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生产资料经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337
颗粒名称: 第五章 生产资料经营
分类号: F424
页数: 3
页码: 429-431
摘要: 本章介绍了湖南省郴州市清末到1989年工业生产发展情况。
关键词: 工业发展 经营 郴州市

内容

第一节 工业生产资料
  民国19年(1930)城区有木材店11户,矿产品店3户,五金店10户,向市场出售
  
  部分工业生产资料。粤汉铁路通车后,不少私商就地收购煤炭、木材、矿产品远
  
  销广州、长沙等城市,年运出煤炭7500吨、木材5600立方米。
  新中国成立后,工业生产资料购销逐步发展。1951年、城区设立煤炭经营处和石
  
  油供应组。1956年,改为石油分公司和煤炭零售贸易管理处,年销煤炭3000多吨
  
  、石油800吨。1958年,专区物资部门开始向城区计划供应工业生产资料。1961
  
  年10月,石油、煤炭改由专区石油煤建分公司统一经营。11月,成立市物资局,
  
  担负市内钢材、建筑材料、化工原料、机电产品等物资购销工作,实行计划调拔
  
  、计划供应,至1965年,全市共供应钢材1243吨,水泥2260吨,木材9374立方
  
  米,煤炭4.04万吨,石油3500吨。
  “文化大革命”期间,物资统一管理的体制受到破坏,物资购销业务由市计划委
  
  员会代管。由于运输不及时,计划内物资不能完成供应计划。购进的物资有的质
  
  量低劣,经营长期亏损。1966~1976年,镇物资部门年均销售额134.1万元,年
  
  均亏损2.95万元。
  1977~1981年,物资销售额年均234.2万元。1982年后,市物资局分设金属材料
  
  、轻化建材、机电设备、金属回收4个专业公司,建立物资交流中心和5个供应点
  
  ,设汽车维修点9处,开拓全方位购销渠道,开展与省内外物资企业的横向经济
  
  联合,计划外物资购销比重由过去不足20%逐步上升到70%。全市物资供应额年年
  
  大幅度上升,1983年突破亿元,1984年上升到1.98亿元,1988年超过5亿元。
  
  1989年,达8.63亿元,是年主要物资的销售量:煤炭17.65万吨,钢材1.33万吨
  
  ,水泥2.03万吨,木材1.72万立方米,汽车和拖拉机247辆,硫酸5.9万吨,交
  
  流电动机6.58万千瓦,平板玻璃7.8万重量箱,汽油5500吨。
  第二节 农业生产资料
  清末、民国时期,市境农业生产资料由农民自行解决,农具自制或由手工业者加
  
  工供应,种子种苗互相调剂,肥料靠家肥、土杂肥。新中国建立后,以供销合作
  
  社为主,组织供应农业生产资料,支援农业的发展。1960~1989年,全市供销合
  
  作社系统累计供应农业生产资料金额3344万元,约占该系统总销售额的9.4%。
  一、种子 种苗
  粮食作物种子以水稻良种为主,先后由粮食局种子公司和农业局种子公司组织供
  
  应。50~60年代,推广双季稻良种,由高杆品种发展到矮杆品种。70~80年代,
  
  大力推广杂交水稻良种。1989年,全市组织供应杂交水稻良种5.6万公斤,播种
  
  面积3.92万亩,占水稻播种总面积的89.7%。
  蔬菜良种由市蔬菜公司组织供应。1959年建市后,先后从外地引进推广蔬菜新品
  
  种106个。
  草籽及经济作物种子由市供销合作社生产资料公司经营。1962年以来,郊区农民
  
  播种红花草籽作绿肥,草籽种每年由市生资公司从江苏等省调进,会同农业局分
  
  配到社、队,销价等于或低于进价。1970~1987年,供销合作社累计供应红花草
  
  种子2336吨。经济作物种子种苗,由供销合作社按落实的种植面积组织供应。
  
  1979~1989年,先后从省内外调进良种西瓜种子1275公斤,柑桔苗24.76万株,
  
  黄花菜苗114.95万公斤。1985年,从云南调进优质烤烟种子11.5公斤。
  二、化肥 农药
  随着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普遍使用,供应量逐年上升。1960年,全市销售化肥
  
  52.65吨。1969年,上升为464.5吨。1970~1979年,累计销售化肥2.48万吨,
  
  氮、磷、钾肥分别占66%、33%和1%,并销售饼肥30.6吨、复合肥4.4吨。1980年
  
  ,化肥价格实行平价、议价“双轨制”,议价化肥高进高出,弥补平价化肥的不
  
  足。1980~1989年,共销售平价化肥4.56万吨,氮、磷、钾肥分别占66.8%、
  
  27.6%和5.6%,还销售复合肥721.6吨,饼肥92吨,微量元素375公斤。同期,每
  
  年销售议价化肥300~400吨,主要为尿素。
  1959~1969年,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共供应农药321吨,以六六六、滴滴涕、1059
  
  、1605等高残留剧毒农药为主,对水体、土质污染严重。1970~1979年,由于大
  
  面积推广双季稻,病虫害加重,化学农药的销量猛增,供应的农药转为以高效低
  
  毒的敌敌畏、敌百虫、乐果为主,并大力推销郴州农药厂生产的苏化203、4049
  
  和栖凤渡农药厂生产的杀虫醚。10年间共销售化学农药1760.1吨。农村全面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讲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蔬菜村以推广高效低毒的除
  
  虫菊酯为主,粮食村以推广钾铵磷等为主,农药销售量呈下降趋势。1980~1989
  
  年,共销售化学农药983.8吨。
  三、农机 农具
  建市后,农机、农具分别由市农机公司和生产资料公司经营,市物资局向农村供
  
  应部分机电产品。
  1962~1989年,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共销售机械农机具322.17万台(件),其中
  
  农药喷洒机械214.81万台(件),其他农副业机具107.36万台(件)。镇生产资
  
  料公司还于1971年成立农机农具维修部,承接维修业务,并下乡巡回修理,从而
  
  促进了农机农具的购销工作。
  小农具(包括铁制、木制、竹制、棕制、塑料制品等类)货源采取就地组织,或
  
  委托加工。1962~1989年,市供销部门共销售小农具594.24万件。以70年代小
  
  农具销售最旺,年平均20万件。1980年后,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加之农村手工业
  
  者上门加工农具的增多,供销合作社的小农具销售量下降,1989年仅销售1.41万
  
  件。
  1970~1989年,市供销合作社还销售农用塑料薄膜312.2吨,年平15.6吨。
  第三节 废旧物资回收利用
  民国时期,城内有小商贩走街串巷收购破铜烂铁。新中国建立后,废旧物资长期
  
  由供销合作社经营。1977年,地区物资局成立金属回收公司,回收厂矿的废旧金
  
  属。1980年,市供销合作社组建废旧物资回收公司,设购销店8个,街道居民代
  
  购店19个,基层供销合作社设收购点15个,并委托个体户走村串户收购废品。
  1962~1969年,全市共收购废旧物资1305.9吨,年平163.2吨。1970~1979年,
  
  共收购10185.8吨,其中废钢铁4065.5吨,占总量的39.9%。1980~1989年,回
  
  收总量42963.3吨。其中废钢铁19819.8吨,占总量的46.1%;废纸及纸制品
  
  15536.8吨,占36.2%;废橡胶1910.2吨,杂铜1248.5吨,废铅废铝1113.8吨,
  
  羽毛51.2吨。
  1980年,市废旧物资回收公司设立加工组,对回收的废品进行挑选、加工、整理
  
  、分类分级打捆,以提高废品的利用率。1986年7月,从市低息贷款指标中贷款
  
  17万元,兴建市废钢铁加工厂,1987年2月投产,有职工7人,年创产值45万元,
  
  盈利10万元。1988年,加工冷压块钢350吨,氧割钢铁500吨,冶炼铅20吨,铝8
  
  吨。创产值53万元,利润10余万元。

知识出处

郴州市志

《郴州市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设设事记、建置、地理、人口、民主党派与社会团体、民政、军事、经济综述、城市建设、工业、农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教育、文化、人物等类目,记载了郴州市自然、历史与现状,特别反映了郴州市在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中的情况和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