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电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31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电报
分类号: TN917
页数: 2
页码: 405-406
摘要: 本节介绍了郴州市电信电报业务发展情况。
关键词: 传真通信 电报 郴州市

内容

民国2年(1913)6月,郴州城始办国内有线电报,仅有郴州至衡阳电路1条,长152公里,使用蜂鸣器、音响机、莫尔斯人工收发机收发电报。民国25年,开通郴州至长沙、宁远2条电路,使用话传和莫尔斯机收发电报。抗日战争爆发后,湖南省政府为防止有线电报中断,于民国28年8月在郴建立郴州元线电区台,属军政专用。民国38年9月,国民党政权临近崩溃,第十兵团司令部派兵到郴县电信局及线务段企图将通信设备运走,以李介斌为首的电信员工将废旧器材和砖块石头装箱,交与国民党士兵,好的器材被藏入阴沟,得以保全。新中国成立后,电报电路随即恢复。1950年,市内电报去报量为8106份。50年代中期,郴州至长沙等地的单工电路改为双工韦氏快机收发电路。1956年,郴县邮电局成为全区电报处理中心,拥有莫尔斯人工收发机、波纹收发机、键盘凿孔机和电传打字机等设备,年去报量1.82万份。1959年,上升到8.93万份,拥有有线电报电路11条,无线电路1条,工商企业租用电台9座。1966年,无线电报停止使用,电报业务量为5.88万份。1970年12月,地区邮电局开通各县的无线电台联系,但不传递电报业务,时有有线电路16条。1978年,增至17条,年去报量12.15万份。80年代,地区邮电局电报设备得到全面更新改造。1986年5月,安装46路时分受用设备,进入长沙自动转报网。1988年,增办礼仪电报。1989年,开办公众用户电报和真迹传真通讯业务。
  是年,地区邮电局拥有载报机3部、插报机7部、电传打字机33部、全电子电传机13部、55型机械式电传机20部、真迹传真机1部、55型短波发讯机8台、51型短波收讯机3台。有无线电报电路10条,由郴州市至全区各县市各1条;有线电报电路21条,其中郴州至长沙3条,郴州至桂阳、汝城、桂东、安仁各2条,郴州至嘉禾、临武、宜章、资兴、永兴、鲤鱼江各1条,市内4条;另有出租用户电报电路4条。年去报量29.68万份,其中国际和港澳电报405份。公众用户电报2208次,真迹传真766份。许家洞邮电支局电报去报量为4665份。

知识出处

郴州市志

《郴州市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设设事记、建置、地理、人口、民主党派与社会团体、民政、军事、经济综述、城市建设、工业、农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教育、文化、人物等类目,记载了郴州市自然、历史与现状,特别反映了郴州市在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中的情况和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