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及两年徘徊时期(1966年5月一1978年12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20001412
颗粒名称: “文化大革命”及两年徘徊时期(1966年5月一1978年12月)
分类号: D235
页数: 177
页码: 251-427
摘要: 中共泰安在“文化大革命”及两年徘徊时期(1966年5月一1978年12月),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介绍。
关键词: 文化大革命 两年徘徊时期 重大事件

内容

“文化大革命”及两年徘徊时期(1966 年 5 月一1978 年 12 月)
  1966年
  中央下发“五•一六”通知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主持制定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通知》系统地提出了一整套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理论、方针和政策。《通知》要求:“高举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大旗,彻底揭露那些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所谓学术权威的资产阶级反动立场,彻底批判学术界、教育界、新闻界、文艺界、岀版界的资产阶级反动思想,夺取在这些文化领域的领导权。”同时指出,“必须同时批判混进党内、政府里、军队里和文化领域的各界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五•一六通知》的通过和贯彻,标志着“左”的理论政策在中央占了统治地位,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正式发动。泰安地委贯彻了《五•一六通知》,作岀了在全区范围内开展 “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从学校到社会,从城市到农村,逐步展开。
  地委作出围绕“文化大革命”学习毛主席有关著作的通知
  5月16日,地委作岀《关于围绕文化大革命学习毛主席有关著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干部集中学习毛主席的《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同时要结合学习《解放军报》发表的题为《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以及评《三家村一一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的反动本质等文章。
  地委“文化革命领导小组”成立“文化大革命”首先在中学展开
  6月16日,为了领导全区开展“文化大革命”,泰安地委决定成立“地委文化革命领导小组”,由高逢五、曹礼琴、刘太东、李群、李元明、曾广初、陈涛、彭一吾、孙明、刘铁、王善堂等12人组成。高逢五任组长,曹礼琴、刘太东、李群、李元明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具体指导全区的“文化大革命”。之后,各县委也先后成立了“文化大革命领导小组”。地委还确定,原在各学校的四清工作组改为文化革命工作组。
  从6月初起,全区各大中专院校、中学率先开展了“文化大革命”,并渐次波及到各县城的小学校。6月2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北大的第一张大字报。6月18日,中央、国务院决定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办法公布后,形势急转直下。泰安地区各校师生由声讨邓拓、余修等所渭“反革命黑帮”,迅速发展为揭发本校的一切“牛鬼蛇神”,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被批斗,学校教学秩序被破坏。据统计,截至7月8日,全区105处中学和中等专业学校中,有98处已开展“文革”运动,占总数的93%。7月14日,地委在岱庙召开文教系统万人大会,动员“横扫一切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牛鬼蛇神”,开展“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7月,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地委和各县委都向各学校派岀“文革”工作组,力图把握运动方向,加强党对运动的领导。
  地委多次指示,部署开展''文化大革命”运动
  7月11日,地委发岀《关于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意见》,对全区开展“文化大革命”运动作了部署。地委指出,在泰安、新泰、新汶三个正在进行“四清”运动的县以“文革”为中心,充分发动群众,普遍开展运动,其他7个县和地直机关,按照省委部署,采取一般面上的宣传教育分期分批抓住重点单位的办法进行。并决定,在地直文教、艺术系统的重点单位专署文化局、泰山管理处、专区梆子剧团、文工团和地直直属中学以及各县中学,首先开展运动。19日,地委根据中央、华东局对山东省关于各类学校开展“文革”运动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初中教师假期留校参加运动,学生同教师一起集中开展运动;除开展“四清”运动的地区以外,农村小学教师利用假期采取教师轮训的方法开展运动。26日,地委又部署,全区必须抓紧秋收秋种前时机,首先在地、专党政机关开展运动,地委常委,各部、委和专署各局、处主要负责人,县委常委一并集中到地委,以会议形式学习文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清理思想,检查错误。之后,地专党政机关分批开展“文化大革命”运动,争取秋收秋种前基本结束。8月5日,地委又召开干部扩大会议,决定放手发动群众,分期分批开展 “文化大革命”。
  贯彻“五•七”指示
  毛泽东主席看了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于5月7日给林彪写了一封信(简称《五•七指示》)。要求“全国各行业都要办成一个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也要批判资产阶级”。《五•七指示》下达后,地委召开会议,传达贯彻了指示,并建立了领导小组。地委指示:厂矿企业,充分利用厂内空隙地搞农业生产;实行以厂带社(队),厂社结合,工厂党委书记兼任管区或大队书记的办法,从物资、技术方面支援农业;逐步实行亦工亦农的劳动制度;积极办好社队企业。在文教方面,积极推行半工(农)半读的教育制度,自办工厂,利用空隙、现有土地植树、种菜。党政机关,积极推行干部服役制度,逐步将领导机关搬到农村和基层去,坚持长期蹲点包队,建立劳动基地,实行定期劳动制度,同时组织干部和职工家属搞好机关生产。之后,全区各行各业贯彻执行了《五•七指示》和省、地委的有关指示,“五•七“中学、“五•七”干校、“五•七“工厂、”五•七“大学、“五•七”农场等应运而生,广大农村生产大队也办起了各种类型的小工厂。
  莱芜雨灾严重,地县组织群众进行抗灾斗争
  7月14、15日,莱芜县连降暴雨,造成严重灾害。全县15个公社,降雨量多在200至300毫米,其中有5个公社降雨在300毫米以上。据统计,受灾面积达118740亩,其中有28976亩绝产,有89768亩减产在4成以上。灾情发生后,地委立即派一名副专员带领部分干部,与莱芜县委一起组成工作组,深入受灾社队进行检查慰问,领导群众进行抗灾斗争。在工作组的指导下,莱芜广大群众与洪涝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全县投入抗灾的劳力达10万余人。经几天奋战,抢修、抢建房屋1100多间,对无房群众进行了安置;抢救受灾农田4.1万亩,追肥2.2万亩,并抢种了大豆、绿豆等晚秋作物5.5万亩。同时对冲伤的水库、塘坝和冲毁的河道、地堰进行了修复。
  贯彻《十六条》,全区各校工作组撤出
  8月8日,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简称《十六条》)。《十六条》规定:“在当前,我们的目的是斗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批判资产阶级的反动学术‘权威’,批判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说:“一大批本来不出名的革命青少年成了勇敢的闯将”,“他们的革命大方向始终是正确的。”“党的领导要善于发现左派,发展和壮大左派队伍,坚决依靠革命左派。”“彻底孤立最反动的右派,争取中间派。”提出:要"'敢’字当头”,“充分运用大字报,大辩论这些形式,进行大鸣大放……揭露一切牛鬼蛇神”。确定“文化革命领导小组、文化革命委员会和文化革命代表大会,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权力机构”。5月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是“文革” 全面发动的标志。
  地委根据中央和省委的有关指示,学习和贯彻了《十六条》。8月4日,地委召开地直中等学校革命师生员工和地直党政机关革命干部大会,传达和宣布了中央和省委关于撤销各大专院校和中等学校文化革命工作组的决定及地委的决定。据此,地委根据中央和省委的讲话和指示,决定立即撤销地委派往各中等学校的文化革命工作组,由各校师生员工民主选举产生文化革命委员会、文化革命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各校的“文革”运动。23日,《人民日报》发表《工农兵要坚决支持革命学生》的社论。28日,省委发出通知,要求认真学习这一社论。31日,地委转发了省委通知,号召工人、农民要做“文化大革命”的主力军,做革命学生的强大后盾,坚决站在革命学生一边,最热烈、最坚决地支持革命学生的革命行动,坚决不参加学校的辩论。要求各级党组织,在任何情况下,也不要组织工农兵群众去参加革命师生的辩论;各级党组织和干部,如果遇有被学生包围或者被斗争的情况,也要坚持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坚持摆事实讲道理的原则,冷静对待,不要惊慌失措。此后,泰安地区的“文革”运动开始由学校向社会蔓延。
  地委领导全区人民抗旱救灾
  今年以来,全区除莱芜7月中旬突降暴雨外,其他县持续干旱,雨季无雨,为几十年来所未有。进入8月份,旱情更加严重,降雨量平均只有30毫米,全区大小水库蓄水能力10.4亿立方米,仅东部水库蓄水3.3亿立方米,全区116处公社,遭受旱灾的达101处,670多万亩土地,其中严重减产和绝产的达到59万亩。以东平、宁阳、肥城、泰安四县较为严重。鉴于旱灾严重,省委、省人委召开紧急电话会议,指示各地,坚决同旱灾作斗争。地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组织发动全区人民坚决与干旱作斗争。地委确定,在今后3个月地专机关集中搞“文化大革命”期间,由4名常委抓抗旱和生产;地、县、社各级党委和政府抽调3200多名干部,到第一线同群众一起抗旱;组织各行各业,大力支援抗旱斗争。各县委、公社党委也采取了紧急措施,领导人民群众与旱灾作斗争。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全区掀起了一个群众性的抗旱热潮,据统计,全区投入抗旱的劳力达110多万人,占总劳动力的60%以上,投入抗旱机械6200多部,水车7.9万部,水挑28.9万副,仅8月份就浇地283.6万余亩。第一批“四清”单位整党建党工作基本结束
  从1965年10月始,到1966年8月,地委在第一批开展“四清”运动的泰安、新泰、新汶三县进行了整党建党工作,除县直企、事业单位尚未结束外,农村已全部结束。三县共有32个公社,农村党支部1603个,党员26649人;县、社企、事业单位党支部366个,党员5285人。第一批开展“四清”运动的农村支部769个,党员13520人;县、社企、事业单位支部322个,党员5029名。通过整党检查验收,13520名农村党员中,好的和比较好的共8344名,占61.7%;问题较多的有1777名,占13.1%;性质严重的有511名,占3.8%;消极落后不够党员条件的2888名,占21.4%。在整党中共计出党的1879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13.8%。其中开除和清洗的187人;自动退党的1096名,有385人不予登记,211人取消预备党员资格。977人给予暂缓登记。对犯有各种错误的党员,分别给予适当处分,其中农村党员829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6.1%。县、社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处理出党的共160名,占该总数的3.5%,暂缓登记和留党察看的225名,占4.9%,受其他行政处分的201名,占4.3%。在整党中,根据“积极地、较多地、慎重地接收新党员”的指示,分批共接收新党员13664名,其中妇女党员3858人,占28.2%,在农村共接收12692名。在整党中,还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活跃了党的生活。由于“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开始,全区其他县结合“四清”运动整党建党工作停顿下来。地委机关首次受到造反派冲击
  8月25日,山东农学院、泰安一中部分造反师生第一次冲击地委机关,地委副书记曹礼琴、刘太东等和十余名中层干部被揪斗一下午。晚饭时,造反师生内部发生分歧,冲击和揪斗才结束。当时,泰安县结庄群众对造反组织冲击地委不满,要进城保护地委。为防止事态扩大,地委要县武装部出面作群众工作,避免了一场冲突的发生。此后,造反组织冲击和揪斗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之风愈演愈烈。
  莱芜“八•二六”事件
  8月25日,莱芜县师范师生300余人两次冲击县委、县人委,抢占县广播站,揪斗了县委、县人委几位领导干部。县人委领导人家属说了几句不满的话,也被揪斗,并被师范师生押送到公安机关看押。县机关干部不满这种做法,于26日到公安局要人,未果,当晚部分县机关干部到师范要求放人,一些看热闹的群众也跟随前往。在吵闹中双方发生冲突,师范学生有8人受轻伤。师范局势一片混乱,直至晚12时才平息。27日早,县委向地委汇报了事情的经过。地委立即派正在地委开会的莱芜县委书记朱振海、副书记曹学亮同地委财贸政治部主任武同峙,赶回莱芜处理平息事件。28日,地委又派副书记房众夫前往莱芜,防止事态继续扩大。事件发生后,莱芜师范师生向全国发出紧急呼吁,请求支援。全国各地30多个单位(涉及5个大区)的8000余名学生陆续来到莱芜,支援师范师生。房众夫、武同峙等邀请外地各院校学生代表商谈处理措施。大批学生强行将房众夫等拉到师范5000人大会上揪斗到深夜。31日,省委派地委副书记高逢五协同顾良带领的省委调查组到莱芜,处理事件。9月2日,由各地师生代表主持,在莱芜召开约3万人参加的“控诉大会”。在“控诉大会”上,县委、县人委几名主要领导或被撤销职务,或被停职“会上,学生采取了极端的武斗手段,将上述县委领导剃去头发,戴上高帽,罚跪达7个小时之久。会后又被游街、关押。9月4日以后,外地学生陆续离开莱芜。事件中,由于学生公开对县委领导采取了体罚、武斗等野蛮手段,加上外地学生到农村串连、宣传,“文化大革命”迅速扩展到县直机关各部门和广大农村,加剧了莱芜局势的混乱。此后,县直机关各部门领导干部,有的被剃头、戴高帽、罚跪、游街、殴打,有的被点名斗争。在农村,全县共有954个大队,有753个大队组织了红卫兵,有354个大队开展斗争,有80余名公社、管区、大队干部遭到揪斗。一部分干部外出躲避,部分公社党组织陷于瘫痪状态。全县还揪斗了“四类分子”和有一般错误行为的群众1300余人。在莱芜“八•二六”事件的影响和波及下,“文化大革命”迅速向全地区蔓延。
  地委再次部署全区“文化大革命”运动
  9月6日,地委再次部署全区开展“文化大革命”运动。地委在运动安排意见中,要求第一批开展“四清”运动的泰安、新泰两县,9月中旬以后以“文革”为中心,结合学习中央《二十三条》,把 “文革”和第二批“四清”运动结合起来,按六条标准搞深搞透。新汶县除继续搞第二批“四清”运动外,农村工作队撤出,再从地直机关和各县抽调干部,到长清开展“文革”为中心的“四清”运动。其他六县,仍先搞文教单位,县以下机关、企业、事业基层单位和生产大队,都在今后结合“四清”分期分批进行,地、专党政机关,立即全面开展运动,“文革” 和“四清”运动结合,争取秋收秋种前基本结束。全区中等学校进一步掀起“文革,,高潮。安排意见还规定,在运动中,打击的面以县为单位计算,一般控制在国家干部和知识分子总数的1一5%。凡属重点批判对象,都要按干部管理权限,经上级党委批准。在中学生中,不揭发、不斗争学生。9月7日,地委根据中央十六条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工业交通企业和基本建设单位如何开展文化大革命的通知》和《补充通知》及省委的部署,决定工业交通和基本建设企业在保证完成生产任务的条件下,结合“四清”运动,分期分批进行;地、专党政机关9、10、11三个月集中开展运动,各县和公社仍按原计划分期分批进行。9月17日,地委接到省委办公厅电话传达的中央办公厅关于旱情严重地区文化大革命运动暂停,集中力量搞好抗旱生产的通知和省委决定后,地委常委召开会议,研究决定:一、地专党政机关的文化大革命暂不开展,待秋收秋种大体结束后再定。地专机关干部除留90人外,抽调700余人深入生产第一线搞三秋。已经搞起“文革”的地专文化局、泰山管理处、剧团、文工团、电影公司等5个单位,也要组织一部分人参加三秋生产。二、地专直属的13处中等学校和县属22处完中的高中班继续搞下去,但要组织一部分人到农村帮助秋收秋种。农村初中完中的初中班继续放农忙假。三、向外地来串连的红卫兵传达中央“关于县以下的农村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劝其不要到县以下去搞串联活动。四、地委分成两个班子,一个抓“文革”,一个抓秋收秋种和秋购工作。原文化大革命班子不动,再以农办、财办、计委、经委为主组成指挥部,专门抓生产。各县委除一名书记并组织一个班子抓高中的“文革”外,主要集中力量抓三秋生产。9月19日,地委召开到农村参加三秋生产干部动员大会,随后分别召开了地专机关干部和各中等学校党委成员、红卫兵代表会议,传达中央和省委指示。
  全区红卫兵开展大串连和破“四旧”运动
  8月18日,毛泽东等在北京天安门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和红卫兵。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组织外地高等学校革命师生、中等学校革命学生代表和革命教职工代表来北京参观文化大革命运动的通知》,随即开始了全国性的红卫兵大串连。到11月下旬,毛泽东先后八次在北京接见了1100多万师生和红卫兵。红卫兵在全国到处串连,鼓动造反,揪所谓“走资派”,搞乱了各级地方党委。从9月份开始,泰安地区各中等以上学校的师生和红卫兵,在全国性大串连的影响下,走出学校,冲向社会,加入了全国性大串连的行列。并在本地区互相串连成立红卫兵组织。其间,红卫兵在林彪、江青等的煽动下,以破“四旧”(即所谓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立“四新”(即所谓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为名,盲目地焚烧古典著作,毁坏文物字画,破坏名胜古迹。8月25日,泰安地委机关首次遭到红卫兵的冲击。当晚,红卫兵以“破四旧、立四新”为名,将泰山主景区寺庙的泥塑神像捣毁,古建筑遭破坏,僧尼道士统统被赶下山。一夜之间,古老文明的泰山遭到一场灾难性的破坏。在“破四旧、立四新”中,其他各县的文物古迹亦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部分中学发生学生斗学生现象全区掀起“踢开党委闹革命”浪潮“
  文革”开始不久,地委和各县委陆续向全区108处中等学校(其中地区直属13处,县属95处)派了工作组。在工作组领导下揪斗了一些教师和职工,有不少学校发生了学生斗学生的情况。据不完全统计,除平阴、新汶两县未发生上述情况外,全区共有50多处学校程度不同的发生了学生斗学生的现象,共有957人次遭到体罚、关押、整材料、写检查、大小会批斗等。其中有52人被打成“反革命分子”、“反党分子”等,有4人自杀未遂,以地直和肥城、宁阳、东平、莱芜等县各学校较为严重。
  10月5日,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根据林彪的建议发岀紧急指示,宣布取消了“军队院校的文化大革命在撤出工作组后由院校党委领导”的规定。中央把这一紧急指示转发全党。中旬,地委接到紧急指示后,立即在全区传达贯彻。按照指示精神,对全区各学校学生斗学生的问题进行了处理。各校工作组向学生作了检讨,高逢五代表地委宣布为被打击、压制的学生平反。此后,全区各学校掀起了“踢开党委闹革命”的浪潮,各学校纷纷建立起名目繁多的红卫兵组织,有的学校各类组织多达50多个,多者百余人,少者二三人。学校领导干部和部分教师被批斗,学校党组织渐趋瘫痪,被造反师生为主组成的“文化大革命委员会”所控制,各学校的混乱局面更加严重。
  泰山地震台建立
  11月,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在泰山建立泰山地震台。1971年9月该台被列为国家基准地震台。
  泰安地区生产指挥部成立
  12月16日,根据中央“抓革命、促生产”的指示和省委成立生产指挥部的通知要求,地委研究确定,成立生产指挥部,作为地委、专署抓全区生产的领导班子,由李群、韩星五、丁江、顾廷臣负责。
  泰安地区五大造反组织建立
  入冬以来,泰安地区的“文革”按照中央部署逐渐波及到工厂、企业和农村,全区各地纷纷成立起名目繁多的群众造反组织,生产和工作秩序陷入混乱状态。12月,泰安地区革命工人造反指挥部、泰安地区红卫兵革命司令部、泰安地区贫下中农革命造反指挥部、泰安地区红色文艺造反司令部、泰安地区小学教师革命造反指挥部等造反组织成立。这些造反组织在“踢开党委闹革命”浪潮影响下,酝酿着夺取中共泰安地委、泰安专署的领导权。在此前后,各县也成立了类似的群众造反组织。
  全区农业生产下降
  由于“文革”动乱和自然灾害的影响,1966年全区农业生产下降,全区粮食总产量26.95亿斤,比1965年减少0.9亿斤。社员集体分配口粮平均280斤,比1965年同期减少26斤。据莱芜、泰安、宁阳、东平、章丘等5县29处公社统计,1967年2月后共有600余户外出讨饭。全区共有缺粮生产队13272个,占全区总队数的33.7%,缺粮人口163.3万人,占全区农业人口的33.3%。全区共缺口粮4210万斤。工业生产有所上升。全区工业总产值完成2.55亿元,比1965年增长13.33%。财政收入0.68亿元,比1965年减少12.82%。1967年
  “一•二六”夺权
  1月6日,上海各造反组织夺了上海市委的权。1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无产阶级革命派大联合,夺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权》的社论,号召全国无产阶级革命派联合起来,向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夺权。夺权之风迅速蔓延全国。1月26日,泰安地区革命工人造反指挥部、贫下中农革命造反指挥部、红色文艺造反司令部、红卫兵革命司令部、小学教师革命造反指挥部等五大造反组织联合起来,进入地委、专署机关强行夺权,成立了“山东省泰安地区革命造反派联合总指挥部”。2月2日,该指挥部发布第二号通告,命令:前地委书记、常委委员、各部委负责人,前专署专员、副专员,各局、处长,限5日内到本部报到,听候处理;前地委、专署,自1966年5月16日以来,所发出的有关“文革”的指示、文件(转发中央文件除外),自即日起一律作废;地区各级党政机关、工业基本建设、交通运输、文教、医疗卫生等单位和群众团体的权力,一律由真正的革命造反派夺过来;有权派人监督地、专机关各部委、局、处的工作。此后,各县相继开展了联合夺权,从1月下旬到3月上旬,全区10个县的县委、县人委的领导权全部被夺。
  各级贫农、下中农革命委员会建立2月27日,泰安地区革命造反派联合总指挥部发出通知,要求地区建立 “泰安地区贫农、下中农革命委员会”;各县建立“县贫农、下中农革命委员会”;各大队由贫下中农文化革命委员会代行工作,不再建立组织。
  外出串连人员陆续返回
  2月18日,地区革命造反派联合总指挥部发岀通知,要求貫彻执行中央军委《关于外出串连人员限期返回本单位的通知》,将设在外地的联络站全部撤回,停止接待串连人员,自21日起外出串连人员、下放、上山下乡人员、到农村参加“文革”工作的人员一律返回原单位。3月19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停止全国大串连的通知》。此后,大串连之风在全国逐渐停止。泰安地区外出串连的学生、工人和农民及其他人员也陆续返回。3月,全区各中学响应“复课闹革命”的指示,师生陆续回校复课。
  泰安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
  3月13日,泰安地区革命委员会宣布正式成立,并举行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讨论通过了革命委员会的组织机构和今后工作任务等有关事项;选举产生了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常委。地革委由部队代表、干部代表和群众代表“三结合”组成,下设生产指挥部和政治部、办公室。生产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工交、计划、农林水、财贸、内务等5个办公室;政治部下设宣传部、组织部、群众工作部、保卫部、直属政治部(6月撤销)。原地委副书记房众夫任主任,军分区司令员何玉祥、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李毅之、山东农学院学生隋金山任副主任。地革委常委会由房众夫、何玉祥、李毅之、隋金山、朱传贤(209部队副政委)、王钊(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曹礼琴(原泰安地委副书记)、周一山(原专署计委主任)、赵希梅(泰安电机厂工人)、阎洪建(泰安造纸厂工人)、程建平(泰安矿院学生)、吴振明(地区公安处副处长)、郑新道(民政局办事员)等13人组成。地革委建立后,派房众夫等7人组成汇报团,向省革委汇报,得到省革委的承认。此后全区的各级党政机关普遍被夺权,相继成立了各级革命委员会。同月,地革委文化革命领导小组成立,由李毅之、隋金山、王钊、曹礼琴、陈玉华、赵希梅、吴振明、武同峙、陈立生、张敏行、李作典等11人组成。李毅之任组长,隋金山、王钊、曹礼琴任副组长。5月9日,地革委文化革命领导小组调整,由房众夫、隋金山、程建平、赵希梅、阎洪建、陈玉华、苏本正、武同峙、陈立生、毕泗友等11人组成。地革委作出《关于“抓革命、促生产”的工作安排意见》
  3月13日,地革委成立当天即作岀《关于“抓革命、促生产”的工作安排意见》,对建立临时权力机构,抓革命、促生产等事项进行了安排:一、实行革命的“三结合”,把夺权斗争进行到底。要求,实行革命的“三结合,建立临时权力机构,县由真正代表广大革命组织的负责人、人民解放军当地驻军负责人或人武部代表和革命领导干部组成;公社由公社武装部、革命组织代表和干部代表组成;工厂、企业领导班子,由革命干部、工人代表和民兵代表组成;党政机关各部门领导班子,由革命领导干部、中层干部和革命群众代表组成。学校则按“十六条”规定逐步成立文化革命委员会、文化革命小组。二、“抓革命、促生产”。(一)宣传《中共中央给全国农村人民公社贫下中农和各级干部的信》、《中共中央关于农村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在春耕期间不要夺权的通知》;(二)狠抓当前农业生产上的关键性增产措施;(三)开展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活动,认真抓好种子田、试验田、丰产田;(四)加强劳动经营管理,逐步推行大寨试评工记工记分制度;(五)在春耕大忙期间,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不要进行夺权斗争,已夺权的要迅速建立起新的领导班子;(六)关心群众的疾苦,注意劳逸结合,爱护群众的革命积极性;(七)农业劳力不能随意离开生产岗位;(八)认真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 (九)充分发挥民兵在“文革”中的作用。三、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狠抓世界观的改造,加速思想革命化。
  地、县、社建立新的生产领导班子
  地革委生产指挥部于3月建立,何玉祥任指挥,房众夫、左彩堂、周一山、武同峙、陈立生任副指挥。此后,各县、社生产领导班子相继建立,作为“文化大革命”中领导生产建设的指挥机构。
  人民解放军开展“三支两军”
  1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发布了《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坚决支持革命左派群众的决定》,指出:“人民解放军应当积极支持革命左派。”3月9日,中央军委作出《关于集中力量执行支左、支农、支工、军管、军训任务的决定》,指示各部队“除了照顾战备、援外和必需的工作外,视情况抽调三分之一、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二的人员,立即投入支左、支农、支工、军管、军训的工作”。从此,“三支两军”工作陆续开始。在泰安地区进行“三支两军”的有泰安军分区、济南军区、省军区驻泰部队。许多部队干部担任了泰安地、县、社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职务。参加泰安地区“三支两军”的解放军干部战士,在极其困难复杂的情况下,为制止武斗和打、砸、抢,稳定局面,维护社会秩序,维持工农业生产,保卫国家重要部门,动员广大学生复课闹革命,组织学生进行军训,保护老干部,减少工农业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三支两军”是在“文化大革命”指导思想完全错误,混淆了敌我是非界限,局势混乱的情况下采取的非常措施,加之林彪、江青等人的插手干扰,因而产生了许多错误和消极后果。“支左”形成了支派,助长了派性,伤害了一些干部群众,影响了军政、军民之间的团结。1973年5月4日,根据上级指示,泰安地区“三支两军”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撤销。到同年六七月,泰安地区各级党委已经普遍建立。地委根据中共中央[1972]23号文件精神,和山东省委、济南军区党委有关指示,决定分三批撤出“三支两军”人员。到10月,除留地方工作的32名各级领导干部外,其余“三支两军”人员全部撤出。
  掀起“反逆流”浪潮全区武斗事件频发
  2月,谭震林、陈毅、叶剑英等在中央碰头会和稍后召开的军委会议上,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作法表示强烈不满,对林彪、江青等人陷害老干部、乱党、乱军活动,进行坚决斗争而被定为“二月逆流”后,林彪一伙煽动群众在全国掀起了“反击自上而下的复辟逆流”的浪潮。时任省革委主任的王效禹推波助澜,“反逆流”风浪席卷山东。在这股浪潮中,泰安地区各群众组织围绕“革”与“保”分化为很多不同观点的派别组织,发生了严重的派性斗争。不同观点的组织之间相互夺权,继之发生接连不断的武斗。5月,《人民日报》发表题为《立即制止武斗》的社论。6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发出通令(简称《六六通令》),要求各地“纠正最近岀现的打、砸、抢、抄、抓的歪风,防止反革命分子和破坏分子混水摸鱼,乘机捣乱”。5月30日,省革委,济南军区、省军区和三大群众组织发出联合紧急通告,要求制止武斗,不准重新夺权。地革委、军分区也曾多次发出指示,要求各县立即停止武斗,严禁打、砸、抢、抄、抓,对煽动武斗的坏人,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并发出联合通知,不准重新夺权。各县革委也都向各级群众组织宣传了《六六通令》和省、地的有关指示。但由于“反逆流”在全区形成高潮,派性斗争愈益激烈,全区陷入无政府状态,各群众组织在省、地造反派头头的煽动下,仍然武斗不止,中央和省、地有关指示在地区及各县均没能得到贯彻,武斗不断升级,打、砸、抢、抄、抓现象仍不断发生,且愈演愈烈。5月13日,泰安县5个公社万余农民包围泰安一中、二中,冲击了红卫兵泰安地区指挥部,抢、砸了地区革命工人总指挥部和红卫兵泰安指挥部广播站,有数十名师生被殴打随后至年底,山东农学院、山东电校、泰安一中和各县武斗频繁发生,尤以肥城、平阴最为严重,严重扰乱了工作、生产、生活秩序。“反逆流”浪潮,使地直和各县已联合起来的群众组织又重新分裂,对立两派群众组织展开全面内战,打、砸、抢、抄、抓和武斗及冲击军事机关等事件不断发生,泰安、肥城、莱芜、新泰、长淸等县革委会和各级绝大多数革委会被砸烂、摧垮,许多领导干部被揪斗或再次被打倒。全区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损失。泰安地革委政治部作出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意见
  4月16日,地革委政治部作出《关于把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群众运动推向一个新阶段的意见》。要求:一、进一步大张旗鼓地宣传学习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意义,提高学习自觉性。二、学习的内容把“老三篇”和《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当作座右铭来学;根据斗争的需要,反复学好《反对自由主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大注意的训令》、《整顿党的作风》、《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等毛主席著作;目前,还应着重学好《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将革命进行到底》、《论人民民主专政》、《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
  全区批斗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情况日趋严重
  4月上旬,《人民日报》发表了《高举无产阶级的革命批叛旗帜》的社论,提出要“把党内头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把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批倒、批深、批臭”,“彻底肃清17年来以他(指刘少奇)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特别要深入批判他的欺人之谈的《修养》”。之后,全区掀起了批判和打倒刘少奇运动,继之引发了批斗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下旬,地革委召开有各县(矿区)、山东农学院、部队和各群众组织代表,红卫兵泰安地区指挥部、工农兵泰安造反司令部代表,前地委、专署主要领导干部和部、局长,前县委(矿区)书记、县长等有关人员参加的揭发批判地委、专署领导人大会。6月4日,地革委召开第三次全体会议,决定立即在全区掀起一个群众性的革命大批判运动,通过批判党内头号走资派,进一步推动全区的斗、批、改,并宣布一批领导干部停职检查。6月下旬,地革委和地区革命工人总指挥部、红卫兵泰安地区指挥部、小学革命师生造反团总部以及各县、地直各口的造反派代表组织召开了揭发批判原地委、专署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大会。9月9日,地革委作出《关于把革命大批判进行到底若干问题的决议》,提出把矛头对准党内头号走资派及其在山东泰安的代理人。15日,地革委在揭发、批判原地委、专署一小撮走资派会议方案中,再次点名提岀揭、批原地委、专署几位主要负责人。由此,全区各地造反组织先后普遍开始揪斗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把他们当做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进行长期、残酷的批判斗争。
  学习王士栋烈士
  5月31日晚8时许,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省军区某部二连战士王士栋在守卫黄河铁路大桥时,为排除障碍,保护大桥和列车英勇牺牲。事后,王士栋生前所在部队党委作出决定,为王士栋追记一等功,追认他为中共党员,并号召部队广泛开展学习王士栋同志的活动。7月24日,山东省革委、济南军区作出“关于学习王士栋同志活动的通知”。7月26日,王士栋烈士的家乡泰安县北集坡公社一万余名群众隆重举行了追悼会。28日,泰安地革委、军分区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全区各群众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部队全体指战员,广大民兵,认真学习王士栋烈士的英雄事迹。
  地革委组织干部群众观看、批判所谓"毒草''影片
  4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中央文革小组成员戚本禹《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一评反动影片〈清宫秘史〉》一文,把矛头指向了国家主席刘少奇和邓小平同志。7月30日,地革委根据中央和省革委部署,组织地专机关、工矿、企业、大中学校、部队观看中央点名批判的10部所谓“反动”影片:《清宫秘史》和“毒草”影片《不夜城》、《林家铺子》、《两家人》、《逆风千里》、《武训传》、《燎原》、《访问印度尼西亚》、《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兵临城下》等。
  全区改变中小学学制
  7月,全区各小学由“四二制”(四年初小,两年高小)改为“五年一贯制”;中学由“三三制”(三年初中,三年髙中)改为“二二制”。同时取消入学考试,实行推荐入学。
  全区掀起“揪叛徒''浪潮
  1967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印发了《薄一波、刘澜涛、安子文、杨献珍等自首叛变材料的批示》,制造了所谓“六十一人叛徒集团”的重大冤案。林彪、江青、康生等还诬称有一条所谓“刘少奇叛徒集团的组织路线”。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清查敌伪档案的指示”和报告。由此,全国各地造反派纷纷成立了所谓“揪叛徒”的组织,掀起“揪叛徒”浪潮。泰安地区也成立了“泰安地区革命造反派抓叛徒联络站”。7月20日,以该联络站为基础,成立了“揪叛徒兵团”。8月中旬,地革委根据中央、省有关指示,成立了由红卫兵、组织、人事和公安部门参加的“地革委抓叛徒办公室”,在地直机关和泰安、莱芜以及原泰安(西)等县(这3个县在抗日战争时期党组织遭受破坏比较严重)的县、区党员干部中抓岀一批所谓“叛徒”。截止1968年2月底,地直机关干部14人被定为叛徒,在3县工作过的党员干部有511人被认为有叛变自首行为。之后,这一错案继续发展。1968年3月2日,地革委成立了“清查敌伪档案深挖叛徒领导小组”,重新建立了“清查敌伪档案办公室”。各县革委会也迅即建立了专门班子。4月,中共中央批转“黑龙江省革委关于深挖叛徒工作情况的报告”,地革委贯彻了这一批示,在发动群众清查敌伪档案的同时,全区开展了检举、揭发叛徒的群众运动,共清查出所谓“叛徒”9824人(含莱芜的数千人),造成众多的冤假错案。“文革”结束后,地委和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对这些案件进行了甄别平反。
  地革委制止冲击各级领导、军事机关
  6月以来,全区多次发生群众组织冲击军事机关(军分区、武装部)、冲击县革委、冲击生产指挥机构的事件,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产秩序。8月29日,为制止上述事件的发生,地革委发出《关于当前几个问题的意见》,要求各级革委会、各群众组织,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保护国家财产,节约闹革命”和咲于进一步‘抓革命、促生产,增加收入、节约支岀'的通知”精神,不准随意冲击县革委,揪斗其成员;不准冲击军事机关,污辱和殴打解放军;不准随意更改县革委生产指挥部名称;不准擅离工作岗位,破坏劳动纪律。由于全区局势仍处于混乱之中,地革委这一通知没有得到贯彻执行,全区冲击领导机关、军事机关的事件仍有发生。
  各级建立“文攻武卫”组织
  上半年,针对全国已经陷入全面内战的局面,武斗事件频频发生,毛泽东提出“要文斗不要武斗”的口号,呼吁制止武斗歪风。江青却提出“文攻武卫”的口号。9月以后,全国各地纷纷成立“文攻武卫指挥部”、“文攻武卫战斗队”等组织。泰安地革委成立了“地区卫戌办公室”和“泰安地区文攻武卫司令部”,各县成立了各种“文攻武卫”组织(群众称为“棒子队”)。结果造成全区武斗事件频频发生,且不断升级,严重影响了社会和生产秩序,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进一步加剧了混乱局面。1969年6月3日,地革委决定撤销“泰安地革委文攻武卫司令部”。
  地革委总结部署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和其他人员安置工作
  根据中央和省革委指示精神,10月5日至10日,地革委召开了各县安置办公室和重点安置县生产指挥部负责人会议,省革委及济南安置办亦派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了自1964年成立地委劳动工资安置城市青年下乡领导小组及各县安置机构以来,全区接收安置知青和其他人员情况。据统计,全区共接收、动员安置下乡人员10360人,其中青年1550人,重点安置在泰安、肥城、宁阳、长清、章丘、新泰、莱芜等县。会议还对下乡人员的口粮、柴草、冬衣、住房、医疗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作出了规定。12月,地革委及各县群众组织联合发出《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通知》,开始动员城市知识青年下乡参加劳动锻炼。
  全区普遍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
  7月至9月,毛泽东视察华北、中南和华北地区,沿途发表了“要斗私批修”等一系列指示和谈话。10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斗私、批修”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根本方针》的社论。7日,中共中央将毛泽东视察谈话印发全国。中旬,地革委举办了以“斗私、批修”为纲,由地革委部分委员、地直原部、委、局、处负责人和机关、工厂、农村、学校中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参加的第一期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此后,各县革委、各级群众组织,纷纷以“斗私、批修”为主要内容,举办各种类型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
  地县革委贯彻“复课闹革命” “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后,各地学校纷纷停课开展运动,大批师生走出校门进行大串连。为此,中央迭次指示,要求各地学校“复课闹革命”。此后,虽然大批学生返校,但未真正实现“复课闹革命”。10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发出《关于大、中、小学校复课闹革命的通知》。地革委和各县革委向全区各中、小学校发出了“复课闹革命”的号召。但由于学生复课后主要是搞“斗、批、改”,加之各地无政府状态和派性斗争严重,许多中、小学未能真正复课。
  全区贯彻毛泽东视察三地区重要指示
  从7月起,毛泽东视察了华北、中南和华东地区,调查了河北等七个省、市“文化大革命”的情况,于9月25日回到北京。26日,全区集会欢庆毛主席视察三地区回到北京。10月7日,中共中央转发《毛主席视察华北、中南、华东地区时的重要指示》(记录稿),要求各地组织群众认真学习贯彻执行。毛泽东指岀:“全国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形势大好,不是小好。整个形势比以往任何时侯都好。”“再有几个月的时间,整个形势将会变得更好”。毛泽东着重谈了干部问题。指出:“绝大多数的干部都是好的,不好的只是极少数。”“对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是要整的,但是,他们是一小撮。”“要扩大教育面,缩小打击面。”10月14日,地革委作出《关于坚决迅速贯彻执行毛主席重要指示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革委会和各群众组织必须闻风而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执行;通过学习毛主席最新指示,以“斗私、批修”为纲,进一步实现革命的大联合;通过学习毛主席最新指示,解决正确对待干部的问题,让更多的革命干部站岀来。毛泽东的指示贯彻后,对于抑制混乱,实现各派大联合、解放干部,起到一定作用。地革委就运动中几个主要问题提出意见
  11月1日,地革委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贯彻执行毛主席最新指示的意见》,对全区“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几个主要问题提出意见,指出,一、进一步认真学习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最新指示;二、加强领导,办好毛泽东思想学习班;三、巩固发展革命的大联合;四、搞好革命大批判,进一步解放干部大多数;五、关于农村文化大革命……重申:不管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或是农村,对原来建立的革命委员会不经上级革命委员会批准,任何群众组织都不得重新夺权;六、立即复课闹革命,掀起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新高潮;七、抓革命促生产,掀起一个工农业生产的新高潮;八、深入基层,转变作风。要求,大部分革委会常委和委员深入到问题较多的单位,与群众实行三同,和群众一起研究解决这些单位的问题;一部分常委和委员留在机关坚持日常工作,并抓好地革委组织机构的整顿和建设工作。
  地革委文化革命办公室成立
  11月7日,地革委成立“文化革命办公室”,负责领导全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活动。
  地革委为“爱国党”案平反
  “爱国党”一案,是1966年8月由原中共泰安县委、县人委报请中共泰安地委泰安县“四清”工作团党委审核,定为反动组织的案件。其主要成员被定为反革命分子,开除党籍和公职,回乡监督劳动。经地革委重新调查,认为此案无确凿证据,11月30日作出给予平反的决定。
  肥城、平阴发生严重武斗事件
  11月,在省革委负责人王效禹和地革委某些人的插手、策划下,肥城、平阴两县发生严重武斗事件。21日,肥城县两派造反组织在县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武斗。武斗中,60多人受伤,原县委、县人委机关遭到严重的打、砸、抢,许多档案资料遗失或被焚。国家财产受到严重损失,社会秩序进一步混乱。从11月18日至12月下旬,平阴县贫下中农指挥部对县革委支持的另一派群众组织“平阴县贫下中农司令部及其下属组织进行了大‘扫荡'”,制造了一系列连续的大规模的武斗事件。其间,平阴县革委被摧垮,参加“三结合”的7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重新被打倒,12处公社革委会全都被摧垮,参加“三结合”的35名公社领导干部重新被揪斗,全县95%以上的工厂、企事业单位和生产大队革委会被冲垮。武斗中,共有660余人遭毒打,其中8人被打死,227人致残,22人终身致残。全县工农业生产无人过问,受到严重损失。
  本年度工农业生产情况
  本年,工农业总产值完成7.2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02亿元;农业总产值4.24亿元;粮食总产量28.15亿斤,棉花总产量0.12亿斤,油料总产量(仅花生数)0.82亿斤。财政收入0.67亿元。1968年
  全区开展学习毛泽东建党思想活动
  1月13日,地革委发出《关于立即掀起一个大学大用毛主席建党思想, 彻底批判中国赫鲁晓夫修正主义建党路线群众运动的决定》,要求全区各地、各单位举办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都要突出这个中心。为此,地革委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领导组织这一活动。
  地革委决定掀起农业学大寨高潮
  1月23日,为贯彻毛泽东主席“抓革命,促生产”的指示,地革委作岀《关于在全区农业战线上掀起学大寨高潮的决定》,要求各级革委会组织广大贫下中农和干部认真学习大寨经验,使之在全区农村全面开花结果。
  地革委增补副主任
  1月,地革委增补国恕连(山东农学院学生,1970年9月被撤职)、马才田(泰安拖拉机修配厂工人,1970年5月被撤职)为副主任。
  地革委就农村“文化大革命”发出通知
  2月3日地革委发出《通知》指出:要求将毛主席视察华北、中南、华东地区时的重要指示和中共中央关于农村文化大革命的指示,再次印发至公社、大队、生产队和各群众组织;要抓住春耕大忙之前的有利时机,掀起一个学习、宣传、落实毛主席指示和中央七条指示的新高潮;必须坚定地依靠赤贫农、下中农,夺取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春节后,各级举办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立即开学,各级革委会、各县武装部及支左部队,要高度重视,抓好农村文化大革命, 建立健全领导机构。
  山东农学院发生“二•五”事件
  2月5日凌晨1时许,在王效禹的支持下,地革委少数负责人调集2000余名工人,携土炮、土枪、步枪、手榴弹、长矛、木棍等武器、凶器和炸药、汽油、硫磺、六六六农药粉等,包围了与地革委意见对立的山东农学院“东方红兵团”占据的一号教学楼并发起攻击,制造了严重的“二•五”事件。事件中有2名学生被打死,13名学生被打伤致残,大部分学生受轻伤, 国家财产受到了严重的损失。
  地革委召开首届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2月6日,地革委召开全区首届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参加会议的代表816人。会议总结交流了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经验体会,表彰了先进。
  对公、检、法机关实行军管
  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派出人员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泰安地区公安机关军事管制委员会”,对已处于瘫痪状态的公、检、法机关实行军事管制。公安、检察院、法院合署办公.、军事管制,部分地恢复了这些部门的工作,在特殊情况下,为维护社会治安和秩序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在极“左”思潮影响下,加之公、检、法的合署等问题,三部门之间失去了相互监督、制约等作用,成为造成大批冤假借案的重要因素之一。
  全区各级普遍建立革命委员会
  3月30日,地革委发岀通知,要求各县认真学习贯彻《人民日报》、《红旗》、《解放军报》3月30日社论《革命委员会好》。社论公布了毛泽东主席的指示“革命委员会的基本经验有三条:一条是有革命干部的代表,一条是有军队的代表,一条是有革命群众的代表,实现了革命的三结合。革命委员会实行一元化的领导,打破重叠的行政机构,精兵简政,组织起一个革命化的联系群众的领导班子。”在此前后到年底,泰安地区各县、公社及各级所属的公司、工厂、学校等企业、事业单位,按照两报一刊社论提出的要求,陆续建立起革命委员会。各级革命委员会替代了全区各级党组织和政府。
  开展清查、打击流氓、打击盗窃和投机盗把活动
  3月22日,全区组织工人、农民、学生、民兵和干部168800余人,对投机倒把、流氓、盗窃分子及没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坏、右分子,进行了全面出击重点打击的统一大清查活动。经半个月统一行动,共查获各种案件8039起,8205人,其中投机倒把者3424起,流氓犯458起,盗窃犯616起,抢劫诈骗犯52起,其他案件1787起。查获长短枪12支,土枪54支,子弹794发,黄金15两,银元399块,鸦片1.9斤,现金61846元,粮食13万斤,以及大批其它物品。还从一些地、富、反、坏分子家中查获一批迷信品、黄色书画、变天帐、反动日记、证章、伪币等。在全区查获的案件中,逮捕判刑21人,拘留14人,交群众批判的2408人,批评教育后释放的4863人,遣送外地政法机关的91人。由于清查活动是在极左思想影响下进行的,岀现了一些错案。
  查庄煤矿建成投产
  3月,肥城矿务局查庄煤矿建成投产。该矿年设计生产能力60万吨,1970年在全国首次试验成功高当普采法,创全国一般机械化采煤最高水平,获煤炭部授予的“高档普采甲级队”和“安全生产甲级队” 称号。朝鲜、比利时、美国、日本等国曾先后派员来矿参观。
  地革委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
  4月3日地革委《意见》指出,全区人口出生率已由1963年的45%。,下降到1966年的36%。;东平县1967年的人口出生率,由1966年的36%。,下降到25%。。又指出,全区许多地方盲目生育和早婚现象日渐增多。为此,《意见》要求各地做好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技术指导,坚决贯彻执行国务院提倡晚婚的指示,并进一步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指导。
  全区各大中学校成立红代会
  4月24日至5月6日,红卫兵山东指挥部泰安分部召开泰安地区大中学校红卫兵首届代表大会。各县、各学校红卫兵代表,解放军代表和干部、教师代表,500人出席了会议。会议作出《紧跟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向阶级敌人发动更猛烈进攻,乘胜前进,夺取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面胜利的决议》。会议确定,泰安地区大中学校红代会是全区大中学校红卫兵的最高权力机构。会议选举出首届泰安地区红卫兵代表大会委员会。随后,地直和各县各大中学校均成立了红代会组织。
  开展清理阶级队伍活动
  在1月1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发表的元旦社论中,提出要彻底清查混在革命队伍内部的一小撮叛徒、特务、走资派以及没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坏、右分子。要发动群众,彻底清查,坚决处理。3月中旬,东平县首先开展了清理阶级队伍工作。4月中旬以后,其他各县也陆续展开。5月6日,地革委召开会议,专门部署了“清队”工作。此后,各县和已经建立了革委会的厂矿、学校、公社、大队,相继成立了“清队”领导机构,从地区到县、公社、大队各级共建立了2340多人的专门“清队”班子。5月中旬“清队”运动推向广大农村。25日,中共中央、中央文革转发了《北京新华印刷厂军管会发动群众开展对敌斗争的经验》。地革委于6月初贯彻了这一经验,全区清理阶级队伍工作开始形成群众性运动。同年10月31日,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公报指出:“认真搞好清理阶级队伍工作,把混在广大群众中的一小撮反革命分子挖岀来。”地革委据此立即在三级干部会议上作了部署,“清队”运动掀起高潮。此后,由于全省范围内的“反复旧”运动,“清队”工作时停时行,至翌年10月底,全区共清出清理对象18022人,其中被定为叛徒的9824人,特务1180人,死不改悔的走资派173人,现行反革命分子432人,没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坏、右分子6413人。清理出各种枪支298支、子弹7011发和其它大宗物品。泰安地区的清理阶级队伍运动,虽然清理岀一部分叛徒、特务、漏网反革命等坏分子,但由于派性干扰严重,政策界限模糊,打击面太宽,对过去已经定性处理的人和事又重新清理审查,且许多单位出现了捆、绑、吊、打等刑讯逼供和挂牌子、戴高帽、游街等违反政策的错误做法,造成了许多冤假错案,自杀、逃匿事件不断发生。据统计,全区自杀230余人;新泰、泰安、东平、长清等县发生打死人事件10起;仅东平、宁阳、莱芜3县就有169人逃往外地隐匿。
  推广宁阳县后鹤山农村基层建设经验
  春,宁阳县鹤山公社后鹤山大队在“斗、批、改”中实行军事编制等“左”的做法,被时任山东省革命委员会主任的王效禹树为农村基层建设的“典型”样板,并在《大众日报》上以《农村基层建设的一面红旗》为题进行了长篇报道,引导各省干部群众前往参观,最多时一天曾达到2万余人。10月8日,地革委、军分区作岀决定,要求在全区范围内立即开展一个向后鹤山大队学习的活动,迅速掀起“斗、批、改”运动的新高潮,把全区办成一个毛泽东思想大学校。之后,后鹤山大队的经验在全区推广。各县、公社、大队普遍召开了学习后鹤山大队誓师大会,到10月中旬,全区有40%的生产大队建立了“五•七”毛泽东思想大学校。至年底,全区厂、矿、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也较普遍地建立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组织干部到大寨参观学习
  从1968年春开始.为推动全区“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广泛开展,地革委组织干部分期分批到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参观学习。全区分10批,先后到大寨参观学习的达7100余人。其中,地、县革委会干部100余人,公社革委会常委500多人,大队革委会干部6500余人。
  地区工人、贫下中农代表大会委员会成立
  5月,泰安地区工人代表大会委员会成立。9月,泰安地区第一届贫下中农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泰安地区贫下中农代表大会委员会,陈承山任主任,李训元、孙守润任副主任。
  撤销管理区
  5月24日,地革委作出决定,凡是已经成立公社革命委员会的地方,原公社所辖管理区一律撤销。到1970年1月3日,地革委决定,凡撤销管理区的,应予以恢复,作为公社革委会的派出机关。各公社据此恢复了所辖管理区。
  地革委举办“肃流毒学习班”
  上半年,地革委在地区党校举办“肃流毒学习班”,将大批原地委、专署机关干部集中起来,写检查,受批判,有的遭到毒打。地革委主任房众夫等被揪斗,地革委成员大部分被更换。
  地革委工作机构调整
  6月,地革委工作机构调整,下设生产指挥部、政治部、保卫部和办公室。政治部下设组织组、宣传组、政治组、群工组和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生产指挥部下设办事组、农业组、工交组、计划组、财贸组、内务组。
  肥城发生“六•一四”事件
  在省、地革委会、造反组织的插手和策划下,6月14日凌晨,肥城县造反派组织冲进县武装部,以保护武器为名,抢劫武器库内的枪支、弹药。虽经守卫武器库的解放军战士劝阻并鸣枪警告,但造反派仍一拥而上,将武器库中的枪支、弹药全部抢运到本派造反组织中,并发到各下属群众组织。随后,这一派群众组织荷枪实弹,连续制造了袭击另一派群众组织的大型武斗事件。有13人在武斗中被打死,11人受伤致残,多人受轻伤。至20日,武斗才逐渐平息。由于两派群众组织相互对立,且武斗不止,肥城县生产、社会秩序一片混乱,县革委会一直未建立起来。7月,为尽快解决两派组织联合问题,山东省军区奉命组建了赴肥城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组成了中共山东省军区赴肥城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临时委员会。省军区宣传队本着“两派组织都是革命组织”的基本精神,积极促成两派组织的联合。8月18日,经省军区宣传队委员会、地革委和肥城县革委筹备小组商定,山东省革委会批准,成立了有干部代表、军队代表、群众代表参加的三结合的肥城县革命委员会。
  工人、贫下中农管理学校
  8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发出《关于派工人宣传队进驻学校的通知》,提出“要在革命委员会的领导下,以优秀产业工人为主体,配合人民解放军战士,组成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分期分批进入学校”。本月,根据中央《通知》精神,专区及各县抽调大批工人,进驻全区108所中等学校和城市小学校,领导学校的“斗、批、改”。此后,又先后派出新汶矿务局、泰安汽车修配厂等8个国营企业的工宣队员154人分别进驻文教、卫生、文艺系统共9个单位。同时,还派贫下中农代表对农村小学和下放到公社的普通中学进行管理,称为“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派遣工宣队、军宣队、贫管会进驻学校的办法,不仅普及到全区各教育单位,而且扩大到除军管以外的其他单位。
  地区小学革命师生红色造反团总指挥部撤销
  9月6日,鉴于各小学均成立了革委会,地革委同意山东省泰安地区小学革命师生红色造反团总指挥部提出撤销的报告。至此,成立于1966年12月的该指挥部宣布撤销。
  开展整党建党试点工作
  9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整顿恢复、重建党的组织的意见和问题》和全省整党建党工作会议精神,地革委首先在4个农村单位和一个工厂单位开始整党建党试点,到12月,地县试点单位发展到100个。各试点单位按照毛泽东提岀的“党组织应是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应能领导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对于阶级敌人进行战斗的朝气蓬勃的先锋队组织”的指示(后来被称为“50字建党方针”),开展整党建党工作,恢复了党的组织生活,并按照毛泽东“吐故纳新”的指示,进行了“吸收新鲜血液”试点工作,发展了一批新党员。
  华丰煤矿发生恶性事故
  10月24日,新汶矿务局华丰煤矿一号井负210水平生产大巷发生煤尘爆炸事故,108名矿工遇难,1055米巷道遭破坏,停产25天。事故发生后,中央煤炭部、省革委、济南军区、泰安地革委、军分区非常重视,派岀领导同志亲赴现场组织抢救。解放军九一医院、一四二医院、一三八医院和当地驻军也到现场进行抢救。省、地两级共同成立了“10・24”事故抢救指挥部。地革委、军分区和地区四大群众组织组成慰问团,做好慰问和善后工作。
  各级大办“五•七”干校
  5月7日,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在纪念毛泽东《五•七指示》发表两周年时,组织大批机关干部下放劳动,在庆安县柳河办起了一所农场,定名为“五•七”干校。10月5日,《人民日报》报道了柳河经验,各地迅速兴起办“五•七”干校之风。11月,地革委在界首办起“五•七”干校,各县随之先后建立。干校建立后,主要集中原地、县领导干部、一般干部和大专院校的部分干部、教师等或长期或轮换到干校劳动、学习,进行“斗、批、改”,有的继续受审查、批斗。“学习”者不分年龄、性别,都按军队编制,从事一些重体力劳动。兴办“五•七”干校,实际上是一种“变相劳改”,是对未结合进各级领导班子和未解放及被打成叛徒、走资派的各级干部进行临时处置的一种措施。在许多部门和单位还变成迫害异己,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手段。兴办“五•七”干校,助长了“知识无用论”,损伤了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的自尊心,产生了恶劣的后果。1979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停办“五•七”干校有关问题的通知》,地区及各县 “五•七”干校停办。区内又刮“反复旧”黑风
  11月初,山东省革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传达中共八届扩大的十二中全会精神,王效禹乘机提岀全省出现了为“二月逆流”翻案、“恢复旧班底”等复旧问题,在全省发动了所谓的“反复旧”运动。“反复旧”大搞“四个指向”,即指向革委会,指向广大干部,指向解放军,指向广大群众,破坏了大联合和三结合。泰安地革委积极参与了“反复旧”运动。11月23日,在全省县以上革委会党员代表会议上,由泰安起草,积极串连,以九地、市代表团的名义,发表了《关于支持济南、青岛代表团对目前山东形势的严正声明的声明》。这实际上是泰安地革委进行“反复旧”的纲领。在地革委编印的《互通情报》上也发表了一些“反复旧”文章,介绍了一些“反复旧”的经验。地革委以泰安电机厂、泰安一中、泰安地区邮电局、泰山公社为“反复旧”基点,并在全区“积代会”上专题介绍了泰山公社“反复旧”的情况。地革委还组成‘调查团”先后到长清、莱芜、宁阳、平阴等县,大搞“反复旧”活动,并向省革委写岀调查报告,转发至全省。各县在地革委的指示下,也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反复旧”运动。泰安地区的“反复旧”运动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据不完全统计,运动中全区被调整、改组的各级领导班子达1055个,有2264名革委会成员被撤换、降职,许多人被揪斗,本来已经联合了的单位又重新分裂,岀现武斗。各级革委会陷入瘫痪和半瘫痪状态,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地革委主要领导人调整
  11月13日,山东省革命委员会研究决定,撤销房众夫泰安地区革命委员会主任职务,由李毅之任主任,增补郭景超为地革委常委。
  地区调集干部、民兵参加根治海河工程
  本年冬和翌年春,为落实毛泽东主席提出的“一定要根治海河”的指示,根据省革委的部署,泰安地区分两批调集5.6万余名干部、民兵,参加根治海河工程。
  公社小学下放到大队,戴帽初、高中班一哄而上
  在11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嘉祥县两个小学教师《把公社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的建议影响下,全区原属公社管理的公办小学全部下放到生产大队管理,大部分公办教师回本大队教学,全区1.4万名公办教师有1.3万名下放到大队,待遇改为记工分参加集体分配,普通中学也下放到公社管理。同时,提岀了“村村有小学,队队有初中,社社有高中”的口号,联办初中、小学戴帽初中班和高中戴帽班一哄而上。教育体制的改变,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造成教师余缺不均;学校的盲目发展,造成师资严重不足,不得不用一批低学历、低水平的人充当教师;学制的缩短,打破了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影响了教学质量。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掀起热潮
  “文化大革命”以来,由于大、中专院校停止招生,到1968年,已积压了三届初、高中毕业生,全国总数达1000万人。国民经济由于受“文革”的冲击,已经急剧恶化。解决这一大批人的就业问题,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题为《我们也有一双手、不在城市吃闲饭》的通讯中,介绍了甘肃省会宁县城镇居民到农村安家落户的情况。并在编者按中发表了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之后,全国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和中央、省的部署,泰安地区也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地革委成立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地区及各县在原安置办的基础上建立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开始有计划地动员、安置初、髙中毕业生上山下乡。全区除动员安置本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外,还接收、安置了济南市的大批知识青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一个时期形成了制度。
  全区农业生产下降
  1968年,因“反复旧”运动和派性斗争的干扰,全区农业生产下降。工农业总产值为7.21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为3.7亿元,比1967年减少0.54亿元。粮食总产量22.77亿斤,比1967年减少5.38亿斤。工业总产值3.51亿元,比1967年增长13.96%;财政收入0.7亿元,比1967年增长4.28%。1969年
  部分剧团撤销
  1月15日,地革委决定,撤销泰安地区梆子剧团、泰安县京剧团、章丘吕剧团、新汶豫剧团。剧团人员全部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9月19日,上述剧团恢复,人员回原所在剧团。
  地革委建立“五•七”
  大队年初,地革委决定建立地革委“五•七”大队,队部设在莱芜县高庄公社,薛允志任队长,于经清任教导员。地直90余名局长、副局长级干部参加了“五•七”大队。学员分散住在社员家中,同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1971年“973”事件后撤销。
  全区开展学习张秀廷等九烈士活动
  3月3日,泰安地革委、军分区作出决定,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265部队(济南军区工程兵独立营)副连长、共产党员张秀廷,排长、共产党员吴安余,班长、共产党员杨成启和战士王元贞、蒋庆武、周登连、阎世观、陆广德、杨广培等九烈士的英雄事迹。张秀廷等九烈士于2月11日凌晨,在平阴县沿黄地区遭到特大凌汛灾害、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与凌汛作斗争,光荣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地革委、军分区决定立即在全区范围内掀起一个大规模学习九烈士活动。4月8日,地革委、军分区组织11000余人,为九烈士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烈士家属及所在县市也派人参加了追悼会。
  潘西煤矿发生恶性事故
  4月4日,莱芜潘西煤矿发生煤尘爆炸,死亡115人,毁坏巷道3700米,停产7个月。事故发生后,中央、省、地、县均组织力量全力抢救,并妥善组织善后工作。
  学习贯彻党的九大精神地革委充实扩大
  4月1日至24日,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九大”肯定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加深了“左”的思想在党员群众中的影响。“九大”结束后,地革委在全区传达贯彻了“九大”精神。5月中旬,地革委召开全区公社以上革委会成员会议,传达贯彻“九大”文件。会议期间,地革委进行了充实扩大,计充实军代表13人,干部代表8人,贫下中农代表13人,工人代表5人,学生代表3人,其他代表2人,共增加44人。充实后的地革委委员共97人。此后,全区掀起一个学习“九大”文献的高潮。据统计,全区共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15.87万期(次),参加人数达336.7万人次;全区组织起不脱产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9367个,宣传队员达37.72万人。
  贯彻中央《批示》和《十条》
  5月4日至28日,参加中共九大的山东省革委会和济南军区的代表留京集中学习。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多次就解决山东问题和王效禹在山东发动的“反逆流”、“反复旧”的错误作岀指示。5月24日,王效禹、杨得志、袁升平以给中央报告的形式,就解决山东问题提岀十条措施。25日,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批准了山东省革委会三个主要负责人给中央的报告(简称《十条》),并就如何解决山东问题作了重要指示(简称《批示》)。6月,地革委召开公社革委会副主任以上干部和部队排以上干部会议,学习贯彻《批示》、《十条》。会上,地革委主要负责人对《批示》、《十条》中提出的解决山东问题,特别是“反复旧”问题作了检查,但避重就轻,贯彻《批示》、《十条》不够认真。12月11日,地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召开各县革委常委会议,才较深刻地检查了地革委执行王效禹错误路线,大搞“反复旧”和贯彻《批示》、《十条》以来的严重错误。期间,各县革委按照上级关于逐级传达落实的指示,分别自上而下进行了宣传贯彻《批示》、《十条》工作。地直和各县干部群众根据《批示》、《十条》精神,批判了“军队支保”、“以我为核心”、“造反派受压”、“干部篡权”等论调。地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还根据“九大精神”和《批示》、《十条》,按照“只能补台,不能拆台”和“多上少下”的原则,对各级革委会进行了调整、充实。
  莱芜举办战争时期民兵联防展览
  夏,莱芜县革委会在中茶叶村举办的介绍茶叶民兵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战绩的民兵联防展览馆开放,先后接待智利、越南、巴西、罗马尼亚等国家的多批参观者。
  实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根据毛泽东关于卫生工作的“六•二六”指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全区开始实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合作医疗制度分队办和社队办两种。队办的由社员、生产队、生产大队各筹集一部分资金(一般每个社员交1.5元),由生产大队卫生所(室)掌握统一使用。一般的常见病可免费治疗,慢性病和重病的医疗费由个人和卫生所共同负担。社队联办的由公社、大队、社员各出一部分资金,设立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经费由公社卫生院统一掌握使用,对危重病人实行免费治疗。到1975年,全区实行合作医疗的大队已达84.4%;实行社队联办两级管理的公社已达到62%;赤脚医生已达到15519名。1978年以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合作医疗制度逐渐废止。
  部署开展整党建党工作
  地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在整党建党工作试点的基础上于7月5日至11日召开了全区整党建党工作座谈会议,地直、各县和部分试点单位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总结了试点工作的经验,部署在全区全面开展整党建党工作。会议要求,做好恢复党的组织生活,建立起新的党支部,县、公社尽快地建立起党的核心领导小组,为建立县、公社党委创造条件。发展新党员必须按照“积极慎重”的方针,采取积极严肃的态度。为下一步全区整党建党全面展开做好准备。会议还提岀,凡是已恢复党的组织生活、建立党支部的单位,要在支部领导下开展整团工作。
  开展学习盛习友活动
  7月17日下午5时,章丘县胡山公社马漏河山洪爆发,把正在过河的九名女社员卷人激流中。正在山上施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某部排长、共产党员盛习友奋力抢救,不幸壮烈牺牲。《大众日报》发表题为《人民的儿子一一盛习友同志的光辉事迹》的文章。9月9日,地革委、军分区发出“关于开展向人民的好儿子一一盛习友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号召全区各行各业学习盛习友同志的英雄事迹。
  宣传贯彻《七•二三布告》和《“八•二八”命令》
  7月23日、8月28日,中共中央发布《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布告》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命令》(简称《七•二三布告》、《“八•二八”命令》),严令各派组织搞好联合,上缴所抢枪械,停止武斗。泰安地革委和各县革委会宣传贯彻《布告》和《命令》,要求全区各单位各群众组织坚决执行,无条件地停止武斗,上缴一切武器,坚决制止打砸抢行为。全区过去被抢去的112支枪支很快全部收缴上来。巴西“人民行动”学习团到莱芜参观访问
  8月5日至9日,由玛利亚率领的巴西民族主义左派组织的“人民行动”学习团由天津到山东,进行为期一周的参观访问活动。期间,该团到莱芜参观访问。听取了县人民武装部负责人关于莱芜党组织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发展壮大过程和对敌斗争经验的介绍;参观了中茶叶大队党组织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配合主力部队作战的事迹展览和地雷爆破表演;参观了古城大队农业生产。
  落实农村体制政策
  鉴于各地发生更改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将生产队一级核算改为实行大队一级核算的情况,省革委下发《关于当前农村体制政策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地按照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落实农村体制政策。8月21日,地革委发出通知,要求各级革委会力争在“三秋”大忙之前,将农村体制政策全部落实。对于那些违背贫下中农意志,影响集体经济巩固发展,实行大队一级核算的单位,应果断迅速地改为生产队一级核算;对于少数经过实践,实行大队一级核算后,有利于巩固集体经济、发展生产的,根据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只要群众同意,就应该积极办好,使之不断巩固和发展。
  印尼共产党代表团在泰安、莱芜参观访问
  8月26日至9月5日,印度尼西亚共产党“燎原队”24人、“星火队”36人,分别在泰安、莱芜参观访问。
  地革委制定解决山区吃水问题规划
  自1967年以来,地革委重视解决山区吃水问题,3年来共完成大揭盖水井488眼,机钻井57眼,引泉42处,扬水站21处,塘坝66座,水池95个,水窖11000多个,解决了22.2万余人的吃水和部分点种用水。截至1969年9月,全区还有176个生产大队,228个自然村,28700户,131000人的吃水问题没有解决。这些地区多是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贡献很大。为了解决这些地区的吃水问题,地革委制定了《1970一1971解决山区吃水规划》,要求1970年基本解决吃水问题,1971年扫尾,并扩大部分水浇地和点种用水。规划两年需完成大揭盖井144眼,机钻井58眼,引水渠3条,扬水站25处,塘坝11座,水池28个,水窖2401个。要求各级革委会要加强领导,把山区吃水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1972年初,地委、地革委又决定,争取在1972年底基本解决山区人畜用水问题,同时解决一部分水利灌溉用水。但是由于受资金、技术、自然条件等制约,这些地方的人畜用水也仅部分得到解决。
  地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建立
  10月13日,为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经中共山东省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批准,中共泰安地区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建立。由郭景超、李毅之、何玉祥、虢洪仁、左彩堂、曹礼琴、国恕连7人组成,郭景超任组长,何玉祥、李毅之任副组长。随后,各县及矿务局革委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相继建立。12月13日,郭景超、虢洪仁、曹礼琴、陈承山增补为地革委副主任,高逢五、刘太东、韩星五、杨兆丰、孙育民增补为地革委常委。
  执行林彪“一号命令”
  3月珍宝岛对苏自卫反击战后,9月,中苏两国政府商定就边界问题进行谈判。林彪借口苏联可能借谈判之机发动突然袭击,乘毛主席不在京,作出了《关于加强战备,防止敌人突然袭击的紧急指示》,要求全军进入紧急战备状态,抓紧武器的生产,指挥班子进入战时指挥位置等。18日,黄永胜等以“林副主席第一号令”正式下达这个《紧急指示》,引起各方面极大震动。地革委、军分区和驻泰部队执行了这一命令,研究了疏散计划,制定了战时工作方案和民兵配属,军分区、各县武装部和驻泰部队都进行了战备动员,研究制定了作战方案,作战分队到达预定位置,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一号命令”是林彪一伙利用人们的仇苏情绪进行的一次篡党夺权的预演,人为地制造了紧张情绪,影响了国内形势,也在国际上造成不良影响。毛泽东主席得知后,立即制止了这一行动,一级战备不了了之。
  莱芜建设钢铁基地
  10月,中共中央指示山东省集中力量加速莱芜地区钢铁工业的建设。11月,中央冶金部副部长叶志强对莱芜地区矿区资源进行实地考察,认为有利建设一座钢铁生产联合企业。同月,中共山东省革委会核心领导小组和中共济南军区委员会决定,采取全省工程会战的办法突击在莱芜地区建设一座中型钢铁联合企业,作为全省重点基本建设工程项目,以莱芜境内原有的莱芜铁矿、沂蒙生建钢铁厂、新城铁工厂等3个钢铁企业和新泰冶炼厂和即将建设的顾家台铁矿为基础,并成立山东省莱芜钢铁工程指挥部,开始厂址选择、设计委托和其他工程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1970年1月下旬,中共莱芜钢铁工程指挥部核心领导小组成立(张如三任组长),同时参加会战的设计、勘测人员进入现场展开工作。该指挥部由济南迁到莱芜现场办公,对外使用“山东省701指挥部”代号(1972年4月1日代号取消)。3月27日,莱芜钢铁基地第一座620立方米高炉工程破土动工。4月11日,召开了会战工程誓师大会。1972年9月15日,莱芜钢铁工程指挥部定名为“莱芜钢铁厂“。1975年5月20日,该厂建成投产,标志着山东钢铁工业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贯彻全省干部工作会议纪要精神
  10月30日,地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在《关于贯彻执行〈全省干部工作会议纪要〉的意见》中指岀,要进一步落实《批示》和《十条》,贯彻全省干部工作会议精神,彻底批判和纠正省革委主要负责人在干部问题上的一系列错误,迅速全面落实干部政策。《意见》要求,把那些应解放的干部要抓紧解放岀来,并选拔一批干部充实到各级革委会;在“反复旧”中领导班子被调整、改组、冲垮的单位,要迅速根据《批示》和《十条》精神和省革委指示,认真做好调整工作。不健全的要尽快充实完善。各县、公社革委会应迅速建立起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到1970年底,全区各级各单位根据地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意见》,调整充实了革委会,建立健全了党的核心领导小组。
  地区各群众组织撤销
  11月13日,地革委决定撤销地区工人代表大会委员会、地区贫下中农代表大会委员会和地区文艺革命造反司令部。
  地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部署掀起学习毛泽东思想群众运动新高潮
  12月3日,中共泰安地革委核心领导小组发出《关于今冬明春进一步掀起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群众运动新高潮的决定》。《决定》要求,今冬明春要在全区以分期分批办好领导成员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开好讲用会和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掀起一个更加广泛、更加深入、更加扎实、更有成效的以学习“九大”文献为中心内容和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群众运动新高潮。
  莱芜生产载重汽车
  本年,山东省交通厅汽车修制厂在莱芜动工修建。翌年,“东方红”牌载重汽车投产。1972年5月,“泰山”牌载重汽车投产。
  地区钢铁厂兴建
  12月13日,为改变泰安地区所需钢铁全部靠省计划调拨的现状,利用境内特别是莱芜县具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和煤炭资源的有利条件,地革委决定由地区投资1330万元在莱芜建设泰安地区钢铁联合企业,并成立了筹建组。翌年春节后,筹建组由泰安迁至莱芜,陆续抽调部分干部和技术人员,开始规划设计,厂址选在莱城西关的雅鹿山前,企业定名为“泰安地区钢铁厂”(习称“小钢联”)。1971年3月,第一座55立方米1号高炉投产。1976年7月2号高炉投产。1977年至1978年,为达到“小而全”的目标,先后建成2.2号氧气吹转炉炼钢车间1座和年产2万吨水泥车间1座,购置了1000立方/小时制氧机设备一套,并准备上马轧钢项目。由于当时资金不足和许多技术问题未解决,炼钢、制氧、轧钢项目均未完善投产。
  地革委加强全区教育工作
  12月下旬,为贯彻落实全省中、小学教育革命会议精神,地革委在章丘召开了全区教育革命经验交流会。据统计,1969年度全区适龄儿童入学率较“文革”前降低16%,有的山区公社适龄儿童入学率仅为36%。地革委要求各级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必须加强党对教育革命的领导,确定专人分管教育革命工作。县革委要设专门机构。公社、管区、大队的领导班子除有专人分管,还应设有相应的办事人员。要抓好中、小学领导班子的调整与健全。中等学校要由地、县或公社派军、工宣队去领导,建立三结合的校革委。大队联办中学、农中和小学,要在管区和大队党组织的领导下,建立健全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小组(或革委会),有条件的学校,可先建立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或临时支部,以加强党的领导。
  西港煤矿动工兴建
  本年,西港煤矿动工兴建。1976年1月31日建成投产,设计能力年产原煤30万吨。中共山东省委书记苏毅然到矿剪彩。
  本年度工农业生产情况
  本年,工农业总产值完成8.03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61亿元;农业总产值4.41亿元,粮食总产量29.61亿斤,棉花总产量0.17亿斤,油料总产量0.34亿斤。财政收入0.7亿元。1970年
  莱芜发电厂动工兴建
  1月1日,莱芜发电厂在对仙门村南动工兴建,设计年发电量37.5万千瓦。一、二、三号机组分别于1972年12月、1973年9月和1975年10月并网发电。
  国家庄、白庄煤矿动工兴建
  1月8日,年设计能力为45万吨的肥城矿务局国家庄煤矿建井指挥部成立。1975年7月1日建成投产。同年12月,年设计能力为30万吨的白庄煤矿建井指挥部成立。1978年12月建成移交生产。
  长清遭遇黄河特大凌汛灾害
  1月下旬,黄河上游解冻开河,至27日下午2时,长清县以下,济南市老徐庄至齐河县豆腐窝20余公里长的河段被冰凌全部封塞,上游水位猛涨,最高水位超过1958年花园口22200立方米/秒特大洪水的当地水位19公分,大量冰凌倒灌长清县许寺、城关两公社。两公社受淹生产大队51个,6065户,33841人,共倒塌房屋1375间,尚有1215间濒临倒塌,淹没土地48900亩,死亡大牲畜40头、猪500头,损失农具2840件、地瓜种40万斤、牛草180万斤。灾害发生后,在省革委、济南军区的指挥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和兄弟县派人赶赴现场抗洪救灾,迅速将灾民全部转移岀来。为帮助灾区群众渡过洪灾,地革委紧急拨款4万元,化肥30万斤和煤、煤油等日用品一宗。2月22日,地革委又拨给长清县救济款20万元和电动机20台、木材50方、变压器1台及高压线、铁丝一宗,扶助两受灾公社群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落实周恩来总理批示,制止破坏泰山文物、山林现象
  继“文化大革命”初期破“四旧”运动,泰山文物、名胜古迹惨遭破坏之后,泰安破坏文物,毁坏名胜古迹,滥伐山林的情况时有发生,破坏严重。据初步统计,截至2月,泰山林场被滥伐树木6万余株,仅泰安迎胜大队即滥伐1.5万余株;汉、唐等朝代石碑、石刻、铜器等被破坏也很严重,部分唐、汉碑刻被推倒、砸碎后铺路、垒墙。铜器被破坏尤甚,仅1969年10月1日前,在泰山上被砸毁铜器即1万余斤,岱顶北后石坞明代铜器也被砸毁运下山,山顶碧霞祠许多珍贵铜兽被盗走。泰山上下的一些自然风景石被毁严重。泰山极顶,东起“探海石”,西至“丈人峰”,突出地面的自然风景石,多被打光,山下虎山水库四周更为严重。特别是擂鼓石路与“号令山”齐名的“擂鼓石”,是保存了两千年的文物石,也被炸掉。2月6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对反映砍伐泰山林木、乱打山石、破坏文物的人民来信作岀批示;“责成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派得力人员查办此事。”2月11日,省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发出《关于认真做好文物古迹、山林保护管理的通知》,又派调查组到泰安调查处理此事。为此,地革委立即召开专门会议,抽调干部12人,配合省调查组,对此事进行了全面调查,采取果断措施,有效地制止了滥伐树木、乱打山石和毁坏文物古迹的歪风。1970年5月6日,为进一步加强对泰山文物古迹、山林的保护管理工作,地革委决定建立了“泰山管理委员会”。此后,泰山文物、古迹、山林等的保护管理工作进入了有序管理阶段。
  东平湖库区移民村台修建基本完成
  在省、地区的大力扶持下,到1970年1月,东平县东平湖库区移民先后返迁回湖区的共51个大队,33000余人。计完成47个大队的村台工程,解决了30661人的住台问题。到1971年春,51个大队全部完成了村台修建工程。
  全区开展“一打三反”运动
  根据中共中央1月31日《关于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的指示》和《关于反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的指示》、《关于反对铺张浪费的通知》及省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的有关指示,从2月中旬开始,全区开展了“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的群众性政治运动,即“一打三反”运动(开始称“一打两反”运动)。2月12日至17日,地革委两次召开县革委领导会议,部署“一打三反”运动,会后,地革委成立了运动领导小组,下设“一•三一”办公室和“两反”办公室(后改称“一打三反”办公室),各县也相继建立了领导机构,迅速在全区掀起了大检举、大揭发、大批判、大清查的高潮。全区有4300余名干部,分期分批深入基层抓点带面。在“一打三反”运动中,全区共查岀叛徒、特务和其他反革命分子25370人(大部分属于一般政治问题和定性错误的冤假错案);揭出贪污盗窃百元以上、投机倒把300元以上的23025人,其中5000元以上的87人,万元以上的23人,共计贪污和非法得款1308万元。“一打三反”运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打击了一批反革命分子和贪污盗窃分子。但是,在“左”的指导思想下,法制极不健全,办案依据“公安六条”,加上地方派性严重,造成了许多冤假错案,特别是在政治领域里尤为严重。至1974年11月,“一打三反”运动结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打三反”运动中造成的冤假错案得到了纠正。
  地革委公布各部室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成员
  3月14日,地革委核心领导小组通知公布:中共泰安地革委办公室核心领导小组由5人组成,曹中鲁任组长,唐忠锐任副组长;中共泰安地革委政治部核心领导小组由9人组成,朱传贤任组长,曹礼琴、杨兆丰任副组长;中共泰安地革委生产指挥部核心领导小组由10人组成,何玉祥任组长,左彩堂、高逢五任副组长。肥城兴建7450工厂
  为加强“三线建设”,中央军委装甲兵徐州坦克教具厂于4月迁至肥城城关公社夹子山前(今属潮泉镇),建中国人民解放军7450工厂。1975年开始批量生产军用产品。1986年增加民用机械生产项目。
  地区第三届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召开
  4月1日至8日,泰安地区第三届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全区工交、农林、财贸、文教卫体、党群政法等各条战线的代表850余人。据统计,1970年,全区出席县以上“积代会”的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16764人,先进集体3520个;共评出四好单位8752个,五好工人、社员、民兵320215人。
  宁阳县化工产品用于人造卫星
  宁阳县化工厂生产的优质氧化钠用于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的当天,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中央文革小组向该厂发贺电鼓励。
  辛泰铁路新建工程开工
  4月,辛店至泰安铁路新建工程开工。地革委从各县抽调民工1.1万人参加修建工程。该工程连结胶济、津浦干线,全长161.75公里,1974年6月竣工,7月1日通车,1980年12月31日正式交付运营。
  试行税制改革
  4月1日,地革委根据中央和省税制改革委员会关于合并税种,简化征税办法,改革不合理的工商税制度的指示,公布了《泰安地区国营企业纳税办法》(试行草案),将原来征收的多种税合并为一种税。第一批实行税改的企业,自1970年1月1日起执行。
  济南市二千余名知识青年和干部到泰安插队落户
  5月中旬,济南市2000名知识青年和300名干部到泰安地区农村插队落户。地革委和各级革委会妥善安置了这批知青和干部。一年来,全区在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指示鼓舞下,掀起了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下乡安家落户的热潮,全区共安置城镇和外地下乡的知识青年1.3万余名。
  地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调整
  5月26日,王众音任中共泰安地区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副组长、地革委副主任。
  整党建党工作全面展开
  早在1967年12月2日,中共中央、中央文革下达了《关于整顿、恢复、重建党的组织的意见和问题》的文件。此后,中共中央先后转发了北京大学、北京二七车辆厂、上海国棉七厂等单位的整党建党.316・“文化大革命”及两年徘徊时期经验。根据中央和省有关指示,泰安地区于1968年4月开始进行整党建党工作试点,1969年下半年开展了整党建党工作。其间,由于“清队”、“一打三反”运动,整党建党工作只是穿插于运动中进行。到1970年6月,“清队”、“一打三反”运动告一段落,全区开始全面转入整党建党工作。地专机关党员干部都集中到学习班进行整党学习。对照“五十字建党纲领”,进行“斗私批修”,再次“人人检查过关”。1970年4月,地直机关恢复了第一批党员的组织生活,之后,地直各部门和各县党员的组织生活逐步得到恢复。同时,根据“吐故纳新”的建党方针,全区有1036名党员受到处理;突击发展了12423名党员。到1971年5月,全区10个县、3个矿务局中,有8个县和1个矿务局召开了党代会,恢复建立了党委;全区116个公社中,有113个公社开展了整党建党工作,103个公社恢复建立了党委。在此基础上,中共泰安地委恢复建立。到1971年底,全区整党建党工作基本结束。通过整党建党,全区党的基层组织和各级党委得到恢复建立,党员组织生活得到恢复。但由于在指导思想上和工作部署上坚持“左”的错误,因此,在整党建党过程中处分了一些不应当处分的党员,暂缓了一些不应当暂缓过组织生活的党员,同时吸收了部分不具备党员条件、派性十足、靠造反打砸抢起家的人入党,提拔了一些“文革”中有错误的干部,造成了党组织严重不纯。上海市莱芜炼铁原料基地建立
  6月13日,上海莱芜炼铁原料基地筹建组成立;同年11月20日,定名为张家洼工程指挥部,设计年产铁矿石400余万吨,投资3.95亿元。;1984年12月改称冶金部张家洼矿山公司,1985年完成井巷工程4.3万米。
  开展增产节约运动
  6月20日,地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指示〉的通知》,要求在全区掀起一个学习、贯彻、落实毛泽东主席批示的《中共中央关于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指示》的宣传活动,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增产节约运动的认识。增产方面,农业要抓好“三夏”和秋季作物大田管理,加大增产措施,确保农业生产计划的完成;工业要特别努力增加原材料、燃料和支农产品的生产,积极发展新品种。在节约方面,大力搞好煤电的节约和废钢铁的回收;认真清仓清库,积极开展技术革新,提倡发明创造。各级要加强领导,保证增产节约运动深入开展。通过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到年底据不完全统计,超额完成废钢铁回收计划3万吨;节约钢材1700余吨,工业用煤47000多吨、生活用煤12000余吨,木材2万余方,电力3700多万度,石油549吨,有色金属21吨;清出各种库存物资价值625万元,钢材394吨和其他物资一大宗。
  开展整团建团工作
  6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整团建团工作的通知》,在整党建党工作全面展开的同时,全区开展了整团建团工作。截至翌年4月中旬,全区开展整团的单位有7803个,占原有团的基层组织总数的97.7%;建立团支部的6515个,占开展整团基层组织数的83.5%;已建立基层团委89个,占应建团委总数的50.5%;有3445个单位共发展新团员36968人;有211个单位共处分犯错误团员164人。中共泰安地委建立后,全区整团建团工作进展加快,到1971年底,全部完成整团建团任务。
  泰安、新泰、长清3县遭受严重雹灾
  7月19日上午7时左右,泰安、新泰、长清三县的部分公社遭受严重雹灾。据统计,三县受灾公社17个,其中重灾公社9个,重灾大队296个,成灾面积534003亩,其中减产3成以上的14.1万亩,减产4至5成的10.38万亩,6至7成的10.52万亩,绝产的18.39万亩。尤以泰安县灾情为重。该县共18个公社,受灾的即有13个,其中受灾严重的7个,全县绝产失收面积达13.1万亩,共被砸毁房屋28758间,损失果子等620万斤。灾情发生后,地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救灾工作。当天即派出机关干部深入受灾社队进行慰问,帮助开展救灾工作。郭景超、何玉祥亲自到泰安、长清,高逢五到新泰,检查指导受灾社队进行抗灾斗争。同时,地革委拨出早熟玉米种和一部分化肥,支援受灾社队及时抢种。驻泰安人民解放军抽调干部组成抗灾指挥部,并调8个连队到受灾最重的泰安县各社队进行慰问,帮助群众开展抗灾斗争。7月24日,地革委发出《关于紧急动员起来战胜冰雹水涝灾害夺取农业大丰收的紧急通知》,要求加强领导,各行各业要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全力支援受灾地区。中共泰安县革委核心领导小组于受灾后的第二天,即向全县提出了“变灾害为动力,全县过《纲要》计划不变”的要求。在地、县委的领导和解放军的帮助下,广大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使灾害程度大为减轻。
  大中专院校恢复招生,全区推荐首批工农兵学员
  6月27日,中共中央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恢复“文革”以来中止的高等院校招收新生。文件规定高等学校招生废除考试制度,“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学员”。7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泰安地区开始按照上述办法招收工农兵学员。地革委成立了高等学校招生领导小组和招生办公室,开始为髙校推荐学员。翌年1月,泰安地区首批工农兵学员进入大中专院校学习。这种所谓招生制度改革,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质量,在大中专学校中造成了秩序混乱、学生程度参差不齐,教学质量无法保证的后果。
  地革委常委会中群众代表实行“三不脱离”
  7月10日,地革委发出《关于地革委常委中革命群众代表实行“三不脱离”后的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岀:“九大”以后,通过落实《批示》、《十条》,已陆续在基层实行了“三不脱离”。《通知》要求,一、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关心他们的进步和成长;二、组织他们阅读应该阅读的文件;三、参加一定的会议。所在单位召开有关重要会议时,可视情邀请他们参加。
  全区讨论修改《宪法修改草案》
  7月27日至8月下旬,根据中共中央7・20通知和省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的部署,全区各级党组织和革委会迅速掀起一个广泛地群众性地传达学习中央7・20通知和讨论修改1954年宪法的活动。7月27日至29日,全区各级党组织将中央通知传达到全部群众,发动全区对1954年宪法进行讨论修改。28日,地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进一步学习了中央通知,逐条讨论了1954年宪法,提岀了修改意见。7月27日、29日和8月10日,地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三次向省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作岀报告,对《宪法修改草案》提出了数十条修改意见。
  青岛、济南一批企业迁入泰安地区
  按照中央备战的要求,沿海一批企业迁入内地。自1966年以来,青岛、济南等地先后迁入泰安地区8个企业,截至1970年7月,已建成投产的4个,部分建成投产的3个,正在安装的1个。7月,省革委又确定1970年从青岛、济南迁入泰安地区企业14个、机械学校1个,分别迁入肥城、平阴、东平、泰安、新泰、莱芜等6个县。为加强企业搬迁工作的领导,地革委、各有关县成立了企业搬迁办公室。这些企业的迁入,增强了全区工业的实力。
  增补地革委和地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成员
  7月25日,经省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同意,增补翟宪明任地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副组长、地革委副主任;顾平、赵仲生、田辉银任地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成员、地革委常委;赵国志、傅聚良、吴旭光、陈英海任地革委常委。8月21日,因部队调动,免去虢洪仁中共泰安地革委核心领导小组成员、地革委副主任职务。9月21日,经省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批准,高逢五任中共泰安地区革委会核心领导小组成员、地革委副主任。
  召开全区抓革命促生产跃进誓师大会
  8月11日至20日,地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召开由县、社革委党的核心小组负责人和管区干部966人参加的“抓革命促生产跃进誓师大会”。会上,传达贯彻了全省地、市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会议精神,由大寨大队队长贾承让介绍了大寨大队的经验,同时,全区26个工农业生产典型单位介绍了经验。会议研究讨论了全区“四五”计划和下一步工作计划。会议要求:一、进一步在全区范围内掀起一个大学习大宣传毛泽东思想和毛主席革命路线,大树跃进思想, 搞思想革命化的群众运动。二、抓革命促生产,立即掀起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高潮。三、突出党的领导作用,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两化”(革命化、年轻化)建设。
  地革委制定全区国民经济‘'四五”计划
  8月12日,地革委制定全区国民经济“四五”计划。“四五”计划初步设想:农业大发展,粮食生产1972年上纲要,1975年总产40亿斤,棉花过长江(80斤),花生亩产300斤,每户两头猪,每人一亩高产稳产田,农业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农业产值翻一番,工业产值增长1.5倍,每县一座化肥厂,提前建成三级农机修配网,建成小而全的钢铁联合企业,提高机械制造能力,增加设备自给率,初步具备为工农业服务的技术后方,“四五”平均基本建设投资比1970年安排增长15%。
  一批学校迁撤
  8月13日,省革委通知,山东省泰安煤矿学校由泰安迁往淄博洪山煤校校址;山东省济南电力学校迁往泰安,与泰安电力学校合并;山东省泰安财会学校,下放到泰安地区;山东省泰安水利学校改为农林水干部学习班;山东省泰安林业学校撤销。上述各校于1970年9月1日为交接日期。
  全区爆发多种流行性传染病
  8月以来,全区疟疾、乙型脑炎、布氏菌病、痢疾、肠炎等病激增,至8月20日据不完全统计,疟疾发病已达15703人,比去年同期增长4.8%;乙脑发病476人,死亡19人,病死率为12.4%;布氏菌全区都有发生,以长清县为重,约有500人。为此,地革委于8月29日发岀《关于积极做好当前主要疾病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县迅速健全卫生防疫机构,充分发动群众,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地革委组织医疗卫生防疫人员迅速深入病区,进行救治。在地、县革委的重视下,全区疫情很快得到控制。为加强对全区爱国卫生运动的领导,地革委成立了泰安地区爱国卫生委员会,何玉祥任主任。
  调查处理抗日战争时期莱芜党员自首问题
  8月,根据省革委会指示,地革委、莱芜县革委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织了由军代表、地县革委会干部参加的调查组,对莱芜县抗战时期党员群众性悔过自首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组查阅了历史档案,搜集了当时鲁中各级党组织负责人的证明材料和部分叛徒的口供材料。得知造成大批党员群众性自首的原因是在日军气焰最猖狂的时期,山东分局、鲁中区党委在“反自首”斗争中的指示有偏差,以及党在大发展时期,少数不纯分子混入党内等。为此调查组对这一时期有悔过自首问题的12660人提出处理意见:还活着在家和在本县工作的10183人(现在仍是党员的829人),其中属于叛徒性质的986人,占悔过自首现有人数的9.68%;属于自首变节行为的2000人,占悔过自首现有人数的19.64%;属于政治错误或政治历史问题的7197人,占悔过自首现有人数的70.68%。地革委、省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同意调查组的处理意见,并报中央批准备案。
  贯彻全国北方地区农业会议精神进一步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
  7月下旬,国务院召开北方地区农业生产会议。地革委生产指挥部副指挥左彩堂带领泰安、肥城、莱芜、章丘、新泰5县8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决定每五年召开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8月,地革委认真贯彻了全国北方地区农业会议精神,组织各级干部学习了《人民日报》社论中提出的“昔阳能办到的,你们难道不行吗?一年不行,二年不行,三年行不行?四年、五年总可以了!”的要求,在全区掀起了学大寨,赶昔阳的热潮。进一步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9月25日,地革委发出通知,要求各县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立即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学习《人民日报》(9月13日)发表的“农业学大寨”的社论和“山西省昔阳县学大寨的调査报告”,抓好本地区学大寨的先进样板,迅速掀起农业学大寨的新高潮。12月4日,地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作岀《关于贯彻执行省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决定〉的决定》。指出,1970年全区涌现出一批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有2个县、24个公社、1370个大队粮食产量跨过《纲要》(即亩产达到500斤),1个公社过“长江(即亩产达到800斤)”,55个大队粮食亩产超千斤。“四五”的奋斗目标是:三年粮、棉跨《纲要》,工业要加番,让大寨的经验迅速在全区遍地开花。《决定》要求,今冬明春组织100多万劳力,开展土、肥、水、林大会战;水利建设继续坚持小型为主,配套为主,社队办为主的方针,同时搞一些骨干工程,争取3年实现水利化;大搞植树造林和发展养猪;全面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实行科学种田;各行各业要大力支援农业。大力发展“五小”工业(本地区为小钢铁、小煤矿、小化肥、小农机、小水泥),争取3年内做到从制造到维修、从主机到配件基本自给。此后,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逐渐在全区掀起高潮。
  地革委撤、建部分工作机构
  9月3日,中共泰安地区革委会核心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成立山东省泰安地区革委会农林局、水利局、重工业局、轻工业局、煤炭工业局、电力工业局、交通局、财税局、粮食局、商业局、民政局、卫生局、基本建设局、劳动局、物资局、计划办公室、军事工业小组(国防工业办公室)、工商行政管理局、生产指挥部办公室、政治工作办公室。原地革委生产指挥部办事组、计划组、工交组、财贸组、内务组、农业组、水利组同时撤销。同年11月,地革委设立了电信局,7月地革委设立了保密委员会。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工作
  7月21日,为进一步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地革委决定成立泰安地区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左彩堂任组长。10月19日,根据中央和省革委计划生育工作会议要求,地革委批转地革委生产指挥部《关于进一步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意见的报告》。要求今明两年内,把本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69年的2.4%,在农村降到2%以下,在城镇控制在1.5%以下;县、社、队都要建立计划生育工作办事机构,机关、厂矿、学校、企事业单位、街道也都要设立计生委或领导小组。
  山东医学院迁至楼德
  10月,山东医学院由济南迁至新泰县楼德,下设曲阜、枣庄、楼德、新汶4个教学点。1974年该院迁回济南,原校舍建为山东医学院楼德分院。1981年改称泰山医学院,迁至泰安。
  部署各级机关干部学习毛泽东五篇著作
  11月23日,根据中共山东省革委核心领导小组《关于县以上领导干部学习问题的通知》,地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决定,利用每周二、四、六下午学习时间,地、县机关干部和公社、管区干部主要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五篇著作,同时选读《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国家与革命》中的部分章节;生产大队、工厂车间的领导干部要选读或通读五篇著作;广大群众主要学习毛泽东哲学语录。
  全区地方工业获较快发展
  本年度,泰安地方工业发展较快,小钢铁、小煤炭等基础工业得到初步发展,切削、锻压、农机、农电、化肥、农药、汽车制造工业从无到有;轻工、纺织、制纸、制药、化工原料工业也有相应发展。为农业服务的地方工业体系开始形成。全区地方煤矿产量已达到59.03万吨,章丘建成小而全的钢铁联合企业;全区10个县均建立了农机修造厂,有112个公社建立了农机修配厂,占公社总数的96.4%,已有3301个大队建立了农机修配组,占大队总数的50.9%,三级农机修配网已初步形成;全区10个县都有水泥厂,其中公社办的水泥厂就有39个。泰安县18个公社,就建立了16个水泥厂;全区化肥厂已发展到6个,平阴、肥城化肥厂正在建设中。1970年生产化肥73892吨,占国家全年供应量(11万吨)的66.8%。1970年主要支农产品与1969年相比,柴油机增长5.5倍,农用水泵增长65.6%,电动机增长2倍,变压器增长40.7%,农电线路增长34.6%。
  全区农田水利建设取得成效
  本年度,在农业学大寨号召指引下,全区贯彻了北方农业工作会议和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的高潮。仅冬季,全区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投入劳力66.9万人,平整土地35万亩,建大寨田10万亩;投入水利建设的劳力70万人,扩大水浇面积40万亩,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60万亩,全区已有1636个大队达到每人一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
  本年度工农业生产形势明显好转
  在地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领导下,全区纠正了王效禹的错误影响,批判了派性,解放了一批老干部,加强了各革委会的领导力量,通过整党,恢复了组织生活,建立了各级党委,并贯彻了全国计划会议和北方农业会议及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区工农业生产有了明显好转。虽然遇到旱、涝、虫、雹等自然灾害,在全区人民的努力下,仍获得农业较好收成。全年农业总产值4.59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28.05亿斤,完成年计划的94.76%(1969年为29.6亿斤)。全区工业总产值5.56亿元,超计划29.3%,比1965年增长59.53%。农用化肥、柴油机、水泵、电动机、变压器、农电线路都有较大幅度增长。全年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3亿元,较1969年增长59.35%,比1965年增长71.5%;搬迁企业17个,其中7个投产。全区财政收入0.94亿元,较1969年增长25.53%,比1965年增长17.02%。1971
  年莱芜矿务局恢复建立1月,莱芜矿务局恢复建立,辖潘西、西港、安仙、矿山、南冶等煤矿。
  基层单位重建“三代会”和妇女组织
  1月中旬,地革委召开各县群工组负责人会议,部署重建全区基层单位工代会、红代会、贫代会和妇女组织。地革委要求在工交、财贸、基建系统建立工代会;在农村建立贫代会;中等以上学校建立红代会;在生产大队建立革命妇女委员会。到6月份,全区各地基层单位的“三代会”和妇委会基本建立起来。
  全区各级领导班子开展“反骄、破满”整风活动
  1月20日,地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发出《关于认真落实省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关于贯彻执行毛主席重要指示,开展一场反对骄傲自满,提倡谦虚谨慎的自我批评运动的指示〉的通知》,要求在全区范围内深入开展反对骄傲自满,提倡谦虚谨慎的自我教育活动。《通知》指出,运动的重点,是县以上党委(核心领导小组)成员。县以上党委 (核心领导小组)、机关,要集中一段时间,召开党委扩大会,或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吸收下面的同志参加,实行开门整风。实行开门整风,把自己摆进去,广泛发动群众,对“骄”字查表现,批危害,挖根源。《通知》下发后,全区各级领导班子开展了“反骄、破满”整风活动。
  全区接受、安置下乡知识青年逾二万
  泰安地革委认真搞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据统计,自1964年开始接受、安置城市下乡人员至1971年2月,全区共接受、安置城市下乡人员22900余人,其中,下乡插队知识青年7300余人。
  开展批陈整风运动
  根据中共九届二中全会作岀的对陈伯达进行审查的决定和党中央《关于召开各级地方党代表大会的通知》及省委指示精神,地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开展了批陈整风(时称批修整风)运动。年初,地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结合四好总评和批陈整风会议,发动机关干部帮助整风。4月15日至22日,地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召开了有各县(矿务局)主要负责人和地革委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核心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继续开展批陈整风。整风中学习了毛泽东主席的《我的一点意见》,批判了假马克思主义者、野心家、阴谋家陈伯达在九届二中全会上向党发难,企图利用“天才”欺骗广大党员干部,分裂党的罪行。整风中,全区广大党员干部根据毛泽东主席“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的指示,开展了学习马列著作的活动。通过批陈整风,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识别真假马列主义的能力。
  开展清查“五•一六”运动
  根据中共中央1970年3月27日发出的《关于清查“五•一六”反革命阴谋集团的通知》精神和省革委的部署,地委成立“五•一六”专案领导小组和专案办公室。4月10日,地革委召开各县、矿务局党委和地直几大单位负责人会议,决定全区县以上已经搞好整党建党的单位,都要有领导、有计划、有准备地发动群众,开展清查所谓“五•一六”的群众运动。5月19日,省委常委听取泰安地革委汇报后指示:“在批陈的基础上,深入开展清查‘五•一六'反革命集团的群众运动。”5月28日,地委召开清查“五•一六”工作会议,发动全区开展清查运动。运动中,全区抽调专案人员1805人,在770个单位进行了清查。经清查,地委将山东农学院二・五事件、肥城六•一四事件、砸烂泰安县革委等13件事列为与“五•一六”有关的重大事件。1972年3月13日,地委再次召开会议,进一步开展清查运动。到11月,地委决定,全区原排查的13件大事件调查后调整为4件(山农二•五事件、砸泰安县革委会、平阴大扫荡和肥城6.14事件);全区共举办了336人的学习班,319人经过审查已排除“五•一六”分子嫌疑,予以解脱。同时,还清查出外地扩散来的“五•一六”嫌疑分子50人。清查“五•一六”运动把各种事件都作为本来就不存在的所谓“五•一六”组织进行清查,又制造了一批冤假错案。落实党的干部政策
  根据省革委1969年9月召开的全省干部会议中强调的大胆解放和使用干部、增加革委会中领导干部名额的精神,泰安地革委成立了专门班子, 通过近2年的工作,对解放和使用干部做了大量的工作。各县革委和基层组织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据统计,全区原有地、县、社领导干部779名。截至4月份,除50人外,其余729人全部解放,结合到领导班子中或安排其他工作。其中地专正副书记、专员9人已全部解放,结合进领导班子6名,安排工作2名,调走1名;原县委、县人委正副书记、县长97名,已解放81名,结合进领导班子66名;原公社正副书记、社长679名,已解放628名,结合进领导班子519名。
  莱芜破获“圣贤道”反革命案件
  4月,莱芜县公安机关破获了重大反革命会门组织“圣贤道”。此案以毕守德、孙其周、朱茂正等人为首,涉及莱芜、章丘、博山的12个公社、41个大队、6个居委会、7个矿、5个党支部,共有道首、道徒304人。该道早在1946年即改号“天领大道宗统圣主国”,以济南为伪“中京城”,毕守德自称皇帝。解放后,该道恢复发展道徒,扩充反革命势力;编造反革命纲领文件,制造谣言,煽惑群众,攻击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奸污妇女,诈骗钱财,妄图组织反革命暴乱。
  中共泰安地委和各级党委恢复建立
  5月21日,中国共产党泰安地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岀席会议的代表998人,代表全区162028名党员。王众音致开幕词。郭景超作了题为《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阔步前进》的工作报告。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泰安地区第一届委员会,共计委员54人、候补委员7人、常委13人。5月25日,中共泰安地区第一届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地委常委和地委书记、副书记。郭景超任地委书记,王众音、翟宪明、何玉祥任副书记。地委常委为郭景超、王众音、翟宪明、何玉祥、高逢五、顾平、赵仲生、田辉银、左彩堂、曹礼琴、韩星五、张海涛、李秀兰(女)。会议还作出了《关于加强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促进思想革命化的决议》。在此前后,泰安地区所属10个县和3个矿务局均先后召开党代会,选举产生了新的县委和矿务局党委。各公社也先后召开了党代会,建立了党委。这次党代会贯彻了“九大”的错误方针,肯定了“文化大革命”,否定了建国后17年泰安的各项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提出了许多错误的口号。
  新泰、宁阳发生严重雹灾
  6月19日、20日,新泰县境内发生严重雹灾,降雹15分钟,平地积雹15~20厘米,大者如拳头,重350克。有5个公社的93个大队受灾,面积达48000亩,粮食减产300万斤。同月,宁阳县境内大部地区遭受雹灾,青苗多被毁坏。钱正英到泰安视察
  6月,国家水利电力部副部长钱正英在省革委副主任穆林陪同下,来泰安地区视察水利工作,并在泰山剧院作“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专题报告。
  地革委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
  7月26日,地革委发出《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指岀,我区地处黄河下游,泰山周围,除泰山以外,长清县孝堂山的汉代石室;灵岩寺的唐塔宋塑;章丘县的城子崖;大汶口的新石器遗址都是全国稀少的珍贵文物。为此要加强保护。一、继续贯彻执行中央“1967年5・14通知”和省革委“1970年4・10布告”;二、凡属中央、省、县级保护的革命遗址、纪念建筑物、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刻、雕塑、壁画、图书、字画等必须加强保护,落实到有关部门具体管理,不准随便拆除和挖掘或改用;三、由泰安地区泰山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全区的文物管理工作。各县责成文化馆(站)负责。8月,因驻岱顶的一些单位建蓄水池放炮,导致碧霞祠等古建筑严重受损。为此,地革委立即派工作组调查处理此事。地革委决定:凡是在泰山保护范围以内的地区,不论任何单位或个人,不经主管部门准许,一律不准乱打山石,更不准放炮开石,以确保风景名胜区的安全和自然面貌的完整;要提高对保护泰山文物古迹重大意义的认识,克服无政府无纪律现象。违反者,有关领导人要做出检查。地委召开全区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会议
  9月4日至12日,地委召开全区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会议,各县、公社、管区和厂矿企业单位的负责人,以及部分重点大队的干部共1608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听取了地委副书记王众音关于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的报告和地革委副主任顾廷臣传达的全省计划、工交会议的精神及地委书记郭景超作的总结报告。会议总结交流了一年来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的基本经验,研究讨论了地委拟定的《关于汶河流域、沿黄河县社和东平湖区农业发展重点规划》,部署了全区学大寨、学大庆的任务。这次会议的召开对全区“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运动是一个很大的推动。会后,各县先后召开了农业学大寨、冬季农田基本建设誓师大会,在全区掀起了“两学”高潮。
  传达“九•一三”事件有关文件
  9月13日凌晨,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林彪及其死党,在其反革命政变阴谋败露后,乘飞机仓皇出逃,叛国投敌,在蒙古温都尔汗附近坠机身亡。18日,中共中央发岀通知,将“九•一三”事件通告全党高级干部,然后逐级传达到广大人民群众。9月底,地委根据中共中央的通知精神,开始逐级向党内外群众传达中央有关文件。此后,批判林彪反革命集团运动在全区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九•一三”事件的发生,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加深了对“文化大革命”的怀疑,它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的失败。制定汶河、沿黄、湖区农业发展重点规划
  10月,地委制定《汶河流域沿黄县社、东平湖区农业发展重点规划》。指岀:全区总耕地面积887万亩,旱田面积占62.7%。山丘耕地面积423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只有58万亩,占山丘耕地面积的13%。少数石灰岩山区,人畜用水都很困难。但沿黄、沿汶河、沿湖等低洼易涝地区,大部分洪涝威胁较严重。为此,计划在“四五”期间,或更长一些时间内,通过山水林田的综合治理,做到根治汶河,彻底改造沿黄县、社及东平湖区的风、沙、涝、洼土地,使之变为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田,相应地发展多种经济,基本上改变全区面貌。《规划》对“四五”期间上述流域、区域的根治制定了具体措施。
  山东矿业学院建立
  10月31日,山东省革委决定,撤销泰安煤矿学校和山东煤矿学院,以山东煤矿学院为基础,组建山东矿业学院。院部设在泰安煤矿学校。
  长清、平阴两县黄河管理机构成立
  长清、平阴两县沿黄河滩区共有9个公社,488个生产队,556个自然村,75717户,341264人,耕地面积617220亩,两县黄河河道总长93公里。1957年前,两县设有黄河管理机构,1958年撤销。遇到特大洪水时,两县多处护滩工程被毁,造成沿黄滩区土地大量坍塌,许多村庄滩入河内。自1967年以来,两县已修护滩工程22处,设193个石堆,工程长达12公里,建设扬水站数十处,从而稳定了河槽,保护了滩岩和村庄的安全。鉴于上述情况,10月29日,地革委决定并报省革委批准,成立山东省黄河河务局长清县、平阴县工程管理组,隶属黄河泰安修防处和该两县革委会领导。
  鄂庄煤矿动工兴建
  11月16日,新汶矿务局鄂庄煤矿动工兴建,设计能力年产原煤45万吨。1982年8月投产。
  肥城兴建陆房革命烈士陵园
  11月18日,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中共肥城县委、县革委在陆房战斗遗址处动工兴建肥城县陆房革命烈士陵园。翌年,该陵园落成。分散在肥城县各地的100余名革命烈士遗骨迁往陵园安放。
  全区服役制干部转正
  年内,根据省委、省革委指示,泰安地委、地革委对1965年至1966年在全区各县农村选拔录用的434名服役制干部(其中57名为省团校分配到泰安地区的)进行了全面考察,重新录用。434人中,除少部分参军或退职外,大部分转为国家正式干部,部分转为国家职工。
  执行中央粮食征购任务一定五年的通知
  本年,全区执行中共中央《关于继续实行粮食征购任务一定五年的通知》,征购粮食任务稳定基数时间由3年改为5年,超购任务一年一定,超购加价30%。
  本年度工农业生产取得较好成绩
  全区工业总产值完成6.66亿元,超计划16.8%,比1970年增长16.52%。地方“五小”工业发展迅速,地、县小铁厂有3处建成投产,年产1.3万吨;县社小煤矿年产量达73万吨(列入计划的48万吨);合成氨达到33.16万吨;柴油机年产达到4.8万马力;小水泥厂共有80多处,年产水泥17万吨。全区县、社、队三级农机修造网初步形成。基本建设完成投资额4.45亿元,占计划的102%,比1970年增长72.36%0全年财政收入完成0.98亿元,比1970年增长4.08%。全区粮食总产量达到32.41亿斤,比1970年增长13.42%。棉花总产量0.17亿斤,比1970年减少8.8%。花生总产量1.41亿斤,比1970增长35.9%。林业、副业等生产也取得较好成绩。全区有2个县(新汶、泰安)、26个公社、1674个大队粮食亩产上《纲要》,2个公社、219个大队过“长江”。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好于往年。全区副业收入达6550万元。1972年
  泰安派技术干部赴尼泊尔援建公路
  2月,泰安地区交通系统派出技术干部,赴尼泊尔援助建设公路,至1986年1月先后派出6批20余人(次)。
  王众音调省工作
  2月,地委副书记王众音调省工作。
  地革委确定重新治理大汶河流域
  1966年,专署曾向中央、省报告,中央确定将汶河治理列入黄河治理规划,当年拨款600万元。“文革”开始后,中央中断了拨款,这项工作暂时停止。为了继续治理好汶河,地革委于2月确定仍按1966年治理方案,把汶河流域治理列入黄河治理规划。
  地委召开全区计划会议
  3月18日至28日,地委召开全区计划会议,传达讨论了全国、全省计划会议精神。会议研究安排了1972年全区国民经济计划。
  全区文艺创作、演出较前活跃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地委组织各县、矿务局组成专门创作班子和演出队伍,于5月举行了全区文艺创作会演,参加演出的共15个代表队。地区还举办了全区美术、摄影作品展,在地区所在地和各县城、矿务局进行巡回展岀,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全区建起一支较强的专业、业余创作队伍,共有创作人员850余人。一批文艺作品被选送到省里展出。“文革”以来岀现的文艺萧条局面有所改观。
  安置济南市下放插队干部
  从1970年4月开始,济南市先后有263名干部、教师、医务人员下放到泰安地区,被分别安置到地区下属的8个县农村插队参加集体劳动。7月17日,根据省委指示,泰安地委和济南市委共同协商决定,除少数因病或确有其他困难的干部回济南安排工作外,其余大部分干部及家属就地安排在泰安地区各县工作。
  高逢五任地委副书记
  5月17日,经中共山东省委批准,增补地委常委高逢五任地委副书记。
  全区持续开展批林整风运动
  5月20日,全国批林整风汇报会在北京召开。7月27日,地委召开第一届委员会第二次全委扩大会议,传达贯彻中央批林整风汇报会议精神和省委三届二次全会精神,部署在全区进行批林整风运动。8月下旬至9月初,各县委、矿务局党委均召开了骨干会议,传达了地委扩大会议精神。9月10日前将中共批林整风汇报会议和省委三届二次全会及地委扩大会议精神传达到基层。之后,根据全国批林整风汇报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专案组整理的《粉碎林彪反党集团反革命政变的斗争》材料及省、地委的部署,全区开展了批林整风运动。地委和县委首先选择一批单位进行试点工作,然后全面铺开。到1973年4月至6月,全区批林整风运动进入高潮。4月3日,为清查林彪反党集团在泰安地区的反革命阴谋活动,地委成立了清查领导小组。4月29日至5月19日,地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贯彻中央和省里的有关文件,部署进一步深入批林整风。5月22日,地委又召开各县委常委、矿务局党委扩大会议,部署在全区搞好批林整风,彻底清查林彪及其死党的反革命阴谋活动,发动到会人员帮助领导整风。会后至6月3日,各县、矿务局均召开会议,部署全面开展批林整风运动。在运动中,全区各行各业认真学习了中央关于粉碎林彪反党集团的文件和毛泽东主席《在外地巡视期间同沿途各地负责同志的谈话纪要》、《毛泽东致江青同志的信》、《我的一点意见》,揭发批判了林彪反党集团制定《“五七一工程“纪要》,谋害毛泽东主席、发动反革命武装政变和叛国的罪行,批判了林彪等“阳奉阴违,口是心非,当面说好话,背后捣鬼”的反革命两面派实质,及“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无政府主义;批判了林彪等鼓吹的“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和“灵魂深处爆发革命”的唯心论的先验论,及其形而上学的论调。运动中,各级党委都把批林整风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地、县除召开会议贯彻外, 还确定专人分工抓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农村。全区共培训宣讲骨干2万余人,宣讲中央12个文件。地、县委机关进行了开门整风,严格解剖自己,研究了改进措施。三秋期间,共派出9200多名干部深入农村,帮助社队解决问题。地委还部署了各级学习马列、毛主席著作问题。批林整风运动以“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的基本原则为主要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思想和路线方面的教育,开展了读马列和毛主席著作的活动。批林整风运动对于纠正极“左”思潮和反对无政府主义及稳定全区政治、经济形势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江青等人的干扰破坏,没有抓住林彪一伙的极“左”实质,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清算林彪反党集团的罪行。
  地委党校恢复建立
  6月23日,地委决定,原中共泰安地委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改为中共泰安地委党校。9月18日,地委党校委员会建立。
  整顿县、社煤炭企业
  泰安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为县、社发展地方小煤矿提供了条件。截至1972年7月,全区共建成县、社、队办小煤矿73个(其中县办9个,社办24个,队办40个),年产原煤70多万吨,比1966年增长7倍。但是,由于地方小煤矿缺乏严格的审批手续,安全生产条件差,且发展有一定肓目性。有的在国营煤矿采区内乱采掘,有的乱采国营煤矿的护河煤柱和隔离煤柱,有的甚至与国营矿井采通,严重影响和威胁着矿井的安全,给国家造成很大损失。为此,地革委于7月开始,对全区县、公社、大队办的小煤矿进行整顿:对未经批准开发的小煤矿,限期按级审报批准;对一些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限期按级审报批准;对一些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井,坚决关闭整顿;对大队办煤井,逐步纳入公社管理;对新开发的煤矿,严格审批手续。并要求县、社办煤矿必须遵守开发协议,不准越界采掘。
  地委召开一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
  7月27日,地委召开一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学习贯彻中央批林整风汇报会议和省委三届二次全会精神,总结地委一届一次会议以来的工作,研究确定今后的工作任务。会议在部署今后工作任务时主要强调了4个方面的问题:一、进一步广泛深入地开展批林整风,不断加深思想和路线教育。二、认真攻读马列和毛主席著作,提高看书学习的自觉性。三、切实搞好“斗、批、改”,进一步落实党的政策。四、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全面和超额完成今年国民经济计划。
  全区开展整顿纪律、作风活动
  8月,根据中共中央[1972]28号文件精神和省委《关于整顿纪律、纠正不正之风的决定》,地委在全区开展了整顿纪律、整顿作风(纠正不正之风)活动,并建立了领导小组。地委先后召开了4次会议进行部署,多次派人深入县、社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各级党委把“两整顿”活动作为批林整风的一项重要内容,层层传达贯彻中央28号文件和国务院、省委有关文件,向广大干部群众进行路线、政策、纪律等方面的教育,掌握了边整边改的原则,特别是在纠正不正之风方面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解决了一些存在的问题。活动中,地委对全区各单位占用学校、医院、群众福利、机关、企事业和集体单位的房屋、土地和车辆、家具等物资进行了清理。据统计,全区共占用房屋79处,63352平方米,占用土地1234亩,占用车辆、家具、器械等物资4万余件。到年底,全区各单位占用的房屋、土地、物资等基本退还。“两整顿”期间,地委还对自1964年国务院《关于严格禁止楼堂馆所建设的规定》下发后全区违反规定所建的楼堂馆所进行了调查处理。据统计,自1964年国务院《规定》下发以来,全区共建楼堂馆所22处,建筑面积23671平方米。这些项目的建设,有的挪用计划内物资,有的平调集体单位的劳力、资金和物资,严重违反了国务院的《规定》。到1974年3月,“两整顿”活动结束。
  亚非记协、作协友人到泰安参观访问
  10月17日至19日,亚非记协总书记查禾多和亚非作协临时代理负责人里萨达等一行10人,在中央、省对外友协有关人员陪同下,参观访问了泰安。外宾游览了泰山,参观了地区堞丝厂、泰安县白铁厂,举行了文物保护管理座谈会,观看了电影《泰山》、《祖国大地遍地花》。
  恢复建立地区建设银行
  12月11日,根据基本建设拨款任务的实际需要,经上级批准,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泰安地区支行(兼管泰安、宁阳两县)、莱芜钢铁厂建设银行专业支行建立。在基本建设任务较集中的肥城县(兼管东平、平阴)、章丘县(兼管长清)、新汶县(兼管新泰)、莱芜县(兼管张家洼)4个重点县设立办事处。地区建设银行在地革委和省建设银行双重领导下,以地区为主开展业务。
  地革委设立部分局、办
  本年,地革委设立体育局、对外贸易局、广播局(由广播管理站改设)、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
  全区各学校开展学工、学农、勤工俭学活动
  全区各学校在上好文化课的同时,开展学工、学农、勤工俭学活动,截止1972年底,全区有60%以上的学校实行了厂校、队校挂钩;有46%的学校建有小工厂769处,小农场3555个,有土地12809亩。据1972年底不完全统计,共收入粮食301.49万斤,饲养猪、牛、羊等家畜2910头,收入款123.51元,相当于全区教育经费的6.15%。减轻了国家、集体、与社员的负担,解决了部分单位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
  加强文物管理工作
  到1972年底,全区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156处及一大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加强文物工作的管理,地革委专门成立了泰山管委办公室,各县文化馆均确定专人分管文物保护;全区已建立文物保护小组84个,发展文物通讯员95人。
  全区党组织发展状况
  本年,全区有党委183个,党总支676个,党支部8579个,党员181701人。
  本年度工农业生产取得较好成绩
  1972年,随着全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好转,全区人民在地委、地革委领导下,工农业生产取得较好成绩,特别是农业生产按照“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苦战一年,战胜了虫、风、雹等各种自然灾害,尤其是几十年来罕见的旱灾(全区受旱灾面积达560万亩),获得较好收成。全区工农业总产值完成15.44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7.85亿元,比1971年增长15.16%;农业总产值7.59亿元,比1971年增长8%,粮食总产量32.41亿斤,与1971年持平;全区粮食亩产上《纲要》的县,由1971年的2个增加到3个,上《纲要》的公社,由1971年的26个增加到36个(共有1980个生产大队)。其中3个公社、468个大队跨过“长江”,肥城县汶阳公社所有生产大队全部亩产过千斤(是全地区第一个亩产过千斤公社)。多种经营收入明显增加,全区公社集体收入5.41亿元,比1970年增长23.3%,其中林、牧、副、渔等业收入由1970年的1亿元上升到1.6亿元,增长37.5%,大大超过了农作物生产增长幅度。全区农业机械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全区农用动力(包括拖拉机)达50.4万马力,每个生产大队平均84马力,比1970年增加87.6%。但全区农业生产发展很不平衡。粮食亩产在400斤以下的公社46个,占公社总数的40%,其中有8个公社亩产在300斤以下;有16807个生产队粮食亩产在400斤以下,占生产队总数47.3%,其中有1411个生产队粮食亩产在200斤以下;有31个公社、14742个生产队(占生产队总数的41.5%)社员集体分配口粮在300斤以下,其中有1752个生产队集体分配口粮不足200斤。1973年
  扭转计划生育工作被动局面
  1月17日,地委、地革委召开了全区计划生育工作会议,总结1972年全区计划生育工作,部署1973年工作任务。据统计,到1972年底,全区总人口达到654.4万人,比1949年增加了233万人,比1965年增加了183.6万人;1956年每人平均占有耕地2.18亩,1972年每人平均占有耕地减少到1.33亩;1972年粮食总产量比1956年增长了7.8亿斤,而人均占有量却减少了27斤。全区人口控制指标1972年比1971年回升了1.52%,人口增长率仍高达22.77%。,比全省平均数高1.83%。,净增人口14.7万人。除长清、新汶2县有所下降外,其余8个县都有回升,新泰县人口增长率达28.95%。,回升3.7%。,是全省最高的县,形势非常严峻。为此,地委、地革委要求各级党委把计划生育工作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任务,列入党委重要工作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狠抓人口控制指标和节育措施指标的落实。并下达了1973年两项指标。3月17日至19日,地委、地革委召开各县计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会议,进一步部署计划生育工作。4月中旬,地委、地革委组织了一次全区计划生育工作落实大检查。6月,为贯彻全国计划生育会议精神,地委、地革委提出了贯彻意见,要求各县人口自然增长率,1973年降到19%。1974年城市和农村分别降到10%。和15%。;1975年农村降到14%。以下;到1980年农村降到10%。以下。贯彻意见中还决定将计划生育工作正式列入全区国民经济计划之内。7至8月,为实现年内计划生育工作目标,地委、地革委抽调各县计生工作人员40人,组成3个工作队,分别到新泰、泰安和其他几个县帮助指导工作。经过各级党委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全区计划生育工作扭转了被动局面,形势开始好转。到年底统计,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18.8%。,提前一年实现国务院关于人口“四五”规划指标。
  地革委设立部分委、办、局
  2月,地革委设立计划委员会(由计划办公室改设)、基本建设委员会(由基本建设局改设)、工交办公室、农林水利办公室、财政贸易办公室、战备办公室、科学技术办公室、机关行政管理局、建筑联合社(5月恢复)。8月,电信局、邮政局合并,恢复设立邮电局。10月,气象局设立。11月,农林局撤销,分设为农业局、林业局。
  公、检、法军管撤销
  3月1日,鉴于公安、法院党组织已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已经配齐,并已公开办公的情况,地委与派出军管人员的9661部队协商研究,决定撤销“中国人民解放军泰安地区公安机关军事管制委员会”,军管人员同时撤出;恢复建立“泰安地区革命委员会公安处”(此时,根据新宪法(草案)规定,检察院的工作由公安机关负责)和“泰安地区中级人民法院”。6月上旬,根据省革委指示,“泰安地区公安处”和“泰安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恢复建立,于7月1日对外办公,各县同时撤销军管会,恢复建立公安局和人民法院。1974年1月,地革委公安处改为“泰安地区公安局”,各县公安机关统称公安局。
  进行普及农村小学教育调查
  3月上旬至4月底,为进一步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完成“四五”期间普及农村小学五年教育的任务,地委组织人员对全区普及农村小学教育的状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全区共抽调调查人员2837人,并发动基层干部、教师、贫下中农代表63823人参与了这项调查工作,逐队、逐校、逐村、逐户进行了调查。据调查统计,全区5988个生产大队,设有小学校6444所,达到了队队有小学,在校学生107万余人,全区小学教师总数为37406人,其中公办教师921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提高到95.48%,比贯彻《纪要》以前上升了13.68%。地委、地革委还适当控制了高中班的发展,调整合并了过于分散,学生少、条件差的小学附设初中班,由1972年底的2760处,调整为1964处,共腾出教室1190间,1559名教员,充实加强了小学。农村中学教育也有相应发展。
  地委清查领导小组成立
  4月3日,为彻底清查林彪反党集团在泰安地区的反革命阴谋活动,地委决定成立地委清查领导小组,由郭景超、翟宪明、何玉祥、高逢五、赵仲生、韩星五、张海涛7人组成。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全区群团组织恢复建立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区各级群众团体组织普遍受到冲击,组织机构陷于瘫痪状态,工作被迫停止。1971年5月中共泰安地委建立后,各级群众团体开始恢复建立。1973年5月至7月,共青团泰安地委筹备小组、泰安地区总工会筹备小组、泰安地区妇女联合会筹备小组、泰安地区贫下中农协会筹备小组先后成立,开始全面恢复建立共青团、工会、妇联、贫协等群团组织。5月,共青团泰安地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共青团泰安地区第一届委员会。6月,泰安地区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泰安地区工会委员会。7、8两月,泰安地区妇女联合会、泰安地区贫下中农协会分别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先后成立了妇联、贫协第一届委员会。在此前后,各县及公社也都召开了共青团、工会、妇联、贫协代表大会,恢复建立组织。
  刘维理任泰安地委副书记
  6月6日,经中共山东省委批准,刘维理任中共泰安地委副书记。
  地委纠正清查“五•一六”运动扩大化错误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五•一六”专案联合小组等决定和省委的部署,全区自1971年4月开始的清查“五•一六”运动,于1973年6月在全区普遍开展并掀起高潮。地委和各县委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清查“五•一六”领导小组,全面开展了大检举、大揭发、大清查、大批判。在清查“五•一六”运动中,把“文化大革命”中持不同观点和犯有错误的群众和部分革委会成员作为“五•一六”分子进行清查,并采取了举办学习班的方式,对清查对象进行隔离审查。据统计,全区共有889人被办学习班审查,其中经地、县两级批准入学习班的有305人,未经地、县两级批准办学习班的有584人。在清查中,因受江青反党集团的干扰和派性的影响,犯了严重扩大化的错误,使许多人受到迫害和错误处理。特别是在学习班中,以隔离审查和“留宿隔离”的方式,剥夺了人身自由,有些学习班甚至采取了逼供信的手段。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解决山东问题的有关指示,至11月,地委开始纠正清查“五•一六”运动中所犯的扩大化错误,并多次召开会议,各县委、矿务局党委开展了平反工作。之后,地委宣布在清查“五•一六”运动中,地区排查的山东农学院“二•五”事件、肥城“六•一四”事件、平阴大“扫荡”等13件大事件一律撤销,未经省批准而隔离和变相隔离的一律解除,对没有平反的要迅速平反。此后,地委和县委抓紧进行了平反工作,退还了检查材料,由组织出面向本人检讨、赔礼道歉,对影响本人和亲属受牵连的问题,按照党的政策作出适当处理。至翌年8月,全区清查“五•一六”运动基本结束。经查实,全区无一人参加“五•一六”组织。
  各级领导班子实行老、中、青三结合
  根据中央要求,地委在各级领导班子的配备上注意贯彻老、中、青“三结合”的原则。截至7月份统计,全区原属省、地委管理干部已解放的占96%以上,已安排各级领导职务的占已解放干部数的96.9%。在注意发挥老干部骨干作用的同时,加强了青年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全区从工人、农民中选拔了680名青年同志,充实了干部队伍。鉴于各级领导班子中,青年干部不足的实际情况,地委于7月1日下发了《关于贯彻执行省委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决定的意见》。《意见》指岀:各级领导班子和机构中,缺乏新生领导力量的情况是比较严重的。地革委组、局以上领导干部中,平均年龄50.36岁,全区10个县委常委以上干部中,平均年龄46.5岁,30岁左右的仅占10%。全区公社正副书记相当一部分也在45岁以上,且体弱多病者较多。为此,地委计划在两年(1973年和1974年)内,培养选拔年轻干部2200名左右。其中,地委正副书记1至2名,地委常委2至3名(35岁左右不超过40岁),地委、地革委正副组、局长一级干部52人;县委正副书记10人,常委20人,县委正副组、局长一级干部400人;公社正副书记116名(其中25岁左右的公社正副书记1至3名);地直厂矿、企事业单位也要按照上述精神,分别配备年轻干部。同时,还决定在各级党委、革委办事机构中,充实3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150人。选拔年轻干部充实各级领导班子和机构,实行老、中、青“三结合”,增强了各级领导班子的活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由于把关不严,个别干部选得不准,不能胜任工作,造成一些不良影响。
  地委总结发展党团员情况7月21日,地委书记郭景超在地直机关党员干部会议上总结了全区党团员发展情况。指岀,全区通过整党建党,98.6%的党员恢复了组织生活。全区有33013名先进分子被吸收入党,有187410名青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反复旧”中全区发展的121名党员经过整党审查,对其中61名具备党员条件的重新发展为党员,占50%。对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宣布原来发展无效,并给他们提出努力方向,有些已成为发展对象。
  全区开展落实政策工作7月,地委根据中共中央和省委[1973]33号文件精神,对全区“一打三反”和“清队”运动中清出的案件进行定案处理。经过近二年半的工作,到1975年底,将应定案处理的62833人中的62485人进行了定案处理,占99.9%;在已定案件中,定为敌我矛盾处理的2067人,占3.3%;定为敌我矛盾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的1675人,占2.6%;定为人民内部矛盾免予处分或给予纪律处分的58743人,占94.1%。根据省委指示应重点复查的案件共4549人,已复查完4452人,占98.1%;经过复查,原处理正确的3565人,占80.2%;处理错误的645人(其中全部错的197人),占14.4%;原处理基本正确、减轻处分的242人。运动中,发生非正常死亡911人,已查清做结论和善后工作的902人,其中定为敌我矛盾自杀的88人。在运动中,各案因贪污盗窃和投机倒把应退赔款项和补税罚款共1145万元,已退补罚款652万元。这项工作到1976年5月基本结束。
  地委、地革委领导班子调整8月,按照中央通知和省委通知要求,泰安地区党政机关的军代表和“三支两军”人员陆续调回部队,部分留在地方工作。27日,中共泰安地委、地革委领导班子调整,狄生任中共泰安地委书记、地革委主任,原地委书记郭景超改任副书记,高逢五、刘维理、曹礼琴任地委副书记,张海涛任地委副书记、地革委副主任,原地委副书记何玉祥改任地委常委,谷前任地委常委、地革委副主任。免去翟宪明地委副书记、地革委副主任和顾平、赵仲生、左彩堂地委常委、地革委常委职务。根据中央、省委通知精神,各县委、县革委和各矿务局党委、局革委领导班子同时进行了调整。
  学习党的十大文献8月24日至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党的十大错误地坚持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地委根据省委通知,组织全区各行各业,通过办学习班、讨论会、座谈会和党校辅导等形式,集中一个月的时间,学习、宣传十大文献,贯彻十大精神。地、县委和矿务局党委组织了万余干部,教师深入基层,深入各行各业,组织指导学习十大文献。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共组织宣传车40余辆,宣传队300余人,培训宣传骨干近20万人。
  全区麻疯病防治取得显著成绩麻疯病是一种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非常有害的传染病,在全区各县都有分布。为了根除麻疯病,保证人民身体健康,到1973年9月,全区有9个县建立了皮肤病防治所,有8个县建立了麻疯病防治村。新泰、新汶2县麻疯病人全部得到隔离治疗。根除、治疗麻疯病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据统计,从1955年到1972年,全区累计发现麻疯病人4393人,已治愈2364人,因老、病等原因死亡1036人,正在和需要治疗的993人,其中553人得到收容治疗,仍有456人散住在社会上。为此,地委指示有关部门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尽快将散落在社会上的病人集中收容治疗,防止其在社会上蔓延。
  地革委抽调民工参加津浦铁路复线工程建设10月15日,地革委从泰安、宁阳、长清等县抽调民工4500人, 参加津浦铁路复线工程建设。各县贫协组织阶级、路线教育展览活动各县贫协组织发动广大社员写村史、家史,举办阶级教育、路线教育展览活动。自10月至翌年8月,全区有613个生产大队举办了阶级、路线教育展览。主要内容是:党的十次路线斗争史、旧社会三座大山压迫下贫下中农的血泪史、建国以来本单位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斗争史、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和远景规划。
  地委制定全区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初步规划草案
  12月2日,地委召开全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工作会议,传达了毛泽东主席给李庆霖的复信和中央领导的指示。会议贯彻了《山东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若干问题试行草案》,制定了《泰安地区1973年至1980年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初步规划草案》。《规划草案》确定,1973年至1980年全区需安置上山下乡知青6.4万人,其中省分配由济南到泰安地区安置的2.2万人,分别由宁阳(6000人)、章丘(5000人)、泰安(5000人)、东平(2000人)、平阴(1000人)、长清(3000人)等县负责安置。另4.2万名知青原则上由所在县负责安置,需跨县安置的新汶矿务局1.1万人、新泰县7000人,莱芜县4000人。《规划草案》下达了1973年冬至翌年春全区动员和接收安置的任务共1.2万人,其中省分配由济南市来泰安安置的知青共4000人。还对知识青年的生活、住房、就医、报酬、学习等方面作了规定。全区开展“批林揭袁”活动9月底,省委印发《彻底批判袁升平的严重错误的材料》,要求迅速掀起揭批林彪反党集团的罪行和袁升平错误的高潮。12月10日,地委召开各县、矿务局党委书记、政治部主任、宣传部长以及地直机关干部、地直企事业部门党支部委员以上干部1000余人参加的“批林揭袁”报告会,邀请淄川区委、北镇活塞厂和济南百货公司等单位党委书记作报告。此后,全区对袁升平(济南军区政委、中共山东省委第二书记)进一步进行了错误的批判,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本年外事活动泰安地革委外事组先后接待6批来自越南、阿尔巴尼亚、坦桑尼亚等国家实习、考察人员108人,接待归国侨胞5批38人。
  地委重视农村业余教育据1973年底统计,全区约有70%的生产大队办起业余民校,有208200人参加了学习,占青少年文盲、半文盲总数的43%;能坚持常年学习的业余民校有1825处,114800人。农村业余教育仍是教育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据统计,全区尚有青少年文盲、半文盲493000多人,其中妇女364000人,占74%。一般的县,青少年中文盲、半文盲占30一40%,有的占50%。有的县农村大队、小队干部文盲、半文盲占40%。为此,地委要求各级党委和有关部门,加强领导,健全机构,配齐干部,认真抓好农村业余教育。全区党组织发展状况本年,全区有党委191个,党总支713个,党支部8918个,党员194006人。
  本年度全区工农业生产稳步上升1973年,全区工农业生产稳步上升。全区工农业总产值完成16.2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8.77亿元,比1970年增长36.6%;农业自1970年贯彻全国北方地区农业会议和省农村工作会议以来,至1973年底,全区呈生产稳步上升趋势。1973年全区农业总产值7.44亿元,比1970年增长38.31%。粮食总产量达到36.12亿斤,比1970年增长22.31%;全区粮食亩产上《纲要》的县,1970年只有1个,1973年增加到4个,上《纲要》的公社由1970年的19个,1973年增加到55个,其中省庄、山口、寨里、伏山4个公社过了“长江”,汶阳、泰山2个公社过了千斤;棉花、花生、大麻等经济作物和林、牧、副、渔生产也有了相应的发展;全区3年中共扩大水浇地150多万亩,稳产高产田110万亩;农用动力机械,每个生产大队平均达到107马力,比1970年增长1.4倍。1974年地革委领导班子调整1月3日,地革委领导班子增加刘维理、韩星五、李元明、李群(地委常委)任地革委副主任。13日,恢复吴振明、史泉松地革委常委职务。
  全区开展批林批孔运动1月18日,经毛泽东批准,中共中央转发由江青选编的《林彪与孔孟之道》。24日和25日,江青等在北京连续召开在京部队单位和中直机关、国家机关的“批林批孔”动员大会。江青等人打着“批林批孔”的旗号,在大会上发表煽动性演说,对周恩来、叶剑英等中央领导同志进行不指名攻击,在全国煽动起“批林批孔”运动。2月初,地委先后召开“批林批孔”动员大会和工作会议,运动在全区全面展开。地委决定由狄生、郭景超、韩星五抓批林批孔运动,抽调干部建立了专门机构具体抓。并培训一批骨干。地委在省庄公社桑家睚大队、泰安一中、泰城市场街和一个企业、一个财贸单位进行了试点。各县、矿务局也先后召开了批林批孔动员大会,进行了试点。“批林批孔”运动搞乱了人们的思想,泰安的造反派重新拉帮结派,搞“进驻”、“踢开党委闹革命”等,泰安地区又出现了混乱局面,地、县领导机关受到冲击,部分干部、工人离开岗位,生产秩序和社会秩序被干扰。据1974年上半年统计,全区工业总产值只完成计划的28.5%,比1973年同期下降了40.7%;27种主要工业产品,有25种比1973年同期减产。生铁、煤炭、柴油机、钢、机床等减产50%至80%。运动中,不少单位进行了抵制,运动搞得冷冷清清。至年底。“批林批孔”运动基本结束。
  地革委撤、建部分局、办2月,地革委国防工业办公室撤销。8月,地革委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9月,地革委煤炭化工局撤销,分设煤炭工业局、化学工业局。
  全区农电事业较快发展全区各级党委、革委会重视发展农电事业。截至3月,全区10个县均建立了供电局,有62个公社建立了农电站,1324个生产大队建立了电管小组,全区有104个公社、2452个生产大队通了电,电工人数达8900余人。
  地委继续贯彻执行农村各项经济政策针对各县少数生产大队出现的一些违犯政策的现象,4月,地委发岀《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经济政策问题的通知》,指示各县、各公社,要坚决制止任意分队、并队,改变基本核算单位;坚决制止任意收回或扩大自留地;坚持《六十条》规定的按劳分配的原则;实行“定额管理与评工记分相结合的劳动计酬办法;加强山林、树木管理,制止破坏山林,树木的现象。”全区举办“样板戏”、“学大庆”、“学大寨”影片汇映活动5月1日至6月15日,为纪念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2周年,全区举办了“样板戏”影片汇映活动。地委和地区各群团组织发岀通知,要求做好汇映和组织好观看“样板戏”影片。汇映期间,先后在全区向干部群众免费放映了《红灯记》、《沙家浜》、《红色娘子军》等8个“样板戏”。7月1日至31日,根据上级指示,地委为配合开展“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运动,在全区城乡组织了“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影片汇映活动。两次汇映活动中,全区各级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还组织座谈了观后感。
  区内连降暴雨,部分县灾情严重7月15日至8月7日,全区范围内连降暴雨,平均降雨376毫米,较历年同期242毫米增加134毫米。有的公社在不到20天内,降雨近600毫米,超过往年全年的降雨量。有的公社出现了一小时内降雨150毫米的特大暴雨。由于雨量集中,造成泰安地区部分县灾情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受风、雨、雹灾面积达70万亩,严重减产的占35万亩;冲垮、冲坏水库、塘坝30余座,冲毁地堰2万多条、土地3500多亩;倒塌房屋1000余间。灾情尤为严重的是宁阳、东平2县。宁阳县7月份平均降雨量近400毫米,8个公社均遭暴雨袭击。该县洸河十几处决口,县城内有十几个单位被淹,冲毁塘坝17座,倒塌房屋600余间,积涝面积达12万亩。2县又以宁阳县葛石、东平县水河2公社灾情最为严重。灾情发生后,各级党组织立即采取了紧急抢救措施。地委、各县委立即派出工作组,到灾区进行慰问,组织发动灾区广大群众进行抗灾斗争。8月6日,地委召开紧急电话会议,提出了救灾措施和下一步防汛任务。地直和各县有关单位纷纷拿出物资支援灾区。
  发掘大汶口遗址大汶口文化,距今5400~6400年。遗址于1959年在泰安县大汶口发现,考古学界遂以“大汶口”命名。同年6月进行第一次发掘。1974年8月20日,地革委成立大汶口遗址发掘领导小组。9月,地革委有关部门对大汶口遗址进行第二次发掘。1978年再次发掘。三次共发掘揭露面积7400平方米,发掘墓葬188座,房址15座,窖穴及灰坑近百个,出土珍贵文物2000多件。其中有色彩斑斓的彩陶,质地细腻的白陶,薄如蛋壳的黑陶,还有大量的专用酒器、象牙、玉器等文物。大汶口还发现了象文字样刻划符号,是中国文字的祖源。大汶口遗址被列为国家和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面积达80万平方米。
  地委召开农业学大寨会议9月15日至21日,地委召开全区农业学大寨会议。会议回顾检查了全国北方地区农业会议以来全区学大寨运动开展的情况,总结交流了经验。会议提出,为庆祝毛主席号召“农业学大寨10周年,迎接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召开,把我区农业学大寨运动提高到新的水平。”贯彻省委关于加强学校工宣队、贫管会工作意见10月6日,为贯彻省委[1974]77号文件规定的“各大专、中专及城镇中小学工宣队,一般由学校所在地、市、县委负责派出和轮换”的指示,地委决定成立工军宣队、贫管会领导小组,各县、矿务局党委设立相应机构;向山东农学院、山东医学院楼德分院、山东矿业学院、泰安师专、山东省林业学校、山东省水利学校、山东省财会学校、泰安农校、泰安卫校以及各县城镇中小学校派出工宣队(部分农村小学和城镇派贫管会);工宣队和贫管会一般都要有1人担任大、中、小学校的书记或副书记或行政上的正副职,同时要有1~2人担任常委(支委)。
  地委连续召开“抓革命、促生产”紧急会议9月下旬,省委召开的地、市委书记会议和全省抓革命促生产紧急会议结束后,地委立即召开常委会议和地直机关全体党员、干部会议,研究部署贯彻问题。10月3日至9日,地委又召开各县委书记、常委、公社书记、县直有关部门、地直各部门和地、县、社有关厂矿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紧急会议,传达贯彻了全国、全省“抓革命促生产”紧急会议精神,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安定团结的指示和中共中央7月1日发出的《关于抓革命促生产的通知》。会议确定,迅速在全区掀起大干快上、抓革命促生产的新高潮;决定抽调1/2的机关干部,由地委书记、常委、局长带领,下乡、下厂帮助工作。农村重点抓泰安、肥城、平阴,工业抓泰安柴油机厂、泰安化肥厂、平阴国棉厂和地区小钢联。
  坦桑尼亚卫生代表团到长清考察10月10日,坦桑尼亚卫生部长姆维尼率领卫生代表团一行7人,到长清县医院、许寺公社卫生院和王宿铺大队卫生室参观考察。
  地委机关党委(临时)成立11月,地委机关党委(临时)成立,刘洪芳任副书记。
  本年动员安置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六千名1974年,全区各级党委认真贯彻执行了中共中央[1973]30号和省委有关文件,动员安置了近6000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同时,还接收安置了济南市和全国各地知青5000余人。到12月底,全区在农村的知识青年有1.4万人。
  本区有线广播事业发展迅速截至1974年12月底,全区有85%以上的农户安上了有线广播喇叭,99%的生产大队通了广播,116个公社均建立了广播放大站,县至公社的广播专用线基本架设完毕。电视机发展亦较快,全区达500台。尚有16个公社没有广播专用线,仍用电话线路传播。
  全区畜牧业较快发展1974年底,全区生猪存养量达140万头,比1973年增长11%;大牲畜达36万头,比1973年增长23.8%;有5个公社养猪上《纲要》(户养2.5头猪),26个大队达到“一人一猪,一亩一猪”的要求。截至11月底,肥猪收购量完成321600头,畜产品产量和商品量有所增加。
  全区党组织发展状况本年,全区有党委193个,党总支719个,党支部8986个,党员197790人。
  本年度全区工农业生产下降本年,由于资产阶级派性的干扰破坏,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全区工农业生产下降。全区工农业总产值完成12.69亿元,比1973年减少21.6%,其中,工业生产大幅度下滑,总产值5.71亿元,比1973年减少34.89%;农业生产虽然小麦收成较好,但秋季作物歉收。全区农业总产值6.99亿元,比1973年减少6.05%;粮食总产量仅30多亿斤,比1973年减产5亿多斤。1975年
  地革委发出开展业余教育办好政治夜校的“意见”
  1月16日,地革委发岀《关于大力开展业余教育,办好政治夜校的意见》,指出:《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和省委贯彻意见中,要求第四个五年计划普及小学5年教育,扫除基层干部和青少年中的文盲。当前,全区青少年中,文盲、半文盲有49万多人,基层干部中文盲占40%。为此, 《意见》要求各县于春节前后每个生产大队都办起政治夜校,力争当年基本上扫除青少年和基层干部中的文盲,有30%的大队在扫盲上要上《纲要》;各级党组织都要把办好政治夜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充分发挥教育、青年团、贫协、妇联、民兵和各级知青办的作用。
  地委总结全区合作医疗、计划生育工作1月中旬,地委召开全区合作医疗、计划生育经验交流会议,总结1973年至1974年全区合作医疗、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的成绩。会议指出,全区合作医疗发展较快。队办合作医疗,由1973年占大队总数的42%,上升到81%,社队两级联合举办的合作医疗发展到53个,占公社总数的46%。赤脚医生发展到1.5万多人,平均每个大队2.5人。计划生育工作也取得较大进展。全区人口出生率由1973年25.74%。,下降到1974年的19%。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73年的19%,下降到1974年的14%。左右,有效节育率达到75%,未婚青年制订晚婚计划的达到85%。同时,开展了妇幼卫生保健工作。自1971年以来,全区普查妇女病50万人,查出患者25万余人,已治愈或基本治愈的达到34%。
  开展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运动2月18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将毛泽东关于理论问题的指示发到全国。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由张春桥、姚文远主持,以断章取义手法选编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无产阶级专政》,要求在全国开展所谓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运动。不久,姚、张又发表了《论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论林彪反党集团的社会基础》等文章,鼓吹现在的危险是经验主义,抛出了“全面专政”的反动理论,把矛头指向以周恩来为代表的老同志。根据中共中央通知精神,全区于3月开展了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运动。运动中,地委和各级党委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学习讨论了商品制度、货币交换、按劳分配、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等理论问题,批判了劳动分配中“等量交换原则,,等资产阶级权利。各级党委普遍举办了一至二期领导干部理论读书班。各县、矿务局、公社党委还普遍举办了干部短期读书班,参加的干部达87300多人次。各级党组织,还通过层层办学习班、政治夜校、座谈会、辅导等多种形式,开展理论学习活动。据统计,全区通过党校和学习班培训理论骨干17.7万人,参加各类学习班的人数达50万人次。在“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下,学习理论运动不仅没能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反而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误解和教条化,搞乱了人们的思想。
  地委、地革委检查、部署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根据省委、省革委有关指示,地委、地革委成立了泰安地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慰问检查团,分9个组,于3月上旬用一个月的时间,分赴各县,与县慰问检查组共同慰问了下乡知识青年和带队干部,检查了知青上山下乡工作。5月,地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部署了1975年知识青年安置工作。全区1975年从应届中学毕业生中应动员5000人上山下乡,加上1974年的2000人,共需安置7000人。要求8月中旬基本完成安置任务。地委领导小组决定,从1975年起,应届中学毕业生的动员工作,普遍采取 “学校定向、单位定位”,即学校负责确定下乡、留城学生名单,单位负责定点安置的办法。此后,这一规定成为一项制度,在全区推行。
  全区初步建成地震测报网点自1966年建立地区地震台和1970年建立地区地震办公室以来,全区相继建立和发展地震群测群防哨点近200个,其中土地电观测点60个,地下水测报点70个;地震专业队伍发展到26人, 群众业余地震队伍发展到700余人。根据国务院、省革委指示,3月,地革委发出通知,要求充实加强地革委地震办,尽快建立健全莱芜、新泰、肥城、东平4个地震重点县的地震小组,隶属科技办领导;其他各县的地震工作由科技办兼管。
  整修古代水利建筑戴村坝4月6日,山东省黄河管理委员会批准对我国古代著名的大型水利建筑一一东平县戴村坝进行全面整修。该坝位于东平县南城子村东北大汶河内,始建于1411年(明永乐九年)。初为土坝,后经多次改建加固。1933年整修后,北部日灰土坝、中部曰太皇堤、南部曰滚水坝,总称戴村坝,全长1599.5米。此次整修,重点将北部灰土溢流坝全部用水泥,沙浆、石块进行包皮护砌。1977年竣工。使这一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得以完整保存,至今仍发挥重要作用。
  地、县直机关实行“三三制”4月13日,地委发出《关于地直机关实行“三三制”的几项试行规定》。“三三制”,即三分之一的人员蹲点包队,三分之二的人员跑面和在机关工作。蹲点包队,主要是到农村后进社队、大村队和偏远山区,少数到厂矿。机关在职干部,除老弱病残者外,都要轮流到基层蹲点,并形成制度,长期坚持下去。各县委也按照地委《试行规定》,在县直机关中普遍实行了“三三制”。到5月,全区共有2000多名机关干部深入到农村蹲点包队。
  批判派性,贯彻中央关于整顿的指示精神1月,邓小平开始主持中央和国务院日常工作,对全国各条战线进行全面整顿。中共中央为此连续发了[1975]5号、9号、13号文件。省委贯彻中央指示精神,围绕把国民经济搞上去这个中心,对各项事业进行全面整顿,对集中力量恢复和发展生产工作进行了部署。地委常委多次学习讨论中共中央5号、9号文件,先后召开了4次县委书记会议,学习毛主席关于学习理论、反修防修、安定团结和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指示及毛主席“三要三不要”的基本原则,联系实际进行贯彻。地委主要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领导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同资产阶级派性进行了坚决的斗争。6月26日召开了由地区主要领导狄生、高逢五、曹礼琴等主持的全区300万人参加的有线广播大会,点名批判了国恕连等9名资产阶级派性头子。推动了全区批判派性活动的深入进行。从7月1日起,地、县两级机关和直属企事业单位及重点社、队,采取集中时间、集中领导、集中人员的办法,举办学习班,发动群众批判资产阶级派性。此后,全区批判派性活动普遍展开。在批判活动中,地委组织全区党员干部、群众,大讲党性,大批派性,普遍开展了“五大讲”(讲路线、讲大局、讲党性、讲团结、讲纪律)活动。地委、各县委领导分别找一些派性头头谈话,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通过批判活动,资产阶级派性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批判和抵制,极少数派性严重的头头,也有了收敛,全区在中央9号文件下达前有318人不上班,现绝大多数已经上班,个别不上班的扣发了工资。二是整顿各级领导班子、工作机构。地委对各级领导班子普遍进行了摸底排队。对存在“软、散、懒”现象的班子进行了调整、充实、整顿。重点帮助东平、肥城、章丘、平阴等县解决了领导班子问题,对10个县委的领导班子按照老中青三结合的原则进行了整顿,共充实调整36名领导干部。全区116个公社有107个充实调整公社党委常委以上干部368人,其中公社书记70人,副书记144人,常委154人。7月8日,地委对地直机关部门和单位进行了调整。撤销地革委政治部,恢复建立地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煤炭工业部(5月恢复)、办公室(5月恢复)、调查研究室(12月恢复)和机关党委(1974年11月建立)。在此前后,又陆续建立了地革委的部分委、办、局。部门和单位领导人,不再称“负责人”,恢复了部长、局长、主任、书记等传统职务称谓。同时,各县、各公社机关部门和单位也进行了调整。地、县、社机关的整顿和机构建制的恢复健全,使各部门的职责、任务进一步明确和具体,克服了“文革”以来,机构混乱、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等弊端,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对企事业单位重点抓了严格组织纪律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的工作。各工矿企事业单位都通过学习贯彻中央文件,削平了派性的山头,加强了组织纪律性,建立健全了各自的规章制度,对违反组织纪律、破坏规章制度的行为进行了教育和处理。四是大张旗鼓地开展了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活动。由于派性山头的干扰影响,全区工农业生产下降。地委按照中央、省委指示精神,狠抓了工农业生产。在农业学大寨方面,开展了以改土、治山治水为主要内容的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工业学大庆方面,在全区各工业企业深入开了工业学大庆运动,扭转了工业生产下滑的局面。通过四个方面的工作,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了派性的危害,促进了机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干部之间、干群之间的团结,激发了干部群众的革命热情,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仅据上半年统计,全区工业总产值完成全年计划的45.3%,钢铁生产完成全年计划的52%;铁矿石6月份超计划300%,生铁比5月份提高42%;重工产品产值上半年完成计划的49%;煤炭生产,两个矿务局和地方小煤矿都提前完成上半年生产计划;农业生产上半年小麦产量达13亿斤,比上年增产二成多。其他各行各业都有新的发展。
  地革委撤、建部分局、办4月,地革委战备办公室改称人民防空领导小组办公室。5月,地革委体育局撤销,改设体育运动委员会。7月,地革委政治部撤销。同月,地革委文化教育办公室、文化局、教育局设立。11月,地革委轻工业局撤销,分设第一轻工业局、第二轻工业局、人民公社管理局(与二轻局合署办公)。12月,地革委出版办公室、农业机械管理局、地震办公室、广播事业管理局设立。同时,地革委政治工作办公室撤销。翌年4月,泰山管理委员会撤销,改设泰山管理局。
  地革委发出征集革命文物的通知8月22日,地革委发出《关于在全区开展一次群众性的征集革命文物的通知》,要求各县发动群众,认真开展征集革命文物工作。
  泰安抽调民工修建铁路重点工程为突击修通津浦铁路复线和济南铁路枢纽工程,省革委决定从泰安地区抽调2.4万民工。8月31日,地革委发出通知,确定从肥城(3000人)、章丘(3000人)、长清(2000人)、平阴(2000人)4县,抽调10000名民工,参加济南铁路枢纽工程,共需完成土石方124万立方;确定从泰安(6000人)、宁阳(4000人)、东平(4000人)3县抽调14000名民工,参加津浦铁路大河至泰安复线和泰安火车站改造工程,共需完成土方60万方、石方8万方。两项工程均于10月动工,翌年4月竣工。为此,地革委成立了济南铁路枢纽工程和津浦铁路复线工程指挥部,负责工程的施工和民工的调度。至翌年4月,两项工程均按时竣工。1975年11月,铁道部部长万里到泰安,视察了泰安火车站改造工程和津浦铁路复线工程。地委、地革委部分领导调整9月16日,李杰任中共泰安地委常委、地革委副主任;刘维理调青岛,免去地委副书记兼地委煤炭工业部部长职务;李群调枣庄,免去地委常委、地革委副主任职务。10月20日,李清和调任地委副书记兼地委煤炭工业部长,修琪任地委常委、新汶矿务局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
  地委召开全区统战部部长会议9月16日至20日,地委召开各县、矿务局党委统战部部长会议,传达省委统战部“关于赴河北、天津等省、市学习统战工作经验的情况报告”和省委统战部“关于加强对宗教作斗争的意见报告”。会上,泰安县城关公社中胜大队、省庄公社岗上大队、平阴县胡庄大队与宗教作斗争的经验,及肥城县做好侨务工作经验做了介绍。会议指出,全区统战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主要是认真贯彻了全省侨务工作会议精神,宣传落实了党的侨务政策,接待了回乡探家的华侨,推广了冠县打击宗教反动势力和对信教群众进行无神论教育的经验;对县以上有政治安排的各界爱国人士进行了考察,为省、县人大、政协的召开做了准备;安置了特赦释放人员;按照中央规定的标准,对确有悔改表现的所谓右派分子摘掉帽子。
  全区开展评批《水浒》活动8月14日,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讲到:“《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为此《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开展对〈水浒〉的评论》的社论。9月4日,省委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党委立即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和讨论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和《人民日报》社论,要组织业务和专业工作者撰写文章;报纸、电台、刊物、出版部门要及时转载、广播、出版中央报刊的有关评论文章。此后,全区开展了对《水浒》的评论和批判,并在一段时间形成高潮。评批《水浒》是江青、姚文远等人利用毛泽东的评论,影射攻击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邓小平等一批同志。
  地革委生产指挥部撤销9月23日,为适应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地革委生产指挥部及其党的核心小组撤销。同时建立中共地革委核心领导小组,狄生任组长,高逢五、张海涛、谷前、李杰任副组长。为加强地革委的领导,12月增补顾廷臣、杨海岩、丁江、张敏行任地革委副主任。
  平阴、长清、章丘沿黄地区水灾严重10月上旬,黄河第11、12次洪峰相继进入平阴、长清、章丘3县,大部分河段都接近或超过1958年最高洪水位。由于水位高、持续时间长,3县沿黄河的11个公社基本上全部漫滩。有336个大队、258个自然村被洪水包围,积水深的达4米以上,有26571户、122730人遭受洪水灾害,共倒塌房屋10677间,损失粮食1060万斤,被淹土地228752亩,其中部分粮食和经济作物被淹没。灾情发生后,地委和受灾各县、社党委立即成立了各级生产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干部深入受灾社队调查,组织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地委、地革委向省革委报告了灾情,要求省里解决救济款、排水经费140万元和化肥4000吨、统销粮2100万斤、木材200方。3县沿黄社队广大干部群众,不等不靠,积极排水,抢种小麦,掀起了生产自救的热潮。至12月,受灾地区的积水大部排出,共抢种小麦5.6万亩。
  传达贯彻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9月15日,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在山西省昔阳县召开。由地委副书记高逢五带领各县委县委书记等共12人参加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全国有300个县被列为全国学大寨先进县,其中包括泰安地区的泰安、莱芜、新汶3个县。10月29日,地委召开各县委书记和地直各部门负责人会议,传达贯彻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地委书记狄生作了重要讲话。地委确定了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指导思想,即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以根治汶河为中心,在全区展开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求彻底改变全区农业生产条件。11月中旬,地委又分别召开地直单位万人干部职工大会和全区有线广播大会,高逢五传达了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狄生作了题为《紧张动员起来,认真贯彻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的报告,提出用4年时间,先后将未建成大寨县的七个县全部建成大寨县。同时决定,地、县、社抽调干部组成农业学大寨工作队,到基层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会后,全区地、县、社三级党委立即抽调干部,组成学大寨工作队,深入社、队帮助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11月下旬,地委组织500余名干部组成工作队,由狄生、曹礼琴等带领到泰安、莱芜,高逢五、李元明等带领到肥城王瓜店、仪阳、王庄等6个公社,还有3位常委分别带队,深入其他社队。至12月,全区共抽调1.3万余人(其中干部职工7000余人、农村基层干部6000人),统一编组,深入到农村生产第一线。之后,地、县、社每年都组织13000多人的农业学大寨工作队(轮换)深入农村,广泛开展路线教育,帮助社队整党整风,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此后,全区以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中心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在全区再次掀起高潮,并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业的发展。
  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结合农业学大寨运动,全区抽调的1.3万余名干部组成的工作队,分别在71个公社、1700个大队(其中1100个后进队)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地委工作队主要在肥城、长清、泰安3县。这次教育活动贯彻了一套更加“左”的农村政策,工作队根据上级指示,“以阶级斗争为纲”,对农村的地、富、反、坏和“新生资产阶级分子”进行了斗争,全区共召开批斗“阶级敌人”大会409场。教育活动大批所谓资本主义倾向。肥城、长清、泰安3县分别制定了限制“资本主义倾向”,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的十条或八条规定。强令外流劳动力限期归队;不准生产队的建筑队承包国家基建工程;不准社队企业打着集体旗号“投机倒把”,搞“资本主义经营”;不准社员搞自由种植和经商。并将发展副业生产和庭院经济作为资本主义自发倾向进行批判,大搞割“资本主义尾巴”活动,伤害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其他各县也制定了类似的限制“资本主义倾向”的规定。据统计,在基本路线教育中,有25900多名外流单干劳力被迫返回原大队,有19700多名单干工匠被集体组织起来。共收回自留地、开荒地37900多亩。
  全区大面积农作物遭虫灾1975年,全区有140万亩秋农作物遭受粘虫危害,谷地每平方米有虫80余头,严重地块达300余头。地、县抽调干部8900人,组织发动120万群众,采取诱蛾、采卵、药杀三结合的方法防治115万亩,挽回粮食损失1亿斤。
  区内掀起大规模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入秋以来,全区以农业学大寨为动力掀起空前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地委决心以根治汶河为中心,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逐步从根本上改变全区农业生产面貌,并提出“建设高标准大寨田”的口号。全区各县积极响应,纷纷动员起来,组织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区较著名的有:泰安县治理埠东岭,总面积近2万亩,建成大寨式梯田1.8万亩;东平县的四十华里一条线,五十华里围山转工程;新泰县的榆山岭工程、新兴岭工程;肥城县石横公社修筑万米石堰等工程;莱芜县的长埠岭工程等。在农田基本建设中,从地委、地革委主要领导狄生、高逢五、曹礼琴等,到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同志都亲自深入工程第一线,指挥工程和参加劳动,鼓舞了广大群众的斗志和工作热情。每个工地都你追我赶,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全区农田基本建设共投入工日11807.04万个。完成土石方12612.92万方;年末水土保持面积3249.2平方公里,洼地治理面积69.14万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236.6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73.72万亩。大大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以后的农田基本建设奠定了基础。但此时的农田基本建设以管区、大队为单位会战,一个或几个公社会战占少数,会战规模较小。
  全区党组织发展状况本年,全区有党委202个,党总支763个,党支部9279个,党员208348人。
  本年度全区工农业生产形势明显好转1975年,经过全面整顿,全区工农业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全区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8.7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0.06亿元,比1974年增长43.24%。26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煤、钢等18种主要产品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计划。电力、基本建设、财贸、文教、卫生、计划生育和科研等也都取得较好成绩。1975年,全区农业全面丰收。农业总产值8.63亿元,比1974年增长19%;全区粮食总产量达40亿斤,比1974年增产9亿多斤,每亩增产130斤,平均亩产达到568斤,跨过了《纲要》。其中,新汶县过了“长江”,莱芜、泰安2县亩产粮食700斤以上。1976年周恩来总理逝世,全区人民自发举行悼念活动1月8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周恩来逝世,引起全国人民的沉痛哀悼。但江青等却借口“化悲痛为力量”,不准人民群众戴黑纱、白花,不准设灵堂,不准各地开追悼会。泰安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不顾江青等的威胁阻止,利用各种形式,自发地悼念周恩来总理。全区人民连日沉浸在十分悲恸的气氛中,表达了对周总理的无限敬仰和深切怀念之情。
  地委制定建设大寨县计划1月14日,为进一步贯彻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地委制定了全区建设大寨县计划。计划到1979年,全区10个县要全部建成大寨式的县。1976年除巩固、提高泰安、莱芜、新汶3个学大寨先进县外,肥城要建成大寨县;1977年东平、宁阳,1978年新泰、长清,1979年章丘、平阴,分期分批建成大寨式的县。
  地委表彰工业学大庆先进单位和个人2月25日,为推动全区工业学大庆运动的开展,地委召开全区工业学大庆先进代表会议,表彰了1975年在工业学大庆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计14个先进企业、199个先进集体和56个先进模范人物。
  赵祉善任地委副书记、地革委副主任3月,经中共山东省委批准,赵祉善任中共泰安地委副书记、泰安地区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肥城县城迁建肥城矿区是1958年查明的,范围包括县城和70个自然村。其中杨庄煤矿区域内的县城及附近的10个村庄有各类房屋38万平方米,压煤4层,总厚度5.5米,地质含量3367万吨,其中可开采储量2795万吨。其煤层距地表垂深仅有60余米,采煤必须迁城。为此,泰安地委、肥城县委早有准备,十几年来严格控制县城的建设。1975年4月1日,地革委同意并向省革委转报了肥城县革委关于肥城县城因压煤需迅速迁建的报告。同年7月20日,省革委同意肥城县和泰安地区的意见,并转报国务院批准。年内,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肥城县城迁建报告。1976年3月成立了“搬迁领导小组”,开始大规模的新城建设。1979年,新城初具规模。1980年,肥城县委、县政府及其行政机关和部分企事业单位迁往新县城办公。
  谷牧副总理到肥城视察4月,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在省委副书记秦和珍等陪同下,视察了肥城1030工程及汶阳的麦田管理。他对汶阳的5万多亩小麦丰产田给予高度评价,并要求肥城县委高度重视汶阳田的开发利用。
  开展“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1975年,周恩来病重,邓小平在毛泽东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对许多方面的工作进行整顿,克服“文革”造成的破坏,使形势有了明显的好转。对各方面的整顿,不能不涉及“文化大革命”中所实行的许多“左”的错误政策的纠正。这为毛泽东所不能容忍。在江青等人的挑拨下,毛泽东发动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
  根据中央、省的部署,2、3月全区开展“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运动开始后,遭到部分领导干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抵制。到4月5日“天安门广场事件”发生后,中共中央公布两项决议,邓小平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在这样的形势下,“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才在全区展开。运动中,由于江青一伙的干扰、破坏,对“三项指示为纲”进行了错误批判,把《论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总纲》等3个文件当作所谓“三株大毒草”批判,使许多正确的政策和措施受到无端指责。期间还开展了追查“四・五事件”参与者活动。在运动的冲击下,已经好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再次被打乱,已经纠正的错误政策和做法又被恢复。
  地委调整充实各级领导班子7月,按照老、中、青三结合的原则,地委调整充实了各级领导班子,加强了组织建设。到7月底,全区10个县委常委中都配备了青年干部,118个公社中有67个公社党委配备了青年书记或副书记。生产大队党支部委员中,青年占31.2%,支部正副书记中青年占27%。
  全区人民深切悼念朱德委员长7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逝世。全区人民深切悼念朱德委员长。
  唐山地震全区掀起抗震救灾、支援灾区热潮7月28日,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全区立即掀起抗震救灾、大力支援灾区的热潮。地震当天,根据省委部署,地委立即派出了51人的医疗队,赶赴灾区,并做好接收安排伤病员的准备工作。29日,省委召开有关地、市委负责同志紧急会议后,地委又连夜召开了各县委书记、卫生局长和地直各单位负责人紧急会议,传达了省委指示,对支援灾区,接收安排伤员工作,进一步做了部署。地委建立了由地委副书记赵祉善、地委常委李杰、军分区副司令员朱克勤为正副指挥、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抗震救灾指挥部。各县、矿务局、各医疗单位均成立了救灾防震领导小组。到8月共有4批1503名伤病员安全运抵泰安,分别安置在地区各级医院和驻军各医院。地委还准备了大批救灾物资,支援唐山灾区人民。墨西哥农业专家考察肥城玉米生产情况8月20日,墨西哥农业工程师一行2人,在省、地外事部门负责人及县委副书记曹学亮陪同下,参观考察了肥城县汶阳公社的玉米生产,听取了该公社玉米增产的经验介绍。
  地委“五•七”干校领导小组建立
  8月,地委建立“五•七”干校领导小组(1979年7月撤销),朱信谟任组长。
  地委全力领导抗洪救灾从8月26日至9月10日,黄河的三次洪峰先后进入泰安地区,艾山洪峰流量高达9180立方米/秒。为确保济南、黄河北坝、洛口大桥、胜利油田和黄河两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8月底、9月初,长清、平阴、章丘承担了滞洪任务。长清、平阴2县着水面积长达190余华里,平均宽约6.7华里,水深在2.5米左右,蓄水量达83900万立方米,很快削减黄河流量近2000立方米/秒,减轻了下游防洪压力,确保了下游的安全。但同时加重了滞洪区的灾害、损失程度。平阴、长清、章丘3县受淹的有11个公社、319个大队、348个自然村55890户、256701人,淹没面积559000亩,其中耕地453000亩,绝产面积达39万亩,损失粮食近2亿斤,倒塌房屋19961间,即将倒塌的17401间,死亡6人。护滩工程、道路、机井、渠道、桥涵等建筑设施都遭到严重破坏。3个县共搬迁群众39885户,129496人。洪水灾害发生后,地委和受灾的各县、公社党委立即成立了生产救灾领导小组或相应的领导机构。同时,组织各行冬业制订了支援灾区、恢复发展生产、重建家园的计划,积极筹备物资支援灾区。受灾最重的长清县,在地委及邻县和9个驻军单位的支持下,组织起11万干部群众,经过15个昼夜连续奋战,转移群众6.3万名,抢救庄稼4万多亩。各级党组织还积极搞好生产自救,有40多万亩耕地适时种上蔬菜、小麦。并组织受灾社队加固社员住房,修复桥梁、护滩工程、高、低压电路、水利设施、村台、公路等,使洪水灾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沉痛悼念毛泽东主席逝世9月9日,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政协名誉主席毛泽东在北京逝世。全区人民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纷纷举行悼念活动。地区驻地及各县、各单位均设立灵堂,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沉痛悼念伟大领袖毛主席。18日,全区数百万群众冒雨参加了中共中央统一组织的毛泽东主席追悼大会。
  庆祝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远为篡党夺权结成反党集团“四人帮”。毛泽东主席逝世前后,“四人帮”加紧了阴谋活动。10月6日,以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采取断然措施,对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远实行隔离审查。江青反党集团被粉碎。泰安地区人民对党中央粉碎“四人帮”,无不欢欣鼓舞。10月23日上午,地委、驻泰部队举行了五万人参加的庆祝大会,各县也分别举行了庆祝大会,热烈庆祝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会后举行了游行活动。24日下午,地委组织全区人民收听了北京庆祝大会的实况广播,并举行了更大规模的庆祝游行。
  掀起学习毛泽东著作新高潮根据党中央关于建立毛主席纪念堂和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等决定,地委于10月18日作出《关于继承毛主席遗志,迅速掀起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新高潮的决定》,要求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真学习《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和即将出版的第五卷,进一步开展更大规模的深入持久的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运动,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决定》下发后,全区立即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继承毛主席遗志,学习毛主席著作,努力做好党交给的各项工作的活动。
  冻结银行存款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使全国财政状况恶化。为此中共中央和省委均下达了《关于冻结各单位存款的紧急通知》。11月9日,根据中央和省委通知精神,地委向地直各单位和各县、矿务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立即执行中央、省委的紧急通知,冻结银行存款。地革委还专门成立了“冻结存款办公室”。全区又掀起冬季农田基本建设会战高潮从11月起至翌年春,在严重干旱,冬无雪、春无雨,河道断流,库塘干涸,且有严重低温冻害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在地委领导下,全区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必须把农田基本建设当作一项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来办”的指示和省委的批示,四级书记上阵,五级干部到田,各行各业齐动员,带领广大群众开展了一场全区性空前规模的县、社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而且会战规模越来越大,标准越来越高,进度越来越快。各县以治水为重点,以改土整地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为主攻方向,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政策,实行集中领导、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注重旱、涝、风、沙、碱,山、水、林、田、路全面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期间全区共铺开124个会战工程,完成农田基本建设工日1123万个,完成土石方14996.7万个,治理洼地面积73.66万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达到266.0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90.6万亩,年末水土保持治理面积达到3332平方公里。
  十年来,全区党员、干部人数大幅度增加至1976年底,泰安地委辖泰安、莱芜、新泰、新汶、宁阳、肥城、东平、长清、章丘、平阴等县委。全区共有党委243个,党总支943个,党支部9863个,党员233160人,比1965年增加106221人。全区共有干部60698人,比1965年底增加21898人。全区提前四年实现“五五”人口发展规划指标地委及各级党委对计划生育工作十分重视,取得显著成绩。1976年全区人口出生率,由1972年的30.81%。,下降到16.19%。;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75年的11.4%。,下降到9.6%。,提前4年实现了国务院“五五”人口发展规划指标。为了进一步搞好计划生育工作,地委决定,在1977年春节前后,集中领导、集中时间、集中技术力量,充分发动群众,在全区迅速掀起计划生育群众运动高潮,坚决把全区1977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8%。。
  泰安等五县被列为全省学大寨先进县11月23日至12月4日,省委召开全省农业学大寨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泰安、莱芜、新汶、肥城、东平5县、60个公社被列为学大寨先进县、社。东平县的改土、治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事迹,制作成电动沙盘模型及图表、照片,于1977年至1978年分别在济南、北京和广州交易会上展岀。
  三矿务局煤炭生产超额完成年度计划1976年,区内三个矿务局共产原煤11,047,725吨,超计划597,225吨,比1975年增产1,652,407吨,年、月、日产都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洗精煤完成3,494,185吨,超计划394,185吨;开拓进尺完成29,163米,超计划163米。在学大庆、赶开滦的群众运动中,陶阳、孙村煤矿被省委和中央煤炭部命名为大庆式企业;查庄、良庄、南高余、泉沟煤矿和地质公司三队被命名为学大庆先进单位。
  地委总结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本年,全区有4200多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本地和外地下乡青年5200余人,招工、招生、招兵7300余人。尚在农村插队的知识青年1.1万人。
  全区建成四级农科网“文化大革命”期间,群众性的科学实验处于瘫痪状态,1975年得到恢复。1976年,全区建立县、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4级农科网,农业科技队达到4835个。
  全区掀起兴办社队企业高潮1970年,国务院北方地区农业会议提岀:“要发展社队企业,为农业机械化积累资金。”以此为契机,全区社队企业有了新的发展。各县、社相继建立起农机修配、小五金、家具、服装鞋帽、粮油及食品加工等新的工业企业,全区企业增至137处,工业产值达到1972万元,比1965年增长了13.1倍。1975年,在农业学大寨运动再次掀起高潮的同时,在工业战线上,地委针对泰安地区重工业重、轻工业轻、农业不稳的现状,审时度势果断地决定大力发展社队企业,并决定由地委副书记高逢五直接抓这项工作。同年11月,地委抽调精干人员,成立了泰安地区人民公社工业局(与地区二轻局合署办公)。1976年,全区各县委、县革委按照地委部署,重点抓了社队工业的发展。各公社、大队两级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精神,积极贯彻三就(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四为(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大工业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为外贸岀口服务)的方针,掀起大办社队企业的新高潮。当年,全区社队企业发展到612处,工业总产值达1.59亿元,工业品种上千种,特别是泰安县省庄公社社队企业成绩显著。到1977年底该公社工业产值达0.14亿元,实现利润150万元,列全省榜首,被树为全国先进典型。同年,山东省社队工业办公室编印了该公社大办社队企业经验的画册,在全国发行。1978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以“光明灿烂的希望就在这里一一山东省泰安县省庄公社工业发展纪实”为题,录制成新闻片在全国发行。
  本年度工农业生产情况本年,工农业总产值完成22.2亿元,比1975年增长15.76%,其中,工业总产值12.74亿元,比1975年增长21.1%;农业总产值9.46亿元,比1975年增长8.67%,粮食总产量达到43.26亿斤,比1975年增长7.39%;棉花总产量0.16亿斤,油料产量0.89亿斤。全区财政收入1.49亿元。1977年全区开展揭批“四人帮”及其帮派体系运动1月,在地委的统一领导下,根据中共中央批准下发的“四人帮”的罪证材料,全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揭批江青反党集团运动。运动分为三个战役。从1月传达中共中央批发的“四人帮”罪证材料之一到1977年3月,为第一战役。主要学习传达中共中央材料,揭批“四人帮”篡党夺权、祸国殃民的罪行。从5月中旬传达中共中央批发“四人帮”罪证材料之二到1977年9月,为第二战役。集中揭批“四人帮”的反革命面目和罪恶历史及清查和“四人帮”有牵连的人和事。从中共中央批发“四人帮”罪证材料之三到1978年底,为第三战役。主要批判“四人帮”所推行路线的实质,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等方面肃清其流毒和影响。在第二战役中,全区联系实际深入开展揭批查,彻底清查“四人帮”及其在泰安地区资产阶级帮派体系。期间,各级党委切实加强了对清查工作的领导,从地委到各县、公社和矿务局均成立了“清查领导小组”,全区抽调700余人组成专门清查班子进行全面清查。地、县、公社、矿务局机关和直属单位采取集中领导、集中人员、集中时间,半日搞运动半日工作的方法,开展了群众性的揭、批、查斗争。到1977年底,查出与“四人帮”有牵连的人共5098人,其中列为审查对象的459人。清查过程中,各级党委严格按照党的政策,认真掌握了清查重点,严格控制打击面,扩大教育面。普遍进行了“三大讲”(大讲“四人帮”横行时受其害的仇恨;大讲同“四人帮”作斗争的经历;大讲经验教训)活动。在党的政策感召下,通过“三大讲”,审查对象或表示认错悔改,或讲清了自己的问题,得到组织上和群众的从宽处理和谅解。对国恕连等极少数罪行严重的帮派体系骨干分子进行了法律制裁。通过第二战役基本摧垮了“四人帮”在泰安地区的帮派体系。第三战役结合批判林彪反党集团的罪行,进一步肃清了两个反党集团炮制的“老干部是民主派,民主派就是走资派”和“全面专政论”、“唯生产力论”、“文艺黑线专政论”等谬论。整个运动,地委先后组织召开了5次百万人以上的批判大会,各县、公社也召开了万人以上批判大会3500多场次。在很大程度上肃清了林彪、江青反党集团及其帮派体系在泰安地区的不良影响,促进了全区的安定团结。1978年底,揭批“四人帮”及其帮派体系运动结束。
  薛允志任地革委副主任2月,地革委增补薛允志为副主任。
  贯彻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1976年12月10日至17日,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在北京召开。地委书记狄生带领各县县委书记参加了会议。为贯彻会议精神,地委于2月23日至27日举行第三次全体委员会议,学习了毛主席的《论十大关系》、华国锋主席在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的讲话和中央[1977]1、2、5号文件;研究、讨论了抓纲治国,全党动员,大办农业,为迅速普及大寨县而奋斗的问题。狄生在报告中指岀:泰安、莱芜、新汶三个大寨县迈出了新步伐。肥城、东平两县建成了大寨县。宁阳、新泰1977年要建成大寨县。建设大寨县,必须坚持“六条标准”,在生产上要粮过江,棉、油、猪、林都上纲,每个社员从集体分配部分达到70元以上。会议还要求各县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到1980年全国1/3的县建成大寨县,各省、市、自治区都实现粮、棉、油、猪上《纲要》的指示精神,提出了全党大办农业,保证1980年全区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奋斗目标。
  三县民工支援长清修筑避水房台3月,地委组织肥城、宁阳、东平3县1.5万余名民工,到长清县支援沿黄4个公社修筑避水房台会战。经2个月会战,完成修建任务。此次会战共投入民工4万余人,用工286万个,搬动土方572万立方米,共投资96.12万元,解决了沿黄洼区9105户、42828人的居住困难,为76个大队的新村建设奠定了基础。
  抽调医务人员援藏4月,根据省革委指示,地委、地革委抽调7名医务人员,参加山东省第一批进藏医疗队。至1984年全区先后共派出3批21人。
  全区开展生产大队、生产队两级财务大检查从4月至7月,地革委组织各县抽调县、社、队干部53434人,对生产大队、生产队两级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大检查。期间,共检查了5421个生产大队、31251个生产队,分别占总数的90.3%和89%。这些单位中有4469个生产大队和20680个生产队推广了高家庄子民主理财先进经验。检查中发现一些问题,有的非常严重。一是请客送礼,吃喝浪费,开支面广量大。二是现金和粮食帐实不符。三是挪用、借用、拖欠公款。四是贪污盗窃严重。共查岀贪污案件392起,金额达15万元。针对检査中存在的问题,地革委要求各县、社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生产大队、生产队两级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一支革命化的财务队伍;坚持勤俭办社、民主办社的方针,实行经济核算,努力降低生产成本。
  部分县、社连遭风、雹袭击4月16日下午4时,宁阳、泰安两县的10处公社120多个生产大队,遭到8级以上大风夹杂冰雹袭击,持续半小时之久。受灾面积达10万余亩,刮倒树木1万多株,2万多株果树受到严重损伤。灾害发生后,地委、县委派出工作组赴灾区社队慰问,组织干部群众积极同灾害作斗争。5月13日、14日两天,泰安地区部分县社又遭八级以上大风袭击。6月2日至6日,全区除章丘、平阴外,其余8个县三次遭到冰雹袭击,有22个公社、312个大队受灾,面积达343万亩,其中灾害程度较严重的达254500亩。冰雹时间持续10至20分钟,大如鸡卵,小似核桃、算盘珠,厚度有的达5厘米,有的地方被暴雨冲入沟中的冰雹达1.2米深。麦田落粒3至7成不等。6月30日至7月2日,莱芜县11处公社、326个大队,又先后遭受暴风、冰雹袭击,风力在9级以上,最大风力12级,降雹时间长达15分钟,地面冰雹厚达20厘米。受灾面积29.5万亩,刮坏房屋2.2万间,其中大揭顶或墙倒屋塌的5600余间;刮倒折断树木12.5万棵;有345人受伤,其中重伤者24人。灾情发生后,受灾县、社领导迅速赶到现场,慰问灾区群众。地委紧急派出工作组,分赴各灾区,指导各地抗灾,并紧急报告省委,要求调拨化肥、豆种和救济款,帮助上述受灾社队迅速恢复生产。
  贯彻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精神4月20日至5月13日,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先后在大庆和北京举行。会议提出,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至少要有1/3的企业办成大庆式企业。5月26日,地委召开全区广播大会,传达了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精神。6月5日至14日,地委又召开了各县、公社分管工业的书记,各矿务局、地直机关工交各部门及地直企业、县属重点企业负责人共900余人参加的全区工业学大庆工作会议。会议确定,全面贯彻“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在“五五期间”把全区2/3的县以上企业和1/2的县以下企业建设成大庆式企业;1977年建成56个大庆式企业(县以上企业10个,县以下企业46个),把肥城矿务局和泰安县建设成大庆式的局、县;在原来190余名干部组成学大庆工作组的基础上,再抽调12名部、局级干部深入基层,协助传达贯彻落实全国会议精神。会议提出:到1980年实现工业产值翻两番,地直企业产值翻番;一轻系统产值翻番,形成两条龙、填补五项空白、实现六项自给。即优质布纺、织、印染一条龙,丝绸繅、织、染一条龙;填补卷烟、保温瓶、乳制品、木钟、化纤布等五项空白;实现棉布、麻袋、日用陶瓷、饮料酒、机制纸、电池六项自给。会后,全区工业战线掀起学大庆、建设大庆式企业的高潮。
  全省社队企业工作会议在泰安召开5月,省革委在泰安召开全省社队企业工作会议,省委副书记秦和珍到会并讲话。与会人员认真学习了华国锋、叶剑英在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上的讲话,参观了泰安县省庄公社的社队企业及成就展览。会上,泰安地区等13个单位作了经验介绍。会后,全省及全国一些地区到省庄参观,并由省社队工业办公室组织巡回展出队,把省庄的经验制成画版,在全省地市巡回展出。这次会议对于推动全区乃至全省社队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是年底,泰安县省庄社队企业产值突破1000万元,泰安县社队企业年产值超过7000万元,列全省各县之首。
  陈永贵、谷牧副总理分别到泰安视察农业5月29日,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在农林部部长沙风、山东省委副书记秦和珍等陪同下,视察了东平县农田基本建设。6月初,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在省委副书记高启云、地委书记高逢五等陪同下,再次视察了汶阳的小麦丰产田。谷牧副总理对汶阳的小麦生产给予了高度评价,鼓励汶阳人民搞好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然后,谷牧一行到东平县视察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
  高逢五任中共泰安地委书记地委书记狄生调江西省工作。7月17日,中共山东省委决定,高逢五任中共泰安地委书记、地革委主任。
  全国农村三夏参观团到泰安参观7月,170名参加全国农村三夏工作会议的各省、地领导人,在农林部副部长朱荣的带领下,由山东省委副书记秦和珍、泰安地委书记高逢五陪同,参观了肥城县桃园公社的土龙岗工程和汶阳公社的夏苗管理。土龙岗工程是桃园公社进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重点工程之一。1万余名劳力奋战一个冬季,铲平七沟八梁,打出机井22眼,建成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田6000余亩。当年,6000亩夏收作物喜获丰收。全国参观团对土龙岗工程当年治理当年受益的成绩和汶阳的精耕细作,给予了高度评价。9月,山东省农田基本建设参观团,也参观了土龙岗工程。
  庆祝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召开7月16日至21日,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通过追认华国锋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决议;关于恢复邓小平领导职务的决议;关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远反党集团的决议;关于提前召开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23日,地委组织全区党政军民集会,庆祝党的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坚决拥护中共中央《关于恢复邓小平领导职务的决议》等决议。
  十七处革命遗址、古寺庙等被列为首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月6日,省革委公布了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其中,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莱芜战役二处革命遗址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月,陆房战斗遗址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岱庙、灵岩寺、大汶口遗址、白佛山石窟造像等15处古建筑、古遗址、石窟、古墓葬等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委重视发展多种经营按照省委于5月在泰安召开的全省社队企业工作会议提出的“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社队企业和多种经营的关系,坚持‘一种、二养、三加工’,对种、养、加工统盘考虑,全面安排,使社队企业和多种经营来一个大发展”的要求,地委研究决定加强对全区多种经营工作的领导,于7月12日成立泰安地革委多种经营办公室,刘新法任主任。在指导思想上,提出了对种植业进行调整(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同时,扩大经济作物、蔬菜、桑蚕等),畜牧业搞突破,林果业打基础,工副业做文章,湖河坑塘搞水产养殖的多种经营新思路。地委还组织各县委分管领导参观了林果业搞得好的山口公社、养兔业发展快的苗山公社和以草编为主的寨里公社,对全区发展多种经营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此,省委副书记秦和珍到泰安考察了多种经营生产情况,给予较高评价,并让省财政等部门拿出一部分资金,扶持泰安发展多种经营。到年底,全区多种经营收入达到48309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49.37%,比1970年增长近4倍。为以后全区多种经营的迅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地委召开全区农业学大寨工作会议7月12日至18日,地委召开有各县、公社、管理区党委书记,地、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和部分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共1020人参加的全区农业学大寨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1976年末至1977年春,全区农业学大寨工作掀起高潮的经验。决定,在已建成5个大寨县的基础上,将普及大寨县群众运动推向新的高潮,苦干三个月夺取秋季大丰收,实现全区亩产增百斤,力争过长江,棉、油、猪三上纲要的奋斗目标;继续大搞冬季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以改土治水为中心,建设高产稳产田为主攻方向,做到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并确定除搞好津浦铁路两侧外,重点把汶河两岸、泰莱肥宁平原园林化,沿黄涝洼地改造好,一冬春,全区再深翻整地130万亩,建设高产稳产田80万亩,造林20万亩,四旁植树1.5亿株,育苗16万亩。各县会后认真贯彻了这次会议精神,特别对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早筹划安排,在秋末至翌年春,全区又掀起更大规模的会战高潮。
  学习党的十一大精神8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19日,党的十一届一中全会选举华国锋为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为副主席。华国锋代表中央作政治报告,总结了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宣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结束,重申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是新时期的根本任务。但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华国锋继续奉行“文革”以来的“左”的错误,这次大会不但没有纠正“文革”的错误理论和口号,而且进一步加以肯定,因而党的十一大未能完成从理论和党的指导方针上拨乱反正的任务。泰安地区三名代表参加了大会。21日,地区和各县分别举行了群众大会和集会游行,庆祝党的十一大的召开。地委并组织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及时学习了十一大文献。大中专学校恢复统考招生制度8月13日至9月19日,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高校招生改变“文化大革命”期间由群众推荐不考试的做法,采取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根据会议决定,泰安地区恢复了统考招生制度。这一决定,成为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地革委制定建设工业区规划9月5日,地革委制定《苦战八年把我区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地区的初步规划》(草案)。规划分两步实现工业地区:第一步,提前完成“五五”计划,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支农工业体系,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轻重工业都有较大发展。第二步,建成农业高产稳产,工业髙速度发展,农轻重比例协调,市场繁荣的社会主义工业区。
  地革委设立部分局、委7月,地革委科学技术办公室改设为科学技术委员会。9月,地革委设立冶金工业局、机械工业局(由重工业局改设)。
  调整部分职工工资10月,根据国务院《关于调整部分职工工资的通知》和省革委有关规定精神,地直各单位和各县、公社从第四季度起,为40%的干部工人增加了工资。革委会等机构、团体中党的领导小组或核心领导小组改称党组10月10日,根据中共中央和山东省委的指示,地革委及各县革委、各委、办、局和人民团体的党的领导小组或党的核心小组,一律改称党组,现任党的领导小组或党的核心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分别改称党组书记、副书记、党组成员。
  全区开展整党整风运动根据中央“全党整党整风下半年要全面展开,,和省委确定在全省各地普遍展开整党整风试点的指示,地委于5月4日开始,用4个多月的时间,在地区外贸局、地区医院、泰安电器厂、肥城矿务局陶阳煤矿、宁阳县葛石公社和葛石、陈唐生产大队等7个单位进行了整党整风试点。在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地委于10月3日召开全区整党整风工作会议,部署在全区开展整党整风运动。这次整党整风,以毛泽东主席的建党路线为指针,以十一大新党章为标准,以揭批“四人帮”为主线,以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主要内容,认真解决由于江青反党集团的干扰破坏而造成的党内思想不纯、组织不纯和作风不纯问题。重点整顿、建设好各级领导班子。此次整党整风分3批进行。到翌年年底,全区整党整风运动结束。
  全区开展“双打''运动10月,遵照中央和省委关于“打击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打击资本主义势力猖狂进攻”的指示(简称“双打”),地委在揭、批、查“四人帮”及其帮派体系的第三战役高潮中,在全区开展了“双打”运动。翌年春,地委召开县委书记会议,对“双打”运动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分类指导。会后,各县、矿务局均采取集中领导、集中人员、集中时间,放手发动群众,开展大检举、大揭发、大批判,抓住重点,突破大案的方法,把“双打”运动推向高潮。全区有52779人揭发检举问题,写岀书面材料71032份,涉及4188人,其中属于反革命问题的264人,属于千元以上贪污盗窃、投机倒把问题的930人,属于各种刑事犯罪的2994人。截至1978年3月,全区查获、处理案件443起,其中政治案件48起,经济案件395起。查获贪污盗窃的现金和文物962908元。共逮捕反革命和刑事犯罪分子402人,拘留反革命和刑事犯罪分子207人,批斗各类罪犯287人。
  地委制定《根治汶河规划》彻底治理汶河流域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区自然面貌的关键。为此,地委于12月制定《根治汶河规划》,决定从1977年冬季开始,用5年时间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彻底治理大汶河,实现该流域平原田园化,山岭梯田化,涝洼台田化,灌溉水利化,耕作机械化,荒山滩绿化,把大汶河流域内全部耕地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粮、棉、麻、油生产基地。
  汶河受工业废水污染严重由于汶河被工业废水污・406・“文化大革命”及两年徘徊时期染,水中含有多种超量的有害毒物。自1973年至1976年,新泰、新汶两县造成1.3万亩小麦受害,损失小麦300万斤,赔偿70多万元。1977年又有5个公社的14个生产大队的5000亩小麦受害,损失粮食140万斤。为此,地委要求沿汶河各厂矿企业切实按照中央两委一部、一组[1977]国环字3号文件精神,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治理方案,切实解决好工业“三废”治理问题。
  省委在泰安召开普及大寨县工作会议11月25日至12月5日,中共山东省委在泰安召开普及大寨县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了全国普及大寨县工作座谈会精神,讨论了认真学大寨,高质量地学大寨,加快农业发展速度的问题。要求,全省各地紧紧抓住揭批“四人帮”这个纲,真学、高质量学大寨,使农业来个大跃进。期间,中共山东省委、省革委负责人白如冰、李振等带领出席会议的地、市委书记、县委书记,省直有关部门和济南部队、省军区的负责干部以及省农业学大寨工作团的负责人共200余人,到泰安县胜利水库工地参加劳动。受到群众的赞扬,鼓舞了干部、群众的斗志。
  地委、地革委领导班子调整12月20日,增补张敬五、曹中鲁、崔建文、于经清、乔树荣任地委常委。
  余秋里副总理等视察泰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12月下旬,为筹备召开全国农田基本建设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余秋里,国家机械部部长项南、农林部部长沙风,在省委副书记秦和珍、地委书记高逢五等陪同下,先后视察了长清、平阴、东平等县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余秋里等视察后,认为泰安地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搞得很好,成绩显著,并说,回去以后全国开个农田基本建设现场会,到泰安参观。视察后,余秋里一行返回济南,于12月31日在南郊宾馆召开座谈会。高逢五和东平、肥城、长清、平阴四县县委书记郑建栋、于经清、庄庆臣、高淑源等参加了座谈会,向余秋里等详细汇报了泰安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情况。
  全区共动员安置三万二千名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据统计,截至1977年底全区共动员安置上山下乡知识青年3.2万多人。其中招工安置13000余人,18000余人仍在农村,分别驻在695个知识青年点上。
  全区建成一批中型水库本年,全区水利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特别是一批中型水库竣工建成,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10月至11月先后建成使用的中型水库有:莱芜县鹑鸽楼水库,泰安县胜利水库、彩山水库,新泰县苇池水库,宁阳县贤村水库。此外,莱芜公家庄水库也于翌年10月建成。这些水库总库容量达12395万立米,灌溉面积25.24万亩。全区农田基本建设会战再掀高潮本年,按照地委的统一部署,全区农田基本建设会战再掀高潮。会战中(主要是1977年入秋至1978年春),地、县、社主要领导坐阵指挥会战,全区共组织会战工程199处(包括1978年),由县按区域、山脉、河流统一规划,打破社队界限,组织连片会战,每个工地由几千人到几万人,一次治理万亩到数万亩。据统计,期间全区农田基本建设完成工日12554万个,完成土石方16343万个,治理洼地面积76.72万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达到281.5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08.13万亩,年末水土保持治理面积2995.4平方公里。
  全区党组织发展状况本年,全区有党委222个,党总支1001个,党支部10350个,党员245017人。
  本年度全区工农业生产持续发展1977年,全区工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工农业总产值完成25.15亿元,比1976年增长11.73%淇中,工业总产值15.37亿元,比1976年增长15.81%。农业在农业学大寨运动推动下,全区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农机化和科学种田的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发展较快。1977年全区农业总产值9.78亿元,比1976年增长3.27%,其中粮食总产量达41.87亿斤,多种经营收入4.83亿元,占农业总收入的49.37%。社办企业总收入2.44亿元,比1975年增长3倍。同时,全区农业生产“速度慢、水平低、不平衡、不全面”的状况依然突出。1978年地委工作组检查验收大寨县1月26日至2月25日,根据省委指示,地委抽调26名干部,组成4个工作组,分别由地委副书记赵祉善,常委韩星五、崔建文等带领,深入不同类型公社、大队、生产队,按照大寨县六条标准,对1975年以来建成的泰安、莱芜、新汶、肥城、东平5个大寨县和计划在1977年建成大寨县的新泰、宁阳两县农业学大寨、建设大寨县的情况,按照省委提出的6条标准进行了认真的检查评比和考核验收。通过检查验收,上述7县被列为全区学大寨先进县。
  泰安、泰山正式对外开放年初,经国务院外交部、公安部、解放军总参谋部、国家旅游总局批准,泰安、泰山正式对外开放。同年11月,泰安行署外事办公室成立。此后,泰安地区的外事交往迅速发展。
  李元明等参加全国科学大会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进一步阐明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观点,明确提岀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从此,党扭转了多年来对知识分子的“左”的政策,知识和知识分子重新受到社会重视。地委常委、地革委副主任李元明、科委主任刘铁出席了大会。泰安地区农科所等14个单位的18个科技项目获得大会科技成果奖,泰安县省庄公社党委等3个单位获得科技先进集体奖。
  全区财贸系统“双学”活动蓬勃开展自1977年全区财贸系统第一次学大庆学大寨先进代表会议召开以来,全区财贸系统进一步掀起“双学”活动高潮,到年底,全区商业、供销、外贸购销均超过年计划,特别是全区各级财贸部门、单位积极帮助农村发展多种经营,取得显著成效。为总结全区财贸“双学”活动经验,贯彻全省第二次财贸系统“双学”先进代表会议精神,地委、地革委于3月22日至27日召开了全区第二次财贸“双学”先进代表大会。参加会议的代表共1065人。会议传达了省财贸“双学”会议精神,部分单位和个人介绍了“双学”经验。地区领导赵祉善、李清和出席会议并讲了话。地委常委、地区财贸办公室主任张敬五主持会议。大会隆重表彰了全区财贸系统“双学”先进单位257个,先进集体1478个,先进工作者11639名。其中,有全省第二次财贸“双学”会议上被授予先进县社称号的肥城县、莱芜县寨里公社、肥城县王瓜店公社和8个“双大”式企业、46个先进单位及3名先进工作者。7月上旬,全国财贸系统“双学”先进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张敬五带领各县分管财贸的同志参加了会议。会后,张敬五向地委作了汇报,地委非常重视,认真研究了贯彻意见,决定在全区财贸系统进一步开展“双学”群众活动,并取得显著成效。全区财贸工作有了关键性的转变,即由过去一般性服务,转向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扩大服务设施。在外贸方面,建了两个冷藏厂和炼油厂,加工冷冻岀口牛肉、兔肉、鸡肉,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在商业方面,将原二三千吨屠宰和冷藏能力的肉联厂扩大到近万吨,对于调节肉食供应淡旺季起到了很大作用;在供销、粮食方面增加了面粉、果品加工设施,在银行和财贸部门的支持下,为生产不景气的罐头厂新上了芦笋罐头生产线。由于在财贸系统“双学”活动中,实现了农工商贸相结合、产供销相结合,为工农业生产和群众服务的关键性转变,从而在带动工农业生产,增加商业、供销购销和外贸出口及税收,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区贯彻落实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2月26日至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提出了新时期的总任务,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月,为贯彻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地委召开常委会议,接着又召开市直各部门领导和县委、矿务局党委书记及公社党委书记会议,传达学习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4月,根据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省委指示精神,地委部署在全区大张旗鼓地宣传新时期的总任务和新宪法。地委指出,要按照五届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宪法是新时期治国的总章程,不论什么人,违反宪法都是不能容许的,要依据新宪法,修改和制定各种法律、法令和各方面的条例、规章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要求,学习宣传新宪法。之后,全区各级党委和政府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了新时期的总任务,特别是新宪法。并按照新宪法的规定,进行了诸如政府换届,机构设置等方面的工作。
  纪登奎副总理视察泰安农田基本建设4月中旬,为准备召开全国农田基本建设会议,国务院副总理纪登奎、农业部部长杨立功,在省委副书记秦和珍和泰安地委书记髙逢五等陪同下,视察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搞得好的泰安地区的东平、肥城、新泰、新汶、平阴等5县的农田基本建设,在泰安县视察了胜利水库。纪登奎回京后,向中央作了专门汇报。
  检查验收清查帮派体系工作4月开始,根据中央、省委指示,全区自下而上的对1977年开展的清查“四人帮”及其帮派体系的情况进行了认真的检查验收。7月,在各县、矿务局和地直各系统检查验收的基础上,由地委副书记曹礼琴和3名常委带队,抽调6名局、部长和各县清查办负责人(共30人),分3组,对各县、矿务局、各系统共21个大单位的清查工作普遍进行了检查验收。全区公社级以上单位共996个,有清查任务的663个,已查清和基本查清的单位596个,占95%左右。
  全区农田基本建设取得显著成绩自1975年9月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农业学大寨会议以来,泰安地委领导全区人民围绕根治汶河这一重点,以改土治水为中心,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三年中,全区共投入工日46600万个,搬动土石方53900万方,深翻改土400多万亩,改治河道284条,治理山头287座,治理岭坡185个,治理涝洼地76片,改河造地115000亩,打机井24500眼,配套机井22500眼。兴建大中型水库6座,可蓄水2亿立方米;小(一)型水库24座,小(二)型水库63座,方塘530个,可蓄水2.5亿立方米。新建扬水站479处,其他水利项目132000项。发展和改善灌溉面积163万亩,建设高产稳产田153万亩。共投资2.56亿元,补助粮食32661万斤,其中国家和地、县、社补助粮食7200万斤,占总数的22.1%。三年中,全区县、社、队三级成立了22000多个农田基本建设专业队,约129000人,其中常年固定的县、社专业队约3万人,在农田基本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田基本建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大干三年,粮食三年增产。全区粮食生产从1975年到1977年3年间,平均每年递增10.7%。沿黄的平阴、长清、章丘3县也全部上《纲要》。往年东平县每年吃一二千万斤统销粮。1975年到1977年大干三年,粮食生产平均每年递增24.2%,三年向国家贡献粮食1.47亿斤。
  李先念、陈永贵视察泰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5月6日至9日,为准备召开全国农田基本建设会议,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和中央6个部、8个省、市、自治区的省委书记等,在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白如冰、省委副书记秦和珍和泰安地委书记高逢五等陪同下,视察了泰安地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5日,地委书记高逢五专程到济南迎接李先念等一行。6日,李先念、陈永贵一行沿公路先后视察了长清县的季山改土工程、大石山工程、坦山战区,平阴县的田山电灌站、分水岭工程,东平县的“五十华里围山转”、无盐扬水站、,,六十华里一条线,,等工程,肥城县桃园公社九龙口工程和龙头寺石堰工程,听取了平阴县委书记高淑源、东平县委书记郑建栋关于电灌站修建和效益情况的汇报。7日,李先念一行视察了泰安县的东水西调、万米洞和胜利水库工程及泰安县汶口、肥城县汶阳两公社小麦丰产田,分别听取了泰安县委书记乔树荣、肥城县委书记于经清的汇报。然后经宁阳、兖州、曲阜到达济宁。8日下午,李先念一行乘坐专列抵新汶火车站。9日上午,泰安地委书记高逢五到专列上看望李先念等。李先念高兴地对高逢五说:“你们泰安为老百姓出力了。"又说:“你们搞得比较平衡。”同日上午,李先念等又视察了新泰县东周河缩河造地、东周水库、胡家沟渡槽、高崖头扬水站、羊流公社韩庄扬水站等工程,听取了新泰县委书记许希亮的汇报。李先念在听取汇报后说:“头戴帽、缩河道,两边把地造,这个办法好。全国除西藏、新疆外,如果都像你们这么搞,我们就不吃进口粮了。”当日下午,又视察了新汶县团山岭整地工程,听取了新汶县委书记刘振健的汇报。在工地上,李先念、陈永贵与各省、市负责同志一起,让山东电视台记者拍了电视纪录片。还分别同新泰、新汶县的负责同志合影留念。9日下午,李先念一行乘专列返回济南。10日上午在南郊宾馆召开座谈会,请6部、8省领导同志谈视察感想。在座谈会上,李先念谈道:“各省、市都有些比较好的典型。但是,农田基本建设规模大、标准高,泰安、济宁两个地区是好的。”会后,李先念一行于11日返回北京。6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迎接农田基本建设的新高潮》的社论,介绍了山东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经验,并要求重视推广山东的经验,因地制宜地组织全国范围的农田基本建设新高潮。
  各县选举新一届革委会5月6日,根据新宪法规定,各县先后召开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县革命委员会和县革委会主任、副主任及县人民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
  地委召开全区县、社党委书记会议5月24日至28日,为贯彻落实李先念、陈永贵等中央领导来山东视察工・416・“文化大革命”及两年徘徊时期作时作的重要指示和省委召开的地市委书记会议精神,迎接全国农田基本建设会议的召开,地委召开全区县、公社党委书记会议。会议着重解决了几个方面的问题:一、进一步统一了各级领导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思想认识;二、坚定了继续大搞协作会战的信心和决心;三、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四、提岀今后农田基本建设的规划和措施。
  六百六十余名驻华外交使节到泰安参观访问5月,先后有四批666名驻华外交使节来泰安参观访问。
  地委部署继续开展一批“双打”三整顿工作5月,根据中共山东省委《全省地市委负责人会议一批“双打”三整顿问题纪要》精神,泰安地委召开了各县委、矿务局党委分管书记和地直各部门负责人会议,部署全区在继续搞好揭批“四人帮”第三战役的同时,集中抓好“双打”,并抓住揭批“四人帮”这个纲,进一步全面开展整党整风、整顿社队、整顿企业,进行基本路线教育,重点解决党内和干部队伍内思想、组织、作风不纯的问题等等。会后,全区进一步掀起了揭批“四人帮”,“双打”和三整顿高潮。
  莱芜、肥城暴雨成灾6月28日,莱芜县遭暴风夹冰雹袭击,连续5天。风力9级以上,30日夜达12级。全县毁坏房屋100480间,刮倒成材树110万株,折断各类线杆1.1万根,河堤决口127处,冲坏公路693公里、桥涵81座,坍塌地堰29.3万米,死亡2人,伤40人。7月13日凌晨,肥城县突降暴雨,降雨达220毫米,引起山洪爆发。城关公社张庄大队箱子庄村遭受“泥石流”袭击,10户54间房屋被冲毁,11人死亡,37人受伤。石横公社衡鱼、汶阳公社西浊等村被淹。全县受涝面积22万亩,其中5.6万亩绝产。地委和两县县委县府及时组织干部深入灾区领导抢险救灾。
  全区开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活动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当天,新华社转发了这篇文章。12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同时转载,在全国掀起“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受到邓小平、叶剑英等多数中央领导同志的支持。同年6月,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两个凡是”是错误的。根据中央精神,省委宣传部作出了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学习讨论的部署。全国各地理论工作者,各省、市、自治区、大军区主要负责人纷纷发表文章、讲话、表态,支持《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的观点。9月,李先念在国务院务虚会上讲话,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是正确的。地委和各县、矿务局党委领导广大干部、群众,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学习《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和《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反对本本主义》、《关于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及马列著作。但是由于受“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干扰,讨论没有深入开展起来。
  地委贯彻中央减轻农民负担指示中共中央[1978]37号文件转发了湖南省湘乡县《关于落实党的政策,减轻农民不合理负担》的报告,指出了当前农村中相当多的地方普遍存在着农民负担不合理和过重的严重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后中共中央又发岀[1978]47号文件。地委认为泰安地区也存在着37号文件中提出的各项问题,并于7月5日作出传达贯彻中央37号文件,对文件中提出的各项问题,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按中央制定的规定严格执行的决定。地委决定,今后凡是动用公款吃喝送礼的,谁动用谁偿还;凡是在国家计划外乱盖楼堂馆所的,一律停止施工,已建成的国家没收,另行分配;绝不允许向基层单位无偿平调劳力、资金、物料,搞非生产性建设等。并结合夏季预分,认真解决农民负担不合理的问题。各县均按中央文件和地委指示,认真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采取一些措施,落实政策。截至10月份,全区已兑现退赔现金和实物折款1575万元。
  美国农业专家韩丁、全国农田基本建设参观团来泰安参观农业7月中旬,美国著名农业专家韩丁,由山东省革委会副主任李振陪同,来泰安参观访问。期间,韩丁考察了东平、肥城、新泰、新汶、泰安等地的农田基本建设。并就农业生态平衡、秸杆还田、轮作、农林水配套等问题发表了看法。韩丁的许多见解和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使干部群众耳目一新。本旬,参加全国农田基本建设会议的各省、市、自治区领导人分4批参观了肥城县的九龙口工程和农田基本建设项目。
  地革委撤销,恢复建立地区行署7月7日,遵照宪法规定和根据中央组织部及省委关于设立行政公署有关问题的指示,撤销泰安地区革命委员会,恢复设立山东省泰安地区行政公署,地委副书记曹礼琴兼任专员;张海涛、韩星五、谷前、李杰、顾廷臣、薛允志、杨海岩、丁江、张敏行任副专员。同时,建立了中共泰安地区行政公署党组。书记曹礼琴,副书记张海涛,成员韩星五、谷前、顾廷臣、薛允志、杨海岩、丁江、张敏行、张敬五、崔建文、王锡禄。还对原地革委96名成员进行了相应的安排和处理。
  国家卫生检查团到泰安检查7月下旬,国务院卫生部副部长郭子恒率检查团到泰安检查。27日到莱芜检查了17个县、社、队医疗单位及3个厂矿医院。对被列为三分之一卫生事业整顿建设重点县的莱芜县卫生事业建设作了重要指示。8月1日,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到莱芜检查了县人民医院和辛庄公社卫生院、辛庄大队卫生室。
  地委贯彻全国农田基本建设会议精神7月22日至8月1日,全国农田基本建设会议在北京召开。地委书记高逢五带领各县县委书记参加了会议。会前,1200余名代表参观了山东泰安地区和济宁地区的农田基本建设先进单位。8月上旬,地委召开常委会议,认真传达学习和讨论了会议精神。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大张旗鼓地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动员全区人民搞好今冬明春农田基本建设。15日至23日,地委召开各县、公社党委书记和管理区党总支书记及地直各部门负责人会议。高逢五代表地委作了《坚持农业学大寨,大干农田基本建设,高速度发展农业》的报告,就如何贯彻落实全国农田基本建设会议,在全区进一步开展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运动,坚持不懈地大干农田基本建设,大力发展社队企业和多种经营等工作作了部署。会议提出今后农田基本建设仍以根治大汶河为重点,继续采取地、县规划,县、社会战的形式,组织大会战。秋后组织100万人上阵,集中会战一个半月,然后以队为单位搞些小工程;迅速采取积极措施,把社队企业和多种经营搞上去。会议指出了全区农业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1977年全区人均占有粮食仅652斤,花生还低于1949年的水平,棉花总产还低于1973年,多种经营收入人均75.5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4.5元,社员分配人均48.91元,比全省平均数低9.6元。二是生产队负担过重。据调查统计,1977年全区生产队各项负担(包括现金、粮食、物资和工日折款)13480余万元,每个生产队平均负担3853元,人均负担21.14元。当年冬至翌年春,地委考虑到形势的变化和社员的承受能力,果断采取了农田基本建设不再搞大规模会战的措施。据统计,1975年至1978年,全区农田基本建设投资2.88亿元,其中国家投资占23%,社队负担77%;全区农田基本建设共完成工日52764万个,占劳动力总工日的20%以上。经过4年时间的全区性的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会战,基本改变了农业生产条件,全区农业生产逐年提高,为以后的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78年全区农业总产值完成11.56亿元,比1975年增长25.2%;粮食总产量达到45.64亿斤,比1975年增长12.23%。
  联合国粮农组织到肥城考察8月29日至30日,联合国粮农组考察团斯温代尔一行到肥城,对耐旱生产作物谷子的种植、储存等情况进行了考察。县委和王瓜店公社的负责人陪同考察组进行了考察,并介绍了有关情况。
  地委组团赴苏州地区参观8月25日至9月1日,为更好地贯彻全国农田基本建设会议精神,地委组成由地委书记高逢五,副书记曹礼琴、张海涛、赵祉善带队,地委部分常委和各县委书记共20余人参加的参观团,赴江苏省苏州地区参观学习农田基本建设经验。参观团先后参观了吴县、无锡、江阴、昆山等4个县的11个社队。苏州地区的农田均建成高标准的格子方田。主要特点是:产量高,稻麦亩产突破1400斤,小麦平均亩产达470斤;贡献大,一年完成征购任务25亿斤,每人平均400斤;社队工业收入多,1977年达到138000多万元。并提出建设吨粮田的目标。在公社驻地、村庄建设上,社社队队都有三张图(原状图、现场图、远景规划图)。参观团回泰安后, 向地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汇报了参观情况。地委根据苏州经验,提出了泰安地区建设“三田”(双纲要田、双长江田、吨粮田)的口号,并尽快建设一批“三田”的样板;围绕建设“三田”,把水利建设搞好,狠抓渍涝田的治理。在社队工业发展上,结合苏州经验,加强领导,全面规划,采取措施,迅速把全区社队工业和多种经营发展起来,计划到1980年社队工业产值达6.6亿至7亿元,占公社三级收入的40%以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要选择几个条件好的大队进行试点,有计划地推广苏州经验。
  地区人民检察院建立8月14日,根据新宪法规定,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泰安分院建立,初盛斋任检察长。
  地委、行署召开全区科学大会9月,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科学大会精神,地委、行署隆重召开全区科学大会,研究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区科技发展工作。编制了《1978~1985年泰安地区长远科技发展规划纲要》(草案)。全区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取消革委会9月,根据宪法和中共中央7月颁布的《关于加快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即“工业三十条”)中关于企事业单位不设革命委员会的规定,全区各企、事业单位取消革委会,建立党委领导下的厂长(经理、主任)分工负责制;全区各学校根据中教五十条规定“全日制中学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取消革命委员会。
  马忠臣任地委副书记10月,经省委批准,马忠臣任地委副书记兼泰安县委书记、县革委会主任。
  结束红卫兵组织,恢复少先队、学生会组织10月25日,根据中共山东省委批转共青团山东省委《关于红卫兵问题的请示报告》中提出的结束红卫兵,恢复少先队、学生会组织问题,地委作出决定,结束红卫兵,恢复少先队、学生会组织。要求各学校先搞好结束红卫兵组织的试点,然后全面铺开。红卫兵组织结束后,将有许多符合共青团条件的红卫兵被吸收到团里来。要求各级党委注意加强对学校共青团的领导工作。至此,作为特殊时代和环境中产生的红卫兵组织宣告结束。
  地委政法小组恢复建立10月27日,为加强政法工作的领导,地委决定成立地委政法小组,谷前任组长,王善堂任副组长。全区民兵工作成绩显著10月,地委、军分区总结了全区民兵工作。在地委、军分区及各县委、县武装部的领导下,全区民兵深入开展了揭批“四人帮”的斗争,百分之八十的民兵进行了“六个坚持、六个反对”和“十个应该不应该”教育,并认真整顿了民兵组织。截至1977年底,全区共有武装基干民兵92082人,武器38649件。1977年底,全区9204个民兵连进行了整顿,好的和比较好的占80%以上。整顿中,以民兵干部和基干民兵为重点,充实调整民兵干部1282人,清除各种不良分子76人,纯洁了民兵队伍。全区9157名民兵连长中,党员8591人,占总数的94%,参加党支部领导的占85%。1977年全区90%以上武装基干民兵连完成年度计划,全区参训的干部、民兵达518102人次,实弹射击、手榴弹投掷及格率在70%以上。民兵干部组织指挥能力和广大民兵的军政素质都有较大提高。各县还建立健全了县武器装备管理维修领导小组,整顿了县、社、队三级武器维修网,培训维修骨干1775人。据1977年普查,全区38649件民兵武器中,能用于作战的占86.2%,地委、军分区还制定了《1978年至1982年泰安地区武装基干民兵发展规划》。规定到1982年,全区共组建武装基干民兵团10个,营19个,连431个,排626个,八二迫击炮连22个,通讯连13个,侦察连10个,高炮连4个,高机连4个,指挥排2个。全区武装基干民兵发展到173977人,武器达到54969件。为右派分子摘帽和改正错划右派分子11月中共中央[1978]55号文件和山东省委[1978]105号文件,决定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16日,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和省委指示,做好这项工作,地委成立了“贯彻中央55号文件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李元明任组长,周一山、许元田任副组长。同时,地委要求各县委、矿务局党委、地直各大口党组,根据任务大小,建立健全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并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指示,做好摘帽右派分子的安置工作;对错划为右派分子的,要实事求是地予以改正。地委和各县委、矿务局党委根据上述指示,首先为1957年以来被划为右派分子的绝大部分人员摘掉了右派分子的帽子,并规定不再称其为“右派分子”或“摘帽右派”。接着,对因右派问题受处理的人员全部进行了复议改正。到1979年12月,全区原划为右派和因右派问题受处理的1354人,改正1311人。为右派分子摘帽和改正错划“右派分子”工作,解除了有关人员和其家属子女的精神负担,调动了他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巩固和发展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有反必肃、有错必纠的原则,提高了党的威信。
  章丘、长清两县划归济南市II月7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山东省调整部分市、县行政区划的批复》,泰安地区的章丘、长清两县划归济南市领导。12月10日至13日,根据国务院批复和省革委通知,济南市委书记魏坚毅、泰安地委书记高逢五在济南主持办理交接工作。该两县自1979年1月1日起,正式按照新的区划进行工作。
  地委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为加强党的纪律检查工作,根据党章规定和省委指示,“文革”中被撤销的中共泰安地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于12月26日恢复建立。地委组织部监察科即行撤销,监察业务全部移交地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地委纪检委的任务是“维护党规党法,搞好党风”。
  全区党组织发展状况本年,全区有党委215个,党组60个,党总支895个,党支部8810个,党员214217人。
  本年度工农业生产情况本年,工农业总产值27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544亿元,农业总产值11.56亿元;粮食总产量45.65亿斤,棉花总产量0.14亿斤,油料产量1.25亿斤;财政收入1.85亿元。
  学习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围绕这个中心,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等错误口号,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人民公社条例(试行草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会议闭幕后,地委立即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对会议精神进行了认真的学习、讨论,并决定迅速组织领导全区各级党委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真反复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抓好当前的各项工作。从此,泰安地区随着社会主义祖国的历史脚步,进入改革发展的新时期。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第一卷起自1925年8月泰安有共产党员的活动,止于1949年9月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后胜利,主要记述了泰安中共组织及其领导的政权、武装力量、群众团体在革命斗争中的大事、要事。 《大事记》由概述和大事条目组成。使读者在了解历史梗概和党史脉络的基础上,阅读研究大事记。由于泰安地区建国前后党史情况截然不同,故一、二两卷在编排方法上有较大区别。第一卷,由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建有两个地委(泰山、泰西),分属山东、冀鲁豫两大战略区,抗战后半期一度(四年多)形成三个地委,历史和区划情况复杂,且在过去的工作中已各成体系地编写出三个党史大事记,即《中共泰山区党史大事记》、

阅读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周恩来
相关人物
高逢五
相关人物
曹礼琴
相关人物
刘太东
相关人物
李群
相关人物
李元明
相关人物
曾广初
相关人物
陈涛
相关人物
彭一吾
相关人物
孙明
相关人物
刘铁
相关人物
王善堂
相关人物
邓拓
相关人物
余修
相关人物
林彪
相关人物
房众夫
相关人物
曹学亮
相关人物
朱振海
相关人物
李群
相关人物
韩星五
相关人物
丁江
相关人物
顾廷臣
相关人物
李毅之
相关人物
隋金山
相关人物
朱传贤
相关人物
陈玉华
相关人物
赵希梅
相关人物
吴振明
相关人物
武同峙
相关人物
陈立生
相关人物
张敏行
相关人物
李作典
相关人物
隋金山
相关人物
程建平
相关人物
赵希梅
相关人物
阎洪建
相关人物
陈玉华
相关人物
苏本正
相关人物
武同峙
相关人物
陈立生
相关人物
毕泗友
相关人物
谭震林
相关人物
陈毅
相关人物
叶剑英
相关人物
刘少奇
相关人物
王士栋
相关人物
戚本禹
相关人物
薄一波
相关人物
刘澜涛
相关人物
安子文
相关人物
杨献珍
相关人物
黄永胜
相关人物
虢洪仁
相关人物
苏毅然
相关人物
郭景超
相关人物
赵国志
相关人物
傅聚良
相关人物
吴旭光
相关人物
陈英海
相关人物
陈伯达
相关人物
朱茂正
相关人物
穆林
相关人物
刘维理
相关人物
翟宪明
相关人物
刘洪芳
相关人物
狄生
相关人物
韩星五
相关人物
谷前
相关人物
顾廷臣
相关人物
薛允志
相关人物
杨海岩
相关人物
丁江
相关人物
张敏行
相关人物
张敬五
相关人物
崔建文
相关人物
王锡禄
相关人物
郭子恒
相关人物
斯温代尔
相关人物
赵祉善
相关人物
马忠臣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山东省委
相关机构
济南军区
相关机构
泰山地委
相关机构
中央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政协全国委员会
相关机构
中国人民志愿军
相关机构
泰安政协委员会
相关机构
章丘政协委员会
相关机构
泰安发电厂
相关机构
中央书记处
相关机构
泰安地委组织部
相关机构
泰安地委宣传部
相关机构
山东省政府
相关机构
山东省革委会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新泰
相关地名
泰安
相关地名
泰宁
相关地名
泗水
相关地名
宁阳
相关地名
肥城
相关地名
东平
相关地名
平阴
相关地名
长清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