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貌特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02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地貌特征
分类号: P942.2
页数: 1
页码: 54
摘要: 本节介绍了郴州市地处骑田岭北麓山丘地带,地形呈北东向长条形。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东西高,中部低;三面环山,向北倾斜,似北东向筲箕状。
关键词: 郴州市 地貌 概况

内容

市境地处骑田岭北麓山丘地带,地形呈北东向长条形。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东西高,中部低;三面环山,向北倾斜,似北东向筲箕状。西南部山体海拔标高多在600米以上,其中新田岭、板头岭、高岭山主峰分别达到1008米、934米、905米。东北部地势较低,平均海拔标高179米,最低点清泉村冯家郴江河滩仅117.5米。东部苏仙岭、王仙岭(主峰在郴县境内)海拔标高分别为525.8米、993米。西部湘潭岭、天鹅岭、增湖岭分别为378米、410米、429米,中部为平原、岗地,地势开阔平坦。
  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山、丘、岗、平四种地貌呈北东向间隔分布。据农业区划调查统计:丘陵、山地面积18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5%;平原、岗地面积9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5%。境内北东向构造发育,因北东向构造与北西向构造、南北向构造的复合交叉作用,使境内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呈北东向间隔分布。如苏仙岭长11公里,呈北东20度方向延伸,将市境中部分成城区与马岭两个较大的盆地和谷地。增湖岭长4公里,呈北东向延伸,在市境西南部形成东西两侧的安和盆地和谷地。
  岩溶地貌发育,丹霞地貌典型。境内南部、中部灰岩广布,岩溶作用强烈,形成以石林、石峰、溶洼、溶盆、溶洞、暗河为主要特征的岩溶地貌。南部安和乡境内这种地貌尤其明显,著名的万华岩溶洞是此种地貌的突出代表。市境北部,白垩系的紫红砂岩、砾岩,在水流、风化等外力的长期作用下,形成喻家寨、独石寨、南寨等10多个寨子和弯曲、狭窄的巷状冲沟,相对高差低的几十米,高的达100多米,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区。
  主流郴江贯穿南北,水系呈树枝状分布。境内距海洋400多公里,季风盛行,雨量充沛,地表径流大,切割强烈,河网多,水系发育。郴江是境内最大干流河,贯穿南北。其一级支流东边河、马岭河、同心河、燕泉河、王仙水,二级支流仙岭水、寒溪河、罗家洞河和百余条小溪成树枝状分布。河网密度一般每平方公里达2~3公里,河网深度65~140米,河流坡降2~10‰,流域面积272.1平方公里。

知识出处

郴州市志

《郴州市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设设事记、建置、地理、人口、民主党派与社会团体、民政、军事、经济综述、城市建设、工业、农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教育、文化、人物等类目,记载了郴州市自然、历史与现状,特别反映了郴州市在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中的情况和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