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泰山区军民奋起反击敌“九一八”大“扫荡”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唯一号: 151532020220006639
事件名称: 1941年泰山区军民奋起反击敌“九一八”大“扫荡”
文件路径: 1515/01/object/PDF/151510020220000009/001
起始页: 0182.pdf
事件类型: 军事事件
起始时间: 1941年9月
结束时间: 1941年9月
发生地点: 泰山区

事件描述

日军为巩固后方,并为发动太平洋战争作准备,于9月中旬对泰山区发动空前规模大“扫荡”。针对敌人“九一八”前后“扫荡”的规律,泰山区军民紧张地进行反“扫荡”准备。月初,为保护秋收,新泰县区武装配合十一团三营先后拔除杏山、玉皇山据点,歼伪军40余人。160,泰北县独立营配合群众3000余人,破袭泰莱、泰新公路百余里。莱东县委组织群众4000余人,五天破路120里。地委强调各级领导“县不离县,区不离区”,领导群众坚持本地斗争。18日始,敌纠集近万兵力从泰安、莱芜、历城、章丘、淄川、博山各据点出动,在飞机、骑兵配合下,对泰山区各根据地开始分区大“扫荡”,驻峪口村的淄川县委、县政府机关奋战突围,独立营副政委许光汉等30余名指战员在战斗中壮烈牺牲。莱北县机关于18日在雪野召开纪念大会后驻白座峪,闻敌扬言将“扫荡”章莱公路以西情报后向东北山区转移。19日,敌采用声东击西,“铁桶战术”,重兵封锁章莱公路,岀动6000余人,在飞机、骑兵配合下,对章莱公路以东、博莱公路以北之茶叶、抬头等我根据地中心区反复合击。地委机关突至博莱路以南后,20日,刘莱夫、高启云等率精干人员复转逯家岭,指导合击圈内莱北、淄川、章丘等县机关及武装分散隐蔽。各县机关人员被冲散,辗转几昼夜方隐蔽突围。27日,敌1500余人又合击莱东常庄一带,我专署机关及四旅一部毙敌百余后安全转移。次日,敌2000余人又合击泰莱边山区,被我军毙伤40余人。敌“扫荡”中实行残暴的“三光”政策,在淄莱博边区残杀群众一百余人,掠夺耕牛数千头,抓青壮年3000余人,大部押至东北等地做苦工,绝少生还。敌所到之处,财物、粮食洗劫一空,烧毁村庄100余个,腰关、抬头一带片瓦无存,野外未及打藏的秋禾亦无幸免。反“扫荡”中,广大群众冒死掩护八路军干部、战士,事迹可歌可泣。20日,伪军高松坡部配合日军包围军分区后方卫生所驻地刘家白杨,残杀拒不说出八路军伤病员下落的群众32人,制造了“刘家白杨惨案”。在敌人淫威下,一些区村干部妥协逃避,有的叛变投敌。日伪大规模“扫荡”后,驻阎麻峪伪高松坡三团一营谢元仁和叛徒谢官富、郇新业等又对茶叶、抬头等根据地猖狂“清剿”20余天,逐村搜捕抗日干部,迫害抗日家属,破坏党群组织,安插耳目,对根据地造成极大破坏。10月下旬,驻三山的伪九旅张文正部又偷袭合围莱东县委、行署驻地小漫子村。县委、行署机关干部乘夜色奋力突围,无一伤亡。由于敌人摧残,加之天灾歉收,根据地经济面临严重困难。大“扫荡”后,泰山区敌伪据点由83处迅速增至119处(不含泰南部分),形势急剧恶化。地、县委及时抽调干部,恢复根据地工作,考察、补充区村干部,整理、恢复基层党群组织,安定群众情绪和生活。所到之处,群众争相哭诉,对敌人暴行无不切齿痛恨。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第一卷起自1925年8月泰安有共产党员的活动,止于1949年9月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后胜利,主要记述了泰安中共组织及其领导的政权、武装力量、群众团体在革命斗争中的大事、要事。 《大事记》由概述和大事条目组成。使读者在了解历史梗概和党史脉络的基础上,阅读研究大事记。由于泰安地区建国前后党史情况截然不同,故一、二两卷在编排方法上有较大区别。第一卷,由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建有两个地委(泰山、泰西),分属山东、冀鲁豫两大战略区,抗战后半期一度(四年多)形成三个地委,历史和区划情况复杂,且在过去的工作中已各成体系地编写出三个党史大事记,即《中共泰山区党史大事记》、

阅读

相关地名

泰山区
发生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