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储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33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储运
分类号: TB498
页数: 1
页码: 428
摘要: 本节介绍了湖南省郴州市清末到1989年粮食存储情况。
关键词: 粮油 储存 郴州市

内容

一、储存
  清末,城内设常平仓、社仓、义仓储存州筹积谷及民间积谷。民国时期,改常平
  
  仓为县仓,专储县筹积谷。1949年10月,城区仅存积谷仓一栋,仓容约20万公斤
  
  。1959年建市时,郴县粮食局移交仓库13栋,库容1987.5万公斤。至1989年,
  
  全市粮食仓库发展到28栋,储量3916.5万公斤;油库(池)8座,容量162万公斤
  
  。粮油保管实行定员、定额、定仓库、定数量、定损耗的“五定”责任制。并逐
  
  步采取科学养护技术,开展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的“四无”粮仓建设。
  
  随后,又增加无酸败、无混杂、无渗漏等项内容。1979~1989年的,全市有9年
  
  全面达到“四无粮仓”和“四无油库”标准。此外,还广泛开展民间储粮。1987
  
  年,全市农村储粮410.65万公斤。1988年11月起,全市按口粮定量标准,每人每
  
  月节约粮食1公斤,至1989年共节约粮食173.5万公斤,支援灾区。
  二、调运
  郴州市农村范围较小,收购的粮油不能满足供应,大部分粮油从郴州地区产粮油
  
  县调入。1959年,全市调入粮食1799.5万公斤、食油10.32万公斤。随着城市人
  
  口的增加,调入的粮油也相应增多。1979年,调入粮食上升到2706.5万公斤,调
  
  入食油47.54万公斤。1988年,调入粮食4188万公斤,为调入粮食最多的一年,
  
  调入食油57.57万公斤。郴州地区部分县和零陵地区蓝山、宁远、新田3县,粮油
  
  外调均经郴州市火车站转运。年平中转原粮3500~4000万公斤。

知识出处

郴州市志

《郴州市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设设事记、建置、地理、人口、民主党派与社会团体、民政、军事、经济综述、城市建设、工业、农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教育、文化、人物等类目,记载了郴州市自然、历史与现状,特别反映了郴州市在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中的情况和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