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3月泰安开展清理阶级队伍活动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唯一号: 151532020220007707
事件名称: 1968年3月泰安开展清理阶级队伍活动
文件路径: 1515/01/object/PDF/151510020220000009/002
起始页: 0357.pdf
事件类型: 政治事件
起始时间: 1968年3月
结束时间: 1968年
发生地点: 泰安

事件描述

在1月1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发表的元旦社论中,提出要彻底清查混在革命队伍内部的一小撮叛徒、特务、走资派以及没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坏、右分子。要发动群众,彻底清查,坚决处理。3月中旬,东平县首先开展了清理阶级队伍工作。4月中旬以后,其他各县也陆续展开。5月6日,地革委召开会议,专门部署了“清队”工作。此后,各县和已经建立了革委会的厂矿、学校、公社、大队,相继成立了“清队”领导机构,从地区到县、公社、大队各级共建立了2340多人的专门“清队”班子。5月中旬“清队”运动推向广大农村。25日,中共中央、中央文革转发了《北京新华印刷厂军管会发动群众开展对敌斗争的经验》。地革委于6月初贯彻了这一经验,全区清理阶级队伍工作开始形成群众性运动。同年10月31日,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公报指出:“认真搞好清理阶级队伍工作,把混在广大群众中的一小撮反革命分子挖岀来。”地革委据此立即在三级干部会议上作了部署,“清队”运动掀起高潮。此后,由于全省范围内的“反复旧”运动,“清队”工作时停时行,至翌年10月底,全区共清出清理对象18022人,其中被定为叛徒的9824人,特务1180人,死不改悔的走资派173人,现行反革命分子432人,没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坏、右分子6413人。清理出各种枪支298支、子弹7011发和其它大宗物品。泰安地区的清理阶级队伍运动,虽然清理岀一部分叛徒、特务、漏网反革命等坏分子,但由于派性干扰严重,政策界限模糊,打击面太宽,对过去已经定性处理的人和事又重新清理审查,且许多单位出现了捆、绑、吊、打等刑讯逼供和挂牌子、戴高帽、游街等违反政策的错误做法,造成了许多冤假错案,自杀、逃匿事件不断发生。据统计,全区自杀230余人;新泰、泰安、东平、长清等县发生打死人事件10起;仅东平、宁阳、莱芜3县就有169人逃往外地隐匿。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第一卷起自1925年8月泰安有共产党员的活动,止于1949年9月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后胜利,主要记述了泰安中共组织及其领导的政权、武装力量、群众团体在革命斗争中的大事、要事。 《大事记》由概述和大事条目组成。使读者在了解历史梗概和党史脉络的基础上,阅读研究大事记。由于泰安地区建国前后党史情况截然不同,故一、二两卷在编排方法上有较大区别。第一卷,由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建有两个地委(泰山、泰西),分属山东、冀鲁豫两大战略区,抗战后半期一度(四年多)形成三个地委,历史和区划情况复杂,且在过去的工作中已各成体系地编写出三个党史大事记,即《中共泰山区党史大事记》、

阅读

相关地名

泰安
发生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