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秦启荣蓄意“磨擦”,四支队回师反顽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唯一号: 151532020220006532
事件名称: 1938年秦启荣蓄意“磨擦”,四支队回师反顽
文件路径: 1515/01/object/PDF/151510020220000009/001
起始页: 0113.pdf
事件类型: 政治事件
起始时间: 1938年3月
结束时间: 1938年3月

事件描述

济南失陷前后,国民党军统法西斯特务组织“复兴社”山东头目、顽固分子秦启荣大力网罗党羽,发展“复兴社”组织,收编散匪游杂部队,以“军委会游击别动总队第五纵队”指挥名义,滥委梯队、支队“司令”,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破坏统一战线。秦启荣发展并滥委的“复兴社”分子莱芜县长谭远村、保安大队长景肇苓等在秦的授意下,拼凑县区政府和武装,占据县城,蛮横拒绝我党关于召开各阶层抗日人士代表会议,建立民主抗日政权以实行团结抗战的主张,肆意排斥和限制四支队在莱芜的抗日活动。四支队北上后,他们更是得寸进尺,挑起事端,驱逐我后方机关,扣押四支队经理部主任马馥塘和募集队人员,蓄意制造“磨擦”。四支队以抗战大局为重,一再忍让,据理力争,谋求谈判解决。谭顽却视我军为软弱可欺,置之不理。为执行党中央1月15日致山东省委的指示信中强调的“省委的工作应以发动游击战争与建立游击区的根据地为中心;工作中心放在鲁中区,依靠新泰、莱芜、泰安、邹县的工作基础,努力向东发展”的方针,坚持莱芜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立足点,3月底,林浩、洪涛、廖容标、姚仲明等领导人在磁窑坞召开会议,决定将四支队番号临时改为“山东人民抗日联军独立第一师”,廖、姚所率五军为第二师,与南路二大队联络约定,会师莱芜,反击顽固派。南路二、五、七、八中队先期抵达莱芜城南槲林前、坡草洼一带。4月3日晨,赵杰率南路部队一举袭占莱芜城,将反共顽固分子谭、景部下300余人解除武装,收缴其轻机枪一挺、迫击炮一门、步枪300余支。接着,北路部队亦到达莱芜。4月8日四支队全军在莱芜城东关官寺广场举行会师庆祝大会,正式编为“山东人民抗日联军独立第一师”,洪涛任师长,林浩兼任政委,赵杰任副师长,孙陶林任政治部主任。北路一、三、六、十等①中队编为第一团,团长程绪润,政委景晓村(后改为罗文华),政治处主任杨纯(女),下辖五个连;南路二、五、七、八、九、十一、十二等中队编为第二团,赵杰兼团长,程照轩任政委,程鹏任副团长,刘其人任政治处主任,下辖两个营六个连;汪洋等所率部队编为第三团,下辖四个连,汪洋任团长,张岗任政委,崔介任参谋长;另设教导队(后编入一团),徐化鲁任大队长(不久改任一团团长)。廖容标、姚仲明率部于会师后仍回胶济路北活动。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第一卷起自1925年8月泰安有共产党员的活动,止于1949年9月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后胜利,主要记述了泰安中共组织及其领导的政权、武装力量、群众团体在革命斗争中的大事、要事。 《大事记》由概述和大事条目组成。使读者在了解历史梗概和党史脉络的基础上,阅读研究大事记。由于泰安地区建国前后党史情况截然不同,故一、二两卷在编排方法上有较大区别。第一卷,由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建有两个地委(泰山、泰西),分属山东、冀鲁豫两大战略区,抗战后半期一度(四年多)形成三个地委,历史和区划情况复杂,且在过去的工作中已各成体系地编写出三个党史大事记,即《中共泰山区党史大事记》、

阅读

重要人物

秦启荣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