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四支队英勇出击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唯一号: 151532020220006549
事件名称: 1939年四支队英勇出击
文件路径: 1515/01/object/PDF/151510020220000009/001
起始页: 0126.pdf
事件类型: 政治事件
起始时间: 1939年1月
结束时间: 1939年1月

事件描述

我代表驳诉沈鸿烈谬论四支队重返泰山区后,英勇出击,屡获战绩。中旬,二团便衣武装袭击北集坡南道洼的日伪“宣抚班”,毙伤敌伪20余人,2月初又一度攻占南驿车站,毙日军10余人,俘伪军40余人。四团一营设伏方下,袭击莱城岀动之敌,击毁汽车两辆。2月5日,国民党省政府主席沈鸿烈在鲁村召开大鲁南军政联席会议,以“统一划分防区、统一行政、统筹给养”等作借口,企图限制山东八路军于曲泗宁一带敌伪密集的狭小地区,以阻挠我军发展,借敌之手消耗我军,并污蔑我军“游而不击”,遭山东八路军代表的坚决抵制和严正驳斥。会后,沈继续指使、怂恿各地国民党顽固派向我军挑衅,制造“磨擦”。我军为维护统战大局,开辟根据地,以事实驳斥沈鸿烈谬论,四支队积极向博山、八陡、泰安、莱芜之敌出击。春节前后,四支队二、四团,泰山特委一大队和莱芜二、七、十区青年中队等在冶河、嘶马河、方下等地多次袭击泰莱公路之敌,打击了敌人,鼓舞了群众。莱芜二区青年中队作战中有7人牺牲。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第一卷起自1925年8月泰安有共产党员的活动,止于1949年9月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后胜利,主要记述了泰安中共组织及其领导的政权、武装力量、群众团体在革命斗争中的大事、要事。 《大事记》由概述和大事条目组成。使读者在了解历史梗概和党史脉络的基础上,阅读研究大事记。由于泰安地区建国前后党史情况截然不同,故一、二两卷在编排方法上有较大区别。第一卷,由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建有两个地委(泰山、泰西),分属山东、冀鲁豫两大战略区,抗战后半期一度(四年多)形成三个地委,历史和区划情况复杂,且在过去的工作中已各成体系地编写出三个党史大事记,即《中共泰山区党史大事记》、

阅读

重要人物

沈鸿烈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