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我军深入“川村实验区”开辟工作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唯一号: 151532020220006693
事件名称: 1943年我军深入“川村实验区”开辟工作
文件路径: 1515/01/object/PDF/151510020220000009/001
起始页: 0221.pdf
事件类型: 军事事件
起始时间: 1943年5月
结束时间: 1943年5月

事件描述

根据地创建初期,泰山区我军对与我党关系紧张的道会门采取以军事打击为主的方针,客观上产生“为渊驱鱼”的作用,一部分会门依附敌伪与我对抗。这一失误,受到中央批评。泰山地委总结汲取了经验教训,决定转变斗争策略,采取以政治争取为主,以打击死硬分子为辅分化瓦解的方针。本月,奉地委领导指示,十团二营政委张键率四连(后换六连)挺进泰莱边,在泰历县大队副政委张正德所率一个连和军分区政治部武工队配合下,进入“川村实验区”开辟工作。军分区保卫科长槐亚东、专署粮食科长亓伟随同行动。部队首先乘麦收之际夜间和平进入硬拳道设“宫”最大、中毒最深的徐家楼村,宣传抗战形势及我党政策,击毙其聚众反抗的“二宫长”,对反动会首徐树民进行了教育、争取。拂晓撤出,秘密转移至高庄。中午,驻范镇日军一小队并“中山学校”伪军数十人寻踪追来,部队遂据守围墙抗击。经一小时战斗将敌击退,毙伤日军小队长以下10余人,我无伤亡,天黑后从容转移。敌伪震惊,群情振奋。部队迅速打开局面,除范镇、祝阳等据点外,均可秘密进入活动,扩大了抗日宣传,并征得大宗粮款,支援了后方根据地军民度过粮荒。7月,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根据地委领导指示,部队拟利用泰北敌工部争取的关系拔除祝阳伪据点,因伪中队长郑树增临时动摇变卦,部队改为强行攻克,俘郑以下伪军百余,我军亦伤亡20余。郑经教育后又作为“关系”派入泰城伪军。张键率主力连撤回,稍事休整后又进至淄(川)周(村)张(店)一带活动。地委决定罗俊武工队与刁愈之武工队合并,配合泰历县大队继续开辟这一地区的工作。由于策略正确,开辟“川村实验区”的工作进展顺利。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第一卷起自1925年8月泰安有共产党员的活动,止于1949年9月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后胜利,主要记述了泰安中共组织及其领导的政权、武装力量、群众团体在革命斗争中的大事、要事。 《大事记》由概述和大事条目组成。使读者在了解历史梗概和党史脉络的基础上,阅读研究大事记。由于泰安地区建国前后党史情况截然不同,故一、二两卷在编排方法上有较大区别。第一卷,由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建有两个地委(泰山、泰西),分属山东、冀鲁豫两大战略区,抗战后半期一度(四年多)形成三个地委,历史和区划情况复杂,且在过去的工作中已各成体系地编写出三个党史大事记,即《中共泰山区党史大事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