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万应膏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唯一号: 151535020220000016
作品名称: 张氏万应膏
文件路径: 1515/01/object/PDF/1515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132.pdf
分类: 其他
分类号: R286
主题词: 药品

作品简介

张氏万应膏[东平县]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清咸丰年间(1851一1861),旧县(今属东平县)张氏万应膏由太平天国将士杨信山传入洪范池镇龙王庙内,由历代掌门师徒薪火传承。新中国成立后,最后一代住持张裕山还俗,将生产工艺与秘方带回旧县老家,传给张氏后人,历经数代,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 张氏万应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散寒祛湿、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软坚散结、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的功效。对五劳七伤、中风偏瘫、挛急偏枯、气疼咳嗽、风湿风寒积聚、负重伤力等症状,由表及里、直达病灶、起效迅速、标本兼治。能治疗各种软组织损伤,骨折中后期和陈旧性关节疼痛,风湿寒邪引发的颈肩、腰腿痛及骨质增生、急性扭挫伤、闪挫疼痛、股骨头坏死、风湿类关节炎以及各种痈凉肿疔毒等外科疾病。 此膏药由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生乳香、生没药、血竭、生麻黄、桂枝、全当归、川续断、何首乌、杜仲、天麻、川芎、麝香、穿山甲、蜈蚣、冰片、樟脑、麻油等100多味名贵药材加工熬制而成。 该膏药使用方法独特:如痰喘气急咳嗽,贴肺腧穴、华盖穴、膻中穴;左瘫右痪、手足麻木,贴两肩井穴、两曲池穴;赤白痢贴丹田穴;疟疾,男子贴左臂、女子贴右臂;腰疼贴命门穴;小肠气、痞气贴膀胱穴;偏正头风贴风门穴;心气疼痛贴中脘穴;岔气贴章门穴;寒湿脚气贴两足三里穴;一切无名肿毒、痞块、疠疮、臁疮、杨梅顽疮、跌打损伤,不必寻穴皆贴患处;五劳七伤遍身骨节疼痛、腰腿软,贴两膏肓穴、两肾俞穴、两足三里穴。 张氏万应膏,以其独特的疗法和显著疗效,影响辐射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等地。

知识出处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出版者:山东友谊出版社

泰山悠久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泰山文化最形象、最生动、最鲜活的载体,是地域生活的积淀,是泰安的文化符号,是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是民族文化之根,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强市富民的重要条件,也是幸福泰安的重要标志。因而,传承发展利用好泰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战略资源,对全面推进富民强市和幸福泰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