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沿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001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沿革
分类号: K901.9
页数: 2
页码: 39-40
摘要: 本节记述了郴州市从秦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隶属变革。
关键词: 历史沿革 郴州市

内容

秦 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始置郴县,隶长沙郡。市境为郴县属地(直到建市前均同)。
  西汉 高祖五年(前202),析长沙郡南部诸县,置桂阳郡,治郴城。郴县隶荆州桂阳郡。
  新莽 始建国元年(公元9),改桂阳郡为南平郡,郴县为宣凤县。郡治迁南平亭(今耒阳市)。
  东汉 光武帝建武元年(25),南平郡复为桂阳郡,宣凤县复为郴县,隶荆州桂阳郡。建武中,郡治还郴城。
  三国 建置同东汉。郴县隶吴国荆州桂阳郡。
  两晋 仍为郴县,隶桂阳郡。
  南北朝 梁初置郴州,郴州之名始于此。不久即废,复为桂阳郡。郴县隶衡州桂阳郡。
  隋 文帝开皇九年(589),改桂阳郡为郴州。炀帝大业三年(607),复为桂阳郡。大业十二年(616),复为郴州。大业十三年,改郴州为桂阳郡。郴县隶潭州桂阳郡。
  唐 高祖武德五年(622),改桂阳郡为郴州。武德七年,复为桂阳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复称郴州。昭宗天祐元年(904),改郴州为郴州桂阳郡。唐代,郡、州和郴县先后隶潭州、江南道、江南西道、潭州。
  五代 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改郴州桂阳郡为郴州。后晋高祖天福元年(936),因避庙讳,改郴州为敦州,郴县为敦化县。后汉隐帝乾祐三年(950),复为郴州和郴县。五代时,郡、州、县均隶潭州。
  宋 北宋太祖乾德元年(963),置郴州军,上隶荆湖南路。郴县属之。
  元 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改郴州军为郴州,郴县为郴阳县。至元十四年置郴州路,郴阳县属之。元代先后隶岭北湖南路、湖广行中书省、湖南道。
  明 太祖洪武元年(1368),改郴州路为郴州府。洪武九年,裁郴阳县,改郴州府为郴州直隶州,隶湖广行省。郴城始称“在城里”。
  清 建置同明。先后隶湖广行省、湖南省。
  中华民国 民国2年(1913)9月,废郴州直隶州,划州直辖地置郴县,隶衡永郴桂道。县城“在城里”改为“在城区”。翌年,郴县隶衡阳道。民国11年,湖南废道制,郴县直隶湖南省。民国19年2月,实行区域自治,“在城区”改为“第一自治区”。民国27年12月,设湖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治郴县。是年,撤区并乡,第一自治区改为“在城镇”。民国29年4月,第八行政督察区改为湖南省第三行政督察区,治“在城镇”。民国34年11月,“在城镇”改为升平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7日,郴县解放。是年11月,改升平镇为城关区。1950年3月,城关区改为郴县第一区。1952年1月,第一区复为城关区。1953年4月,城关区改为城关镇。1958年8月,改郴县城关镇为郴县郴州市。1959年11月7日,建立湖南省郴州市,隶属郴县专区。1963年5月,郴州市改为郴县郴州镇,仍为县级建置,隶属郴州专区。1977年12月,国务院批准恢复郴州市。

知识出处

郴州市志

《郴州市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设设事记、建置、地理、人口、民主党派与社会团体、民政、军事、经济综述、城市建设、工业、农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教育、文化、人物等类目,记载了郴州市自然、历史与现状,特别反映了郴州市在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中的情况和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