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拉魂腔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唯一号: 151534020220000040
专题名称: 宁阳拉魂腔
文件路径: 1515/01/object/PDF/1515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065.pdf
专题类型: 艺术
产地: 宁阳县

专题描述

宁阳拉魂腔[宁阳县]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拉魂腔是清朝后期传入宁阳县磁窑镇的,最初称为拉胡调和拉后腔。由于其唱腔优美动听,故事情节生动鲜活,表演细腻传神,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很多观众迷得连饭都忘了吃。观众说:“魂都叫他们拉去了,别叫拉胡腔了,就叫拉魂腔吧!”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磁窑镇正式成立了“宁阳县拉魂腔剧团”。该团经常到泰安、肥城、东平、新泰、莱芜、泗水、临沂、邹城、济宁、汶上等县市演出,所到之处场场爆满。1960年前后,宁阳拉魂腔发展成为曲艺形式,称“山东柳琴”。“文化大革命”期间,拉魂腔剧团遭到打击,被迫停演,1978年后逐步恢复演出。 宁阳拉魂腔,表演技巧独特,曲调灵活多变,唱腔优美动听,尾音常作高八度拉腔, 剧情曲折离奇,引人入胜,因听众观赏入迷而得名。 其代表性传承人王彩芹,12岁就幵始登台演出,是宁阳县拉魂腔剧团主要演员。宁阳拉魂腔传承方式为家族传承,已经传承了六代。

知识出处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出版者:山东友谊出版社

泰山悠久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泰山文化最形象、最生动、最鲜活的载体,是地域生活的积淀,是泰安的文化符号,是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是民族文化之根,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强市富民的重要条件,也是幸福泰安的重要标志。因而,传承发展利用好泰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战略资源,对全面推进富民强市和幸福泰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阳县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