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泰安、莱芜党组织遭敌破坏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唯一号: 151532020220006470
事件名称: 1933年泰安、莱芜党组织遭敌破坏
文件路径: 1515/01/object/PDF/151510020220000009/001
起始页: 0058.pdf
事件类型: 政治事件
起始时间: 1933年7月
结束时间: 1933年7月
发生地点: 泰安县,莱芜县

事件描述

7月,在泰安师范读书的共产党员王玉英,寒假期间在家乡夏张镇发展崔子明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夏张建立了中共二区区委,崔子明任书记,邱士长任组织委员,王玉英任宣传委员。泰安、莱芜党组织遭敌破坏7月,临时省委组织部长宋鸣时叛变,临时省委遭到严重破坏。宋鸣时叛变后,立即带领捕共队到各地搜捕共产党员。泰安县委得到省委工人委员曹福广的紧急通知后,立即通知党员分散隐蔽,未受到大的破坏,党员赵来凤、刘崇岗、贵席珍、苏传元等被捕。7月中旬,宋鸣时带捕共队到莱芜抓捕共产党员。刘仲莹等人正在鹁鸽楼小学听取工作汇报,捕共队进校后他们机智逃脱,党组织免遭破坏。宋鸣时叛变后,泰安、莱芜形势急剧恶化。月底,泰安中心县委书记裴荣印消极脱党,中心县委其他成员被追捕,党的工作陷于停顿。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第一卷起自1925年8月泰安有共产党员的活动,止于1949年9月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后胜利,主要记述了泰安中共组织及其领导的政权、武装力量、群众团体在革命斗争中的大事、要事。 《大事记》由概述和大事条目组成。使读者在了解历史梗概和党史脉络的基础上,阅读研究大事记。由于泰安地区建国前后党史情况截然不同,故一、二两卷在编排方法上有较大区别。第一卷,由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建有两个地委(泰山、泰西),分属山东、冀鲁豫两大战略区,抗战后半期一度(四年多)形成三个地委,历史和区划情况复杂,且在过去的工作中已各成体系地编写出三个党史大事记,即《中共泰山区党史大事记》、

阅读

重要人物

宋鸣时
相关
曹福广
相关

相关地名

泰安县,莱芜县
发生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