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日伪军“蚕食”泰北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唯一号: 151532020220006656
事件名称: 1942年日伪军“蚕食”泰北
文件路径: 1515/01/object/PDF/151510020220000009/001
起始页: 0195.pdf
事件类型: 军事事件
起始时间: 1942年5月
结束时间: 1942年5月
发生地点: 泰北地区

事件描述

5月,日伪军集中4000余人,开始“蚕食”泰北地区。敌陆续增设杏叶、山口、祝阳、大津口、李官庄、麻塔、上下港、羊栏沟等据点,依托据点反复“清剿”,采取夜间突然包围村庄,胁迫党员和群众团体成员“自首”的恶毒手段,破坏基层党组织,同时扶持伪政权,组织会门成立“自卫团”,致使山口以西至泰城以东“红枪会”再度蜂起。敌人并开始沿泰莱公路挖“封锁沟”。7月,黄前敌出动合击李官庄一带泰北县机关驻地,县大队青年中队被打垮。9月6日,敌合围山楂行,黄山区委、区公所损失严重,组织委员冯英奎重伤,宣传委员程奎被俘“自首”,各救会干部等20余人牺牲和被俘。10月,敌设李官庄据点后,祝山区委书记朱涛被捕叛变。11月,敌合击独立营驻地佛爷寺,将这千年古寺尽付一炬。7月至10月,敌人破坏达到高潮,泰北区级干部因被捕、牺牲、投敌、“自首”等损失近40人,县机关干部8人,原有的35个支部中31个遭破坏,被迫自首、妥协、外逃失掉关系的党员500余人,几乎达党员总数三分之二,原近400人的县大队武装减员至不足百人。至年底,泰北形势严重恶化。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第一卷起自1925年8月泰安有共产党员的活动,止于1949年9月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后胜利,主要记述了泰安中共组织及其领导的政权、武装力量、群众团体在革命斗争中的大事、要事。 《大事记》由概述和大事条目组成。使读者在了解历史梗概和党史脉络的基础上,阅读研究大事记。由于泰安地区建国前后党史情况截然不同,故一、二两卷在编排方法上有较大区别。第一卷,由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建有两个地委(泰山、泰西),分属山东、冀鲁豫两大战略区,抗战后半期一度(四年多)形成三个地委,历史和区划情况复杂,且在过去的工作中已各成体系地编写出三个党史大事记,即《中共泰山区党史大事记》、

阅读

相关地名

泰北地区
发生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