参考人数70681人次,累计报考16.38万科次,实考12.3万科次,参考率75.1%。已发给考生单科合格证51688张,有1416人取得专科毕业证,2人取得本科毕业证,另有139人取得专业证书。现有在籍考生10600人。
  1987年,开始中专自学考试,至1989年,累计报考2919人次,发给合格考生中专单科合格证563张,已有3人取得中专毕业证书。
  三、其它高等教育
  1954年7月,创办中共郴县地委党校,1960年1月改为中共郴州地委党校,址设苏仙岭下潘家湾。原为中级学校体制,1983年,经中共湖南省委批准为大专体制,是一所研究党的建设与培养各级党政干部达到大专文化水平的正规化党校。校园占地116亩。校舍建筑面积13964平方米。图书馆藏书6.2万册,有教职工78人,其中行政人员37人(内有兼教人员7人),专任教师23人,有副教授11人。建校36年来,共办短训班124期(“文化大革命”期间办班的除外),培训地、县、区、乡各级党政干部21942人次。
  1983~1989年,共招8个大专班,学员427人,学制2年,开设政治、行政管理专业,已毕业332人。1988年10月,受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委托,开办函授大专班,学制3年,设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专业。1989年,大专班有在册学员95人,函大班有在册学员744人。
  1979年6月,市教育局、市总工会联合创办郴州市职工业余大学。开设通用机电基础专业班,经考试录取64名有实践经验并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职工入学,学制4年。
  基础课设高等数学、物理、英语3门课;专业基础课设电工原理、工程力学、电子技术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5门课,均采用郴州基础大学所学教材。这是郴州地区办得最早的一所职工业余大学,曾受到省总工会的赞扬。后因办学经费不足,校舍、设备不符合职工业余大学的办学条件而停办。1981年,该校学员90%以上考入市广播电视大学继续深造。
  第六章 教师
  第一节 来源
  清代,郴州官府设置的学正、教谕、训导以及书院的山长等,皆系科举出身的朝廷命官。私学书院则由山长聘请名人贤士传道授业。废科举兴学堂后,中小学堂的教习,来自书院的教习和地方有名望的塾师。私塾先生为教师的基本队伍。光绪三十二年(1906),州城首创六城师范学堂。嗣后,甲等师范讲习所、公立乡村师范、郴郡联立简易乡村师范相继建立,不断提供合格师资,教师队伍的数量与素质有所改变。民国初期,私塾、幼稚园、中小学校并存,由师范学堂、讲习所毕业的新学教师与旧学出身的教师同校授业。民国19年(1930),公立女子职业学校创办时,有教职员14人,其中中级师范和职业学校毕业的各6人,各占43%,高中毕业的2人,占14%。至民国33年底,上述师范学校的13个班419人毕业后,郴城各级学校的教师队伍有所加强。
  1949年11月,人民政府接管城区17所公私立中小学的教职员231人。尔后,教师主要来自各级各类师范院校毕业生。至1958年,城区有各类学校52所,教职员470人。
  1978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达到122所,教职员增至2550人。1989年,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109所,有教职员工5236人,比1949年接收城区的17所学校增长5.4倍,教师队伍增长21.7倍。
  第二节 培训
  清末、民国时期,郴城合格师资甚缺,故当局注重教师短期训练。民国23年(1934)起,湖南省教育厅利用每年暑假召集各地小学教员在省城举办小学教师讲习会,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民国27年,因战乱改由各县在每年寒暑假分别举办。中等学校教员,则分别参加各校组织的各科教学研究会培训,并于民国29、30年暑假,参加湖南省举办的中等学校各科教员讲习讨论会培训。
  新中国成立初期,县、市教育行政部门从政治、业务两个方面加强对师资的培训。在政治方面,着重于世界观的改造,每年寒暑假都组织教师参加以思想改造运动为重点的政治学习,并组织教师参加土地改革、镇反、肃反、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反右派斗争等运动,使他们在实践中进一步建立起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改造旧思想,接受新思想。业务学习则以“教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坚持在职学习为主,假期培训为辅。1952年,中学还建立教学研究组,分设语文、自然、社会、体育艺术科学4组,分组分科定期学习教学大纲和专业知识。坚持集体备课,互相听课。1953~1957年,普遍开展苏联《凯洛夫教育学》的系统学习,语文教师还学习苏联普希金教授的《红领巾》教学法。1955年寒假,选派中学语文教师5名,赴省学习汉语拼音和普通话培训。随即在全城中小学开展汉语拼音培训和推广普通话教学活动。从1956年上学期开始,为普遍提高在职教师教学水平,城关镇全体小学教师,定期定点进行业务学习,每周星期一、三、五晚上,集中在镇第一完全小学学习《语文》、《教育学》、《心理学》,按文化程度分两大班:一班是中师毕业程度,一班为简师毕业水平,聘郴县第一中学(市一中前身)和郴县师范(郴州师范前身)教师授课。语文教师每学期还要写3~5篇作文,按时交给培训授课的教师批改讲评。期末,各科还要进行考试。教师们白天教课,晚上集体办公和参加学习。至1957年底结束,坚持两年,成效显著。80年代初,师资的系统培训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建立师资培训基地——郴州市教师进修学校。并于1981年、1987年、1988年和1989年,先后4次举行全市性教材教法过关考试,促使部分不合格教师加强自学。对专业知识不合格的教师,分送各级师范院校进行培训。有37名高中教师送省培训,58名初中教师送地区培训。小学教师132名,幼儿教师80名则分别送到地区和市集中培训。还有部分教师带职脱产到大专师范院校学习深造。至1989年,全市参加中专(含简师)脱产学习的9人,在职函授学习的215人;参加大专脱产学习的22人,在职函授学习的65人;参加本科脱产学习的7人,在职函授学习的75人。
  第三节 考核
  清代,朝廷对塾师的考核制度无明文规定。
  民国时期,教育部于民国25年(1936)公布《小学教员检定规则》后,郴城教育当局依照条文,规定请求检定的小学教员,须呈缴毕业证书,参加笔试、口试或实习。检定合格,发给证书,有效期4年。连续两次取得合格证书,发给长期合格证书。至民国33年止,小学教员登记共进行过9届。中学及师范教师,则按民国31年公布的《湖南教育厅登记中学及师范学校教师暂行规程》的规定,向登记委员会登记,经审查合格,由校方聘任。
  新中国建立后,50~70年代中,对教师的考核均与历次政治运动同步进行。考核内容为政治思想、观点、立场,业务考核较少。对教师的业务进行系统、全面考核和职务评定,始于80年代。1981年,市教育局对中学教师进行考核统计:高中专任教师245人中,胜任的79人,占32.25%;基本胜任的129人,占52.65%;一般的34人,占13.88%;不胜任的3人,占1.22%。初中专任教师389人中,胜任的85人,占21.85%;基本胜任的257人,占66.06%;一般的43人,占11.05%;不胜任的4人,占1.04%。小学教师的业务考核,1981年和1985年进行过2次,小学专任教师726人中,胜任的62人,占8.54%;基本胜任的639人,占88.02%;一般的23人,占3.17%;不胜任的2人,占0.27%。为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市教育部门曾多次举行部分中小学教师、幼儿教师教材教法过关考试和专业合格考试。1986~1988年,在中小学教师中开展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工作,全市共评聘中小学专业技术职务1406人,其中高级职务92人(内小学3人),占6.5%;中级职务513人(内小学257人),占36.5%;初级职务801人,占57%。
  第四节 待遇
  一、生活待遇
  民国29年5月,国民政府行政院第456次会议通过并颁布《小学教员待遇规程》。郴县小学教师的月薪最低为8元,最高为28元。以民国29年9、10月间的物价计算,每人每月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生活费有13元。按最高薪额28元发给,也只能养活连自己在内的2口人。民国30年,当局通饬改发实物。
  1951年5月,郴县专署以署教字第110号文件明确规定:高中校长月支大米最高240公斤,最低201公斤;初中校长月支大米最高225公斤,最低180公斤;高中教员月支大米最高210公斤,最低165公斤;初中教员月支大米最高165公斤,最低120公斤;完全小学校长月支大米最高140公斤,最低100公斤;城乡小学教员月支大米最高125公斤,最低80公斤。从1952年起,教师实行公费医疗。生活困难的,年终享受福利补助。
  1955年起,女教师产假由45天改为56天。1956年工资改革后,中学教师最高月工资为90元,最低为29.5元;小学教师最高月工资为63元,最低为18.5元。随后,在历次工资调整与提升工资级别时,对教师给予相应照顾。1979年,国家对中小学教学班班主任教师,实行班主任月津贴,小学每班月津贴4~6元,中学每班月津贴5~7元。1984年,中共郴州市委、市人民政府规定:中学教师每人每月发科技津贴8元,凡在农村工作的教职工,每人每月发郊区津贴3~7元,1985年增加到5~9元。同年,实行教龄津贴和工龄补贴,凡教龄满5年不满10年的,每月津贴3元;满10年不满15年的,每月5元,满15年不满20年的,每月7元;满20年以上的每月10元。因冤假错案间断教育工作,平反纠正后仍从事教育工作的,间断时间仍计算教龄。教师因公致残、致伤、休养期间,教龄津贴照发。1987年,国家对教师工资按现行各级工资标准(基础工资、职务工资之和)增加10%。在1989年10月的工资普调中,中小学教职员的工资,普调1~2级,离退休的,也按相应的职别,每月增加10元、9元或8元。小学班主任津贴每班每月提高为8~12元,中学班主任津贴每班每月提高为10~14元。全市教职工人年均工资收入总额达2040元,劳保福利费用人年均220元。是年统计,全市教职工居住学校公有房的人数645户,占教职工总数50%,常住户人均建筑面积18平方米,人均使用面积13平方米。
  二、政治待遇
  在旧中国,郴人素有尊儒崇孔,尊师重道的礼俗。学子启蒙,必须先在孔夫子像前拜师行礼,尊称教师为“恩师”,一般平民之家,以“天地君亲师之神位”列为神明敬奉。
  民国28年,教育部明文规定,以8月27日孔子诞辰日为教师节。但是,教师地位仍然卑微,官宦富豪之家,视教书先生为“穷教书匠”。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尊称人民教师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是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1951年4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把教师节合并到“五·一”国际劳动节。同年下学期,城区成立教育工会,教师有了自己的组织。1952年,城区各中学(含师范)成立联合党支部,培养吸收青年教师入党。1955年7月,郴县专署首次评选出全地区中学(含师范)优秀教育工作者38名,其中郴城中学教师10名,占26.3%。
  1957年冬,开展整风反右派运动。由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郴城中小学教师中,错划右派达82人,占中小学教学人员30%,其中16人被清除出教师队伍。郴县第一中学(市第一中学前身)错划右派11人,全部是骨干教师和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占全校教学人员54人的20%。“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教师受到第二次严重冲击,许多人遭批判、斗争,被冠以“小邓拓”、“反革命”、“叛徒”、“特务”、“国民党残渣余孽”以及“牛鬼蛇神”等各种“帽子”清除出队,遣送到农村监督劳动改造的,达96人,占全市中小学教职员944人的10.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为全市193名教师平反冤假错案。
  1960年,中共郴州市委召开第一届党代会,教育界有党代表6人。1977年,召开第四届党代会,增加到20人。市历届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均分别有教育界的代表和委员5~10人参加。从1960年起的30年中,市境中小学、幼儿园和厂矿子弟学校的教师、校长、园长中,有肖溎甫、李梅英(女)、陈姣莲(女)、朱如煌(女)、李掌珠(女)、刘秀枝(女)、李主义、黄发健、彭维嵩、黄忠英(女)、陈英伦、邓士翠(女)、彭詹圣13人获部级优秀工作者称号。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9月10日为教师节。是年的第一个教师节,市委、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发出“各行各业都要关心、支持教育”的号召,并为教师办了两件实事:一、将170户家住农村、长期分居的教师亲属由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迁入城市居住,共501人;二、安排216名教师子女就业。
  在教师中还开展“创优争先”和“创十佳”的活动,先后表彰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1129人次,其中部级优秀工作者10名。1988年12月,市委给22名30年工龄、50岁以上未评职称的教育行政干部,定为副科级干部。迄1989年底,市属中小学教师中有302人获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从事教育工作30年荣誉证书”;市属中小学有25名教师获国务院制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干部离休荣誉证”,其中9名享受副县级待遇;市教委机关和市属中小学、幼儿园中,已有中国共产党员561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员778名;各民主党派成员169名,其中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108名,九三学社成员16名,中国农工民主党成员45名。
  第七章 教育行政
  第一节 管理机构
  一、行政管理机构
  清末,州、县均设劝学所。光绪三十三年(1907)八月,郴县劝学所学务总董为翁本炎。民国初年,劝学所仍沿用清制,其职责为辅佐县知事办理教育事宜。民国16年(1927)7月,劝学所更名教育局。民国29年7月,裁局改科,址设城内中山北街。
  1949年12月,成立郴县人民政府文教科。1955年4月,更名为郴县人民委员会文教科。1956年7月,将文教科分设文化、教育两科。1959年11月,郴州市人民委员会成立,下设教育科。1962年11月,文化、教育合并,改称文教局。1963年5月,更名镇文教局。同年12月,文教分设,改称教育科。1969年4月,镇革命委员会政治部下设教育组。1973年6月,改为镇革命委员会教育局。1977年12月,改称市革命委员会教育局。1979年,改为市教育局。1986年9月,撤销市教育局,成立市教育委员会,由主管教育的副市长兼任主任,设副主任3人。下设办公室、人事股、普教股、计财股。附属二级事业机构有教育研究室、勤工俭学管理站、招生办公室、劳动服务站。1989年,仪器电教站分为仪器站和电教馆,并成立郴州市教育电视台。
  1988年,全市三乡一镇成立教育委员会,保留学区,设学区主任和业教专干各1人。
  市属5个街道办事处亦成立学区,管理所属小学行政业务事宜。
  二、业务管理机构
  教研机构
  1960年,郴州市教育科下设教学研究室。因受“文化大革命”冲击,1966年不宣而散。1972年,郴州镇革命委员会政治部教育组设立后,成立镇教学辅导站。1979年,撤站恢复教学研究室。1986年,改成教育研究室,负责组织全市教学科学理论的学习、研讨和教育科学实验活动。
  招生机构 民国时期,城区各级各类学校招生,由校方单独进行考试,择优录取,招生名额由教育当局审定,无统一招生机构。1950~1951年,学校招生沿用旧制。1952年,全国实行大专院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后,成立郴县专区招生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大中专及高中招生工作。1966~1969年,招生工作废止。尔后,取消统一招生考试制度。
  1977年改革招生制度,恢复统一招生考试制度,郴州市招生委员会成立,下设办公室,工作人员由市教育局临时抽人组成。1987年,招生办公室转为常设机构,负责全市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大中专招生考务工作。中小学招生工作,则由市教委统一部署,普教股具体负责实施。
  成人教育机构 民国29年(1940),县城成立民众教育馆,负责民众教育事宜,首任馆长李达九。新中国建立后,成人教育纳入社会教育范畴,由郴县文教科主管,并于1950年成立郴县扫盲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主管城乡扫盲工作。1964年,转为常设机构,成立郴州镇扫盲业余教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配专干3人。“文化大革命”中断5年,1972年恢复。1978年,郴州市教育局设立工农教育股,撤销扫盲业余教育委员会,同时成立市工农教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与工农教育股合署办公。1980年9月,成立湖南广播电视大学郴州市工作站。1981年,成立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郴州市分校。1984年,成立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办公室。同年,撤销市教育局工农教育股,设市工农教育办公室,隶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领导。1985年6月,市工农教育办公室更名市成人教育办公室。
  第二节 管理体制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朝廷制定《奏定学堂章程》,各级各类学堂始有管理制度。
  光绪三十二年,郴州设置视学,巡视本地区学务。宣统元年(1909),学部颁布《视学官章程》后,巡视学务有所加强。
  民国元年(1912),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师范教育令》等管理制度。郴州视学制度仍沿清制。民国7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制定《视学规程十六条》。民国21年,湖南省颁布《市、县督学规程》。郴县教育当局加强对城区各级学校视学和督导工作。
  新中国建立后,大民政府根据“暂维现状、逐步改进”的接管旧学校的总方针,选派一批具有一定政治文化水平的中共党员到学校担任领导工作,取消旧学校的训育主任制,成立校务委员会,实行民主管理办学制度。1951年,教育部颁发《小学暂行规程(修正草案)》后,城区各级学校认真贯彻执行。1952年,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规程(草案)》,教育部门与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明确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学。1955年下学期,城区各小学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教学计划》、《关于小学课外活动的规定》,教学秩序日趋良好。
  新中国建立初的8年中,城区各级学校的管理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分级管理制度,即:省、地、县、区、乡五级办教育,五级管理学校。地、县重点中小学由地、县双重领导,一般中学、中心学校和高级小学、完全小学由县、区领导,农村小学由乡领导。1958年后,因学校发展较快,学校管理略有调整。1965年,中心学校和高级小学、完全小学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学校,废除校长负责制,以学校革命委员会取代。1969年,将市属公、民办小学分别下放由城区五岭、北湖公社管理,教育经费由市教育局统一下拨。1977年冬至1978年春,工宣队陆续撤出学校。同年下学期,教育部颁发《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与《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后,全市各级学校改变了无章可循的局面,恢复原来的中小学管理体制,并认真实施教育部颁发的《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守则》。1979年,在改革小学领导管理体制中,市属公、民办小学全部收归市教育局直接领导管理,学校党支部隶属市教育局党委领导。农村小学仍由公社和市教育局双重领导,公社成立学区和学区党支部。1983年,为进一步加强领导,市教育局制定下发《全日制中小学干部教职员工职责》。1985年4月,教育部颁发《中小学干部教职员职责》,市教育局组织各级学校学习贯彻执行,学校面貌更新。
  1984年,市教育局在市第一中学进行教育改革试点。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调整学校领导班子,恢复校长负责制,试行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经费包干制、后勤承包制为主要内容的学校管理工作的改革,为全市教育改革提供了经验。
  1984年5月,中共郴州地委、行政公署在永兴召开全区教育工作会议,部署实行“四级办学、三级管理”的办学新体制。即:地(地区)学地办地管、市学市办市管、乡学乡办乡管、村学村办乡管。郴州市实行“四·三”体制后,改变过去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统的多、统不了,管的死、管不了的弊端,收到管少、管好、管活的良好效果,调动乡(镇)村级办学的积极性,农村学校建设面貌日新月异,郴江乡、安和乡,先后被评为全地区教育模范乡。
  1984年下半年,市委、市人大、市人民政府、市政协4家班子,组织32名成员,分8个小组,对全市中小学进行一次调查,经分类排队,按当时教育现状,认为很不适应郴州市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振兴教育的设想。1985年,市委、市人民政府签发教育文件25个,专题研究教育工作20余次,领导走访、视察学校200人次。1986年4月,市委、市人民政府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会上通过《郴州市发展教育事业的意见》、《郴州市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实施方案》、《郴州市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实施方案》,提出在20世纪末全市教育争创省内“三个第一流”(即:第一流的办学条件,第一流的尊师重教社会风尚,第一流的教育质量)的奋头目标。并由市委、市人大、市人民政府、市政协主要负责人,共同组成市教育领导小组,作为研究教育工作决策的一个高层次、有权威的教育领导机构,规定每年议教4次以上。1986~1989年,已议教31次。
  1987年,全市各中小学贯彻执行《郴州地区全日制普通中学管理(试行)条例》、《郴州地区中小学生一日常规》、《郴州地区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师生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校风校纪良好。
  1988~1989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和市第一中学教育改革的经验,对学校管理体制试行4个方面的改革:(1)以推行校长负责制为核心,改革学校领导体制。各校校长与市教委签订《校长任期目标管理责任书》。市教委制定《教育评估细则(草案)》,建立教委主任基金,按《教育评估细则》执行对校长的奖罚。
  (2)以实行教师聘任制为核心,改革学校劳动人事制度,优化教师队伍。(3)以实行工资总额包干制和结构工资制为核心,改革和完善学校现行工资制度。(4)以实行承包制为核心,改革学校后勤管理制度。有效地调动和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节 经费
  清末,郴城的文庙、考棚、书院等均有田产,征收租谷,作为学务岁出经费主要来源之一。还将依法归公的产业和各项罚款,尽先拨作教育基金。私人捐资和员生缴纳学谷是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废科举兴学堂后,租税征收依旧,学部正式规定改缴纳学谷为银元。初等小学堂征收学费,每人每月不得超过银元三角,高等小学堂三至五角,中等学堂一至二元。当时,郴州城内除官办学宫、学堂外,集资、独资兴办私塾、学堂之风盛行。
  民国时期,公办学校经费主要来源为:一、省补助县学的经费;二、地方财政拨给教育当局的经费;三、学费收入经费;四、乐捐款、谷经费。私立中小学和幼稚园多为独资、集资兴办,经费由各校董事会掌管收支,收学杂费较公立学校重,开学时一次缴齐。教会办的学校、幼稚园,以教会基金维持。
  1952~1953年,城区所有私立中小学逐步改为公办,由地、县两级财政拨款开支。普
  通中小学教育经费逐年递增。1957~1989年,财政预算拨款教育经费累计3954.9万元,占同期财政预算总支出的13.64%。50~60年代,年教育经费未突破50万元。70年代末,年教育经费已突破百万元。80年代,教育经费迅速增加。1989年,财政下拨教育经费502万元,是1979年的5倍。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保证。为了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1984年起,实行集资办学办法,充实教育经费。至1989年,全市共集资242.6万元,人均每年捐资2.3元。中小学勤工俭学事业亦有很大发展。1989年,全市勤工俭学纯收入113.4
  万元,上缴学校补助教育经费88.6万元,占纯收入的78.1%。
  第四节 设施
  清末,郴城有文庙、文昌宫、考棚、东山书院等校舍。因多年失修,屋宇破旧。光
  绪三十二年(1906)三月,在东山书院旧址创办郴州中学堂。闰四月,筹款将考棚旧址改建,有砖木结构平房的办公室、教室、寝室、图书室、小礼堂等,以及面积约3000平方米的操坪。光绪三十三年,郴州中小学堂学务资产有:房屋及基地值1.94万元,场所及设施值940元,图书标本器具值3978元。学务资产总值为2.43万元。
  民国时期,郴城各类学校校舍破旧,设备简陋。直到民国33年上学期,公办的郴郡联立高级中学,仍沿用改建的考棚旧舍。郴县县立初级中学,仅有砖木结构教室一栋,两层共六间教室和康熙年间重建的桔井观古刹一处。郴县县立濂溪女校校舍是旧时的书院濂溪祠。其它公私立中小学、幼稚园的用房,多系宗祠、会馆、庙观、书院等改建。私立适存中学的高、初中部,全以文庙为基础。公立城南小学设在南关上三公祠。私立豫章小学则以裕后街江西会馆大厅作教室。私立健慧幼稚园设在中山西街城隍庙。
  新中国建立后,学校由地、县两级政府拨专款维修、改建、扩建或新建校舍,增加了设施,学校面貌逐年更新。1979年,全市中小学校园占地面积1245亩,每生平均2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每生平均4.6平方米。1985年,全市中小学校园占地面积1200亩,每生平均25.4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7.7万平方米,每生平均5.6
  平方米。1989年,全市校园面积1481亩,每生平均29.7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2.5万平方米,每生平均6.8平方米。
  1985~1989年,全市财政拨款基建投资总额为1239.4万元,其中教育校舍基建和校舍维修投资826.3万元,占66.67%。1989年,全市实地检查评估71所中小学,校舍达标的69所,占97.2%;校园达标的60所,占84.5%;教学设备达标的58所,占81.7%;体育设备达标的50所,占70.4%。市属中小学拥有校产总值3553.6万元,其中房屋3104.2万元,教学设备价值总额258.2万元,图书资料33万元,行政办公设备71.6万元,其它设备86.6万元。

知识出处

郴州市志

《郴州市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设设事记、建置、地理、人口、民主党派与社会团体、民政、军事、经济综述、城市建设、工业、农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教育、文化、人物等类目,记载了郴州市自然、历史与现状,特别反映了郴州市在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中的情况和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