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邮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31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邮路
分类号: F611
页数: 2
页码: 402-403
摘要: 本节介绍了郴州市从东汉到新中国成立后的邮政道路发展情况。
关键词: 邮政管理 建设规划 郴州市

内容

东汉郴州城建立驿站后,历代均以此为联系中原与岭南的驿铺干线。明、清时,由郴城总铺(清代称州前铺)向北经下湄铺、长冲铺可达永兴,向南经升桥铺可达宜章,向东经石泉铺可达兴宁,向西经骆仙铺可达桂阳州,驿铺传递依靠马匹和步行。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邮政局利用驿铺线路开辟郴州至衡州逐日昼夜快班邮路。光绪三十一年,增辟郴州至廖田墟(今衡南县境)、桂阳州(今桂阳县)、桂东、桂阳县(今汝城县)4条快班邮路。民国14年(1925),开辟郴城至永兴不定期取保民船邮路一条。民国20年,郴城至衡阳开办委办汽车邮路,取代相关的步班邮路和民船邮路。民国25年后,增设火车邮路。民国26~28年间,郴城至宜章、坪石、桂阳等地先后改为委办汽车邮路。郴城至东江一线仍为步班邮路。民国34年,日军进犯湘南,境内公路、铁路被毁,各步班邮路恢复。抗战胜利后,汽车、火车邮路虽有恢复,但步班邮路仍占重要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交通条件不断改善。1956年,郴城至各县及市境内邮路实现机动车运邮,基本结束邮运员长期肩挑背扛的历史。“大跃进”期间,全市邮路迅速增加。1966年1月,地区邮电局首次开辟郴州至江华267公里自办汽车邮路。1968年,又开辟摩托车邮路10公里。1978年,邮路总长2673公里。其中铁道邮路100公里、自办汽车邮路1250公里、委办汽车邮路948公里、摩托车邮路209公里。1987年,地区邮电局根据邮政业务流向及经济效益情况,减少自办汽车邮路,增办委办汽车邮路。1989年,共邮路设28条,总长1829公里(包括农村投递邮路)。其中铁道邮路由郴州至三都1条,长46公里;自办汽车邮路由郴州至道县、郴州至桂东环形邮路2条,长416公里;委办汽车邮路由郴州至临武、资兴、永兴、新田、梅田、鲁塘、瑶岗仙、南溪、玛瑙山、香花岭、芙蓉、东江、坳上、马头岭、江口、街洞煤矿、柿竹园、雅市坪、大奎上、邓家塘、栖凤渡、街洞等22条,长1120公里;市内邮路3条,长16.5公里。

知识出处

郴州市志

《郴州市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设设事记、建置、地理、人口、民主党派与社会团体、民政、军事、经济综述、城市建设、工业、农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教育、文化、人物等类目,记载了郴州市自然、历史与现状,特别反映了郴州市在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中的情况和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