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口规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041
颗粒名称: 第一章 人口规模
分类号: C924.2
页数: 5
页码: 71-75
摘要: 郴州市人口规模概括了数量分布、人口变动的情况介绍。
关键词: 人口 郴州市 人口规模

内容

第一节 数量 分布
  一、数量
  据1956~1973年市境出土的14座春秋战国楚墓考证,早在3000多年前市境已有人类居住。秦汉时代,郴县县治和桂阳郡治均设于郴,逐步形成具有一定人口规模的小城镇。但因历代政府征收丁口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人口发展,城区人口增长缓慢。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以后,人口增长较快。嘉庆二十一年(1816)城区人口为4245户,17092人。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增至5721户,28705人,其中男17215人,女11490人。民国时期,城区人口下降。民国21年(1932),减至26276人,其中男13797人,女12479人。1949年底,减至21712人,包括郊区在内,城关区总人口为26435人。
  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较快。1953年7月1日第一次人口普查,城关镇人口为38148人,其中男21465人,女16683人。1959年建市时,有人口14891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0680人,占总人口的67.61%。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市辖区几度缩小,人口划出较多,1964年7月1日第二次人口普查时,总人口为82085人,其中男46747人,女35338人。此后市境扩大,人口增加,至1982年7月1日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市有36990户,167088人,其中男90600人,女76488人。1989年底,全市有63663户,22511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6237人,占78.29%。
  二、分布
  1959年建市时,人口分布状况是:城区95306人,郊区53607人,其中市郊公社19805人,板桥公社19503人,马头岭公社14299人;全市平均每平方公里199人。1964年人口普查,郴州镇辖区缩小,城区人口减少到75624人(五岭公社39629人,北湖公社20242人,许家洞公社15753人),郊区(郴江公社)6461人;全市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达1500人。1982年人口普查,南塔街道办事处29737人,占总人口的17.8%;北湖街道办事处44974人,占26.91%;人民路街道办事处42759人,占25.6%;许家洞街道办事处13513人,占8.09%;郴江公社14127人,占8.45%;市郊公社14367人,占8.6%;许家洞公社6538人,占3.91%;公安直属单位1073人,占0.64%;全市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772人,其中城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1763人,郊区每平方公里167人。
  1989年,全市人口密度上升到每平方公里813人;城区南塔、北湖、人民路、下湄桥、苏仙岭5个街道办事处人口达162437人,占总人口的72.16%;郊区郴江、市郊、安和3乡和许家洞镇人口共计62678人,占总人口的27.84%。
  第二节 人口变动
  一、自然变动
  晚清、民国时期,市境人口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民国30年(1941)郴县(含市域)人口出生率为54.62‰,死亡率为79.74‰,自然增长率为-25.12‰。民国32年,出生率为73.18‰,自然增长率仅1.46‰。
  新中国成立初期,郴城人口转为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1954年,城关镇出生率39.34‰,死亡率13.03‰,自然增长率26.31‰。1957年,出生率上升为39.73‰,死亡率降为10.26‰,自然增长率达29.47‰,出现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
  1959~1961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郴州市人口增长相对缓慢。1960年,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下降为23.46‰和13.83‰。
  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1963年出生率高达45.48‰,自然增长率为39.22‰。至1965年,形成第二次生育高峰。
  70年代初,人口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政府制定控制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生育政策。1972~1980年,全市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1980年,三项指标分别为10.16‰、4.62‰、5.54‰,为建市后的最低点。1980年后,第一次生育高峰出生人群陆续进入婚育期,加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计划生育管理措施一时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形势,人口增长率回升。1982年,出生率达17.14‰,自然增长率为12.94‰,为80年代最高点。1983年,市委、市人民政府进一步强化计划生育措施,大力提倡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妇终身只生育一个孩子,促使第一、二次生育高峰出生的育龄人群生育期逐步间疏,有效地遏制了新的生育高峰。1983~1989年,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13‰和8.5‰以内,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二、机械变动
  晚清、民国时期,因社会动荡,百姓迁入迁出较频繁。新中国成立后,市境人口机械变动受行政区划的影响较大。同时,单位迁移、工作分配调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及回城、征兵及退伍转业、招工、婚姻等因素也影响人口机械变动。1949~1960年,人口迁入大于迁出。1956年5月,城关镇因郊区划出,减少3500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郊区设立市郊公社,划入19000余人。1959年,郴县板桥、马头岭公社划归郴州市,增加33802人。1958~1960年“大跃进”期间,由于厂矿企业大量招工,迁入市区人口达27981人,非农业人口突增。1960年,全市迁入人口16790人,迁出10708人,净增6082人。
  1961~1964年,人口划出和迁出大于迁入。1961年5月,市辖区域缩小,35000人划归郴县。据市精简办统计,1958年2月~1963年6月,从城市下放和迁出14249人回农村及其它城镇。1963年4月,郊区188个大队划归郴县管理,减少14249人。同时,华中烟厂等9个企业迁入市内,增加3643人。1964年,迁入人口8844人,迁出10329人。
  1965年后,人口迁入又大于迁出。是年,郴县市郊、许家洞公社划入,增加15000人。1965~1978年,先后有十几个部队及部队工厂、医院和其它工厂迁入市区。1979年,郴县安和公社塘尾大队划入,增加1150人。此后,知识青年陆续回城安置,增加人口达万余人。1984年4月,安和公社划入,增加1.02万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市境人口机械变动量越来越大,1989年,迁入17557人,迁出12290人,净迁入5267人。
  三、流动人口
  自秦代置郴县起,郴城就成为湘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历代人口流动频繁,特别是过往和驻扎的军事人员接连不断。清咸丰年间,洪秀全、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以及广东天地会军先后驻足郴城,人数分别达数万之众。晚清,城区商业渐趋繁荣,日常流动人口量较多。光绪三十三年(1907)统计,有客户2220户,为当时郴城总户数的38.8%。除国内客商外,美、英等国传教士亦相继来郴创办教堂、教会学校、医院,外商来郴开矿、办公司等。
  民国时期,军旅往来更为频繁。民国3年(1914)李国柱在郴举行反袁起义,被袁世凯调遣的4省军队镇压。尔后,程潜、谭延闿、唐生智等均以郴为后方基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郴城人民积极支援北伐军过境。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军余部和宜章农军占领郴城,扩大湘南起义战果。民国23年,蒋介石强令郴属各县1.4万余名民工修建郴州飞机场,并派大批军队驻扎郴城,企图堵截红军的长征。抗
  日战争时期,北方大量难民流落到郴。民国34年,郴城被日军侵占8个月,其间大批人离境避难。解放战争时期,薛岳、白崇禧等国民党数万军队先后驻扎于郴。
  新中国成立后,郴城军事人口流动量显著减少,经济、社会活动人口流动量相对增加。1950年初,郴县公安局对郴城户口统计,有流动人口6000多人,为当时城区人口的27.6%。“大跃进”期间,全市流动人口大增,仅1960年8月统计的外地盲流人员5353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外地人员经郴中转、来郴经营工商业、探亲旅游者增加较快。1982年人口普查,全市有流动人口7566人,其中户口在外地常住郴州市一年以上的4542人,不足一年的109人,户口待定的1650人,原住市而在国外工作学习和暂无户口的142人,离市一年以上的1123人。1988年3月,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对北湖街道办事处13个居民委员会进行流动人口的抽样调查,共有流动人口1032人,其中来自省外99人,省内其它县市864人,市内农村69人。这些人中从事建筑业的271人,饮食服务业71人,开百货店的8人,摆设流动摊点的365人,其它(当保姆、投亲靠友等)317人。是年,市旅游局接待外地游客4563人。全市常住流动人口18000人,暂住人口35000人,共53000人,为全市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知识出处

郴州市志

《郴州市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设设事记、建置、地理、人口、民主党派与社会团体、民政、军事、经济综述、城市建设、工业、农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教育、文化、人物等类目,记载了郴州市自然、历史与现状,特别反映了郴州市在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中的情况和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