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玻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25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玻璃
分类号: TU5
页数: 1
页码: 337
摘要: 本节介绍了郴州市建材工业、水泥、玻璃生产的扩建方案、等。
关键词: 郴州市 建材工业 玻璃

内容

1958年9月,专区商业局在北湖岭兴办玻璃厂。1959年4月迁址刘仙岭,10月建成投产,有职工52人,生产灯具等日用玻璃5.16吨,完成产值0.74万元。1961年,下放郴州市,易名市玻璃厂。尔后,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逐年上升。
  1977年,该厂年产5.5万重量箱平板玻璃的扩建方案,列入省基建计划,贷款11万元动工扩建。1978年,扩建工程投产,成为湖南省地方工业中第一条小平拉平板玻璃生产线。是年,生产平板玻璃14800吨,日用玻璃888吨,完成产值48万元,亏损19.18万元。1979年,国家建材局建议该厂将5.5万重量箱平板玻璃生产线扩大为18万重量箱。1980年,国家投资90万元,银行贷款318万元,扩建厂房8000平方米,改造一座退火窑,一座64平方米大窑,购进安装一套平拉机,改造一条长35米的压花玻璃生产线。1981年1月,扩建工程竣工,1~2月生产平板玻璃3487重量箱。但产品质量差,大量积压,被迫于3月停产。1982年,该厂先后派出120名职工,分赴株洲、太原、自贡3市玻璃厂学习培训。年底学成回厂后,年产18万重量箱平板玻璃生产线正式投产。1983年,生产平板玻璃17.98万重量箱。1985年,产量上升到25.69万重量箱,超过设计生产能力41%。1983~1985年,该厂连续3年被评为省建材系统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第一名。
  1987年,在洛阳玻璃厂的帮助下,该厂自筹资金200万元,贷款1850万元,将平板玻璃生产线改造为年产50万重量箱浮法玻璃生产线,1989年10月投产。是年,全厂有固定资产净值2001万元,职工536人,生产平板玻璃9.67万重量箱,产值243万元,亏损265万元。1991年,该厂职工增至641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4人;生产浮法茶色平板玻璃72万重量箱;完成产值5054万元,实现利税1158万元。

知识出处

郴州市志

《郴州市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设设事记、建置、地理、人口、民主党派与社会团体、民政、军事、经济综述、城市建设、工业、农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教育、文化、人物等类目,记载了郴州市自然、历史与现状,特别反映了郴州市在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中的情况和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