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9月6日泰安地委再次部署全区“文化大革命”运动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唯一号: 151532020220007631
事件名称: 1966年9月6日泰安地委再次部署全区“文化大革命”运动
文件路径: 1515/01/object/PDF/151510020220000009/002
起始页: 0331.pdf
事件类型: 政治事件
起始时间: 1966年9月6日
结束时间: 1966年9月6日
发生地点: 日泰安

事件描述

1966年9月6日,地委再次部署全区开展“文化大革命”运动。地委在运动安排意见中,要求第一批开展“四清”运动的泰安、新泰两县,9月中旬以后以“文革”为中心,结合学习中央《二十三条》,把“文革”和第二批“四清”运动结合起来,按六条标准搞深搞透。新汶县除继续搞第二批“四清”运动外,农村工作队撤出,再从地直机关和各县抽调干部,到长清开展“文革”为中心的“四清”运动。其他六县,仍先搞文教单位,县以下机关、企业、事业基层单位和生产大队,都在今后结合“四清”分期分批进行,地、专党政机关,立即全面开展运动,“文革”和“四清”运动结合,争取秋收秋种前基本结束。全区中等学校进一步掀起“文革,,高潮。安排意见还规定,在运动中,打击的面以县为单位计算,一般控制在国家干部和知识分子总数的1一5%。凡属重点批判对象,都要按干部管理权限,经上级党委批准。在中学生中,不揭发、不斗争学生。9月7日,地委根据中央十六条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工业交通企业和基本建设单位如何开展文化大革命的通知》和《补充通知》及省委的部署,决定工业交通和基本建设企业在保证完成生产任务的条件下,结合“四清”运动,分期分批进行;地、专党政机关9、10、11三个月集中开展运动,各县和公社仍按原计划分期分批进行。9月17日,地委接到省委办公厅电话传达的中央办公厅关于旱情严重地区文化大革命运动暂停,集中力量搞好抗旱生产的通知和省委决定后,地委常委召开会议,研究决定:一、地专党政机关的文化大革命暂不开展,待秋收秋种大体结束后再定。地专机关干部除留90人外,抽调700余人深入生产第一线搞三秋。已经搞起“文革”的地专文化局、泰山管理处、剧团、文工团、电影公司等5个单位,也要组织一部分人参加三秋生产。二、地专直属的13处中等学校和县属22处完中的高中班继续搞下去,但要组织一部分人到农村帮助秋收秋种。农村初中完中的初中班继续放农忙假。三、向外地来串连的红卫兵传达中央“关于县以下的农村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劝其不要到县以下去搞串联活动。四、地委分成两个班子,一个抓“文革”,一个抓秋收秋种和秋购工作。原文化大革命班子不动,再以农办、财办、计委、经委为主组成指挥部,专门抓生产。各县委除一名书记并组织一个班子抓高中的“文革”外,主要集中力量抓三秋生产。9月19日,地委召开到农村参加三秋生产干部动员大会,随后分别召开了地专机关干部和各中等学校党委成员、红卫兵代表会议,传达中央和省委指示。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第一卷起自1925年8月泰安有共产党员的活动,止于1949年9月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后胜利,主要记述了泰安中共组织及其领导的政权、武装力量、群众团体在革命斗争中的大事、要事。 《大事记》由概述和大事条目组成。使读者在了解历史梗概和党史脉络的基础上,阅读研究大事记。由于泰安地区建国前后党史情况截然不同,故一、二两卷在编排方法上有较大区别。第一卷,由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建有两个地委(泰山、泰西),分属山东、冀鲁豫两大战略区,抗战后半期一度(四年多)形成三个地委,历史和区划情况复杂,且在过去的工作中已各成体系地编写出三个党史大事记,即《中共泰山区党史大事记》、

阅读

相关地名

日泰安
发生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