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泰南我军发动春季攻势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唯一号: 151532020220006949
事件名称: 1944年泰南我军发动春季攻势
文件路径: 1515/01/object/PDF/151510020220000009/001
起始页: 0414.pdf
事件类型: 社会事件
起始时间: 1944年3月
结束时间: 1944年3月

事件描述

1944年3月,军分区派作战科长亓子宜、新泰县独立营副营长王迫吾,率军分区特务一连和新泰独立营一连,深入莲花山区,向国民党反动顽固派刘伯戈部及国民党地方顽固派冯光田残部发动攻势。先于莲花山南麓俘冯光田部60余人,又据情报夜袭驻孟家庄(莱芜城西)刘伯戈之县大队一部,俘40余人,缴获步枪30余支、日制手炮1门。次日拂晓,再次围歼驻蒲草洼的刘伯戈另一部,歼其30余人.缴获步枪30余支。第三天,又据情报在崔家庄至新泰县城的公路上伏击了敌一运粮队,全歼伪军36人,缴获步枪32支、短枪3支,截获小麦37车。4月1日,军分区副司令员单洪率军分区主力一个营(原十一团二营)、泰宁、泰泗宁独立营各一个连及军分区短枪队,利用日军一部外出的时机,里应外合,袭入华丰煤矿东号井日军据点,击毙日军7人,俘2人,缴获重机枪一挺、轻机枪2挺、步枪50余支、子弹5000发及炸药、手榴弹、雷管、导火线等一大部。伪军30余人在我地下工作者的争取教育下起义。此战,煤矿地下党组织做了大量内应工作,打开了华丰煤矿东大门和弹药库,切断了电网电源,为部队顺利袭入据点,夺取战斗胜利起了重要作用。5月1日,军分区基干武装和泰宁、费北县武装,在封振武、董琰指挥下,包围敌重要据点仲村,并在镇南设伏。仲村驻有伪费县警备队第六大队500余人,还有伪区公所、警察所和几个乡公所。战斗打响后,伪第六中队中队长赵凤歧(内线关系)率130余人起义,策应我军攻入镇内,逐步歼敌,最后只剩残敌百余人狼狈出逃,我军追至乐里村,会同我预伏部队前后夹击,全歼逃敌。此战,除毙伤伪大队长管有文以下百余人外,其余伪军和伪政人员均被我俘捉肃清,并缴获所有武器和重要物资,仲村及周围大片敌占区遂被我收复。这次战斗,是泰南我军为扩大根据地而发起的一次规模较大的战斗,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谭开云、地委组织部长刘子正、宣传部长张烈等参加了战斗的指挥工作。战斗结束后,地委、军分区在仲村召开祝捷大会,泰宁县委、县政府立即在仲村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宣传我党政策,发动群众组织起来,保卫胜利果实,开展抗日斗争。赵凤歧所率起义伪军编入我部队。之后,军分区组建了基干营,李福恩任副营长,林开征任教导员。5月22日至24日,军分区基干营在泰泗宁县独立营2个连配合下,向泰(安)泗(水)宁(阳)边区发动攻势,先后拔除南百顶、八步岭、星村3处伪军据点,摧毁伪乡公所、伪警察所各1处,并击退驻泗水县城日伪军的两次增援,击毙日军2人,毙俘伪军中队长以下139人,缴获各式枪枝98支、小炮2门、子弹688发、电话机1部,解放村庄20余个、国土400平方公里、人口7万。接着,单洪率一个营兵力攻打刘杜伪军据点,经一天激战未克。第二天,伪军弃守逃跑。不久,岔河、侯家庄、柘沟等地的伪军亦被迫撤离。同时,驻守谷里据点的一个伪军中队, 在我敌工人员的争取教育下全部起义,该据点拔除。至此,泰宁、泰泗宁边区大部已获得解放,抗日根据地迅速扩大并连成一片。泰南我军战绩显著,受到鲁中军区表扬 。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第一卷起自1925年8月泰安有共产党员的活动,止于1949年9月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后胜利,主要记述了泰安中共组织及其领导的政权、武装力量、群众团体在革命斗争中的大事、要事。 《大事记》由概述和大事条目组成。使读者在了解历史梗概和党史脉络的基础上,阅读研究大事记。由于泰安地区建国前后党史情况截然不同,故一、二两卷在编排方法上有较大区别。第一卷,由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建有两个地委(泰山、泰西),分属山东、冀鲁豫两大战略区,抗战后半期一度(四年多)形成三个地委,历史和区划情况复杂,且在过去的工作中已各成体系地编写出三个党史大事记,即《中共泰山区党史大事记》、

阅读

重要人物

亓子宜
相关
王迫吾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