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蝴蝶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唯一号: 151534020220000032
专题名称: 扑蝴蝶
文件路径: 1515/01/object/PDF/1515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053.pdf
专题类型: 艺术
产地: 新泰市

专题描述

扑蝴蝶[新泰市]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扑蝴蝶的起始年代,大约是在西汉时期。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踩高跷。《列子•说符》:“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可见高跷表演在战国时期就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扑蝴蝶表现的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儿童陶醉在美丽的田园风光里,看到一对蝴蝶时而上下翻飞,左右盘旋,时而穿行花间,伫立枝头,顽皮的儿童因扑捉蝴蝶而屡遭蝴蝶戏弄的过程。扑蝴蝶表演由二人踩高跷完成。一个为引领蝴蝶者,扮作古代公子,此人手持有一对纸扎蝴蝶的竹竿,在舞蹈中挥动竹竿使蝴蝶翻飞;另一个为古代儿童打扮,此人手持扇子,随蝴蝶移动,做出各种舞蹈动作。其代表性动作有夜叉探海、旱地拔葱、倒骑毛驴、童子拜佛等。其主要伴奏乐器有鼓、锣、擦等。 扑蝴蝶是一种特殊的高跷表演形式,在全国流传极广。至迟在清代便已流传到北京等地。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扑蝴蝶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其道具、扮相、乐器演奏、普通舞步和高难度动作等都有固定的格式和套路、形成了完整的表演体系。扑蝴蝶以其独有的表现形式流传至今,成为我国民间艺术百花丛中的一朵奇葩。

知识出处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出版者:山东友谊出版社

泰山悠久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泰山文化最形象、最生动、最鲜活的载体,是地域生活的积淀,是泰安的文化符号,是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是民族文化之根,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强市富民的重要条件,也是幸福泰安的重要标志。因而,传承发展利用好泰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战略资源,对全面推进富民强市和幸福泰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

相关地名

新泰市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