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日用轻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241
颗粒名称: 第六章 日用轻工业
分类号: TS
页数: 4
页码: 316-318
摘要: 本章描述了郴州市日用轻工业、陶瓷、家具、竹棕藤制品、工艺制品等。
关键词: 郴州市 工业制品 轻工业

内容

日用轻工业有陶瓷、家具、竹藤棕制品、工艺制品等工业企业。1989年,全市共有独立核算日用轻工企业11家,职工1568人,完成产值1093万元,其中,陶瓷企业实现利税18万元。
  第一节 陶瓷
  1949年前,城区仅有一家私营白瓷加彩作坊。1954年,郴县工商联陈垣甫、何桂萱等人,在城郊高壁村石门冲和坳上乡杉木塘发现瓷泥,送醴陵瓷厂试烧成功后,发动工商界集资9000元,从醴陵请来2名师傅,在北湖桥兴办私营工力瓷厂,有职工46人,当年生产戈三大碗、饭钵等3000件,产值2132元。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易名公私合营郴县力新瓷厂。1958年,转为地方国营。
  1959年,资兴团结瓷厂并入。因规模扩大,场地不足,由湖南省工业厅、郴州专区、郴州市各投资20万元,在下湄桥新建厂房。次年,迁新址生产。同年,北湖公社利用力新瓷厂原厂房,兴办北湖公社瓷厂。1962年,改为郴州市陶瓷生产合作社,隶属市手工业联社。1964年,力新瓷厂改为国营郴州瓷厂。1965年,临武瓷厂并入。1967年,该厂生产的白瓷饭钵,被评为中南五省优质产品。1974年,郴州瓷厂由生产粗瓷转向生产细瓷,其中五号油灯、湘南杯开始出口国外。1978年,全市陶瓷企业2家,职工561人,生产日用陶瓷器688.8万件,完成产值200万元,利润54.59万元。1987年,市陶瓷社因连年亏损并入市第二造纸厂。1988年,郴州瓷厂生产的工艺全白瓷“八骏马”和餐具“斗七碗”获省优质产品称号,出口产品增加到55种,销往美国、西德、瑞典、澳大利亚、比利时等国家和香港地区。1974~1989年,累计出口瓷器2578.61万件,创外汇1625.83万元。1989年,该厂有固定资产363万元,职工875人,生产日用瓷1110.4万件,完成产值603万元,创利税18万元。
  第二节 家具
  清末、民国时期,市境木器店铺和工匠遍及城乡,制作床、桌、椅、凳等传统家具。
  1954年,城关镇组建木器生产合作社,有资金0.35万元,职工64人,以生产门窗、圆作木器及传统家具为主。
  1958年,该社与白铁社合并,转为国营企业,添置车床1台,自行设计和制作杀隼车,提高工效8倍。1961年,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恢复集体性质。1963年,研制成功内外刨光、出料、截料、挖边机械。1965年,又添置带锯、打眼机等设备,使生产由手工操作转向半机械化,产量上升到8.83万件,完成产值37万元。1967~1977年,受“文化大革命”影响,生产下降,11年间平均年产量1.88万件。1979年,地、市投资40万元,在苏石路新建厂房,改名郴州市家具厂。1980年,家具款式由传统框架式结构改为板式结构,生产的贴面卧室成套家具,在全省家具款式质量评比中获二等奖。1984年,卧室贴边组合成套家具,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家具评比,获中南地区第二名。1984~1986年,卧式贴边、亚光、软式组合成套家具在全省展销评比中获一等奖,木材综合利用获省科技成果奖。1987年,研制成功中档柚木片贴面套装多用家具,填补省内空白,行销广东、广西、河南等地。1988年,因产品式样创新不够,销路欠畅。1989年,该厂有固定资产净值43万元,职工168人,完成产值102万元,亏损10万元。是年,全市有集体家具厂7家。其中独立核算企业3家,有固定资产净值71万元,职工240人,生产各种家具4.32万件,完成产值177万元,亏损6万元。
  第三节 竹棕 藤制品
  市境盛产楠竹,竹器业历史较久。民国时期,郴城有30家竹器作坊,从业50多人。
  1951年,全城竹器业成立竹器联销处,实行原料自购,分散生产,集中销售,独立核算。
  1952年,城关区成立棕业生产合作社,址设干城街73号,共18人,手工生产棕绳、棕衣、棕刷等产品。1955年,成立城关镇竹器生产合作社,共10人,手工生产中小型靠背椅、中拼椅、方桌、六角桌、方式睡椅、凉板、凉床、竹梯、竹书架、茶几、蒸笼、竹油篓、烙花竹杆等销往北方。后来,又增加竹制农具,合作社越办越兴旺。1960年,湖南省电影制片厂曾到该社拍摄纪录片。1960年后,棕业合作社制绳机由人力操作改为电力转动,梳麻、抽条、合股等工序实现半机械化。1967年,改为郴州绳缆厂,有职工177人,完成产值24万元,利润2.67万元。1978年,市梳扣社并入,改名市日用制品厂。1979年,迁苏石路4号新厂房,除生产棕、麻制品外,还生产算盘、电热梳、木梳、钮扣、灯头。其中木梳在1978~1980年连续三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1989年,全市有竹、棕、藤制品独立核算企业3家,固定资产净值154万元,职工173人,完成产值99万元,亏损8万元。
  第四节 工艺制品
  1960年,市手工业部门组织11名职工,在裕后街建立市机绣厂,有4台缝纫机,生产荷叶绣花枕套。1962年,从上海大华、中艺两家玩具厂调入120名职工和部分设备在市兴中街成立郴州玩具厂,生产木制刀枪和动物玩具,大部分出口国外。后生产滑梯、秋千架、木马、转盘等幼儿大型玩具。由于市场变化,1966年改产纺织器材。1978年,市刻字社、五金修配社、灯泡厂合并为市工艺厂,生产喷花镜屏、衣柜镜画屏、银花镜、银花屏等。1979年,机绣厂迁入轻工大楼,产品发展到波边枕、贴绣结合枕、门窗帘、帐帘、童服、绣花女衬衣等15个品种。1984年,郴州瓷厂附设灯具厂,开发四叉吊灯、道路庭院灯、荧光灯及各种艺术造型灯具,共400多个花色品种,部分产品出口国外。1987年,市第一服装厂分出18名职工,成立郴州市玩具总厂,生产长毛绒玩具。1988年,市机绣厂并入玩具厂。1989年,全市共有独立核算工艺制品企业3家,有固定资产净值96万元,职工205人,完成产值184万元。

知识出处

郴州市志

《郴州市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设设事记、建置、地理、人口、民主党派与社会团体、民政、军事、经济综述、城市建设、工业、农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教育、文化、人物等类目,记载了郴州市自然、历史与现状,特别反映了郴州市在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中的情况和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