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主武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15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地主武装
分类号: E158.9
页数: 2
页码: 206-207
摘要: 本节郴州市军事地方武装地主武装概括了团练、警备队、挨护团、铲共义勇队、保安大队、保安司令部、警备司令部、自卫总队。
关键词: 郴州市 地方武装 地主武装

内容

团练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郴州知州为防止会党起事,邀集各乡豪绅“议定团练章程,严行保甲制度”,组织团练武装。清咸丰二年(1852)十二月,团练武装扩展到6个乡,组编49个团。其中城郊一带3个团,凤德乡(今安和乡)7个团。民国初,废除团练。
  警备队 民国3年(1914)成立土著小队,以维护地方治安、保护官绅利益为宗旨。
  正、副队长由地方推选2名所谓有名望的人担任,队兵从各乡镇户口的壮丁中选配。翌年冬,改为郴县警备队。民国16年10月,撤销。
  挨护团 民国16年10月,郴县挨户团总局成立,设北街崇义堂,县长徐之潘兼主任。民国18年4月,县长罗植乾兼主任,区清乡委员廖镜廷为副主任。设常备队6个,有官兵678名,枪386支。各区、乡(含今市区)设挨户团分局,主任由各区乡长兼任。
  按“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的办法组编区乡挨户团守望队。县常备队由守望队抽选人员组成,服役三年,每年更换三分之一。后因经费困难,县常备队缩编为5个,每队枪兵90人。
  铲共义勇队 民国19年(1930)9月,县挨户团守望队改为铲共义勇队,共有5万余人。县设总队部,邵汉杰、廖锦成分别担任正、副总队长,下分若干支常备义勇队和临时搜剿队,每常备队配枪兵90名。区设支队部。城区支队有40人枪,队部设苏仙桥东沙洲,队长刘大贵。安善区(今许家洞镇)支队长张荣。
  保安大队 民国20年6月,由县挨户团常备队改编组成。廖镜廷任大队长,辖5个分队,有官兵559人。民国22年5月,郴、永、宜三县保安队合编为第五保安区第五团,团长李世英,有官兵1.3万人。乡镇设大队部,各有长短枪20支。
  保安司令部民国24年6月,郴县、宜章等10县为省第八保安区。区司令部设在原州署内(今行署院内),欧冠、胡凤璋分别任正、副司令。省拨3个保安团、1个独立营归区司令部指挥,主要任务是镇压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抗战初期,全省分4个保安区,湘南各县属第三保安区。区司令部设原州署,司令陆瑞荣。民国28年5月,肖文铎任司令。
  警备司令部 民国27年8月,设郴县警备司令部,隶属南京政府军政部,受湖南省政府主席监督指挥,陆瑞荣(中将)兼任司令。翌年4月,陆离职。5月,改由肖文铎(中将)兼任,杨振(上校)任参谋长。民国29年6月,杨去职,由李志峻(上校)继任。民国32年7月,李晋升副司令,王立强为主任参谋。司令部官兵由32人减至28人。
  自卫总队 民国36年11月,郴县成立自卫总队,由县长田俊杰兼总队长,武焕庭任总队副。总队部设北街崇义堂,下设参谋、督训、副官、军需、书记5室和自卫中队2个,有官兵249名。民国38年3月5日,升平镇(今市区)、安善乡(今许家洞镇)、吉凤乡(今安和乡)成立自卫大队,大队长分别为何宝贤、曹春山、周济堂,各有枪兵30名。6月,县总队长由周庚星接任。9~12月,除周率部分官兵投诚外,其余被歼。

知识出处

郴州市志

《郴州市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设设事记、建置、地理、人口、民主党派与社会团体、民政、军事、经济综述、城市建设、工业、农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教育、文化、人物等类目,记载了郴州市自然、历史与现状,特别反映了郴州市在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中的情况和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