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氏锔艺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唯一号: 151534020220000066
专题名称: 尚氏锔艺
文件路径: 1515/01/object/PDF/1515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095.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产地: 肥城市

专题描述

尚氏铜艺[肥城市]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肥城尚氏锔艺始于清代中后期,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 创始人尚兴义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出生。9岁时尚兴义为了活命,随一红炉师傅奔走他乡,开始了打铁的学徒生涯。后改行干起了锔缸锔盆的行当,以此养家糊口。其侄尚贤诚拜师学艺,在尚兴义的培养和指导下,尚贤诚很快学会了锔艺中的“浊活”。后来开始尝试“捧瓷”的“清活”。尚贤诚勤奋好学,又有悟性,很快就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锔匠,并将技艺传于子孙。 第五代传承人尚乾坤,不仅继承了几代人的传统技艺,而且创新发展了尚氏锔艺文化。由于家境贫困,他小时候只读过两年书,13岁时便随父亲尚光文学习锔艺,奔走在汶河两岸,十里八乡,用小锤敲打着“唤头”,招揽生意。接到活,父亲锔,他打下手,随父学艺。从粗活到精活,历练八载才终于练就一手绝活。 尚乾坤不但捧的一手好瓷,还练就了一手破钻石、镶钻头、自制工具的功夫。他的百宝箱里,仅金刚钻就有百拾把,大到几斤重的大铁锤,小到不足半毫米的锔子。尚乾坤锔合茶具瓷器数千把,曾多次参加地方举办的民间技艺展示活动,获得好评。

知识出处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出版者:山东友谊出版社

泰山悠久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泰山文化最形象、最生动、最鲜活的载体,是地域生活的积淀,是泰安的文化符号,是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是民族文化之根,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强市富民的重要条件,也是幸福泰安的重要标志。因而,传承发展利用好泰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战略资源,对全面推进富民强市和幸福泰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

相关地名

肥城市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