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环卫设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20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环卫设施
分类号: F299.23
页数: 2
页码: 280-281
摘要: 本节郴州市城市建设环境卫生环卫设施概括了临街卫生设施、垃圾销纳设施、运输设施。
关键词: 郴州市 环境卫生 环卫设施

内容

一、临街卫生设施 民国时期,城区街道两旁无任何卫生设施。新中国成立后,临街卫生设施建设逐步加强。1959年,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购置一批木质果皮纸屑箱及痰盂,安放在中山东街至火车站一带街道的人行道。1979年,又在人民路、国庆路等主要街道,新置100个混凝土结构果皮纸屑箱。80年代,环境卫生管理处自行设计并铸造一批铁质动物造型果皮纸屑箱临街安置。至1989年,全城共安置370个。
  二、垃圾销纳设施
  50~60年代,城内多在人行道旁以砖筑垃圾池或放置木质垃圾箱接纳垃圾,远不能满足居民倾倒垃圾的需要,且转运装卸亦甚困难。70年代末期,环境卫生管理处在北湖桥、中山南街两地征地1亩,兴建2处垃圾中转站,接纳市内零散生活垃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倒垃圾难的问题,但转运装卸依然困难。1981年后,陆续购进金属垃圾箱(桶)163个,叉车箱83个,多功能车桶20个,临街放置。同时,在骆仙岭、下湄桥、江西岭的山谷地段,征地56.23亩,建立垃圾销纳场3处,接纳处理城区生活垃圾。
  三、运输设施
  民国时期,城区内清运垃圾粪便,全靠人力肩挑。50年代,始制作一批木轮车。60年代,木轮车为胶轮车所替代,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环卫工人的体力劳动。1973年,购进小四轮拖拉机1台,环境卫生管理处始有机动运输工具。1975~1978年,又先后调进嘎斯车1辆,购进手扶拖拉机3台和旧翻斗车1辆。80年代,机动运输设施有进一步发展。至1989年,共有各种机动车19辆,其中翻斗车3辆、吸粪车2辆、洒水车1辆、叉车3辆、平板车1辆。此外,尚有非机动车32台。

知识出处

郴州市志

《郴州市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设设事记、建置、地理、人口、民主党派与社会团体、民政、军事、经济综述、城市建设、工业、农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教育、文化、人物等类目,记载了郴州市自然、历史与现状,特别反映了郴州市在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中的情况和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