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粮食作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28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粮食作物
分类号: S56
页数: 3
页码: 363-365
摘要: 本节描述了郴州市经济作物、粮食作物、以及水稻、面积产量、良种推广、耕作制度、病虫防治等。
关键词: 郴州市 经济 粮食作物

内容

一、水稻面积产量郴州市粮食生产历来以水稻为主。清代、民国时期,由于封建剥削制度的束缚,栽培技术落后,粮食产量很低。直到1949年,城关郊区7243亩稻田,仅产稻谷1097.3吨,平均亩产151.5公斤。
  1951~1952年,郊区实行土地改革,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分得土地,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1952年,水稻平均亩产上升到167公斤。1953~1956年,郊区逐步实现农业合作化,个体农民走上集体经营道路,兴修塘坝,增强抗灾能力,生产稳步发展。1957年,环城乡6791亩稻田,稻谷总产1389.6吨,平均亩产204.6公斤。1958~1960年,受“左”倾思想的影响,盲目组织农业生产“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取消按劳分配,瞎指挥、命令风、浮夸风、共产风盛行,社员生产积极性受到挫伤,产量下降。1960年,全市99200亩稻田,收稻谷18520.64吨,平均亩产下降到186.7公斤。1961年后,贯彻执行国民经济调整方针,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恢复按劳分配。同时逐步推广高秆稻种改矮秆良种,单季稻改双季稻,产量逐渐提高。1965年,全镇26355亩稻田,稻谷总产6113.7吨,平均亩产上升到232公斤。1966年后,掀起农田水利建设高潮,继续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推广绿肥,增加化肥施用量,产量不断上升。
  1975年起又大力推广杂交水稻,至1977年,全市22869亩稻田,稻谷总产达10059.2吨,平均亩产439.86公斤,首次跨过《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指标。1978年后,郊区逐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各项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进一步落实。至1989年,全市29693亩稻田,稻谷总产14917吨,平均亩产达到502.37公斤。其中稻田复种指数为144.44%,杂交稻种植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89.7%。
  良种推广清代,境内水稻以糯稻为主,粘稻为辅。主要品种有红糯、白糯、五爪糯、红壳糯和红粘、白粘、香禾粘等10余个。民国时期,逐步改为以籼稻为主,主要品种有南京早、红咀谷、小南粘、祁阳粘、丝茅粘、六十早、三百粒、东洋粘和水红糯、重阳糯、江西糯、矮子糯等50余个。民国31年(1942)后,推广耐虫改良品种黄金籼、万利籼、胜利籼、南特号,每亩增产15~50公斤。新中国成立后,水稻良种的选育、繁殖、推广加快。50~60年代,先后引进推广矮脚南特、陆才号、广解九号、广陆矮、广秋矮、二九青、珍珠矮、金小青、湘矮早三号、湘矮早九号、农垦58、余晚六号、海南糯、湘糯等100余个耐肥、抗倒伏矮杆良种,并于70年代初期基本实现矮杆良种化,平均亩产提高50~75公斤。1975年,镇内引进试种杂交水稻,获得成功。1976~1980年先后5次派出300人次赴海南涯县、乐东、广西博白等地进行杂交水稻的繁殖、制种工作。1981年后,改为本地制种,并改秋制为夏制,改分散制种为连片制种,1982年,制种亩产由1976年的18公斤上升到67公斤,一级稻种达到90%以上。1985年后,又改夏制为春制,改三期父本为一期父本,改单本为多本,改割叶剥苞为重施“九二〇,是年制种亩产提高到134公斤。1989年,又提高到177.1公斤,一级种子达到98%以上。1976~1989年,全市共繁殖母本和F1代杂交稻种子110万公斤,做到市内自给自足。14年来,先后引进和推广的杂交稻组合主要有南优3号、南优6号、汕优8号、汕优64号、威优3号、威优6号、威优49号、威优64号、威优35号、威优314号等30余个。
  耕作制度清末、民国时期,市境水田一般只种植一季中稻,一年一熟,即稻~冬闲(冬泡)制。民国27年(1938),郴县被列为湖南双季稻示范县,始出现稻~稻~冬闲、稻~麦、稻~大豆、稻~红薯、稻~荞麦等一年二熟制,但面积小,不普遍。50~70年代,重点推行改单季稻为双季稻,改冬闲(泡)为冬种,出现稻~稻~绿肥、稻~稻~蔬菜、麦~稻~稻和稻~蔬菜、稻~玉米、稻~油菜、稻~绿肥等耕作制度。80年代,为改造次生潜育化稻田,农业技术部门成功地推广瓜~稻~蔬菜、瓜~稻~绿肥和花生~稻、豆~稻、烤烟~稻、玉米~稻等多种水田耕作制度。
  病虫防治清末,市境水稻虫害有蝗虫、卷叶虫等。民国时期,水稻虫害增多。民国25年(1936),湖南农业试验场在郴县(含市境)调查,主要虫害有螟虫、稻蝗、叶蝉、稻苞虫、铁甲虫、稻飞虱、稻椿象、尖头蚱蜢等。一般年景损失稻谷20%,严重时年损失高达30%。新中国成立后,植保机构日臻完善,对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水平不断提高。但因稻种流通渠道增多,检疫不力,病虫害种类渐增。1985年调查,全市水稻主要虫害有22种,病害20种,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螟虫、稻纵卷叶虫、稻飞虱和稻瘟病、纹枯病。
  新中国成立前,对病虫害防治主要靠谷种翻晒、稻田插烟杆和人工捕捉。新中国成立后,病虫害防治受到普遍重视,市内于1960年建立预测预报站(1983年改为植保植检站),配备专职植保员1~3名,负责水稻病虫测报,并采取专业队伍与群众相结合的方法开展防治,其措施由50年代单一的物理防治,逐步发展到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四结合的综合防治。1988年,测报工作实行目标管理。由于预报准确,防治及时,首次实现消灭失收面积,病虫造成的损失仅为0.59%,低于国家允许的损失标准。
  二、旱粮市境旱粮种植主要有红薯、豆类、小麦、玉米、高粱、粟米、糁子等,其中以红薯为大宗,占旱粮种植面积的31~55%,占旱粮产量的82~94%。
  红薯清至民国时期,郊区农民遍种红薯,常以此充饥,俗称“红薯半年粮”,亩产鲜薯300~400公斤。50~60年代,大面积推广胜利百号、广东白皮、大众不论春等良种,亩产提高。1965年,全镇种红薯4277亩,亩产鲜薯825公斤。后因旱土改制,发展多种经营,红薯栽种面积减少。1972年,全镇只种2595亩。80年代,由于稻谷产量大幅度提高,人们对红薯的兴趣减弱,管理放松,加之小象鼻虫严重危害,红薯产量锐减。1989年,全市仅种红薯3023亩,亩产鲜薯550公斤。
  豆类市境历来种植大豆,清代为出口商品之一。品种有黄豆、牛皮黄豆、五月黑豆等。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发展大豆生产。1956年,推广根瘤菌或老豆土拌种,适量施肥,提高大豆产量,使亩产由原来的30公斤提高到50公斤。80年代初,试行豆~稻轮作,以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中、低产田产量。1989年,全市共种豆1490亩,总产137.45吨。此外,还少量种植蚕豆、碗豆、绿豆等。
  麦类1949年前,市境小麦种植数量极少。1957年,全镇共种植157亩,平均亩产27公斤。1965年,在社教工作队的发动下,种植面积增至5133亩,平均亩产63.5公斤,品种有阿波、阿夫小麦等。1973年,又试种大头黄、雅安早、竹叶青等品种2649亩,因扬花期阴雨连绵,病虫害多而减产,平均亩产仅42公斤。以后,种植面积逐渐减少。1989年,全市仅种植140亩,总产9.2吨。
  玉米市境玉米种植很少。1959~1989年,年均种植300亩左右,总产2.25万公斤。
  品种为金皇玉和金皇后。1972年,曾推广过杂交玉米种植,品种有群单105、湘单2号、七三单交及水果玉米——甜玉2号。
  高粱市境高粱种植较少。1959~1989年,年均种植仅200亩,总产14吨左右。主要种植粘、糯两个地方品种。1977年,引进永糯1号、2号杂交品种。
  其它旱粮,有荞麦、糁子、粟米等,种植量更少。60~70年代,种植面积3300~1200亩,总产100~64吨。1989年,全市共种植100亩,总产6吨,主要为荞麦。

知识出处

郴州市志

《郴州市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设设事记、建置、地理、人口、民主党派与社会团体、民政、军事、经济综述、城市建设、工业、农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教育、文化、人物等类目,记载了郴州市自然、历史与现状,特别反映了郴州市在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中的情况和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