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排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195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排水
分类号: TU992
页数: 2
页码: 270-271
摘要: 本节郴州市城市建设市政建设排水概括了南干渠、北干渠等介绍。
关键词: 城市建设 排水 郴州市

内容

清末、民国时期,城区没有排放污水的主渠道,仅赖从城中心通过的燕泉河(三川水)排污。街巷两侧的污水排放设施,多数为砖石砌的暗沟,宽度均在25公分以下,有的仅有土沟,有的连土沟都没有,污水顺路面坡度流向低处,一遇大雨,便积水成灾。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采取国家投资与单位集资相结合的方法,筹措资金,兴建污水排放系统。50年代初,兴建文化路、民主街、文前路的下水道,总长1540米。1958年,又对194条排水不畅的下水道进行整修,总长1.48万米。1963~1964年,兴建南干渠主道。1975~1976年,兴建国庆路南北两端下水道。至70年代末期,城区内污水排放系统已初具规模,但由于受当时经济条件和管理体制的影响,此时的下水道多沿地面坡度敷设,深度不够,且断面不一,有的地方出现两头大、中间小或下游小、上游大等不合理现象。80年代,城市建设步入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新阶段,下水道的改造与新建与改造旧城区,建设新城区同步进行,并兴建北干渠主道。至1989年,全市建成下水道总长52公里,有干渠2条,集水面积11平方公里,日排污水6.52万立方米。
  南干渠
  建于1963~1964年。该渠西南起燕泉路,东北至龙船头,汇燕泉路、和平路、文化路、中山西街、中山北街、中山南街、中山东街、龙骨井、龙船头等地污水,注入郴江。干渠全长1837米,起止高差2.78米,渠宽60~140厘米,高60~120厘米,总投资17.11万元,日排废水1.17万立方米。
  北干渠
  建于1984~1988年。全长2300米,总投资95万元。该渠以北湖涵洞为界,涵洞上段分南北两支渠,南支渠沿北湖公园南围墙,接万花冲排水渠。北支渠沿北湖西北端,接同心路下水道,两条支渠在北湖涵洞汇合,注入下段,纳国庆路、人民西路、健康路、北湖路、解放路沿途污水,汇入郴江。北湖涵洞以上支渠,宽1.5米,高1.4~1.8米,为片石砌墙,盖水泥预制空心板。北湖涵洞以下渠道,宽2~3米,高2.5米,片石墙,红砖拱,沟板坡度2‰,日排放污水5.35万立方米。

知识出处

郴州市志

《郴州市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设设事记、建置、地理、人口、民主党派与社会团体、民政、军事、经济综述、城市建设、工业、农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教育、文化、人物等类目,记载了郴州市自然、历史与现状,特别反映了郴州市在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中的情况和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