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8月26日黄河的三次洪峰先后进入泰安地区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唯一号: 151532020220007943
事件名称: 1976年8月26日黄河的三次洪峰先后进入泰安地区
文件路径: 1515/01/object/PDF/151510020220000009/002
起始页: 0455.pdf
事件类型: 环境事件
起始时间: 1976年8月26日
结束时间: 1976年9月10日
发生地点: 泰安

事件描述

1976年8月26日至9月10日,黄河的三次洪峰先后进入泰安地区,艾山洪峰流量高达9180立方米/秒。为确保济南、黄河北坝、洛口大桥、胜利油田和黄河两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8月底、9月初,长清、平阴、章丘承担了滞洪任务。长清、平阴2县着水面积长达190余华里,平均宽约6.7华里,水深在2.5米左右,蓄水量达83900万立方米,很快削减黄河流量近2000立方米/秒,减轻了下游防洪压力,确保了下游的安全。但同时加重了滞洪区的灾害、损失程度。平阴、长清、章丘3县受淹的有11个公社、319个大队、348个自然村55890户、256701人,淹没面积559000亩,其中耕地453000亩,绝产面积达39万亩,损失粮食近2亿斤,倒塌房屋19961间,即将倒塌的17401间,死亡6人。护滩工程、道路、机井、渠道、桥涵等建筑设施都遭到严重破坏。3个县共搬迁群众39885户,129496人。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第一卷起自1925年8月泰安有共产党员的活动,止于1949年9月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后胜利,主要记述了泰安中共组织及其领导的政权、武装力量、群众团体在革命斗争中的大事、要事。 《大事记》由概述和大事条目组成。使读者在了解历史梗概和党史脉络的基础上,阅读研究大事记。由于泰安地区建国前后党史情况截然不同,故一、二两卷在编排方法上有较大区别。第一卷,由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建有两个地委(泰山、泰西),分属山东、冀鲁豫两大战略区,抗战后半期一度(四年多)形成三个地委,历史和区划情况复杂,且在过去的工作中已各成体系地编写出三个党史大事记,即《中共泰山区党史大事记》、

阅读

相关地名

泰安
发生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