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介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唯一号: 151530020220000127
人物姓名: 石介
人物异名: 字:守道
文件路径: 1515/01/object/PDF/151510020220000005/001
起始页: 0747.pdf
性别:
时代: 北宋
籍贯: 宋兖州奉符

传略

石介,字守道,北宋初学者、文学家。宋兖州奉符(今泰安)人,故居在徂徕山西北之桥沟村。曾讲学徂徕山下,世称徂徕先生。26岁,举进士甲科,历任郓城观察推官、南京留守推官、御史台主簿、嘉州军事判官、国子监直讲、太子中允等职。与孙复、胡瑗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并称“宋初三先生”。欧阳修称他“貌厚而气完,学笃而志大,虽在畎亩,不忘天下之忧孙复在泰山讲学时,石介尊他为师,执弟子礼甚恭,影响所及,能使鲁人皆好学。石介为文章,“博辩雄伟,极陈古今治乱成败,以指切当时贤愚善恶,是是非非,无所讳忌”。尝作《怪说》3篇,斥佛老为“汗漫不经之教,妖诞幻惑之说"。指杨亿的时文“穷妍极态,缀风月,弄花草,淫巧侈丽,浮华纂组”。对于抑制佛老,捍卫儒家道统,以及开展古文运动,都起到积极作用。石介在太学时,仁宗启用杜衍、范仲淹、富弼、韩琦等人,石介喜形于色,乃作《庆历圣德颂》以褒贬大臣,称杜衍等为众贤,斥夏竦为大奸。诗出,孙复谓石:“子祸始于此矣。”不久,岀判濮州,未到任。于1045年(庆历五年)卒于家,享年四十一岁。奸人乘机中伤,说石介诈死,北走契丹,请开棺以验,赖杜衍、吕夷简等保全,始免于祸。石介卒后,妻子冻馁,赖韩琦、富弼资助购买田地,得以维持生计。欧阳修为石介撰墓志铭,称其德如徂徕之岩岩,道如汶水之汤汤。石介的诗文,南宋时即有刻本,至清代有多次翻刻本,繁简不一。1984年中华书局岀版《徂徕石先生文集》(陈植锷搜集校点),录石介颂10首、古诗54首、律诗80首、杂著40篇、论12篇、书信40篇、序8篇、记11篇、启表10篇、附录佚文8篇,是迄今最完善的文集。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泰安市志》

《泰安市志》在省、市、区各级关心支持下,经过修志人员的戮力工作,终于杀青付梓。泰安的同志嘱我为市志作序,盛意难违,谨将所思所想置诸简端。五岳之首泰山雄踞泰安市北部,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泰山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局部缩影。远在新石器时期,繁衍生息在现泰安境内汶水流域的东夷人便创造了名贯遐迩的大汶口文化,与继之而来的龙山文化描绘出山东地区史前文明的斑斓画卷。

阅读

相关专题

观察推官
职位
留守推官
职位
主簿
职位
军事判官
职位
直讲
职位
太子中允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