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园林绿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202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园林绿化
分类号: S731
页数: 5
页码: 276-280
摘要: 本章郴州市城市建设园林绿化概括了城市绿化、园林建设。
关键词: 郴州市 城市建设 园林绿化

内容

郴州城四面环山,自古多林,被誉为“林中之邑”。民国初期,城周林木繁茂。湘粤公路和粤汉铁路开通后,竹木外运量剧增,加之重砍轻造等原因,至1949年,城周11个山岭,除苏仙岭、南塔岭尚存部分林木外,其余9个山岭多为灌木小竹林。城区内除义帝陵、中山公园等处有少量零星古树外,街巷、庭院几乎没有树木。全城绿地面积仅4公顷,绿化覆盖率只有3.5%;城区2.17万人,人均绿地面积仅1.48平方米。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造林绿化。50年代初,县、区人民政府每年都动员群众上山义务造林。建市后,市人民政府成立造林绿化指挥部,统筹造林绿化。60年代,市、社两级在城周先后兴办苏仙岭、万花冲等11个林场,郴州专区也在骆仙岭兴建林业科学研究所,城市绿化逐步走向群众造林与专业造林相结合的道路。70年代,组建园林管理处,全市绿化工作在继续抓好山岭绿化的同时,重点转向园林建设,苏仙岭被辟建为风景区,并在市中心区兴建了北湖公园。80年代,在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推动下,园林绿化向单位庭院绿化、美化发展,市内开始出现一些花园式单位。至1989年,建成各类绿地面积520公顷,绿化覆盖率为25.5%,人平公共绿地面积8.3平方米。
  第一节 城市绿化
  一、山岭风景绿化 1950年,郴县人民政府号召驻城单位采挖野生树苗,每人到东塔岭植树2株。1956年,又动员全城两千多名干部和居民,在刘仙岭营造松、杉13.3公顷,植树13万株。建市后,开始有计划地开发绿化山岭。1960年,市农林水利局从广东潮州引进6万株鹅蛋柑桔苗,在南塔岭营造柑桔林。因栽培粗糙,无专人管理,成活极少。1962年,又在城东兴办苏仙岭林场,在城西南建立园艺场。1965年3月,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来苏仙岭视察时,提出城市山岭绿化应向“公园外貌,生产内容”方向发展。此后,市绿化部门在山岭绿化中贯彻这一指导思想。1981年,全国人大确定每年3月12日为全民义务植树节。从1982年起,全市每年春季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至1989年,城区山岭风景绿地面积达286.13公顷,山岭绿化覆盖率达85%。
  二、街道绿化
  1956年,城关镇发动群众,在中山东、南、西、北街等10条主要街道义务植苦楝树。
  建市后,推行地段“包种、包管、包活”的三包责任制,加快了城市街道绿化速度。1959~1962年,先后完成文化路、苏仙路(今人民东路)等主要街道的植树绿化。1963~1965年,街道绿化曾出现盲目性。1963年,为把郴州建成一个“桉树城”,从广东引进桉树6万多株,栽于国庆路、苏仙路等主要街道两旁。由于该树种不耐寒,均陆续冻死。1964年,为实现“桂花满城香”,发动市民上山挖掘桂花树苗数百株,植在人民西路两旁,后因该树成荫差,又推倒另换树种。嗣后,还搞过“枇杷树街”、“柚树路”,也都未成荫。
  1965年后,认真总结街道绿化的经验教训,选择香樟、悬铃木为街道绿化树种。至70年代中期,市内主要街道绿树成荫。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街道绿化逐渐向美化方向发展,先后在各主要街道修建绿化带5200米,在交叉路口修建花坛18个。1987~1988年,完成新修七里大道和工业大道的绿化、美化任务,共栽树6065株,植绿带4条,长4164米。至1989年,全市已完成主次干道的绿化任务,计42公里,植行道树12300株,街道绿化面积达22.46公顷,绿化覆盖率为20%。
  三、庭院绿化
  1980年,地区印刷机械厂、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九八医院等为美化单位环境率先开展庭院绿化活动。随后,市属及驻市各单位迅速掀起搞好厂容、校容、院容,建设文明单位的竞赛活动。1984年,全市共有55个单位被评为绿化先进单位。其中以市第一中学最为突出,该校占地面积10.2万平方米,校内植各种乔木2000株,设置花卉1000盆,修建大小花坛22个,假山1座,喷水池1个,温室1个,绿篱40米,植物园、动物园、地理园等小游园3处,小鱼池1处,全校处处绿树成荫,四季鲜花盛开,绿化覆盖率达66%,被评为省级绿化先进单位。是年,被评为省级绿化先进单位的还有一九八医院、许家洞镇。1986年,湖南省开展首届园林绿化检查评比,一九八医院、五四四二六部队被评为省级花园式单位,苏仙岭风景区被评为全省最佳公园。1988年,郴州行署机关、郴州军分区老干部休养所、市委机关、自来水公司、黄麻纺织厂、市第一中学、卷烟厂幼儿园、郴州铁路行车公寓等8个单位被评为市花园式单位。至1989年,全市单位庭院共植树70万株,庭院绿化覆盖率为24%。
  四、防护绿化
  河岸绿化 1959年,在郴江、同心河河岸两旁种植垂柳、枫杨、桃树、樟树等。1964年,镇农业部门从外地调进水竹2万株,发动市民栽种在石榴湾至环城桥的河岸两旁。
  1984年,市园林处又在郴江河岸植意大利杨12260株,垂柳2824株,落羽杉3149株,水竹642丛;在同心河两岸植意大利杨4938株。至1989年,河岸植树共28个树种,43804株,总长20.5公里,绿化面积87.6公顷,绿化覆盖率为11%。
  铁路绿化 1959年,在许家洞至槐树下铁路沿线共植树6900株。1965~1972年,又先后植树10600株。80年代,随着衡广复线的建设,铁路沿线绿化速度进一步加快。仅1986~1988年,便植树23280株,树种有泡桐、重阳木、樟树、苦楝树、刺槐、悬铃木、水杉等。1959~1989年,投入市区铁路两旁的绿化经费共23.6万元,绿化覆盖面积21.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12%。
  第二节 园林建设 民国35年(1946),郴县政府募捐集资法币500.7万元,在李子园修建“中山公园”,占地面积6.66公顷。园内建有中山纪念堂、中山亭,栽树500株。新中国成立后,辟为郴县专员公署驻地而不复存。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陆续投资1337.95万元,先后兴建北湖、东塔2个公园和苏仙岭、万华岩2个风景区,占地面积共185.2公顷,营造风景林157.4公顷,修建风景名胜景点30个。
  一、风景区建设
  苏仙岭风景区 苏仙岭原名牛脾山,位于城区东部,山势峻拔,林木葱茏,主峰海拔525.8米,占地面积121.47公顷,属山岳型风景区,有“天下第十八福地”之称。
  唐、宋以来,苏仙岭即为文人墨客吟咏之所,主要人文景点有苏仙观、景星观、三绝碑、桃花居等。1962年3月,被辟为国营林场,以营造用材林和果木林为主。1964年6月,镇人民委员会将其辟为公园,增设园林管理处。1965~1966年,镇人委会陆续投资修建护碑亭、爱枫亭、玉溪坝、玉溪桥、玉溪山庄、白鹿雕塑等园林小品。“文化大革命”期间,公园管理机构瘫痪,文物设施被毁,园林建设中断。1977年,市革委会再次恢复苏仙岭园林建设,并将其辟为风景区。是年,修建登山公路4.85公里,重塑白鹿、白鹤。1980年,风景区内建成专供观赏的湘南树木园,面积6.66公顷。1981~1984年,苏仙观、景星观相继修复,并新建路亭2个,景亭7个,修复、新建登山游路3条,总长5397米,竖苏仙玻璃钢像和秦少游铜像各1座,绘制大型壁画“苏仙的传说”1幅,建1000平方米旱冰场1座。1987年3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苏仙岭为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至1989年,苏仙岭风景区建设总投资361.95万元,各种建筑设施总面积11436平方米,风景树木81科365种,绿化覆盖率达95%。自1982年对外开放以来,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8万人次。
  万华岩风景区 位于市西南部17公里的安和乡坦山村境内,占地面积8.13公顷,属岩溶地貌自然风景区。万华岩具有洞奇、石特、水清、气爽四大特点,被誉为“中国岩溶洞穴之翡翠,世界上最壮观的洞穴之一”。主洞穴长2245米。在主洞穴1430米处,有一条长5公里的支洞。洞内有13个各具特色的大厅,其中面积最大的一厅达2700平方米,可容纳数千人。洞中有地下河与洞穴并存,河水流经支、主洞全程,水量丰富,可以渡船。在支洞4500米处,还有一个高达13米、宽3.2米的地下瀑布,为中外洞穴之奇观。
  万华岩的开发,始于1979年8月。至1989年,总投资288万元。装修洞内游览线路2250米,架设洞内桥梁26座,铺设栈道11条,安装各种彩灯1600盏。同时,还修筑一条由城区直达洞口的沥青公路,开通专线公共汽车,并购置进洞游船,配套建设各项服务设施。自1987年5月1日对外开放至1989年,累计接待中外游客30万人次。
  二、公园建设
  北湖公园 位于城区中心区,东起国庆路,南临人民西路,西至竹叶冲,北接同心路。占地面积31.6公顷,其中水面12.47公顷。是综合性群众文化娱乐休息公园。
  1962年,湖南省基建局帮助郴州市完成北湖公园建设规划。1963年,地区林科所在公园规划区育苗20公顷,为公园建设打下基础。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公园建设停止。1975年3月,中共郴州地委召开城市工作座谈会,决定恢复北湖公园建设。是年8月,镇革命委员会成立“整治北湖修建公园”指挥部,由镇委书记马静波任指挥长,动员驻市单位干部群众义务修建公园。10月,市郊公社渔场大队第三生产队划归公园。
  1976年3月,修建公园南大门、围墙和沿湖工程。1978年,建温室、花圃和“长征路”游乐设施。1980年5月5日,公园正式开放。1981年,市人民政府邀请全国著名雕塑家、浙江美术学院教授周轻鼎在公园内塑造大象群和熊猫群,造形栩栩如生。1983年,建成盘旋自控飞机及游龙戏水、旱冰场等游乐设施。1986~1987年,重建叉鱼亭,亭前塑有韩愈铜像一尊,亭内刻有韩愈叉鱼诗。1988年,为纪念中国女排在郴州拼搏起飞,荣获国际比赛五连冠,在公园中心竖建一座亚金铜中国女排大型雕塑群。至1989年,公园建设总投资为548万元,建成游艺景点13处,栽种树木51科144种,6812株,建绿篱1704米。
  东塔公园
  位于城区东南郊东塔岭,东北起自苏石路,南接曹家坪,西临郴江。分为东西两岭,东岭海拔高242米,西岭海拔高218.1米。占地面积24公顷,为纪念性综合公园。规划分为纪念区、文化娱乐区、安静休息区、公园管理区。
  东塔公园尚在建设中,至1989年,仅完成第一期工程——纪念区建设。内有湘南起义纪念碑。

知识出处

郴州市志

《郴州市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设设事记、建置、地理、人口、民主党派与社会团体、民政、军事、经济综述、城市建设、工业、农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教育、文化、人物等类目,记载了郴州市自然、历史与现状,特别反映了郴州市在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中的情况和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