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地方武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153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地方武装
分类号: E158.9
页数: 3
页码: 206-207
摘要: 本章郴州市军事地方武装概括了地主武装、抗日武装、汉奸武装、人民武装。
关键词: 郴州市 地方武装 军事

内容

第一节 地主武装
  团练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郴州知州为防止会党起事,邀集各乡豪绅“议定团练章程,严行保甲制度”,组织团练武装。清咸丰二年(1852)十二月,团练武装扩展到6个乡,组编49个团。其中城郊一带3个团,凤德乡(今安和乡)7个团。民国初,废除团练。
  警备队 民国3年(1914)成立土著小队,以维护地方治安、保护官绅利益为宗旨。
  正、副队长由地方推选2名所谓有名望的人担任,队兵从各乡镇户口的壮丁中选配。翌年冬,改为郴县警备队。民国16年10月,撤销。
  挨护团 民国16年10月,郴县挨户团总局成立,设北街崇义堂,县长徐之潘兼主任。民国18年4月,县长罗植乾兼主任,区清乡委员廖镜廷为副主任。设常备队6个,有官兵678名,枪386支。各区、乡(含今市区)设挨户团分局,主任由各区乡长兼任。
  按“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的办法组编区乡挨户团守望队。县常备队由守望队抽选人员组成,服役三年,每年更换三分之一。后因经费困难,县常备队缩编为5个,每队枪兵90人。
  铲共义勇队 民国19年(1930)9月,县挨户团守望队改为铲共义勇队,共有5万余人。县设总队部,邵汉杰、廖锦成分别担任正、副总队长,下分若干支常备义勇队和临时搜剿队,每常备队配枪兵90名。区设支队部。城区支队有40人枪,队部设苏仙桥东沙洲,队长刘大贵。安善区(今许家洞镇)支队长张荣。
  保安大队 民国20年6月,由县挨户团常备队改编组成。廖镜廷任大队长,辖5个分队,有官兵559人。民国22年5月,郴、永、宜三县保安队合编为第五保安区第五团,团长李世英,有官兵1.3万人。乡镇设大队部,各有长短枪20支。
  保安司令部民国24年6月,郴县、宜章等10县为省第八保安区。区司令部设在原州署内(今行署院内),欧冠、胡凤璋分别任正、副司令。省拨3个保安团、1个独立营归区司令部指挥,主要任务是镇压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抗战初期,全省分4个保安区,湘南各县属第三保安区。区司令部设原州署,司令陆瑞荣。民国28年5月,肖文铎任司令。
  警备司令部 民国27年8月,设郴县警备司令部,隶属南京政府军政部,受湖南省政府主席监督指挥,陆瑞荣(中将)兼任司令。翌年4月,陆离职。5月,改由肖文铎(中将)兼任,杨振(上校)任参谋长。民国29年6月,杨去职,由李志峻(上校)继任。民国32年7月,李晋升副司令,王立强为主任参谋。司令部官兵由32人减至28人。
  自卫总队 民国36年11月,郴县成立自卫总队,由县长田俊杰兼总队长,武焕庭任总队副。总队部设北街崇义堂,下设参谋、督训、副官、军需、书记5室和自卫中队2个,有官兵249名。民国38年3月5日,升平镇(今市区)、安善乡(今许家洞镇)、吉凤乡(今安和乡)成立自卫大队,大队长分别为何宝贤、曹春山、周济堂,各有枪兵30名。6月,县总队长由周庚星接任。9~12月,除周率部分官兵投诚外,其余被歼。
  第二节 抗日武装
  抗日自卫团
  民国27年(1938)10月,为壮大抗日力量,郴县奉命成立抗日自卫团,县长张翰仪兼团长,首纶言为副团长。团部设北街崇义堂,下辖义壮常备队2个,每队有官兵180人。在城镇(今市区)、凤鸣乡(今安和乡)、四明乡(今许家洞镇)均成立抗日自卫大队。
  国民兵团
  民国29年2月,奉湖南省政府令,将县抗日自卫团改编为国民兵团,由县长刘树鹏兼团长,杨壁任副团长,团部设北街崇义堂。下辖常备队、后备队各1个,每队枪兵90名。在城镇、凤鸣乡、四明乡随后将抗日自卫大队改编为国民兵团自卫大队。
  第三节 汉奸武装
  民国34年1月,郴州沦陷,张财旺等一小撮民族败类投降日军,充当汉奸,拼凑伪保安团,张任团长,为日本侵略军筹款、筹粮、派夫,蹂躏郴州人民,罪恶深重。8月,日军投降后,伪保安团瓦解,张被揖拿归案,依照《惩治汉奸条例》判处死刑。
  第四节 人民武装
  农民自卫队 1926年10月成立,队长李才佳,队员约2万余人,有长短枪370支、梭镖1.68万支。主要任务是保护群众,打击地主豪绅。翌年3月,在农民自卫队的基础上,成立农民自卫军常备队,曾子彬任队长,520人枪。5月底,国民党右派掀起反共高潮,自卫军被迫解散。
  工人纠察队 1926年11月成立,队长梁少榜,有队员50余名,枪20余支。由县总工会直接领导。主要任务是维护城区秩序,打击敌人破坏活动。
  暴动队 1927年10月,中共湘南特委委员、郴县县委委员伍一仙在城区、凤鸣区(今安和乡)等地组建6个暴动队(又称暴动连)。万伦、李安梓分别任两区连长。后将6个暴动连编为1个暴动营,万伦任营长,伍一仙任党代表。
  赤色游击队 1927年12月,郴县暴动营改编为郴县赤色游击队。陈鹏任队长,肖光月任党代表。1928年2月2日,改为工农革命军独立连。7日,编入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七师。部分未编入的队员由曾子彬统领,在郴县一带坚持武装斗争。1930年,成立湘南游击大队,首任大队长高永平,继任者李鄂。翌年春,游击大队有长短枪200余支,机枪2挺。后遭湘粤两省国民党军队夹击,李鄂负重伤牺牲,队伍缩小。1933年春,李林任大队长,蒋月任政委,在五盖山等地活动。1934年4月,李宗保(后叛变)奉命率湘赣红军独立第四团至湘南,与湘南游击队联合组成湘南游击师,随后开往赣南。6月,李林率队重返湘南。8月,协助长征先行部队红六军团在郴州一带突围北上,后因叛徒出卖,李林部队损失严重。1935年,李林等重组湘粤边区赤色游击队,坚持斗争,队伍不断发展。1938年4月,国共第二次合作后,李林奉命率部130余人开赴安徽抗日前线,编为新四军军部特务营,李林任副营长。
  工农革命军 1928年2月4日,朱德、陈毅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攻占郴州城。7日,帮助中共郴县县委、郴县苏维埃政府在原武装暴动队、赤色游击队、第一师独立连的基础上,组建郴县工农革命武装,编入中国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七师,全师干部战士6300余名,有步枪1700余支,大刀2000多把,梭标4900余把。师部设赵公祠,邓允庭任师长,夏明震任党代表(夏牺牲后由蔡协民继任),参谋长刘元至,下辖5个团。郴州城区的农民武装组成工农革命军独立团,万伦任团长,段横波任党代表。不久,湘南遭国民党军重兵“围剿”。4月3日,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七师随陈毅上井冈山。中旬,与毛泽东部会合,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一师三十三团。第十一师副师长邓允庭兼任团长。
  湘南游击支队 1949年3月组建,刘亚球任司令员兼政委,李林任副司令员,在郴县、宜章、汝城、桂阳等地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斗争。解放前夕有3个大队、1个独立团、1个独立大队、1个文工团、2个政工队,共4900人。10月,进驻郴州,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六五师合并,组建郴县军分区。12月,湘南游击支队所属大队、独立团等编入郴、永、资、临、宜、桂(阳)、汝、桂(东)8个县大队。
  湘南游击司令部 1949年6月,由分散在湘南一带的游击队、武工队组成,谷子元任司令员兼政委,何大群任政治部主任,共300多人。解放前夕,发展到3899人。司令部下设南区、北区指挥所。南区指挥所肖昶任指挥员,李楚、黄俊如任政委,统率一、三、五大队。10月7日,南区指挥所及其所属部队解放郴州城区。尔后,湘南游击司令部奉命整编,分别编入县大队、公安大队和教导队,部分编入志愿军赴朝作战。

知识出处

郴州市志

《郴州市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设设事记、建置、地理、人口、民主党派与社会团体、民政、军事、经济综述、城市建设、工业、农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教育、文化、人物等类目,记载了郴州市自然、历史与现状,特别反映了郴州市在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中的情况和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