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领导方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08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领导方式
分类号: D625.64
页数: 3
页码: 140-142
摘要: 本节郴州市人民政府领导方式概括了政府会议、联席会议、现场办公、基层蹲点。
关键词: 郴州市 人民政府 领导方式

内容

建市后,全市整个工作在中共郴州市委统一领导下进行。市长由市委书记或副书记兼任,在贯彻党的决议和大政方针中,既对人民负责,又对市委负责。在其具体工作中,市人民政府通过召开政府会议、现场办公、基层蹲点等方式,进行调查研究与决策,实现对全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事业的领导。
  一、政府会议
  建市起即形成政府会议制度。1981年后,会议制度日益健全。1985年9月,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下发《郴州市人民政府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提高办事效率的若干规定》,要求精简会议和文件,提高会议和文件质量。凡召开政府会议,事先均由政府办公室或有关部门、单位作好调查研究、征集议题及汇报提纲等准备工作,并经分管的副市长或政府办公室负责人审核把关。会议后,由有关部门或单位实施,并及时反馈实施情况及结果。政府会议主要有以下形式:政府常务会议由市长召集。出席人员为政府正、副市长,列席人员为调研员、顾问、政府办公室主任、以及与议题有关的委、办负责人。会议主要研究决定政府工作的重要方针政策和政务管理的重要问题,包括各部门、各单位向市政府请示的重要事项及其他属于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问题。
  市长办公会议由市长召集。出席人员为正、副市长、调研员、顾问,列席人员为政府各委、办主任和监察局长及与议题有关的单位负责人。主要通报分析市内外形势,听取部门工作汇报,总结、部署工作,互通工作情况,协调各部门工作。一般两周举行一次,多在星期一上午召开。市长工作会议由市长或分管的副市长召集。参加会议的人员可根据需要确定。主要研究决定分管工作范围或局部工作方面的事项,协调解决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的工作问题。会议所研究确定的重大问题和形成的意见,均向政府常务会议通报。
  二、联席会议
  市人民政府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邀请市委、市人大、市政协领导参加。主要研究解决政务管理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若属涉及面广或复杂的问题,还邀请驻市单位或有关县市的领导或部门负责人参加,使工作统一协调,顺利进行。1987年6月,为解决长期制约郴州市经济发展的水源不足问题,市人民政府邀请省、地和资兴市、郴县等有关领导和专家、工程技术人员举行联席会议,论证从东江引水入郴工程。1987年12月,又邀请市人大、市政协领导和省、地以及资兴市、郴县有关部门的人员出席东江给水工程设计审查会议,并对工程的组织领导、资金来源、施工队伍及协调关系等问题商定一致意见。会后,各方密切配合,使该工程于1990年12月竣工投产,比原计划提前9个月完工。
  三、现场办公
  对于关系到全市性的或某些部门、单位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市人民政府领导成员经常深入实地,进行现场办公。能当即解决的,当场予以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提交市委、市人民政府集体研究决定。1965年,为选择修建仙岭水库、立新水库的库址,镇长罗道根率领政府领导成员。顶烈日冒酷暑,踏遍数十座山头,终于将两水库的修建地点合理选定。郴州建市以来,由于城市建设经费拮据,市内污水排放设施甚差,特别是自北湖桥至解放路一段,在北干渠未全线建成以前,仅有一条简易的污水排放沟。因年久失修淤泥积层1米多深,每逢大雨,泛滥成灾,市民反映强烈。1986年5月,市长李刚铤召集建委、公安局、城管办公室、市政公司、北湖街道办事处以及有关驻市单位负责人,进行现场办公,当即决定组成疏浚领导机构、拨出专款,组织维修队伍。不到一个月,就将1500米长的沟渠修复好,清除淤泥2100吨,并拆除沿渠违章建筑100余处。1964~1989年,市人民政府领导成员共深入现场办公410余次,解决问题380余件次。
  四、基层蹲点
  市人民政府历届领导成员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紧密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普遍建立基层联系点,深入群众之中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基层的情况,指导全面工作。50~60年代,市人民政府领导成员每年均有二分之一的时间深入基层,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60年代中期,兴建氮肥厂时,镇长梁中维(后任镇委副书记)坚持数年同工人一道吃住在工地,昼夜指挥施工,加速了工程进度,使该厂于1971年竣工投产。“文化大革命”期间,不少领导干部不顾运动的冲击,主动深入生产第一线,带领基层干部和群众坚守生产岗位。镇革命委员会第一副主任陈岭桂在任职期间,除办好槐树下横江洞农业点以外,还经常深入各公社田间地头指挥生产。1975年,市革命委员会主任马静波为解决城市副食品供应问题,抱病带领机关干部在三里田大队办示范点,先后办起机械化万只鸡场、百头猪场、百亩果场,同时大搞田园、喷灌建设,改善生产条件,使该大队连年增产增收,并促进全市郊区蔬菜生产和养殖业迅速发展,园田化、喷灌化建设在近郊也取得突破性进展。1980~1981年,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分别在市内召开喷灌工作现场会,推广郴州市的经验。改革开放后,市人民政府领导成员为加快市内经济建设步伐,防止决策失误,更注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指导全面工作。1988年,东江引水工程动工兴建,副市长李载有从勘测到竣工的3年中,始终坚持在工地指挥,使第一期工程提前投产。

知识出处

郴州市志

《郴州市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设设事记、建置、地理、人口、民主党派与社会团体、民政、军事、经济综述、城市建设、工业、农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教育、文化、人物等类目,记载了郴州市自然、历史与现状,特别反映了郴州市在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中的情况和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