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事谚语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唯一号: 151534020220000304
专题名称: 农事谚语
文件路径: 1515/01/object/PDF/151510020220000005/001
起始页: 0677.pdf
专题类型: 谚语
分布: 泰安市

专题描述

七十二行,庄稼为王。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参(方言读gin〕音)门儿晌,把麦構。 麦过芒种谷立秋,豆到白露使镰钩。 豆子入了伏,打着有和无。 春地如翻饼,秋地如淘井(耕地)。 地里没有粪,等于瞎胡混(施肥)。 扫帚响,粪堆长。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宜。 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人哄地皮一时,地哄肚皮一年。 蚕老一时,麦熟一晌。 头伏萝卜,二伏养,三伏沿上栽白菜。 四月芒种麦在前,五月芒种麦在后。 麦子不怕草,就怕坷垃咬。 棉花转开身,一棵摘十斤。 谷要稀麦要稠,芝麻地卧开牛。 有钱买种,无钱买苗。 冻冻(冰)响,白菜长。 三分种,七分管,人勤地不懒。 立冬拔萝卜,小雪铲白菜,大雪割菠菜。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泰安市志》

《泰安市志》在省、市、区各级关心支持下,经过修志人员的戮力工作,终于杀青付梓。泰安的同志嘱我为市志作序,盛意难违,谨将所思所想置诸简端。五岳之首泰山雄踞泰安市北部,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泰山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局部缩影。远在新石器时期,繁衍生息在现泰安境内汶水流域的东夷人便创造了名贯遐迩的大汶口文化,与继之而来的龙山文化描绘出山东地区史前文明的斑斓画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