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6月9日泰安地委召开各县委工业书记、地直厂矿党委书记和各县计委主任会议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唯一号: 151532020220007463
事件名称: 1961年6月9日泰安地委召开各县委工业书记、地直厂矿党委书记和各县计委主任会议
文件路径: 1515/01/object/PDF/151510020220000009/002
起始页: 0239.pdf
事件类型: 政治事件
起始时间: 1961年6月9日
结束时间: 1961年5月5日
发生地点: 泰安

事件描述

1961年6月9日,地委召开各县委工业书记、地直厂矿党委书记和各县计委主任会议。会议传达了中央座谈会和省召开的地(市)委工业书记会议纪要以及中央和省委负责同志的指示,分析了当前工业生产的形势。今年1一5月份工业产值比去年同期下降42.5%,其中原煤下降26.6%,生铁下降54.3%,矿石下降45.8%,焦炭下降34.2%,发电量下降24.5%;消耗、亏损增大,全区据69个县营企业(除冶金、煤炭)统计,1960年盈利596.3万元,今年1一4月净亏564.3万元。突岀问题表现在生产力方面有:加工原料不足;因大跃进期间高指标导致采掘失调,全区13个矿、20对矿井,有17对不能接续生产,仅3个矿可采期在两个月以上;设备失修、丢失、损坏严重。属生产关系方面有:对群众利益关心不够,食堂办不好,生活费用高;干部作风简单粗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等。属上层建筑方面主要有:规章制度不健全,企业管理混乱,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不健全等。因生活困难等原因造成的职工自动离职现象仍然严重,5月份有450名工人返厂,但又有977人离厂,约10一20%职工动摇不定。会议要求贯彻中央和省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和整风为动力,以增产节约为中心,扭转工业生产被动局面的精神。自7月起各企业突出抓了推行计时工资加奖励制度和搞好职工食堂工作。到8月,全区应实行的176个单位有149个试行,煤炭系统全面推行,劳动岀勤率提高5%左右,生产率提高10%左右。生活费用大部逐步降低到去年同期水平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第一卷起自1925年8月泰安有共产党员的活动,止于1949年9月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后胜利,主要记述了泰安中共组织及其领导的政权、武装力量、群众团体在革命斗争中的大事、要事。 《大事记》由概述和大事条目组成。使读者在了解历史梗概和党史脉络的基础上,阅读研究大事记。由于泰安地区建国前后党史情况截然不同,故一、二两卷在编排方法上有较大区别。第一卷,由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建有两个地委(泰山、泰西),分属山东、冀鲁豫两大战略区,抗战后半期一度(四年多)形成三个地委,历史和区划情况复杂,且在过去的工作中已各成体系地编写出三个党史大事记,即《中共泰山区党史大事记》、

阅读

相关地名

泰安
发生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