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龟山砚制作技艺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唯一号: 151534020220000072
专题名称: 宁阳龟山砚制作技艺
文件路径: 1515/01/object/PDF/1515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101.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产地: 宁阳县

专题描述

宁阳龟山砚制作技艺[宁阳县]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九九砚谱》记载,龟山砚又名“鹤山石”,分布于宁阳县鹤山乡龟山,其制作技艺起源于南宋,兴于明清。 龟山砚自清朝以来不仅是贡品,也是文人墨客喜爱的极品。清代学者梁楷曾收藏有一块龟山砚,据说砚上刻有二龙戏珠,做工精细,让人爱不释手。背面刻有隶书四句诗:“水英正堪喻此石,神品原是雕工奇。不雕不琢怜斯璞,朝夕研来自成池。”清代学者高凤翰称赞龟山砚“研笔如锉、化墨如油、隔宿不漏”。 清代著名龟山砚艺人张明德声名远播,主要以雕刻龙、凤图案为主,其作品形象逼真,气势磅礴,栩栩如生。民国时期,代表性传承人杨仁璞在龙凤图案的基础上,幵始以鸟、兽、花为主进行创作,鸟主要是喜鹊、鸳鸯、鹰,兽主要是麒麟、龟,花以牡丹、荷花、梅花等为主。杨仁璞之子杨运珠,又在前人的基础上,对雕刻刀具进行革新,自制了方便雕刻的多种刀具,比如平戗刀、弧刀、直刀、三棱刀等,使图案雕刻手法更为丰富。新中国成立后,民间艺人李茂春,在前辈制砚技艺基础上,总结出了原料的选择标准:“敲”听其声,“摸”感其温,“浸” 察其色,精中选优,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多次参加原轻工部举办的贸易洽谈会和泰山国际登山节展览。当代传承人曹文代,幵始采用手工和电动工具相结合的方法,既发扬了传统工艺,又提高了砚台的品位。 第三代传人李茂春制作的龟山砚“二龙戏珠”于1961年参加了香港贸易会,使龟山砚成为港、澳、台收藏者喜爱的收藏品。近年来,传承人曹京杭,在砚台上又配以书法、雕刻、绘画等艺术形式。 2020年,龟山砚被山东省旅游商品协会评为“好客山东”十佳品牌、“平安泰山” 代言礼品。

知识出处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出版者:山东友谊出版社

泰山悠久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泰山文化最形象、最生动、最鲜活的载体,是地域生活的积淀,是泰安的文化符号,是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是民族文化之根,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强市富民的重要条件,也是幸福泰安的重要标志。因而,传承发展利用好泰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战略资源,对全面推进富民强市和幸福泰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阳县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