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敌策划建立“川村实验区”,加强控制泰莱平原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唯一号: 151532020220006644
事件名称: 1941年敌策划建立“川村实验区”,加强控制泰莱平原
文件路径: 1515/01/object/PDF/151510020220000009/001
起始页: 0187.pdf
事件类型: 政治事件
起始时间: 1941年11月
结束时间: 1941年11月

事件描述

秋,敌人在泰安以东泰莱公路两侧增设省庄、燕家庄、邱家店等据点,在反动会门配合下,“清剿”抓捕抗日人员及家属,泰安东部形势恶化,党群组织大部被破坏,部分干部投敌叛变,致使汶阳、岱东两区无法坚持工作被迫撤出。在日军第三次“治安强化运动”中,济南日特机关“鲁仁”公馆派特务川村与之雄伪装反战,利用泰莱边地方封建势力赵新民、徐民等和“硬拳道”反动头目,诡称“中国要走,三民主义,的中间道路”,以“不'扫荡’、不交粮”等为诱饵,欺骗麻痹群众,鼓吹“地方自治”,依托日伪中心据点范镇,策划建立“泰莱特别自治实验区”(亦称“川村实验区”),成立“自治委员会”,以举办所谓“中山学校”为名在范镇设“总校”,在山口、姚庄、角峪等地设分校,组织伪军武装,并以威胁欺骗手段,强行在各村设坛安宫,组织会门武装实施“反共自卫团”联防。实验区一度扩至泰安角峪以北、山口以东、莱芜水北以西数十个村庄。敌人这一“以华制华”的险恶阴谋,对开展该地区抗日活动造成极大困难。本月,“硬拳道”集中数百人犯至下港一带,强迫各村安宫设坛,我军分区主力一举将其全部俘获,经教育后释放,揭穿了敌人“八路抓住会门就杀”的谣言,争取了会门群众,一度遏制了会门的发展。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第一卷起自1925年8月泰安有共产党员的活动,止于1949年9月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后胜利,主要记述了泰安中共组织及其领导的政权、武装力量、群众团体在革命斗争中的大事、要事。 《大事记》由概述和大事条目组成。使读者在了解历史梗概和党史脉络的基础上,阅读研究大事记。由于泰安地区建国前后党史情况截然不同,故一、二两卷在编排方法上有较大区别。第一卷,由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建有两个地委(泰山、泰西),分属山东、冀鲁豫两大战略区,抗战后半期一度(四年多)形成三个地委,历史和区划情况复杂,且在过去的工作中已各成体系地编写出三个党史大事记,即《中共泰山区党史大事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