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介民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唯一号: 151530020220000202
人物姓名: 李介民
文件路径: 1515/01/object/PDF/151510020220000005/001
起始页: 0775.pdf
性别:
出生年: 1909年
卒年: 1981年
籍贯: 房村办事处西住村

传略

李介民(1909〜1981)今房村办事处西住村人。出身贫农。1940年1月参加革命,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4月任中共泰安县第八区区委书记。他认真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联合各界人士组织抗日活动委员会,发挥各抗日组织的作用,加强政权建设,开辟抗日根据地。1942年7月日军蚕食徂彳来山,形势恶化,他在空白村发展党员,建立“堡垒户”,择优选用干部,纯洁了革命队伍。他率领区委一班人出没于徂徕山区,与敌昼夜周旋,坚持敌后斗争至抗战胜利。1945年日军投降后,他调东北工作,同年冬任中共黑龙江省北安县委书记。1952年后历任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松花江专署专员。1961年任安达市市长。1964年任伊春特委副书记、伊春地委副书记。“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冤狱7年。1977年平反,任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顾问。1981年3月病逝于伊春。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泰安市志》

《泰安市志》在省、市、区各级关心支持下,经过修志人员的戮力工作,终于杀青付梓。泰安的同志嘱我为市志作序,盛意难违,谨将所思所想置诸简端。五岳之首泰山雄踞泰安市北部,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泰山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局部缩影。远在新石器时期,繁衍生息在现泰安境内汶水流域的东夷人便创造了名贯遐迩的大汶口文化,与继之而来的龙山文化描绘出山东地区史前文明的斑斓画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