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残疾人就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13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残疾人就业
分类号: C913.7
页数: 2
页码: 191-192
摘要: 本节郴州市民政社会福利残疾人就业情况的介绍。
关键词: 残疾人就业 郴州市 民政

内容

清末、民国初期,城区无社会福利生产事业,残疾人谋生无路,就业无门。民国20年(1931),郴县政府投资1.2万银元在城区文庙创建贫民工厂,吸收贫民和残疾人就业。
  购置铁织机6部,自制木织机20部,织袜机4部,铅印机1套。民国21年4月投产,有男女职工30余人,从事织布、染衣、织袜、织毛巾、印刷等业,所创收入,以厂养厂。
  民国34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城区后停办。多数盲聋哑残人或乞讨卖唱,或为他人算命度日。
  1949年底,城关区人民政府贯彻执行中共中央“依靠基层,生产自救,群众互助,辅之以国家必要救济”的方针,兴办社会福利生产,组织贫民和残疾人生产自救。1952年,城关区人民政府组织各居委会建立缝补组、服务组、运输组等小型生产企业,安置妇女、老弱残疾劳力就业。1958~1965年,市人民政府采取因陋就简、因人制宜、自筹资金、自带工具的办法,创办市社会福利印刷厂、市民政科畜牧场、市鞋厂、市军人接待站、市社会福利畜牧场、市化工厂、市自新红砖厂、市社会福利工厂、市盲人工厂等,安置残疾人员200余人。
  70年代,镇革命委员会扶持和发展街道福利生产,全镇建有缝纫、制刷、运输、花圈等生产组54个,安排残疾人150人就业。
  80年代,市民政部门协同各街道办事处和许家洞镇共安排残疾人209人在社会福利工厂(组、店)和国营、集体和个体企业就业,占应安置残疾对象的90%。1984年,市委书记丁连芳亲自组织创办许家洞福利工厂,并号召各方扶持。市民政局贴息贷款2000元,无偿资助1000元,市农行贷款6000元,市林业局、供销合作社等部门在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上给予优惠。该厂共安置盲人3人、残疾人6人、健全人1人,从事竹器生产,年产值6万余元。1987年11月,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和市盲人聋哑人协会联合在西街水巷36号成立市按摩诊所,安排4名盲人按摩医生就业。至1989年,共治疗病患者5978人次,创收入5260元,深受社会好评。

知识出处

郴州市志

《郴州市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设设事记、建置、地理、人口、民主党派与社会团体、民政、军事、经济综述、城市建设、工业、农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教育、文化、人物等类目,记载了郴州市自然、历史与现状,特别反映了郴州市在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中的情况和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