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泰山区创建根据地初见成效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唯一号: 151532020220006547
事件名称: 1938年泰山区创建根据地初见成效
文件路径: 1515/01/object/PDF/151510020220000009/001
起始页: 0124.pdf
事件类型: 社会事件
起始时间: 1938年12月
结束时间: 1938年12月
发生地点: 泰山区

事件描述

在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直接领导下,泰安、莱芜、新泰等县党组织利用敌后空虚,局势相对稳定,各界民众抗战情绪高涨的有利时机,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建设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指示,初步取得成效。在团结抗战形势推动下,泰安、莱芜、新泰各县以至区、乡、村相继建立起“民众抗日总动员委员会”。泰安县动委会于5月在范镇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增选了一批各界知名爱国人士为委员,8月又在长山前村成立了“泰安县东部人民抗敌武装联防办事处”,由范明枢、李云斋分任正副主任;7月,莱芜县动委会成立,张川①任主任(后为刘子正);8月,新泰县动委会成立,林笃泉、颜和庵任正副主任。动委会是在我党领导下发动群众抗战的公开组织形式。动委会建立后,工作十分活跃,在乡村组织了抗敌自卫团(队),建立了一些负责防奸反特、传递情报的“盘查站”,承担了为部队筹措给养、经费和服装,收集民间散存枪支弹药的任务,并推动发展妇女和青年等群众救亡团体,实际发挥了政权的作用。8月,党还在梁竹航县政府的支持下,并商得六十九军政治部同意,以该部名义在莱芜举办民运、青年和小学教员训练班,培训了数百名基层骨干。同时在训练中发展了大量党员,从而大大增强了在莱芜农村的工作基础。在这些工作中,党员徐干晨、苏克强、亓象岑和党外人士孙启明②等均发挥了很大作用。在此期间,党的基层组织也普遍得到恢复和发展。至年底,泰安、莱芜、新泰各县均建立健全了党的区委,建起了不少乡村支部。莱芜发展党员近千名,新泰发展300余名,泰安(铁路以东)发展了200余名。总之,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在泰山地区的中心地带,在党的建设、统一战线、组织和武装群众、改造旧政权等方面都获得了可喜成绩,使泰山区抗日根据地初具规模。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第一卷起自1925年8月泰安有共产党员的活动,止于1949年9月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后胜利,主要记述了泰安中共组织及其领导的政权、武装力量、群众团体在革命斗争中的大事、要事。 《大事记》由概述和大事条目组成。使读者在了解历史梗概和党史脉络的基础上,阅读研究大事记。由于泰安地区建国前后党史情况截然不同,故一、二两卷在编排方法上有较大区别。第一卷,由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建有两个地委(泰山、泰西),分属山东、冀鲁豫两大战略区,抗战后半期一度(四年多)形成三个地委,历史和区划情况复杂,且在过去的工作中已各成体系地编写出三个党史大事记,即《中共泰山区党史大事记》、

阅读

重要人物

范明枢
相关
李云斋
相关
张川
相关

相关地名

泰山区
发生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