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泰安全区再次开展大规模社教运动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唯一号: 151532020220007569
事件名称: 1964年泰安全区再次开展大规模社教运动
文件路径: 1515/01/object/PDF/151510020220000009/002
起始页: 0293.pdf
事件类型: 政治事件
起始时间: 1964年
结束时间: 1964年
发生地点: 泰安

事件描述

根据中央和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部署,地委决定抽调5000余人的队伍组成社教工作队,其中按“三三制”的原则从地、县、社三级脱产干部中抽调三分之一,即3370人;从不脱产人员中抽调积极分子1250人(农村知青临时人员1000人,企事业250人),另抽应往届大中专毕业生398名,经培训后参加工作队。除东平县委书记和东平、章丘、新泰、平阴等四县九公社党委书记需抓生产救灾外,地、县、社三级党委书记都参加这一期“四清”试点。确定其中450人在泰城企事业和街道居民中选22个单位(其中县以上工业企业8个,手工业社3个,财贸4个,文教卫生5个,居委会2个)进行“五反”试点,余4500人集中泰安县搞农村“四清”,包括徂徕、省庄、范镇、祝阳、麻塔、泰山(只17个农业队)等6个公社计247个大队,25万余人,其中徂徕公社为地委掌握的重点。地委常委除军分区二人和养病一人外,留高逢五、房众夫、李元明坚持机关工作,余四人全部参加社教。为了统一工作团和工作队所在县委的领导,地委决定由刘众前、曹礼琴、刘太东、李群、李镜远、罗祥临等六人和中央工作组带队负责同志陈野萍(中组部副部长)组成领导小组,工作团由刘太东任团长,朱信谟(兼政治部主任)、王式贞任副团长,六个公社和搞“五反”的干部分别组成七个大队,由各县带队县委副书记分别任大队长和教导员。刘众前到徂彳来蹲点,曹礼琴分工抓“五反”。团部设在徂徕。自10月15日起,泰安、肥城、新汶三县市及地直抽调人员计2167人集中于泰城由地委进行了25天的培训,余各县则由县委进行培训,然后于11月上旬全部到村开展工作。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第一卷起自1925年8月泰安有共产党员的活动,止于1949年9月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后胜利,主要记述了泰安中共组织及其领导的政权、武装力量、群众团体在革命斗争中的大事、要事。 《大事记》由概述和大事条目组成。使读者在了解历史梗概和党史脉络的基础上,阅读研究大事记。由于泰安地区建国前后党史情况截然不同,故一、二两卷在编排方法上有较大区别。第一卷,由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建有两个地委(泰山、泰西),分属山东、冀鲁豫两大战略区,抗战后半期一度(四年多)形成三个地委,历史和区划情况复杂,且在过去的工作中已各成体系地编写出三个党史大事记,即《中共泰山区党史大事记》、

阅读

相关地名

泰安
发生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