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朱氏唢呐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唯一号: 151534020220000025
专题名称: 宁阳朱氏唢呐
文件路径: 1515/01/object/PDF/1515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044.pdf
专题类型: 艺术
产地: 宁阳县

专题描述

宁阳朱氏唢呐[宁阳县]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朱氏唢呐始于清同治年间(1862一1874),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在鲁中、鲁西南地区都有较大影响,宁阳、汶上、肥城、曲阜、兖州等地红白喜事大多都请朱氏唢呐吹奏。 朱氏唢呐第五代传承人朱殿臣1955年参加全省艺人比赛,吹奏《百鸟朝凤》荣获大奖,一举成名。他与很多唢呐高手切磋技艺,将朱氏唢呐艺术发展又向前推进一步, 特别是在吹咔戏方面出类拔萃。 传承人朱殿军5岁随父学艺,能唱能拉多才多艺。13岁登台唱戏,15岁就领班演出。在唢呐吹奏的气、指、舌、情、操、韵味和吐功等方面颇有造诣。 朱氏唢呐的后人刻苦钻研民间音乐及唢呐吹奏艺术,汲取名家各派之长,并独创朱氏唢呐“幵门” “五字开门”等技巧,匠心独运、别具一格,令人拍案叫绝。 朱氏唢呐是当地百姓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1999年,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对宁阳朱氏唢呐做了专题报道。朱氏唢呐多次荣获省、市比赛大奖。

知识出处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出版者:山东友谊出版社

泰山悠久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泰山文化最形象、最生动、最鲜活的载体,是地域生活的积淀,是泰安的文化符号,是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是民族文化之根,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强市富民的重要条件,也是幸福泰安的重要标志。因而,传承发展利用好泰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战略资源,对全面推进富民强市和幸福泰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阳县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