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徂徕山区反蚕食斗争取得成绩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唯一号: 151532020220006926
事件名称: 1943年徂徕山区反蚕食斗争取得成绩
文件路径: 1515/01/object/PDF/151510020220000009/001
起始页: 0398.pdf
事件类型: 社会事件
起始时间: 1943年春
结束时间: 1943年

事件描述

徂徕山工委成立后,遵照上级“打回徂徕山去”的指示,从莲花山区插回二区角峪一带开展斗争。县独立营营长薛子超率一支20多人的武装工作队插到徂彳来山前凤凰庄一带开展活动。各区委亦组织武工队或游击小组,返回本区活动,开展隐蔽斗争。工委还将全县分为徂徕山前、徂探山后两片,领导干部分片负责开展斗争为解决落脚点问题,徂徕山工委大力开展了对敌伪军和伪政权基层人员的争取、利用和瓦解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先后将山阳、茅茨、薛庄、良庄、朱家庄、白塔、南望、西住、杨庄、房村、滕村等村庄的伪政权改造成为我服务的两面派政权,给我党政军人员提供食宿与情报,保护当地群众的利益,在反“蚕食”斗争中发挥了较好作用。如东良庄村内驻有伪军,村北门外设有日军据点,然而在两面政权掩护下,我抗日工作人员常常进入该村开展工作,进出自如。1943年的农历春节,县独立营30余人即在东良庄村安全度过。与此同时,工委也坚决镇压了一批死心塌地为敌人效劳的伪政权人员及汉奸、叛徒,鼓舞了广大军民的斗志。县独立营向徂徕山区派遣多支武工队,以向敌据点喊话、散发传单、点黑红点①、记功过簿等多种方式做伪军工作。在斗争中,工委强调不乱抓乱杀伪军及其家属,对捕获的伪军进行教育后释放,向伪军家属宣传我党政策等,保证了工作的迅速开展,先后与时家庄、天宝寨、土门、角峪、赵家沟、埠阳庄、双河、韩家庄、茅茨、崔家庄等十几个据点的伪军中队长或小队长建立发展了内线关系。时家庄据点伪中队长率其中队全部起义;伪二区队20余人在我教育影响下反正;伪八区区长为徂徕山工委购买了一部油印设备,并多次向我提供情报;双河据点伪中队长保释我被捕工作人员,等等。此外,还有大批伪军士兵在我教育下弃暗投明,削弱了敌人的实力。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第一卷起自1925年8月泰安有共产党员的活动,止于1949年9月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后胜利,主要记述了泰安中共组织及其领导的政权、武装力量、群众团体在革命斗争中的大事、要事。 《大事记》由概述和大事条目组成。使读者在了解历史梗概和党史脉络的基础上,阅读研究大事记。由于泰安地区建国前后党史情况截然不同,故一、二两卷在编排方法上有较大区别。第一卷,由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建有两个地委(泰山、泰西),分属山东、冀鲁豫两大战略区,抗战后半期一度(四年多)形成三个地委,历史和区划情况复杂,且在过去的工作中已各成体系地编写出三个党史大事记,即《中共泰山区党史大事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