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泰安区专署制订1956~1962年农业生产规划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唯一号: 151532020220007290
事件名称: 1956年泰安区专署制订1956~1962年农业生产规划
文件路径: 1515/01/object/PDF/151510020220000009/002
起始页: 0165.pdf
事件类型: 经济事件
起始时间: 1956年
结束时间: 1956年

事件描述

在1955年农业大丰收和《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所制订的“黄河以北地区12年内亩产超过500斤”目标的鼓舞下,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推动下,年初,专署编制了《泰安专区1956年至1962年7年农业生产规划》,提出计划1956年粮食平均亩产205.8斤,总产363188万斤(包括泗水);1957年亩产242斤,总产430760万斤;1962年亩产358斤,总产758625万斤。3月,因泗水县划出,专署修改1956年农业生产计划粮食总产量为341441.5万斤,比1955年增产27.9%。报省实际批准为286954.8万斤,比1955年增产7.4%。专署同时对其它工作提岀规划:(1)大力兴修水利,开展群众性的农田水利建设运动。全区计划打井25万眼,扩大灌溉面积266万亩。国家投资修建绣惠渠(章丘)、泉里泉(新泰)等引水灌溉工程和付家庄、霍家溜、王家梨行(历城)、官庄(长清)等引黄虹吸灌溉工程。(2)积极增加高产作物种植,扩大薯类、玉米播种面积,积极改进栽培管理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3)大力养猪积肥,发展畜牧业。(4)各级党委要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确保增产计划的实现。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第一卷起自1925年8月泰安有共产党员的活动,止于1949年9月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后胜利,主要记述了泰安中共组织及其领导的政权、武装力量、群众团体在革命斗争中的大事、要事。 《大事记》由概述和大事条目组成。使读者在了解历史梗概和党史脉络的基础上,阅读研究大事记。由于泰安地区建国前后党史情况截然不同,故一、二两卷在编排方法上有较大区别。第一卷,由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建有两个地委(泰山、泰西),分属山东、冀鲁豫两大战略区,抗战后半期一度(四年多)形成三个地委,历史和区划情况复杂,且在过去的工作中已各成体系地编写出三个党史大事记,即《中共泰山区党史大事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