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57 年 1 月 一1966 年5 月)1957年
开展社教宣传运动
1月16日,地委宣传部作岀《关于在春节前后开展一次社会主义宣传运动的意见》,确定的内容重点为国际、国内形势和合作化的优越性。活动的开展对于稳定农村形势产生了一定作用。
地委组织部贯彻中央组织工作会议精神
根据党的八大提出的提高党员标准的精神,中央2月5日发出《关于1957年接收党员工作的通知》,指岀原定1956年至1957年接收党员计划停止执行,1957年各级党组织要集中精力加强对预备党员的转正工作,作好对所有党员的教育工作,以进一步提高党员质量。地委组织部根据中央及省委要求,于2月18日作岀《关于贯彻执行中央组织工作会议精神的意见》,提出今后一般地停止提拔干部;选派干部充实区、乡级领导;实行干部专业化。结合泰安全区1956年新接收党员10275名,至1956年底党员总数已达8.2万余名(占总人口1.6%)的实际,提出1957年一般地停止发展新党员,重点做好1.3万余名预备党员的转正工作,全区新发展党员控制在1500名左右。
根据中央和省委的有关部署,泰安地委结合整编进行了干部下放,充实基层工作。春季,地县两级共抽调干部1553人下放,其中地区级10人,县级144人,区级561人,一般干部838人。除县级51人确定到区兼区委书记、区级46名任乡总支书记或乡长外,绝大多数是以工作组形式长期下放帮助农村工作。
地委加强农村整社工作
为巩固农业合作社,改善经营管理,去冬今春,全区普遍开展了整顿农业合作社工作。在整社中进行了升、并、扩社,使全区高级社达到4213处,1078332户,占总户数的97.1%;初级社仅余118处,8231户,仅占总农户0.73%;个体农户23986户,占总农户2.17%;基本实现了全部高级化。2月30日,地委生产合作部作出《关于农业生产合作社经营管理改进工作的总结》。总结肯定了在前段工作中推行生产队“五包”(即包工、包产、包成本、包柴草、财务包干)和“三固定”(即用工定额固定、土地固定、耕畜固定)的成绩,同时针对去冬牲畜普遍瘦弱、死亡率高达19%以上的严重情况,提出今年推行“六定”(定草、定料、定膘、定积肥、定工分、耕畜定额)、“六净”(草净、料净、槽净、栏净、畜体净、饮水净)、“五勤”等措施。同时批转了一批改进农业社生产管理的经验介绍材料。
地委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
3月,继省委会议之后,地委召开党的基层组织工作会议。会议回顾了自去年8月省委下达《关于加强与改进农村支部工作的几项具体意见》后,我区已在基点乡进行试点并逐渐全面贯彻到农村支部工作中去的情况,提出了要求。会后各县委在召开的区、乡、村三级书记会上进行了统一部署,并进行了专项研究。6月25日,地委转发组织部《关于春季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检查和今后意见》,意见指出自3月会后,大部分县委抽调干部安设了自己的基点,并规定了定期讨论支部工作的制度。各农村支部对自己的基本任务是极为明确的,但执行上偏重于生产经营管理,对政权、青、妇组织领导不够,党内教育不正常。组织形式已按新党章规定进行了改变,但251个100名党员以上的乡建基层委员会的仅126个,大部分农业社内虽已设专职书记但多数职责不清,未名副其实地抓党内外政治思想工作。《意见》要求结合目前进行的新党章教育,切实把这些问题解决好。
地委检查总结贯彻毛泽东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精神的情况
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讲话全面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指岀在我国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是阶级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我们必须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并提出辨别香花和毒草,判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六条政治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两条。3月上、中旬,讲话在泰安地委负责同志中进行了传达。4月中旬逐级传达到全体党员干部。4月14日,地委召开各县委书记联席会议,检查省委召开县委书记会议后讲话贯彻情况。会议反映,专、县机关干部共九千余人组织学习了五至六天,约70%以上的机关和基层干部表示拥护主席讲话。会议认为,经过各县层层传达讨论毛主席指示,分析本地区合作社的状况,初步澄清了自去冬以来普遍发生的怀疑合作化运动是“糟得很”“冒进了”的片面错误认识,认为合作社虽然还存在着若干缺点亟待改进,但成绩还是基本的,去年农业丰收的事实已充分显示了它的优越性。对于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人民闹事问题也初步有了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干部作风有很大转变,参加劳动,深入群众,改善了干群关系,人民闹事现象大大减少,群众生产积极性提高。
会议还检查了春耕生产和春季造林情况(造林完成15万亩,占23万亩计划的65%),对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想尽一切办法争取1957年农业大丰收”和省委提出的“农村人口三到五年人均达700斤粮70元钱,达到富裕中农生活水平”的指示作了研究,决定在春季整社中在原来“两包”(包工包产)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五包”。
地委作出《关于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关于研究有关工人阶级的几个重要问题的通知〉的意见》
由于国内敌我矛盾已基本解决,大量的人民群众和他们的领导者之间的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即显露出来。3月25日,中央发岀《关于处理罢工、罢课问题的指示》,指出最近半年内全国各地共有一万多人罢工,一万多学生罢课。4月7日中央又发出《关于研究有关工人阶级的几个重要问题的通知》,指出最近各地连续发生的一些罢工、怠工等事件,表明我们的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上存在着严重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的作风;同时又表明我们在职工群众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省委发出指示,要求认真研究执行,并于今年内在国营企业中普遍建立起职工代表大会的制度。地委于5月6日作出《关于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关于研究有关工人阶级的几个重要问题的通知〉的意见》,要求对中央提岀的关于工人阶级的四个重要问题分别作专门系统的研究。关于职工群众参加企业管理问题由工会组织研究;关于职工生活问题其中除工资问题由劳动科研究外,其余问题亦由工会联合会负责组织有关部进行研究;关于工人阶级内部的团结和教育问题,以宣传部为主,吸收工会联合会和团委有关人员参加进行研究;关于党的领导和基层组织工作问题以党委工业部为主吸收工会联合会和团委有关人员参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均于6月15日前分别报县委、地委后整理上报。
全区开展整风反右运动
4月27日,中共中央下发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要求在全党重新进行一次普遍的、深入的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水平,改进作风,以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5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这一指示。
5月27日,泰安地委根据中央和省委指示,组成了整风领导小组。6月3日,地委作出《关于开展整风运动的计划》。计划要求地直机关、部门于9月底结束整风,县区级除历城作为重点试验县可争取10月结束外,其余各县均从10月开始检查,年底基本结束。基层干部整风检查待明春另行布置。自6月18日开始,地委以两周时间,每周二、四、六下午在专署第一会议室举行地直机关、企业、学校、部队中部分非党员干部座谈会,听取整风意见。7月初,地直机关停止了干部理论学习,开始整风学习,参加干部共3781人,占干部总数的60%。
在整风的同时,中央和各级地方党委都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座谈会,邀请了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帮助共产党进行整风。但一段时间内,社会上一些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利用共产党整风之机,攻击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煽动了相当紧张的政治气氛。5月15日,毛泽东写了《事情正在起变化》一文。6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从而在全国发起了一场反右斗争运动。
在当时的形势下,对确实存在的极少数的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进攻进行坚决的反击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但是由于党的领导对当时阶级斗争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并把许多正常的甚至是善意的批评和建议也视为右派进攻,再加上未能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划分右派分子标准的指示,致使反右派斗争犯了严重扩大化的错误。
根据中央和毛主席指示,整风运动开展的步骤方法分大鸣大放、着重整改、反击右派、每个人研究文件批评反省提高自己四个阶段。7月26日,地委作出决定,鉴于我区水灾严重,地直及各机关均抽调大批干部支援农村抢险救灾,将整风学习阶段拖长至9月底,改每周三个半天为两个半天。根据中央和省委指示,地委于8月26日决定在国营、地方国营厂矿企业和交通、手工业合作社全体人员中分期分批进行整风和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教育,并在企业和管理部门中开展反右派分子的斗争。据统计,全区共有工矿、交通、邮电、手工业、搬运和马车合作社601个单位,32825人,第一批参加整风58个单位,11423人,其中25个单位8580人于9、10月间开始鸣放。11月19、20日两天,地直机关分两批召开有4000余人参加的党员干部(包括学校)大会,对贯彻省委指示,进一步深入开展整风运动进行了动员,并对前段运动中摸底掌握的思想情况进行了分析批判。会后,地直机关整风运动正式开始。地监委通报查处违纪干部情况7月6日,地委纪律监察委员会作出《关于1956年下半年和1957年上半年基层干部和部分脱产干部强迫命令、官僚主义、违法乱纪情况的报告》。一年来,各级监委共处理党员干部(不含县人委处理的非党干部)计478人,其中贪污盗窃163人,腐化堕落161人,打骂群众侵犯人权违犯纪律106人,打击报复蓄意陷害干部群众48人。
全区大力开展防汛救灾
自7月1日起,泰安地区连降暴雨。自1日至11日先后降雨8次,平均达185毫米,尤以7月11日两次为最大。7日新泰降雨量达304毫米,仅低于我区百年一遇特大雨量18毫米;莱芜、泰安、宁阳等沿汶河流域雨量均在100毫米以上。11日新泰又在100毫米以上,泰安、宁阳、长清均60毫米以上。暴雨造成汶、清河水位陡涨,大汶河超过解放以来最大流量(1954年2880方/秒)达3170方/秒,大清河亦达1960方/秒。8月27日又有部分地区遭暴雨山洪灾害,又兼黄河出现罕见洪峰,黄汶顶托,滞洪区亦受灾严重。据地委、专署向省委、省人委9月10日报称,全区遭灾较重202054户,人口933683人,分别占总数18.2%和18.6%;倒房361232间,砸淹死人201人,伤352人。东平受灾最重,被灾土地达52.2%,其中全无收益占42.16%;其次长清、平阴、新泰、莱芜、宁阳五县,20%到37%不等。
灾情发生后,地委、专署大力组织干部群众多方救灾。7月13日,地专即组织四个检查组分赴重灾区调查灾情,同时地委召开电话会紧急布置防汛。此后根据省委部署,地专迭次发岀指示,采取有力措施,号召群众开展生产自救,节约渡荒,同时发动机关、企事业职工捐献救灾。全区计拨发自然灾害救济款136万元,蓄洪补偿款125万元,组织调运部分干菜节约渡荒,长清、平阴、东平人均21斤,并介绍推广了泰安85%的农户每日两顿饭,每餐均以菜豆腐代粮的作法。
因灾减产后,省批准将粮食征购任务由41200万斤减至39321万斤,并由于接收安置济宁地区灾民2.5万人和非农业人口增加等情况,批准将统销指标由2.7亿斤增拨至30652万斤。据此全区农村人均口粮全年仍可达393.6斤,其中秋粮288.5斤。
在全区干部群众一致努力下,至12月中旬已修房146500间,占倒房数38%,其余则以挖地窖、借房或调剂外区安置来解决。群众寒衣自己无力解决计缺58950件,惠民、聊城支援3.1万件全部分配长清、平阴、东平三县,其他县以及来自济宁地区(微山县)灾民,由本区捐献8600余件和发放救济金买估衣解决。
全区大规模开展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7月29日至8月2日,地委召开县委书记联席会议,传达毛泽东在南京省委书记会议上的指示和省委召开的地市委书记会议精神,检查前次会议后开展阶级教育以及当前生产、防汛、粮食征购等工作情况。会议期间又传达了毛主席7月发表的《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一文和省委《关于向全体农民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的指示(初稿)》(中共中央于8月8日正式发出《向全体农村人口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的指示》)。
会议回顾了前段工作,认为自去年全区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经去冬今春对合作社进行整顿,大部分是稳定下来了,一部分已经巩固,但仍有一部分还不稳定。自6月下旬始,随着小麦预分和征购开始,各地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混乱现象,瞒产、部分农民借口“360斤口粮不够吃”闹事,很多乡、社基层干部挨打。针对这一情况, 当时地委即认为必须对农民进行一次阶级教育,省委6月19日也发出《关于适应目前大鸣大放形势向基层干部与工人农民进行阶级教育的紧急通知》,遂开始开展这一工作,于6月26日地委作出贯彻意见。7月1日,地委召开各县委副书记会议,曾对当前农村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产生混乱的原因主要三个方面:1.对毛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已于6月19日《人民日报》公开发表)宣传很不深透;2.城市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反动言论流传到农村未及时批判,因此又刮起了一阵反社会主义、非社会主义的台风;3.对地、富、反革命和违法犯罪行为打击不够有力。会议决定,根据中央关于要求各地农村就合作社优越性、统购统销、工农关系和肃反等中心题目展开一场大辩论,以对广大农民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纠正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思想的指示,在秋收前把开展社会主义教育作为推动当前工作的动力。
会后,各县委立即研究部署,大都在本月中、下旬以10一13天时间召开了三级干部会议,首先在区、乡、社干部中开展了大辩论,然后县委负责干部带领工作组,选择一、三两种类型各一处进行试点,一般则是由乡召开骨干积极分子会议进行训练,再分批到社开展运动。至9月初,全区已有4452处社开展了大辩论,占总数4588处的91%。地委并在对几个问题调查研究后提供各地开展辩论:绝大多数农村人口“三定”时确定每人每年口粮360斤;根据地委对两个基点区(篦子店、万德)地、富动态摸底,有破坏、倒算行为的占23.3%;富裕中农对合作化的态度,坚决走资本主义道路反对合作化的占5%;合作化三年来粮食产量,1955年比1954年增加13.05%,1956年比1955年增加14.22%,1957年因部分地区水灾仍相当于1956年91.6%;1954年至1956年三年间共发放农业贷款4873.4万元。各地围绕“合作化优越不优越”、“国家搞工业化应不应该”、“是否农民养活工人”、“统购统销要不要搞”、“360斤口粮够不够吃”等题目展开激烈的辩论。9月6日,地委作岀《关于秋季工作意见》,提岀以粮食统购统销为主题,展开秋季大辩论,教育社干、社员认真贯彻执行省委、省人委7月21日联合通知中对社干、社员分别提岀的十大要求,抓好秋收秋种生产和秋季分配工作,坚决执行中央指示的“少扣多分”的原则,即社内扣留控制在40%以内,保证60%以上的收入分配给社员。要通过上述工作,达到推动整社的目的。
9月11日,地委作出《关于在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成绩,认为大辩论“深刻地批判了农村干部党员的右倾机会主义、本位主义、尾巴主义、个人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想和农民群众(包括富裕中农)个人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想”,“经阶级教育、社教大辩论,工作大有起色……全区7月初各县报征购计划合计仅完成13000多万斤,而第三季度统销却达3167万斤,超过省核指标800万斤的3倍,而现在已入库粮即达14748万斤……。”由于政策界限掌握不严,加之部分基层干部对春季群众闹事存有报复心理,在社教大辩论运动中也出现简单粗暴、乱扣大帽子、压制不同意见和违法乱纪现象。
地委作出吸收高级知识分子入党计划
6月2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一两个月后吸收一批知识分子入党的通知》,指出:为了加强对教育、文化、科学、卫生等部门的党的领导,为了进一步团结和教育知识分子,同时给反共派一个有力的答复,有必要在一两个月之后首先接收一批在这次运动中表现较好的左派高级知识分子入党。地委根据省委的计划,于8月19日作出计划。经摸底排队,我区共有高级知识分子30名,其中党员7名,余23名非党员中有左派7名,拟定5名在10月以后陆续吸收入党。
地委组织讨论《农业发展纲要》
8月31日,地委发岀“关于组织讨论中央《1956一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修改稿)》的通知”,要求各部委、党组立即组织学习讨论,提岀修改或补充意见,于9月中旬上报中央。10月上旬,该纲要(修正草案)经第八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三次全体会通过,26日由《人民日报》公开发表。纲要规定今后的任务是:争取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时间内(1958一1962),把所有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巩固起来。争取在十二年内全国几个主要地区的粮食亩产分别达到黄河以北400斤,淮河以北500斤,淮河以南800斤。
全区开展抗旱护秋、抗旱播种
自7月下旬以来,除个别区乡偶有落雨外,全区未再降雨,旱情持续发展,严重影响350余万亩晚秋作物生长及小麦播种。8月14日,地委、专署联合发出紧急通知,布置各县大力开展护秋。9月16日省委下达抗旱播种保秋的紧急通知,21日地委、专署又下达关于抗旱播种紧急指示。24日省委召开电话会议,地委、各县委连夜研究贯彻。全区所有机关、学校、企事业部门均组织大批人员,支援农业抗旱。全区抽调1100余人组成工作组,由党政负责同志带领,深入农村检查帮助抗旱种麦。在干部、群众一致努力下,截至10月21日,全区已播种小麦541万亩,占省分配任务的92.92%。
全区动员掀起冬季农业生产高潮
10月22日,参加省委召开的地委书记会议的曹礼琴回泰召开地委扩大会,传达了党的八届三中会议精神和中央关于掀起两个高潮的指示。27日,地委发出《关于继续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组织冬季生产高潮工作的指示》。11月初,各县根据中央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贯彻农业发展纲要的精神及地委扩大会议的部署,先后召开了共有8000人参加的四级干部会议和乡、社干部、党团员积极分子会议,对开展冬季生产高潮进行了总动员。20日后,各县又先后召开近万人参加的社会主义建设农业积极分子会议,进一步作了发动。由于普遍开展了社教运动,农民群众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冬季生产和农田水利建设运动。地委成立了由曹礼琴、田勤耕、刘端、朱琳等20人组成的农田基本建设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领导以水、肥、土为中心的生产高潮。至11月底,全区4578处农业社中2114处已形成高潮,计有170余万劳力投入,占总劳力数的85%。地委并要求各县、社在春耕前制订出1958年生产大跃进的计划,专区初步确定粮食增产计划为32亿斤,比1957年增产32.4%,比1956年增10.45%。12月25日,地委批转印发了《关于改造自然的典型经验》的小册子,介绍推广了七处农业社夺取农业丰收的作法。地委部署农村整党工作
11月8日,地委转发了省委农村社教领导小组《关于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整风试点工作几个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县对前段试点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根据省委提岀的转向整风的条件对乡社全面摸底排队。12月11日,地委又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基层组织整党、整社、整团的工作意见》,指出全区已有1446处社结束社教,其中已有490处转向“三整”(即整思想、整作风、整组织)。“三整”要贯彻大鸣、大放、大辩论方法,以改进干部作风,克服工作缺点,改进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纯洁党的队伍,巩固合作社,巩固统购统销政策,发展农业生产。
地委部署加强打击反坏分子工作
12月13日,地委发岀《关于在社教运动中打击现行反革命分子和不法地富、各种坏分子的指示》。指示说,根据全省政法会议精神和省委指示,地委拟出今冬明春关于结合社教打击现行反革命分子和不法地富、各种坏分子的指示,希各县认真讨论执行,并自订计划。据统计,自1950年以来全区已逮捕处理反革命及刑事犯罪分子26551名。自去冬今春以来,由于波、匈事件的影响,特别是我党开展整风以来,各种破坏活动猖狂,已加强打击,全区自8月至11月中旬已捕1051人,计划今冬明春约可处理万名左右。具体措施和根据是:1.捕2500名左右(包括已捕);2.管制2500名左右(全区原管制4021人,至年底约余3500人),总数达6000人;3.重新戴上帽子,降为监督生产和候补社员5000名;4.强迫收容改造劳教100名左右。
全区结束第二、三批肃反工作
1956年7月,泰安地区开始开展第二批肃清反革命运动。肃反范围包括地直机关的文卫、工业两个口,新汶四个单位和各县县级机关、小学教师。随即9月又开始了第三批肃反,参加肃反的为10个县13815名区级干部。至1957年11月底,全区参加二、三批肃反38428人中共批准肃反对象488人,其中已定案处理361人,正定案94人,正专案33人,另尚有调查对象36人。根据中央10月肃反会议精神及省委肃反领导小组指示,全区即将开展第四批肃反。
全区结束处理改造落后乡遗留问题
1955年10月至1956年3月,各地结合农业合作化高潮开展了改造落后乡工作,在此工作中进行了重新划定阶级成份。中共中央于1957年2月10日批转了《监察部、内务部党组关于山东省改造落后乡工作中违犯政策和违法乱纪的调查报告》。5月,省委发出《关于迅速处理改造落后乡遗留问题的指示》。7月,地委作了研究部署,制定了执行意见, 要求各县贯彻落实。各县先后抽调专人进行了调查摸底。12月2日,地委又发岀通知,对该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通报,要求根据省委政法会议和人民来信来访会议精神,争取时间善始善终地完成任务。至12月底,全区10个县已经结束或基本结束。据统计,全区当时共改造落后乡190个,799个村,共划出地主843户,富农242户,小土地出租者1户。根据省委指示“为避免树敌过多,在重新审查中掌握可上可下的可以就下不就上的原则”的精神,共复查1079户,各县属错划的由4%至30%不等, 共错划147户,共捕200人,其中可捕可不捕14人,错捕4人,均给予纠正。
地委认真做好人民信访接待工作
据地委办公室报告,1957年全区共收到人民来信7327件,来访7052起,比1956年信访增304件,来访增3200起。信访主要为反映农业社生产管理、干部作风及要求退社等问题。如新泰县接待来访2176起,反映农业社问题的即1950起。经认真査力、,全年共处结信访10136起,占总数70.6%,另处理积压信922件,占积压总数的40%。
泰山中外游客大增
自去年10月泰山开放后,中外游人大增,日均数百人至数千人。地委国际活动指导小组在中央、省委国际活动指导委员会安排下,1957年下半年共接待法国记者米果、捷克斯洛伐克驻华使馆参赞白利得夫妇等外宾8起计20人。
全区机关党员干部加强理论学习
根据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本年内,泰安地区地直和各县机关党员干部加强了理论学习。在深入学习党的八大文件的基础上,1月中旬开始在春节前后开展了社会主义宣传运动。2月上旬转入学习哲学理论。5月由学习新党章转入学习毛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7月以后主要进行了整风文献和时事的学习。
微山湖区向泰安专区移民
12月,泰安专区接收微山湖区移民5213户、2.41万人,分别安置在泰安、莱芜、肥城、新泰、宁阳、历城、章丘的1244个农业合作社。
全区农业减产
由于遭遇几十年未见的水、旱双重灾害,1957年全区农业严重减产。粮食总产量降至206654万斤,亩均单产146.86斤。
全区“一五”期间经济文化获重大发展
在各级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全区“一五”期间经济文化获重大发展。1957年实际完成工业总产值(不包括中央及省属企业)4819万元,其中县营2131万元,手工业社营1585万元,农业社营1103万元。年内全区建成34处小煤窑,年产能力2.4万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新汶矿区新建和恢复良庄、张庄、华丰、禹村、鄂庄、泉沟、孙村等矿,年设计生产能力达279万吨,年产煤由1950~1952年平均16.7万吨增加到214.4万吨。1957年全区主要工业产品为:发电200万度,原煤2.56万吨,石英5万吨,棉布0.43万匹,蚕丝12吨,火柴3.5万件,造纸630吨,加工植物油7540吨,面粉3497吨,白酒3955吨。由于基础过于薄弱,现代工业除国家统配煤矿外仍处于基本空白状态。本年度全区农业总产值35955.5万元。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迅速,1957年全区中等学校达29处,在校生16571名,比1954年增12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60%以上。1958年
历城县划归济南市
1月17日,历城县由泰安专区划归济南市。
全国掀起“大跃进”高潮
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作了《做革命的促进派》的讲话。毛泽东违反了党的八大关于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分析,而认为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同时对曾经起了积极作用的1956年的反冒进提出了批评,并且把群众运动中出现的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说成是发挥社会主义民主的最好形式。
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乘风破浪》的社论。社论指岀,1958年是我国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我们要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目前全国农村已经掀起了空前的生产高潮,各地党委必须积极地妥善地领导这个高潮,争取1958年农业生产的大跃进和大丰收。社论并号召用十五年至三十年时间超英赶美,乘压倒西风的东风前进,乘压倒右派、压倒官僚主义、压倒保守思想的共产主义风前进。1月11日至22日,中共中央在南宁召开有部分中央领导人和部分地方领导人参加的会议。会议讨论了1958年的国民经济计划的预算问题。会上,毛主席再次批评了1956年的反冒进,说反冒进使六亿人民泄了气,是政治问题。南宁会议大批反冒进的结果,促使党内急于求成的“左”倾思想迅速发展起来。2月2日,《人民日报》宣称我国正面临着一个全面大跃进的新形势。有些地区和部门开始提岀一些不切实际的大跃进计划。5月召开的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促使全国各条战线迅速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虚报浮夸风也随之生长起来。在这种气氛下,8月间,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开了扩大会议。会议错误地估计了农业生产的形势,决定把工作重心从农业转到工业方面,进一步提岀了钢产量的高指标。这次会议以后掀起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把大跃进运动推向顶峰。
大跃进运动直到1960年冬才停止下来,它使国民经济遭受到严重的挫折,使人民生活受到很大影响,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深刻的经验教训。
各县进行整风
根据省、地委部署,自1月10日左右至2月14日左右,各县分别召开四级干部会进行整风。地委根据省委召开的整风会议精神,要求首先要集中力量把反右搞完,约用10到20天时间,然后转向反浪费、反保守运动。春节后2月22日前后各县又召开党员代表大进行了整编机构、干部下放工作,然后以四五天时间开展了对地委代理书记曹礼琴的所谓错误的传达和批判,进行了“思想补课”。在参加四级干部会和党代大会的人员中,确定出有错误言论的298人,有反动言行的500人,已定为右派分子的209人。会间以大鸣大放大辨论的形式对他们攻击党的领导、合作化、粮食统购统销、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干部政策、工农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批判斗争。在整风反右和反保守的基础上,最后以八九天的时间重点解决生产大跃进问题。其间省委指示地委开了三次电话会议,各县还互派代表团学习参观和介绍经验等,在此基础上,根据地委修订后提出的“两个翻一番(水浇地面积和养猪积肥)”,“一个500斤”(扩大水浇地150万亩,全区亩产400斤,创造一个500斤县一一泰安县)农业大跃进计划,普遍修订了原来的保守计划,形成了指标一级比一级高(县比地高、乡比县高、社比乡高)的局面。3月,地委提出口号:“全党和全区人民鼓起干劲,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奋战两年,争取今年亩产400斤,明年500斤,五年过长江,为建设美好繁荣、幸福的新农村而奋斗!”地委书记、副书记刘众前、李元明、田勤耕分工两个抓“翻一番”,一个抓 “五百斤”。
全区贯彻执行省里调整编制意见
1月7日,省委下发《关于改变地委、专署的性质、任务和调整编制的意见》,同时下发了《关于调整县级机构编制的意见》。意见称,根据省一届二次代表大会决议精神,为了加强省对县的领导,充分发挥和加强地、专的督导作用,以便集中一切力量更好地进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有必要根据党章第29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第42条规定,将地、专性质适当加以改变,使地委真正成为省委的代表机关,使专署真正成为省人民委员会的派出机关。今后总的任务是代表省委和省人委督促检查和指导所属各县的工作,省委、省人委直接领导县,县委、县人委直接对省负责,但有关中心工作和重大措施、决定、指示和行政命令均应同时发给地、专,地、专认真研究协助省组织贯彻执行并主动进行检查和督导。据此应将现管理的各项行政业务工作分别不同情况下放或上交,凡县里能管理的坚决下放到县,县里确实管不了的事业才上交到省。同时作岀具体调整意见:地委文教部与宣传部合并为宣传部,工业部与财贸部合并为工业财贸部,撤销政法部、统战部、地监委及下属科室,有关工作合并或移交组织部设专人负责;撤销报社、党校;工、青、妇机构适当精简;法院、检察院适当精简;专署原工作机构和其它附属事、企业管理机构原则上一律撤销,除专员、副专员外改设督察员;专署原辖各局应即撤销,改设秘书室和督导室,下分设督导组,由专员、副专员直接分工领导各组进行督察工作。加强县、乡、社基层的领导。16日,地委作出《关于执行省委改变地委、专署性质任务与调整机构编制的方案》。方案中地直行政单位由原编制502人减为247人,精简50.79%;撤销和合并的党政群以及企业事业机构预计共下放1914人,占总人数2926人的65.4%。按照省委要求,县级机关要精简15%以上,企事业单位更要大力精简。2月5日,地委书记刘众前在地专机关干部大会上作了关于整编机构下放干部的动员报告。此后,地直和各县结合撤区并乡开展了这项工作,9个县在四级干部会后共下放干部4810人,大批干部充实到乡、社等基层和生产第一线劳动锻炼。下半年,因形势的发展和工作需要,地委、专署又陆续恢复增设了一些部门。
全区中小学教师集中进行整风
自2月下旬开始,全区各县中小学教师开始进行集中整风和反右斗争,至4月上中旬陆续结束。全区中学(包括地直855人)教职员1696人,小学11460人,共内定右派1748名(包括地直65人),甄别定案1146人(地直49人)。
全区继续开展审干工作
2月15日,地委转发《地委组织部执行省委组织部关于扩大审查范围继续进行审干工作的意见》,意见称,我区自1954年下半年起至今已将区助理员以上干部15856名普遍审查,共确定审査对象2733名,已有2070名审清问题后作出正式结论。根据省委指示精神,我区还有脱产乡干、中小学教职员、中初级卫生人员、国营企业和基层供销社门市部经理以下等部门人员约23361名未经审查,需争取1958年底全部完成。
省林业厅在新泰召开林业生产现场会
3月6日至9日,省林业厅组织了44个县市林业局和山区重点乡长共122人在新泰参观林业生产。新泰是全省绿化任务最重的一个县,全县宜林荒山计有90万亩,县委执行省委“一年采够种、育足苗,二年整完地,三年造完林绿化全省”的方针,提岀“一年采够种、育足苗、整完地,二年造完林,提前一年实现绿化”的跃进计划。采种原计划4万斤,实际完成11万斤;农业社育苗4.8万亩,机关、社员育1.5亿株,一春超过以往八年育苗总和的三倍。
地委再次部署农村基层整风
3月24日,地委作出了《关于当前农村基层整风情况及进一步开展运动的几个意见》,指出我区农村基层整风在去年社教大辩论和9月下旬地县试点的基础上,于去年12月上旬在第一批2497处社开展,并从县、区、乡选派3754名干部组成工作组。后因干部大部集中到县整风而大部停止,继续整风的569处中已结束234处,基本结束144处。意见提岀:应以反浪费、反保守为纲带动解决其它方面问题;从整改入手到整改结束;乡干原则上不集中到乡关门整风;加强领导;未搞和未结束整风的3694处社“苦战两个月,争取整风的基本胜利”。
全区开展“双反”运动掀起大跃进高潮
3月3日,中共中央发岀《关于开展反浪费反保守运动的指示》,指岀:这是一个社会主义生产大跃进和文化大跃进运动,是在全民整风运动中改进整个国家工作和促进全民大干劲的一个带有决定性的运动。16日,省委下发《关于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开展反浪费、反保守运动的指示〉的紧急通知》,要求所有企业、事业、机关、学校必须立即毫无例外地限期发动,形成高潮。要以“双反”为纲,把整风、生产两项紧迫任务统一起来。“双反”运动在泰安全区迅速开展并掀起高潮。各部门、各行业都不断修订大跃进计划,相互提出挑应战竞赛,进一步掀起大跃进高潮。
31日,地委宣传部作岀《关于执行省委“关于宣传、文教工作百日奋战计划”的计划》,提出贯彻省第六次宣传工作会议精神,要求苦战5昼夜,大战15天,把“四害”消灭在五一节前,保证五一节前全区基本达到“五洁四无”。全区形成一个消灭四害、修井改厕、清理垃圾等讲究卫生的群众运动。文教战线发起“苦战三个月,文教大跃进”运动,掀起“全党全民大办教育”的热潮。至6月底,民办中学由原69处106班5132人,发展到327处1378班15597人,超过几年发展的3倍;小学由原368107人发展到480303人;中师3处,中学26处,共16871人;扫盲已入学833463人,占任务1020900人的77%;农村俱乐部建乡中心211处,社2289处,平均69%的社已建。后中央领导同志指示办“红专大学”,各级各类学校迅猛发展,至8月15日,全区以原林业学校、畜牧学校和助产士学校为基础办起了泰山大学、畜牧学院和泰山医学院;办起县红专大学4处13班980人;乡红专大学52处70班4321人;社办红专学校737处1166班39393人;各类技术学校323处803班26578人;农村中学291所437班17814人;民办中学97处132班5867人;业余中学253处266班11406人;民办小学4991班200033人;学龄儿童入学564623人,占86.7%,基本上普及了小学教育。各县全部建成广播站,已通广播乡占97.8%。除“四害”讲卫生截至7月15日共捕鼠7605034只,捕雀12096949只,灭蚊1078斤,灭蝇122684斤,新建、改建厕所736277个,改良水井23194眼,清除垃圾积肥38394556车,支援了农业生产。
在同时掀起的“大办工业”的热潮中,乡社兴办的小型农具厂、小木工、铁工、土化肥等厂、组一哄而起。到6月10日,全区改建、扩建厂、矿、组8838处,产值增43%;至7月底建起厂、矿、组30784处。但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大多不同程度存在技术力量差、管理差、原材料缺乏、消耗大、产品质量差、效率低、效益低等问题。
全区开展第四批肃反
根据中共中央1957年10月肃反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部署,全区于本年初开始第四批肃反斗争。自1955年11月至1958年2月28日统计,在第一、二、三批肃反中共计48010人参加,批准清查对象890人。划入第四批肃反范围的有47786人(其中小学教师9200名),至4月10日已排队摸底39930人。地委肃反领导小组于3月上旬召开的肃反办主任会议上要求4月底前完成第一、二、三批遗留专案和小学教师专案,7月中旬前完成乡干、区社、门市部、信贷社和公私合营人数较少的县的公私合营人员及区联合诊所等方面的专案工作,其余于10月底前全部完成。另根据中央精神,从年初起开始清理第一、二、三批肃反中留用的反坏分子,全区共留用205名,至7月底清理181名。各县肃反工作实际于1959年上半年才告结束。
省、地委组织春季生产大检查
根据省委部署,全省于3月下旬到4月上旬开展春季生产大检查,省里组成总团,各专区组成分团,以县为单位组成检查组。泰安专区分团由高明(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任团长,杨云阶、曹礼琴、刘端、于立民、晓山任副团长,各县委第一书记为团员。分团批转了肥城县提前超额完成亩施万斤肥的喜报,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检查尚里、伊家沟、岱峰三社发现,“实际麦苗及管理情况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的要求的”,牲畜“均较瘦弱”,东平“也存在麦田管理薄弱环节”,个别地方出现“要饭、卖婴”现象。
全区掀起大办水利热潮
在“大跃进”形势和毛泽东所提岀“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八字宪法”指示的推动下, 全国各地掀起大办水利的热潮。为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领导,4月,地委决定撤销水利局,成立地区水利建设指挥部,由曹礼琴代政委,刘端兼指挥,张经五任副政委,刘玉玺、高子恭、于永泉、王学诚等先后任副指挥。5月,刘端率一批干部及技术人员赴河南参观学习治山治水的典型。回区后各级大力培训技术骨干,水利工程全面铺开。地委制定了以根治流经全区的主要河流一一大汶河流域为主要内容的近远期宏伟规划,明确了上游山区以水土保持为主,中游以发展井灌为主,下游以改洼防涝为主的方针,并提出了鼓舞人心的口号和奋斗目标。全区除在山区大挖鱼鳞坑、搞水平梯田外,在合作化时期搞小型水利工程的基础上,当年试搞了刘庄、光明、大冶等水库和大汶口引河等大中型水利工程,并为雪野、黄前等大型水库的修建作了准备。
全区结合“双反”进行整风
根据省、地委关于结合“双反”进行整风的部署,全区再次掀起整风热潮。地直机关“双反”鸣放自4月14日至28日连续发动两次高潮,共220人参加.共张贴大字报710360张,人均320张。泰城工商、医务界全体人员计1547人,4月29日在“双反”整风鸣放的基础上,发起了“向党交心”的自我鸣放高潮,资产阶级分子、合营定息户、行业小组长以上的委员及医务界人士计649人,通过骨干带头,挑战应战,现身说法等共交岀资本主义和反党反社会主义思想言行46344条。5月12日至19日,地委组织检查组对各县“双反”整风情况进行了检查,据统计,各县县直部门写大字报亦达人均40张。根据中央部署,地、县机关整风“双反”于6月转入第四阶段。
省委组织部召开基层整风现场会
5月7、8两日,省委组织部在泰安召开泰安、临沂、济宁、荷泽四个地委组织部长参加的现场会议,省委工作组王毅同志介绍了泰安县篦子店乡永建社基层整风的经验,参观了永建社和泰前社的整风展览馆,座谈交流了永建社和其他各地典型的经验和开展基层整风的情况。省委转发了这一会议的报告。
地委开展整风补课贯彻八大二次会议精神
地委书记刘众前参加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于5月26日返回泰安,27日向常委会传达了党的八大二次会议精神,研究了传达贯彻意见。6月10日前,地委常委集中进行讨论学习。11日至13日,地委召开吸收县委第一书记参加的地委扩大会,进行整风补课。会议首先各自对1956年下半年以来的反冒进情绪、1957年春季人民闹事问题和对毛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理解和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检讨,继而对曹礼琴同志的所谓错误进行了分析批判。曹礼琴在去年11月省党代大会上曾对省委领导对于人民闹事的分析及处理等方面的工作提出批评,会间亦未接受帮助承认错误,被省委说成是“攻击省委”、“反对党的路线”、“反党活动”而受到点名批判。此后曹礼琴被迫多次作出检讨。根据省委领导指示,在省委书记处书记师哲的直接部署推动下,泰安地委向地直机关全体党员干部作了传达,并在今年1月份召开的县级干部会上作了集中传达批判。4月省委扩大会上舒同曾对泰安地委对于曹礼琴错误批判处理不力提出指责。这次地委扩大会议上,曹礼琴再次作出深刻检讨。地委据此作岀《对曹礼琴同志的错误的批判与处理意见的报告》,建议省委给予撤销其地委书记职务和省党代表大会代表的处分,决定给予“犯有严重的同类错误”的两位县委领导同志以警告处分。8月18日,省委批示:省委同意先撤销曹礼琴同志地委书记职务,其省党代表大会职务暂不处理,对其错误应继续揭发批判,开展斗争,根据其认识改正情况再作最后处理。
地委扩大会议在统一对反右倾和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认识的基础上,讨论制订了《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社会主义建设十四项规划纲要》。纲要提岀,“二五”期间要实现全区基本工业化、农业基本机械化、农村电气化和文化科学普及化。要大力发展地方工业,贯彻省委“四为、三就、两主、一自”方针(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大工业服务,为群众生活需要服务,为岀口任务服务;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以小型、手工业为主;自筹资金),要求县县办工业,乡乡办工厂。在当时形势的驱使下,对工业、农业和其他各项生产、文化建设不切实际地提出了过高的指标要求。
全区开展声势浩大的总路线宣传
5月5日至23日,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央根据毛泽东的倡议而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认真贯彻执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争取15年或者更短时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会后,全国各条战线迅速掀起“大跃进”高潮。地委于6月8日召开电话会议,部署宣传总路线。各县委立即作了研究贯彻。全区共组织了25万宣传大军,深入到乡、社、队、户,以报告、鸣放、辩论、戏剧、快板、标语、宣传画等形式开展宣传,使总路线精神基本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泰山市正式划建
经报请上级确定,以原泰安县城关镇划建的泰山市于6月15日正式对外办公,市委副书记王式贞主持工作。12月,泰安县与泰山市复合并为泰安市,姚光任书记处第一书记,苏晋西任市长,泰安市隶属济南市。
入汛暴雨又成灾
6月27日,泰安、莱芜、新泰部分山区降第一次暴雨。于5月7日开工修建的泰安刘家庄水库工地突遭山洪袭击,露宿于河谷中11000余民工中有60余人死亡,300余人受伤,物资损失大宗。新泰石汶庄、王庄等水库也被毁严重。事件发生后当天上午,地委书记刘众前、专员刘端赶到工地了解情况,安定民工情绪, 处理善后工作。至7月17日,全区平均降雨达269毫米,其中泰安达434.7毫米,因雨量集中于汶河流域,造成泰安、肥城、东平、新泰、莱芜、长清六县中小河流漫溢决口57处,共冲淹土地18.6万亩,淹、砸死群众共78人,伤31人,倒塌房屋一部,冲毁大小水库34座。
工交系统基层整风基本结束
据地委工交部《关于基层企业整风情况总结》,全区共有工交企业单位460处,职工33090人,全部投入整风“双反”运动,至6月底基本结束的单位424处,占总数92%,32151人,占总数97%;写大字报1223135张,提意见1376511条;整编下放单位129个,1067人;已推行“两参一改”(黑龙江庆华工具厂 “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的经验)的208个单位,占45.2%,干部参加劳动2653人,占职工总数8%;工人参加管理13167人,占职工总数的40%;在反右反坏斗争已结束的114个单位中,已斗完和已批准的右派分子61名,占技职人员总数的2.5%,反、坏分子125名,占职工总数0.5%。地委召开统战工作现场会
6月14、15两日,地委在泰安召开统战工作现场会,各县委统战部长(或秘书)到会并吸收工商联党员秘书参加,共到会19人。会议座谈汇报了各县当前对工商界、知识界自我改造大跃进运动开展情况和存在问题。据分析,有工商联组织的东平、长清、宁阳、新泰、章丘等县,均有资产阶级分子及其代理人,一般40人左右,需仿照泰安做法开展交心运动;莱芜、平阴、肥城等县无工商联组织,资产阶级分子亦很少,可以配合财贸系统搞好社会主义教育;平阴则可在宗教界开展运动。
地委、专署注意纠正非正常死亡现象
6月23日,地委批转《专署党组关于宁阳县非正常死亡情况报告的通报》。通报称5月22日接宁阳电话汇报,5月8日至18日即因病、饿、无钱或供应不及时等发生自杀致死事件4起,即电告摸清情况,分析原因,拟定措施,杜绝死人事故发生,并要求专人来专署汇报。6月10日朱琳副专员亲自听取了汇报。该县5月20日前非正常死亡42人,至6月9日又发生23起,计65起。7月15日,地委又发岀《关于坚决纠正某些基层干部强迫命令作风的通知》,列举了宁阳大伯乡非正常死亡中干部强迫命令违犯政策和合山乡基层干部乱打乱罚的情况。
肥城矿务局筹备处建立
7月1日,山东省煤炭工业局肥城矿务局筹备处建立,开始精查勘探和建矿等工作。1959年3月1日,肥城矿务局成立,局长马仲常。矿属电厂、水泥厂等也相继破土动工。自1960年起,杨庄、大封等矿相继建成投产。
地委紧急扩大会议贯彻省委紧急会议精神
7月3日下午至5日晨,地委召开有各县委第一书记参加的扩大紧急会议,传达了中央和省委紧急会议指示。按照中央和省委对当前工作的调整和部署,分析研究了当前工农业生产、明年生产准备、整风补课和贯彻执行省委关于组织工作大检查指示等问题。会议决定:一、夺取秋季农业丰收;二、抓住钢铁、煤炭、基建等关键,以钢为纲,带动全区工业迅速普遍开花。全区钢铁生产计划由8万吨提高到16万吨(其中钢3万吨);计划办厂、组4一5万个,6月底已建起14064个,其余7月份基本建成投产;三、作好明年跃进准备,保证粮食亩产翻一翻(1000斤),争取1200斤;四、地县委整风补课,根据省委指示加以推迟,集中力量搞好工农业生产;五、立即组织全面工作大检查。
全区进一步掀起农业生产高潮
在总路线精神鼓舞下,全区进一步掀起以兴修水利、积肥改土、大搞试验田、大搞农具改革、推广轴承化、深翻土地等为内容的生产高潮。根据省委提岀的挂元帅、抛卫星的号召,全区各级、各部门都大搞了丰产实验田,共划搞大面积丰产实验田424万亩,卫星田10万亩,计划仅此即可产粮45亿斤,全年总产可达52.1亿斤。
全区开展工农业生产大检查
根据省委统一部署和组织,地委抽调地直机关干部150余人,由地委书记、委员6人率领,分为11个组分赴10个县市和三个基点乡开展工农业生产大检查。各县、乡也抽调大批力量分赴所属乡、社检查。大检查自7月中旬开始直到9月上旬结束。各检查组在肯定各地成绩和经验的同时,也指出了许多脱离实际,好大喜功,搞形式主义、浮夸风问题。如某县粮食产量指标年初为亩产1000斤,争取1500斤,8月初即改为保证2000斤,争取3000斤,经粮食系统实际摸底估计仅303斤后,县委才改为1500斤。又如根据上级要求,丰产田要深耕到1.5尺以上,卫星田深3一5尺,而据实地试验,连深耕1尺深也难以达到。再如某乡农具改革8月底向县委已报了喜,实际检查改深耕犁仅7.8%;长齿耙仅改1.7%;改木轮大车13辆仅占总数3.7%;砸滚珠4500粒,仅占计划9%,轴承一个也未搞成,改后木轮大车不能用,已停止改制。又如秋季作物追肥,各地均报亩施8一13万斤,实际均不足万斤,个别社仅百余斤。各地还程度不同地出现草荒、虫灾。但是在当时插红旗、拔白旗的背景条件下,为了保护干部的积极性,领导上对存在问题不可能进行认真批评和纠正。扩建、抢修东平湖
入夏以来,连降暴雨,东平湖堤段面临严重险情,党和政府组织1.8万余防汛大军,日夜奋战在防汛一线。7月27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扩建、抢修东平湖的指示,山东省政府先后调集泰安等4个专区21个县的民工、驻军共31万人,于8月5日开工扩建东平湖水库,至1960年7月底竣工。共完成土方近3000万立方米,石方115万立方米,修新堤76公里,扩建后将蓄洪面积由原943平方公里缩小为632平方公里,总库容由原33亿立方米扩增为40亿立方米,防洪库容35亿立方米。这一工程成为治黄治湖史上的一大创举。
地委组织赴寿张参观
8月3日至9日,地委组织各县委、乡党委第一书记计277人,由刘众前、田勤耕带队赴寿张县,以参观的形式进行整风。4日至6日,参观了寿张县张秋乡前进庄、景阳岗社、城关乡台前社、关门口乡永丰社,并听了县委第一书记刘传友的经验介绍,全国劳模徐建春和三个乡党委的典型报告。7日上午参观了阳谷县宋长生合作社的养猪场、展览馆及试验田,8日、9日上午参观了本区肥城县尚里庄的地瓜、大地畦田,伊家沟社的试验田,岱峰社的棉花,黄家庄社大面积玉米丰产田及移风易俗办起的回民养猪场和高淤乡的玉米等。参观期间,各县即采取多种方式,立即向县、乡作了传达布置。10日至14日参观团又集中在地委开会,较深刻地批判了右倾保守和地方主义、分散主义倾向,破除了怀疑万斤粮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思想,对极少数有抵触情绪的干部进行了批判处理,从而实现了思想大跃进和粮食指标大跃进。根据各县自报指标全区平衡后平均亩产达2112斤,乡以下计划则更高, 从而进一步掀起高指标的浮夸风。
毛泽东主席路过泰安召见地、县委领导
8月9日晨3时许,毛主席视察山东由兖州至济南途经泰安火车站, 在火车上召见了泰安地委副书记李元明(地委书记刘众前在外地率队参观)、地委生产合作部部长张瑞周、泰安县委副书记张海涛、泰安县灯塔一社社长尚立祥。毛主席亲切询问了泰安地区水利建设、农业生产等大跃进的情况,合作社并扩情况和钢铁生产的计划。
全区掀起大办钢铁热潮
在全国大办钢铁、保证“钢铁元帅升帐”的热潮影响下,泰安逐步掀起钢铁生产热潮。7月上旬,地委紧急扩大会议决定将原计划钢铁产量8万吨提高到16万吨(其中钢3万吨),煤炭仍按原计划完成120万吨,计划建坩锅炉6650个,猪咀炉300个,要求7月15日前全部建成投产;建小高炉61个,除其中13立方米炉因设备不齐推迟至8月15日前外,余均于7月底前投产。8月17日至30日,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举行扩大会议,决定1958年钢产量比1957年翻一番,达1070万吨。各级均作了紧急传达贯彻。9月7日,地委发出 《关于贯彻省委9月4日钢铁电话会议的紧急通知》,提岀为保证省委交给的国庆节前全区生产生铁13800吨的任务,必须迅速建成足够数量的炉群投产,各县要第一书记挂帅,要下最大决心,想尽一切办法于9月10日前保证建成平阻式和邵阳式小土高炉7038个。9月15日省委召开电话会议后,地委连夜召开有各部委、党组,钢铁、煤炭、机械办公室及交通运输指挥部等负责人参加的紧急扩大会议,16日早6时又召开电话会议向各县委作了传达。地委认为省委白书记、谭政委的指示和对我区的批评是完全正确的,检讨了在8月20日省委电话会议之前,地委对工农业生产并举和第一书记一手抓工业一手抓农业的指示贯彻执行不力,偏重于农业生产,因此在转入大搞钢铁以后,在思想上行动上都很被动。为了贯彻“以钢为纲”的方针,以钢铁生产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地委决定于四五天内来个飞跃,把日产铁量由现10吨左右提至1000吨以上,因此要求各级要政治挂帅,以大鸣大放大辩论和插红旗拔白旗的方法,彻底解决全区党员、干部及广大群众的思想问题;20日前保证全区62个小高炉7千余座土高炉和猪咀炉70%投入生产,再发动群众建5万个左右小土炉,每个小土炉到9月底预计可产铁200斤。
9月29日,全区组织了省委统一部署的钢铁“淮海战役”。各县委主要领导均全力以赴深入工地召开了誓师动员大会,全区共1449500多人投入战斗,占整半劳力总数的80%,分为采矿、运输、建炉、冶炼、采煤、炼焦等几路大军;共投产炉19758座,占建成炉数的46%,包括小高炉17座,平阴式土炉1600座,邵阳式73座,各种小座炉17789座,猪咀炉279座,约近20%的炉达到了正常生产;另各县还发动群众搞起土坯炉、水桶炉、大窑坩埚炉、瓷缸炉等462983座。29日,全区生铁日产量由44吨达5930吨,莱芜、泰安、肥城三县放了日产千吨的“卫星”。战役过后,产量虽有跌落,10月1、2日仍保持1800吨左右。
大炼钢铁运动显示了干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但是由于是在高指标、拔白旗的压力下不顾客观条件一哄而起,也产生一些问题。如设备不配套、原材料消耗高、技术水平低、组织管理混乱、生产不正常、产铁质量差(主要是二类铁和烧结铁),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为完成高指标在原材料不足的情况下收购废钢铁任务化、强制化,以致发生有将群众的铁锅、鳌子、门吊等铁制生活必需品也强行收缴的现象。另外由于强行抽调农村大部劳力大搞几个大办(大办钢铁、大办采矿、大办交通、大办煤炭等),影响了秋季农作物的管理和收获,造成了“丰产不丰收”的严重后果,使国民经济严重失调,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
全区掀起大办人民公社热潮
在全国大办人民公社形势的影响下,泰安地区掀起人民公社化高潮。9月2日至4日,地委合作部召开各县委合作部长会议,地直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会议贯彻了省委人民公社座谈会议精神,统一了对迎接全区办人民公社高潮的认识,研究了公社的规模、速度和大体步骤,提出了建社必须与当前生产紧密结合,必须坚决按照省委指示“上动下不动”、“三统三不动”原则,遵照“各尽所能、按劳取酬”和“自愿互补”的原则处理社内具体问题,研究了公社分配和准备实行工资制等问题。9月4日、5日,《人民日报》连续发表建立人民公社的评论等文章。全区迅速掀起大办公社高潮。在公社化热潮中,各地干部群众敲锣打鼓,纷纷报喜,欢庆“进入共产主义”,还发起了“献金运动”。泰山人民公社财源街居民南生动献出家传金条。按初步规划,全区约办155处,平均每社6800户左右,万户以上的约30处 (泰山市全市一社),9月4日已建起29处,至9月下旬全区即基本实现了公社化。各地在公社化的同时,还学习外地所谓先进经验普遍推行了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和生活集体化等。
一些地方按照各自情况,将小社适当合并,反映了农民为兴修水利,发展生产而进行联合的要求,但在“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过激宣传舆论影响下普遍发动组织人民公社,大搞“一平二调”(即全公社分配拉平,无偿调拨人力、物力)则过远地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群众觉悟水平,助长了“五风”的泛滥,从而造成了很多难以解决的矛盾,产生严重后果。
各地农业社大办食堂
按照上级有关指示和受外地所谓经验的影响,自8月中旬始,各地在农业社中突击开展了大办公共食堂运动。9月10日,地委发出《关于平阴县下沟乡幸福农业社办食堂中发生严重强迫命令违法乱纪情况的通报》,通报了该社8月14日在乡接受办食堂任务后,15日布置各队组要保证16日早要吃上食堂,因而队干部采用贴封条、揭锅、“熬鹰”、罚站等手段搜翻群众粮食,造成恶劣影响的事件。由于办食堂中普遍地存在行政命令等现象,超越了群众的觉悟和客观条件,因而也产生很多问题。
全区结束整风
10月19日,地委整风领导小组作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总结》。总结指出,自1957年11月按省委指示正式在地直机关开始整风,各县则从今年1月四级干部会开始,到10月运动已告结束。参加运动共31500人,其中机关团体18745人,中小学教师12755人,共划定右派分子1559人,其中机关干部344人,中学教师111人,小学教师1104人。作劳教、监督劳动和劳动察看等离职处理的占44.6%,留用察看以下处分的占55.4%,另按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刑事犯罪分子法办的229人。
山东农学院、济南师专、济南第六中学迁至泰安
10月,山东农学院由济南迁至泰安。11月,原济南师范专科学校(泰安师专前身)、济南第六中学(后改为泰山中学)由济南迁往泰安。泰安专区撤销
7月30日,山东省委扩大会议作出《关于调整市、专区行政区划的决议》,决定将三市八区划为两市五区。泰安专区撤销,其中宁阳县划归济宁专区(11月改划济南市),肥城、东平划归聊城专区(次年7月肥城划归济南市,东平县撤销),其余各县均划归济南市领导;并将泰山市与泰安县合并,作为泰安县的镇;撤销平阴县,分别划归东平、长清、肥城三县。要求先行合并办公,于8月底基本完成合并调整工作。因工作需要,泰安专区到10月份正式撤销,泰安地委亦告撤销,干部大部并入济南市。
莱芜矿务局成立
10月,莱芜矿务局成立,辖潘西、潘东、港里等煤矿。后于1962年9月撤销,所辖煤矿并入新汶矿务局。
泰肥、辛大铁路开工
11月,泰肥铁路(泰安至湖屯)开工兴建。1962年,全线竣工通车。同月,辛(店)大傣安)铁路动工兴建,1959年停工。1972年复建开工。
各地召开群英大会
11至12月,各县(市)相继召开社会主义建设群英大会,与会人员均达万人以上,历时一周左右。主要内容为:由县委负责人作《高举红旗,乘胜前进,为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并向共产主义迈进而奋斗》的工作报告;评选奖励英模代表;制定1959、1960年发展规划和计划;介绍学习寿张、阳谷等先进经验;编建民兵师、团等。会议提出了 “奋战两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并向共产主义迈进”的不切实际的口号。会后,各县(市)以军事编制形式,组织了以“深翻土地”为主的冬季生产“大兵团”作战,并实行了“争红旗、拔白旗”的“左”的作法,伤害了一批干部群众。
开展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运动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今冬明春在农村中普遍开展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运动的指示》和省委、济南市委的部署,各县(市)于年底前后普遍深人地开展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运动,向干部群众进行了两条路线、两条道路的教育,宣传人民公社的优越性和共产主义的美好前景及其过渡条件,宣传国家和各级的近远期规划,宣传破除迷信,人定胜天的思想。为加强对运动的领导,各县(市)成立了共产主义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公社党委也都成立了领导小组。这一运动的开展,助长了人们急于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情绪和以“共产风”为主的“五风”的泛滥。
开展整风补课
年底前后,根据省(市)委的部署,各县(市)开展了整风补课运动。主要内容为大破地方主义、分散主义、右倾机会主义以及个人主义、本位主义等资产阶级思想,大立共产主义思想;大破右倾保守、甘居下游思想,大立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思想;大破“三风”、“五气”,大立群众路线作风。运动采用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方式,错误地批判和处理了一批干部群众。1959年
收容遣返外地灾民
春,由于自然灾害和“大跃进”等原因造成一些地方人民生活严重困难,大批灾民流入各县(市)境内。仅据宁阳县统计,2月份流入2100人,3月份增至4438人,仅东疏公社即达3000余。3月下旬,宁阳县委、县人委抽调46名干部分别在城关、东疏、乡饮三个公社组建收容站。至4月底,共收容遣送来自河南、安徽和省内12个县的灾民14078人,并帮助37户卖儿弃婴的灾民领回子女。
贯彻中央第二次郑州会议精神
早在1958年11月2日至10日,中共中央在郑州召开有中央和地方部分领导人参加的会议。此后,毛泽东和党中央开始觉察公社化运动中的一些错误,毛泽东多次讲话指出,要有冷有热,要划清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界限等。是我们党纠正错误的重要开端。
1959年2月27日至3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郑州举行,即第二次郑州会议。会议的主题是解决人民公社的所有制问题。会议检查和纠正了公社化中的平均主义倾向和过分集中倾向,通过了毛泽东提岀的 “三级管理,三级核算,队为基础”的意见,拟定了《关于人民公社管理体制的若干规定(草案)》,下发了《郑州会议记录》。3月或4月,各县(市)分别召开五级干部会议,与会人员近万人。会议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传达学习毛泽东指示及省六级干部会议精神;第二阶段,解疙瘩,定章程,传达《规定》(草案),讨论体制、政策和干部作风;第三阶段,鼓干劲,争上游,评模发奖,确定任务。会后,各地对公社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和调整,实行了权力下放,三级管理,三级核算,队为基础,贯彻了按劳分配的原则,恢复了社员自留地,并建立起一些必要的经营管理制度。
结合整社,根据毛泽东“算旧账”的提议和党的八届七中全会决定,各地又都进行了算帐退赔工作,将在公社化时期无偿抽调的人、财、物力进行了清算赔偿。部分乘混乱有贪污行为的干部也进行了退赔。
通过贯彻郑州会议精神,各地初步纠正了“一平二调三收款”的“共产风”,解决了部分生产和分配中的矛盾。由于当时的形势,这种纠正和清算还是不彻底的。
发掘堡头遗址
5月,在兴建津浦铁路复线工程中,于宁阳县南驿公社堡头村发现古代文化遗址,初称堡头遗址,后与大汶口遗址统一命名为“大汶口文化遗址”。大汶口文化填补了国内原始社会文化序列空白,为研究距今五六千年以前新石器时代的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大汶口文化遗址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贯彻庐山会议精神,开展“反右倾”运动
7月2日至8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先后在庐山举行。会议原定议题是继续纠正“左”倾错误,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后转为“批判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斗争。8月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反对右倾思想的指示》。8月16日,全会通过了《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和《为保卫党的总路线、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而斗争》的决议。会议还通过了《关于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决议》。
8月下旬,各县(市)委按照中央和省(市)委部署,相继召开工交财贸战线四级干部会议和机关干部、学校誓师动员大会以及三级干部会议,部署开展反右倾斗争以及开展增产节约运动。9月下旬,各县(市)委召开三级书记会议,与会人员均千人左右。会议传达了党的八届八中全会作出的两个《决议》,提出贯彻中央指示精神,“把右倾反透,把干劲鼓足”,开展了反右倾斗争,批判打击了一部分坚持实事求是,敢于讲真话的干部。会上研究制订了1960、1961年工农业发展规划(草案),使一度遏止的高指标又有所抬头。会后,各地全面展开了以农田水利建设为中心的生产高潮。
原泰安专区各县第四批向黑龙江省移民
9月,原泰安专区各县有1.49万户746万人移往黑龙江省富锦县。
开展“反右倾”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
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各县(市)委先后召开四级或五级干部大会,会期一般20天左右,与会干部一千余人至五千余人不等。会议主要为深入贯彻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决议和省委沂水现场会精神以及济南市委的指示,解决思想和生产两个方面的问题,掀起一个以两条道路斗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纲的冬季生产高潮。会议进行了批判右倾思想、右倾情绪,保卫总路线、大跃进的斗争,和参观学习、评先授奖、各县市间挑应战竞赛等。会后,各地掀起更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建设高潮,但“左”的倾向也又有发展,浮夸、冒进作风再次泛滥,并伤害了一些党员、干部和群众。
省内外厂家到宁阳参观学习“快速轴承工具法”
在工具改革的热潮中,10月,宁阳县机械厂组织“三结合”技术攻关小组,发明“快速轴承工具”。有十余个省内外厂家来参观学习生产技术。至1961年,该厂共生产6205轴承3.3万套,后因原材料缺乏、成本高而停产。
新汶市建立
11月,省委、省人委决定将新泰县孙村公社及汶南、城关、宫里等公社的16个村划建新汶市。
开展“三整”
自12月至次年3月,根据上级部署,各县(市)开展了整党、整团、整社(简称“三整”)运动。各县 (市)均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三整”领导小组。很多党、团员受到开除党(团)籍、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等处分,很多干部包括一些生产队一级干部甚至农民群众也被错误地批判和处分。同时发展了一批党团员,提拔了一批新干部。次年2月,各地还在机关干部中开展了反对“右倾思想”和“右倾机会主义”的整风斗争。
本年度工农业生产情况
据泰安、莱芜、历城、章丘、新泰、宁阳、肥城、平阴、新汶8县1市统计,本年粮食作物(包括大豆)播种面积1287.3万亩,总产量35.877亿斤,平均亩产278.7斤。农业总产值28648.56万元。工业总产值(按1957年不变价格)25238.5万元,其中工业企业8344.6万元,手工业2209.9万元,县营企业10971万元,社营3713.2万元。基建投资自项目开建至本年底完成14042.3万元,其中本年度10854.7万元;新增固定资产项目开建至本年底9533.5万元,其中本年度6588.4万元。1960年
再次兴起大办食堂高潮
1月上旬,济南市委在泰安召开会议,部署安排好社员生活,发展公共食堂,要求把办食堂提高到两条道路的斗争高度来认识。会后,各县 (市)委或召开五级干部广播大会,或批转下发文件,使各地办公共食堂再次形成高潮。3月6日,中央批转了《贵州省委关于目前农村公共食堂情况报告》,提岀食堂是我们必须固守的社会主义阵地,要求把公共食堂恢复整顿好。各地又都召开会议进行了贯彻,并开展了专题辩论。至3月底,各地又普遍办起公共食堂。新泰由1959年21处发展到2487处,就餐农户占88%,就餐社员占农业人口77.8%。至8月底,泰安市14个公社388个核算单位共建公共食堂2610处,就餐人口766513人,占总人口的98%。
省安全卫生检查团莅泰检查
2月18日,省安全卫生检查团来泰安市检查除害灭病安全卫生运动工作。检查团以5天时间对5个公社、8个自然村、13个食堂、1处水利工地以及食品加工厂、荣军疗养院等单位进行了检查,对该市卫生工作给予肯定,认为为实现12县(市)卫生工作计划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进一步掀起“大办”高潮
在中央发出的“高举三面红旗,运用三大法宝,实现1960年的持续大跃进”的号召鼓舞下,各地进一步掀起“大跃进”高潮。2月上旬,各县(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贯彻省委扩大会精神,讨论确定了1960年国民经济计划和今后三年、八年的奋斗目标。下旬,各县(市)分别召开四级干部会议,传达了省委扩大会精神和县(市)奋斗目标。在此前后,各地进一步掀起大办养猪、大办县社工业、大办水利等高潮,提出社、队要建立百亩、千亩丰产方,县、社、队搞百头、千头、万头养猪场,开展“百千万”运动以及“三双”运动(即亩产粮食双千斤,亩产皮棉双百斤,亩产地瓜双万斤),使浮夸风、共产风、命令风进一步蔓延。
二十五国驻华外交使节到泰安参观游览
4月27日至29日,以瑞典驻华大使布克为团长的25个国家的驻华外交使节及夫人一行65人,参观肥城尚里五级扬水站,并游览泰山。
掀起工业生产高潮
5月1日,山东省委发岀“大战红五月,开展一、二、五、十运动,掀起工业生产大高潮”的号召。各县(市)均召开工业会议,传达了中央、省(市)委工业会议精神,结合省委提出的实现月产一万吨铁、两万吨焦炭、五万吨铁矿石、十万吨煤的奋斗目标制定了本县(市)的生产计划。新泰县委提出了日产生铁4150吨、焦炭4.03万吨、煤炭3.1万吨、矿石2.8万吨的指标。莱芜县委提岀年产20万吨生铁、40万吨焦炭、100万吨铁矿石、100万吨煤的指标。各县(市)召开了工业生产动员誓师大会,要求发扬敢想敢干的共产主义精神,争取全面超额完成任务。
纠正“三风”,开展“三反”
3月2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山东六级干部大会情况的批示》,指出在一些县、社中,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又都起来了。另外还有三风: 贪污、浪费、官僚主义,又大发作,危害人民。5月15日,中共中央发岀《关于在农村中开展“三反”运动的指示》,要求各地农村开展一个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运动。
5月下旬,各县(市)委召开公社、管区、大队、小队四级干部会议。会议检查了贯彻省六级干部会议情况和纠正“一平二调”、“文山会海”和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贪污浪费、官僚主义作风的情况,对贯彻落实关于人民公社若干具体政策问题、改善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加强组织纪律、减少会议和文件等提岀了具体要求。会议对防止 “左”的倾向再次泛滥起了一定作用。会后,各地领导发动了有生产小队以上的干部参加的农村“三反”运动,根据中央确定的教育为主、惩办为辅,处分面一般不宜太宽和不管贪污、挪用多少,一律退赔的方针,加强了对干部的思想教育,挽救了一批干部,退赔了贪污和挪用的现金。7月底,运动基本结束。
省、市、县研究解决新泰群众生产、生活问题
7月27日至30日,新泰县委在楼德召开常委扩大会,主要研究群众生活和当前生产问题。由于粮荒,新泰全县社员已出现断粮和吃滑石粉、坩子土的现象。据刘杜公社统计,即有19个生产队,1588户、5988人吃滑石粉、坩子土,1014人发生水肿病。由于生活无着,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初步估计有十几万亩以上土地发生草荒。会议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六项措施:动员全党全民突击锄草灭荒;深入基层,抓好食堂,安排好社员生活,以治水肿病为纲,带动卫生运动的全面开展;坚决收缩基本建设战线,把一切可以调集的劳力集中到农业生产方面来;搞好农村经营管理;大搞工具改革;加强思想领导,转变工作作风。济南市委书记处书记刘众前和省、市委专门组成的工作组参加了会议,刘众前讲话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
充实、加强农业第一线
7月至8月上旬,中共中央在北戴河举行工作会议,研究了国际问题和国内经济调整问题。会议批准了李富春、薄一波提岀的《1960年第三季度工业交通生产中的主要措施》,制定了《关于全党动手,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指示》等文件,确定了压缩基本建设战线,保证工业钢铁生产;认真清理劳动力,加强农业第一线,保证农业粮食生产等措施。8月20日,中央又发出《关于坚决地认真地清理劳动力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的紧急指示》。
自7月中旬起,各县(市)响应上级号召,开始抽调机关干部,压缩、精简企事业单位人员以及动员机关干部家属返回农村,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至8月下旬,新泰即已抽调1314名县、社直属机关干部到生产队蹲点劳动,指导生产,同时还从县、社厂矿企事业单位、交通运输、基本建设、文教卫生等单位清理返乡达两万余人。8月26日,新泰县委召开公社党委书记会议,再次研究集中劳力充实加强农业第一线问题,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响应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要求各级党组织下最大决心,最大限度地压缩与生产无关或关系不大的行业,争取三五天内,把应该清理的劳力全部充实到农业上去。
原泰安专区各县第五批向黑龙江省移民
7月,原泰安专区各县有900户、5767人移往黑龙江省林甸县。至此,全区共移民2.9万户、13.03万人。移民赴安置地区后,因生活遇到困难,不少人返回原籍。
批判“三风”,保粮保钢
9月下旬,各县(市)召开全委扩大会议,传达省委三级干部会议精神,总结经验教训,研究当年生产、政策和思想作风等问题。会议分析了省(市)、县形势,揭露和批判了浮夸风、“共产”风、命令风,制定了保粮保钢的具体措施。会议同时对粮食分配、征购和安排社员生活制定了方案和详细政策、措施。
开展生产救灾
由于天灾人祸导致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本年全国岀现粮食、副食品、日用品极度紧张的形势。自春始,中央即多次发出指示,除紧急调拨粮食支援最困难地区以外,还采取了减少民用布平均定量,压低城乡口粮标准和食油定量,并提倡采集和制造代食品等应急措施。11月初,各县(市)成立了由县(市)委主要领导负责的生产救灾指挥部,根据省委《关于生产救灾运动的指示(草案)》中提出的“四保”(保人、保畜、保夏收、保治安)任务和“十大”工作及济南市委的指示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开展生产救灾运动的规划。据初步统计, 各地水肿病人大量增加,新泰因断粮而引发的水肿病、干瘦病人已达16913人,且呈继续上升趋势。各地党委、政府配合医疗卫生部门,大力开展了疾病防治工作。9月1日至15日,省卫生厅派员对肥城进行了卫生工作和疾病情况的全面普查,查治各种疾病患者4.5万人。各地对因缺粮而引起的水肿病、干瘦病等制定了救助措施,如莱芜县委12月9日发出《关于迅速制止水肿病的紧急通知》,要求保证病人每天吃上二两杂粮,一两大豆。
本年度工农业生产情况
据泰安、莱芜、历城、章丘、新泰、宁阳、肥城、平阴、新汶8县1市统计,本年农业总产值为24499.61万元,比第一个五年计划平均数减少18.6%,比1956年减少31.8%,为解放后历史最低水平。播种面积13931687亩(含大豆),粮食总产18.57亿斤,比第一个五年计划平均数低10.5%,比1956年低26.4%,亩产133.3斤。工业总产值31001万元。1961年
开展整风整社,彻底纠查“五风”
196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即《十二条》),对农村人民公社有关政策问题明确作岀十二条规定。同月15日,中共中央又发出《关于彻底纠正五风问题对省(市)、区党委的指示》,要求必须在几个月内下决心彻底纠正十分错误的“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干部特殊风和对生产瞎指挥风。本年1月14日至18日,中央第八届九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毛泽东主持会议并讲话,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会议正式通过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和全党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方针。从此我国国民经济进入了调整阶段。1月20日,中央又发出《中央工作会议关于农村整风整社和若干政策问题的讨论纪要》,要求彻底检查和纠正“五风”,要彻底反对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彻底清算平调帐,坚决退赔。
1月上旬,各县(市)成立了由县(市)委主要领导为主的整风整社领导小组,并召开四级干部会议。会上,进一步传达学习了中央《十二条》和省委扩大会议、省委五级干部会议精神,分析了当前的严峻形势,认真检查批判了自身的“五风”错误,与会干部为帮助县(市)委纠正“五风”提了数以万计的意见。本着边整边改的精神,会上当即对平调错误作了部分退赔兑现。会议部署了整风整社等工作。会后,各县(市)组织工作组深入社队帮助开展整风整社工作。通过整风整社,停止了“五风”,调整了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规模,贯彻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落实了社、队体制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具体政策, 转变了干部作风,调整改善了国家、集体和社员三者关系,受到干部群众的欢迎。
谭启龙视察泰安工作
3月,中共山东省委书记谭启龙到泰安等地视察工作,调查研究了泰安市下港公社羊栏沟大队牛、羊圈养,封山、封滩造林,农牧业生产经营情况,指示各地要大力学习推广这一典型经验,促进了各地水土保持工作。
水利建设成绩显著
在大办水利的热潮中,从1957年起,尤其是1959年和1960年,原泰安地区水利建设成绩显著,先后修建起雪野、黄前、东周、大河水库等大中型水利工程二十余处以及一大批小型水库。如1959年秋至次年春,宁阳万余名民工上阵开挖引汶干渠,共投工日85万个,动用土石方120万立方米,完成茶棚至堽城屯22.5公里的总干渠和14公里的分干渠,引水灌溉县境内北部和中部500平方公里内耕地。另如为改变尚里一带的灌溉条件,肥城桃园公社于1960年1月开始,组织8000名劳力奋战4个月,修明渠2400米,开凿山洞310米,动用土石15.6万立方米,经五级提水,将康王河水从白云山后引到山前。此工程被命名“群力放水洞”,由舒同亲自题名。5月4日举行了放水仪式,济南市委书记处书记刘众前为放水剪彩。同月,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以此工程为背景拍摄了彩色纪录片《世上桃源》。工程期间,苏联专家、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柯庆施、农业部副部长刘瑞龙、杨显东以及由外交部副部长曾涌泉陪同的外国驻华使节一行64人,均曾前来参观。9月12日,共青团济南市委作出决定,号召全市农村青年向肥城桃园人民公社青年学习。
大办水利的热潮在当时的形势下,难免受到“共产风”、“浮夸风”等的影响,产生一些问题,但也显示了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和敢于战天斗地,重新安排河山的英雄气概,以及人民群众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兴修的水利设施,经逐步配套完善,大多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发挥了巨大作用。
华北局组织代表团到宁阳县参观集体养猪
1960年2月,县委认真贯彻执行“私养为主,公养私养并举”的方针,县、社、队三级均建起养猪场,开展队场养百头、社场养千头、县场养万头的“百千万”养猪运动。同年7月,县委又提出了“以猪为纲、六畜兴旺、公养为主、私养为辅”的口号,落实家庭养猪“两保证”(保证不收回饲料地,保证向社员提供仔猪),强调肥价、猪价和售猪返肉“三兑现”,鼓励社员养猪,至年底,全县发展饲养生猪近十万头。1961年4月,华北五省一市养猪事业参观团来宁阳参观了县、社、队集体养猪。
泰安专区恢复
4月18日,省委、省人委对济南市委、市人委2月28日关于济南市与泰安专区分开的报告作出批复,同意济南市委、市人委的意见,除历城县仍归济南市外,恢复长清县,连同原属泰安专区的泰安市、莱芜、新泰、宁阳、肥城、新汶市、章丘、平阴等县市划归泰安地委、专署领导。4月14日,省委公布泰安地委书记处成员,高逢五、田勤耕、房众夫、向旭、徐志坚、刘太东等6人为书记处书记;经中央批准,刘众前任地委第一书记(刘众前因病休养期间由高逢五主持工作),房众夫任专员。5月,地委、专署由济南迁来泰安,正式办公。
地委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
5月3日,地委召开有各县委书记参加的第一次扩大会议。会议宣布了省委将济南市与泰安专区分开的决定,然后集中研究了抗旱春播和抗旱渡荒问题。由于入春以来久旱不雨,小麦减产已成定局,灾情严重。明水车站已每天千余人携衣物外出到宁阳、泰安、新泰等地换粮。会议研究了解决的办法:有把夏荒盖子揭开,依靠自救;进一步抓好杂粮、瓜菜生产;机关、部队、厂矿、学校设法自搞自给1个月粮食。会议还研究了抗旱渡荒的具体政策问题、整风整社和宣传落实《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即《农业六十条》)工作,并对将小部分土地分散到农户包产问题作了探讨。到5月下旬,统计全区实产小麦仅1.7亿斤,不足去年的1/2,扣除各项必需外人均仅26.7斤,40%以上单位扣除种子后即很少甚至没有口粮。5月15日,统计全区计有水肿病人9.4万余人,较4月底又上升1.3%,个别地方已发生逃荒、破产渡荒甚至卖儿弃婴、妇女嫁逃等现象。地委大力抓了渡荒救灾工作,采取节约口粮、大种瓜菜(人均20棵南瓜)、大种早熟秋作物(44.3万亩,人均近1分)和大搞代食品等措施。7月26日,地委转发了平阴县大羊公社采取管、种、采、捞、剪、购、借七法大搞代食品的经验。
地委贯彻部署调查研究工作
在1月召开的党的八届九中全会上,毛泽东主席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3月23日,中央又发出《关于认真进行调查工作问题给各中央局,各省、市、区党委的一封信》,决定将毛主席1930年春所写《关于调查工作》发给全党高中级干部学习。中央认为,最近几年在农业、工业等方面发生的一些缺点错误,根本上是由于许多领导人员放松了调查研究工作。为此要求县级以上党委领导,首先是第一书记,要把每年深入基层进行有系统的几次典型调查,当作领导工作的首要任务,并且定成制度,造成风气。2月,各级传达了党的八届九中全会精神后,自上而下重视了调查研究工作,围绕农村生产救灾、公社体制和政策等问题以及工业企业,组织力量集中进行了调查研究。5月5日,地委又作出《关于加强调查研究工作的意见》,认为前段已取得初步成绩,但尚未真正形成全党风气,强调了进一步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调查研究的指示和决定。地委决定将泰安市邱家店公社、长清许寺公社和新汶市良庄煤矿作为调查研究的基点。
地委采取措施扭转工业生产被动局面
6月9日,地委召开各县委工业书记、地直厂矿党委书记和各县计委主任会议。会议传达了中央座谈会和省召开的地(市)委工业书记会议纪要以及中央和省委负责同志的指示,分析了当前工业生产的形势。今年1一5月份工业产值比去年同期下降42.5%,其中原煤下降26.6%,生铁下降54.3%,矿石下降45.8%,焦炭下降34.2%,发电量下降24.5%;消耗、亏损增大,全区据69个县营企业(除冶金、煤炭)统计,1960年盈利596.3万元,今年1一4月净亏564.3万元。突岀问题表现在生产力方面有:加工原料不足;因大跃进期间高指标导致采掘失调,全区13个矿、20对矿井,有17对不能接续生产,仅3个矿可采期在两个月以上;设备失修、丢失、损坏严重。属生产关系方面有:对群众利益关心不够,食堂办不好,生活费用高;干部作风简单粗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等。属上层建筑方面主要有:规章制度不健全,企业管理混乱,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不健全等。因生活困难等原因造成的职工自动离职现象仍然严重,5月份有450名工人返厂,但又有977人离厂,约10—20%职工动摇不定。会议要求贯彻中央和省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和整风为动力,以增产节约为中心,扭转工业生产被动局面的精神。自7月起各企业突出抓了推行计时工资加奖励制度和搞好职工食堂工作。到8月,全区应实行的176个单位有149个试行,煤炭系统全面推行,劳动岀勤率提高5%左右,生产率提高10%左右。生活费用大部逐步降低到去年同期水平。
地委大力开展抗汛救灾
7月5日到6日,肥城、宁阳、泰安、莱芜先后遭受大风、暴雨和冰雹灾害,全区41处公社成灾,面积达70余万亩,其中重灾45万亩,倒塌房屋13663间。灾情发生后,书记处书记刘太东率四个工作组分赴各县核查灾情,组织救灾。省委在刚拨发夏荒救济款55万元基础上,又拨10万元,用于追肥、救灾。8月10日和14日,泰安、长清、平阴、肥城四县市大部和莱芜、宁阳、章丘三县各一部连降两次暴雨,受灾共39处公社(占总数40%)的899个大队(占总数18.5%),降雨量大部200—250公厘,个别达330公厘。大量堤坝地堰河塘被冲毁决口,被灾农田73万余亩,共减产粮食六至七千万斤,,倒塌房屋74990余间,砸淹死人26人,伤60人,其中长清县46个村被水包围,1320户因塌房流离失所。此次灾害面积之大,程度之重为十多年来所未有。刘太东、副专员张敏行分赴泰安、长清帮助指导救灾,抽调领导和技术人员60名分赴重灾区,地委拨出仅存2万元救济款和55万元移民经费用于救灾。同时入夏以来,各地虫灾亦相继发生,截止7月4日,棉蚜、卷叶、玉米螟、蟋站、地老虎、蝗虫等成灾计102.6万亩。地委紧急动员部署各级加强防治。年底,地委部署商业部门挤出估棉布50万尺,棉布150万尺,新棉5万斤,估棉2.4万余斤,分配解决困难户寒衣问题。
地委贯彻纠正平调错误
7月14日,地委作出《关于执行中央和省委〈关于坚决纠正平调错误、彻底退赔的规定〉的计划》。地委认为,自去年贯彻中央“十二条”以后,通过批判“五风”,各级党委在退赔平调物资方面都做了不少工作,但到目前为止,退赔兑现只占平调总额2.2亿多元的45.6%,且有相当数量帐面上多,群众实得少和折价不合理现象。提岀必须迅速纠正,全部彻底进行退赔, 以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迅速发动一个退赔兑现高潮, 范围主要是公社化后,但以前有平调的也必须算清。退赔资金由专署财政局综合后列入国家计划报省批准专款专用。各地要普遍建立退赔委员会或小组,设专门办事机构和人员,专项办理。地委成立由高逢五、向旭、崔继英等14人组成的退赔领导小组。全区共分配退赔用期票642.41万元,预算外资金200万元以“倾家荡产破产还债”。此后,地委又多次下发有关决定和意见,推动这一工作的深入进行。
贯彻省三级干部会议精神
中共中央讨论制定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即《农业六十条》),经各地试行提岀意见后,中央作了修改,并于6月15日发岀 《关于讨论和试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 的指示》。5月下旬至6月中旬,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进一步研究调整国民经济,特别是农村工作的问题。《条例》对于纠正人民公社规模、体制、管理、分配等方面的问题都作了比较系统的规定,其中取消了分配上供给制部分的规定,停办了公共食堂,从而解决了人民公社内部平均主义的大问题。6月26日至7月14日,省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会议传达、讨论了中央工作会议精神和毛主席指示(主要是调查研究、群众路线、退赔、平反与处分等四方面问题),讨论学习了《农业六十条》,认真总结了1958年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人民公社农业生产方面的经验教训,解决改善党与农民的关系问题。会后地委于7月下旬在地直机关党员干部中作了传达,组织了讨论。各县一般于8月上、中旬分别召开了千人左右(新汶市464人)的三级干部会,有的县还吸收了部分生产队干部和老农参加。地、县委同时对退赔、甄别平反、整编以及当前生产和群众生活等工作作了具体检查和部署。这次会议精神的贯彻,在去年中央十二条贯彻的基础上,进一步纠正了大跃进中的一些错误,对于调整党内外关系和党和农民的关系,统一干部群众思想,调动干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起到了很大作用。
地、市委组成基点工作组,于7月10日开始在邱家店公社的11个大队中开展宣传贯彻条例的试点工作,并重点在邱家店、徐家庄、孙家庄三个大队直接帮助工作,开展调查研究。
地委加强宣教、统战工作
为了缓和较为紧张的社会矛盾,教育人民群众正确认识两年自然灾害和三面红旗的关系,团结鼓舞干部群众战胜困难的信心,自5月中旬起,地委宣传部部署开展了以宣讲国内外大好形势为主要内容的宣传运动。同时地委统战部为贯彻全省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加强了向社会各界民主人士的宣传引导工作。毛泽东在于5月下旬到6月中旬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现在重要问题是要重新教育干部。干部教育好了,我们的事业就大有希望。根据中央、省委有关指示和刘少奇在庆祝建党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8月10日,地委作出《关于加强干部教育工作,开展一个新的学习运动的意见》。8月21日,地委召开县、市、矿宣传部长、党校校长和理论教员会议,研究宣传理论方面关于目前社会性质等几个重大理论问题。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明到会作了关于开展新的学习运动及进行六十条宣传重要意义的报告。9月15日,中央发出的《关于轮训干部的决定》,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提议,决定对全党各级各方面的领导干部采取短期训练班的方式,普遍进行一次轮训。全区共建起各级党校113处(其中公社102处),下半年共轮训干部10080名。
全区开始甄别错案
中央6月15日发出的《关于讨论和试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的指示》中曾指出,为了发扬党内外民主,有必要对于最近几年来受过批判和处分的干部和党员,实事求是地加以甄别。并规定今后在不脱产干部和群众中间不再开展反对右倾或 “左”倾的斗争。9月21日,地委第43次常委会作岀《关于贯彻执行省委〈关于甄别和处理近几年来党内斗争案件增强党的团结的决定〉的意见(草案)》。自8月份始,地委、泰安市委、泰山公社党委共同组成工作组到下旺和大堰堤两个生产大队进行了甄别试点工作。两大队共777户,1958年以来先后批判处理生产队以上干部26人,占总数22%,甄别结果处理正确的仅7人,占27%,部分正确4人,占15%,其余均为错案。另尚批判斗争社员群众9人。12月26日,省委将该试点总结报告作为典型材料予以批转。在地委的部署下,各级开始甄别工作。据统计,全区自1958年整风补课、“拔白旗”,1959年反“右倾”,1960年春整风整社、民主革命补课和反瞒产私分等斗争中共批判处理党内外干部和一般党员24964人,至1961年底甄别结束24682人,占98.2%。其中处理基本正确3484人,占14.1%;部分错误4479人,占18%;全错6751人,占67.9%。同时并甄别受到批判处理的工农群众19536人。
地委研究农村收益分配和城镇精减问题
8月27日至9月1日,地委召开了县(市)委第一书记会议。主持工作的地委书记处书记高逢五传达了省委青岛会议精神。会议分析了粮食生产的严峻形势,研究了分配和安排群众生活问题,作岀了《关于做好1961年农村人民公社收益分配工作的意见》,强调包产以内的粮食由大队统一分配;生产队按“两定”“三留”(定征购任务和上交大队机动粮,留种子、饲料、口粮)或类似办法扣留,所余完全归生产队分配;坚持“三包一奖”,合理评工记分。会议还研究了贯彻中央和省委精减职工减少城镇人口指标的计划。全区1960年末非农业人口共360134人,比1957年215991人新增144143人(占60%),计划减少86722人(学生29051人,小学教职员6500人,社办企事业11435人,城镇闲散人口和职工家属4736人),至8月26日已减52107人,要求9月底再减22936人,余11679人明年完成。全区1960年末共有职工187880人,计划精减3.5万人,约占总数18.6%,9月底前完成3万,另5000人明年完成。
全区结束“两核”工作
为了堵塞粮食供应和管理上的漏洞,切实抓好粮食问题,根据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自7月上旬至9月上旬,全区进行了核实城镇人口和粮食供应工作。全区9县市共核减城镇人口6758人,供应水平由每人每月33.35斤核降到33斤,月定量总数由8246876斤降为7937047斤,核减行业用粮147310斤,查出吃粮有问题13355人,共冒领粮食497544斤,至8月底已追回433309斤;同时查出贪污、盗窃、霉烂、丢失、浪费粮食达159931斤。
贯彻全国改右工作会议精神
8月28日至9月11日,全国改造右派分子工作会议召开。10月28日,中央发出《关于改造右派分子工作的指示》,针对右派分子的劳动、生活和改造的实际状况,为了有利于改造右派和维护社会安定,决定采取几条措施:一、做好第三批右派摘帽工作,比例一般不低于30%。二、改变改造形式,组织现在参加体力劳动的右派分子停下来休整和学习。三、除极少数外要尽可能在一两年内逐步予以安排。四、对按劳教处理的右派分子进行一次清理。五、对于流散社会上的也要进行一次清理。根据中央和省委有关指示,9月11日,泰安地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联合发出通知,部署国庆节期间首先摘掉一批省、市、县代表人物的右派分子帽子,继之开展了第三批右派摘帽工作,至年底结束。据统计,全区于1959、1960年两批共摘右派帽子362人,本年第三批共摘右派帽子588人,尚余623人。地专机关精简
根据中央关于精简机关、精简干部的有关指示,10月31日地委第45次常委会研究确定了《关于地专机关精简机构整顿编制的修订方案(草案)》,确定将地专行政部门由56个撤销合并为43个;事业部门由39个压缩至31个。根据省委下达编制指标,将地专行政编制由现1004人减至550人;事业编制由现1065人减至836人。压缩人员主要加强基层充实生产第一线和新建单位以及薄弱环节。
地委贯彻《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
8月下旬至9月中旬,中央在庐山召开工作会议,制定《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即《工业七十条》)。9月15日,中央发出《关于当前工业问题的指示》,作出八项规定。地委在部署各县(市)委、国营、地方国营厂矿企业党委讨论和试行的同时,确定新汶矿务局孙村煤矿、泰安安仙煤矿、通用机械厂和专署交通局汽车公司作为试点,由有关部、局负责人率工作组进驻工作。根据中央和省重点解决煤炭和钢铁生产的问题的指示,地委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调查和安排好职工在乡家属生活、改善煤矿生产工人生活供应、办好职工食堂等,努力改变工人尤其是煤矿工人自动离职回乡的状况。12月,地委贯彻又一次省委工业会议精神。据统计,全区有1万多职工自动离职。全区在乡职工家属117192户,已安排生活31994户,占生活水平低于一般社员总户数的76.3%,煤矿自动离职5429人,已动员回矿1706人。会议研究了巩固工人队伍,动员工人回厂的问题。为贯彻八字方针,坚决缩短基建和重工业,拉长轻工业、手工业,改造煤炭工业,地委部署将县以上13个地方煤矿18对矿井在1962年内调整保留16对,预计产量72万吨,其中国家计划57万吨,增产计划15万吨。地委要求各级要加强组织性、纪律性,维护统一集中,树立全局观念,全面试行《工业七十条》,1962年上半年基本搞完“五定”(定生产规模、定人员、定工资总额、定口粮总数、定原材料),专、县附加的任务不能挤占国家计划内原材燃料,实行“四自”(自筹原材料、燃料,自产自销、自负盈亏)。会议同时安排了1962年工业生产计划。
地委贯彻“队为基本核算单位”政策
9月29日,毛泽东写信给中央政治局常委,提出人民公社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基本核算单位应在队而不是大队的问题,指岀农村平均主义至今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不解决,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仍要受束缚。10月下旬,地委召开各县委第一书记会议,首先传达学习中央庐山工作会议和省委扩大会议精神,重点研究粮食问题,落实了省委给我区新增的3000万斤粮的征购任务(全部为工业品换粮)。针对粮食的紧张状况,决定按照省人委已发布告,进一步加强市场管理,坚决管死棉、粮、油,不准自由买卖。同时研究了灾民、移民的生活安排问题。全区仍有水肿病人46900人,干瘦病6558人,小儿营养不良8424人,妇女病40295人,其他病34602人。自宣传贯彻六十条后,我区干部群众政治情绪已根本扭转,生产积极性已初步调动,秋季作物已获丰收,社员口粮较去年稍多,但因麦季减产,全年口粮仍不高于去年,仅达260斤左右,且不平衡。因此必须切实搞好分配工作。会议期间,省委第一书记谭启龙到泰安,传达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指示,并提出生产队为基础、公社体制、养猪积肥、库区移民安置等7个问题进行讨论。经讨论统一意见,现有公社不再变动,下设分社(管理区);地、县两级立即开展“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试点工作,全区共设试点180多个。
11月初,地委接到中央转发《邢台地委关于南宫县贯彻大包干政策的通报》和省委关于认真执行这一通报的紧急通知,又确定以泰安市为试点,首先在泰山公社进行实验。12月上旬,谭启龙再次来泰安检查工作,召开了泰安、肥城、新泰、莱芜、氏清等5县市9个试点单位的座谈会。根据其指示,地委又部署将“五定”大包干(包征购、机动粮、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同时进行,明确提出全面推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并提岀开展“五好”生产队和“五好”社员运动。据12月下旬各县三级干部会统计,全区5147个大队已基本结束1819个,正在进行2344个。《条例》和“队为基础”政策的落实,受到广大社员群众热烈拥护1962年2月13日,中央正式发出 《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指示》。地委部署开展反对商品“走后门”运动
由于自然灾害和工作中的失误,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工农业生产下降、商品供应紧张的困难局面。11月20日,中央批转《财贸办公室关于反对商品“走后门”会议情况的报告》,指岀:反对商品“走后门”问题,从性质上讲,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斗争的问题,是阶级斗争在经济战线上的反映。当前,商品“走后门”现象大量存在,而且已经出现了一批严重的违法乱纪分子和蜕化变质分子。因此中央认为有必要开展一次反对商品“走后门”的群众运动。11月25日,地委第47次常委会传达和研究贯彻省委关于商品“堵后门”会议精神。会议学习了刘少奇、李先念等领导同志的指示,确定迅即召开地直机关全体干部大会传达动员,在财贸系统开展运动,集中解决少数人多沾、投机倒把、贪污盗窃,使多数人吃亏不满意,破坏国家财经制度并腐蚀干部的问题。自12月起,地、县共训练骨干1100名,派出干部136人组成15个检查组,于冬春集中在财贸系统开展了这一工作。
地委部署灾民遣返工作
因灾荒致使大批灾民流入我区,自4月中旬以来,磁窑、泰安等车站流动人口激增,磁窑站日1500至4000人,泰安站日500至5000人,其中约五分之一是携物(衣物、化肥等)来我区泰安、宁阳、新泰、肥城等地换粮度荒,主要来自省内章丘、鲁北、鲁西北博兴、齐河以及即墨、胶县、潍县等地,亦有安徽、河北等地灾民。地委于5月9日发出情况报告,要求组织工作组,协助做好维持秩序和劝返工作,同时通知章丘县委并转告其他省、区,加强劝返。由于持续灾荒,外流灾民有增无减,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抢劫凶杀时有发生,冻馁病饿致死者仅据10月至12月统计即达87人。12月25日,地委批转政法领导小组关于坚决做好自流人口收容遣送工作的报告。据统计我区自1月份以来已收容遣送51858人次,但全区仍有外流人口4万人左右,以新泰、肥城最多。地委要求铁路沿线各县市和肥城县要按照地委批转民政局报告的要求,迅速建立收容遣送领导小组,其余各县也要有一名书记或县长分工,加强领导,春节前集中进行二至三次群众性大收容。
地委组织部总结下半年工作
全区自1958年以来共接收新党员52023名,至本年6月底统计共有党员123945名,其中预备党员36303名。遵照省委指示精神,下半年一般停止接收新党员,并紧密围绕整风整社运动,加强了对现有党员的巩固和提髙,加强了对预备党员的管理教育,同时针对农村中部分地区党的基础薄弱等情况,在各系统中党的基础薄弱的地方和空白单位仍发展了部分经长期培养的新党员。至年底,全区党员共127105名,其中预备党员30063名。年内整编下放干部1502名,连同省委分配来下放干部共1895名,分别到公社、财贸基层、机关生产基地和加强薄弱单位等,另外下放劳动锻炼811名。年内还对部分思想不稳定、闹退职、离职回乡的干部进行了调查摸底和教育劝导工作。本年度工农业生产情况据泰安专区所辖泰安、莱芜、章丘、新泰、宁阳、肥城、东平、长清、平阴、新汶9县1市统计,农业总产值25497万元,播种面积10626313亩,粮食总产20.113亿斤,亩均189.3斤。工业企业550个,总产值17667万元。1962年
东平县恢复
经国务院批准,恢复东平县建制,1959年9月撤销时分别划入平阴、汶上的9处公社仍属东平县行政区域,归泰安专区领导。东平县委、县人委于1962年1月1日正式办公。
地委安排群众渡荒
根据中央和省委关于切实安排好群众生活的有关指示,2月2日,地委作出《关于社员生活安排情况的报告》。报告称全区101处公社,5309个大队,469万社员的生活安排问题已基本落实。去年全年社员口粮(包括统销3971万斤)平均每人229斤,日均0.636斤;截至1961年底人均口粮尚有116斤,按6个月计天均0.639斤。但极不平衡。地委决定拨机动粮350万斤主要分配给莱芜、章丘、平阴等困难县救灾,同时请示省委批准从这次完成的3290万斤救灾粮中除上交省委2170万斤和已拨250万斤外,余770万斤全部用来安排群众生活。3月中旬,地委又传达贯彻了中央《关于渡过春荒,克服当前粮食困难的紧急指示》和中央、国务院《关于厉行节约的紧急规定》。4月,全区又完成了省委分配的换借700万斤粮和挖库500万斤支援外地灾区的任务,其中500余万斤是以工业品换购形式,另以协议借粮形式。全区首次召开先进集体和个人代表大会2月15日至19日,全区首次工业、交通、基建、财贸系统社会主义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在泰安召开,共出席正式代表397名,其中先进集体223个,先进生产者174名,列席代表71名,特邀代表32名。会议贯彻了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精神。地委书记处书记高逢五代表地委作了报告。会议还选出了出席省代表大会正式代表103名,特邀代表3名。
贯彻中央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大跃进”经验教训
1月11日至2月7日,中央在北京召开了扩大的工作会议(又称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1958年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教训,分析了几年来工作中的主要缺点错误,对统一全党思想,加强党的团结,纠正大跃进以来经济工作中“左”的错误,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全党全国人民全面贯彻执行八字方针,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泰安地委在泰安召开了地、县、社三级干部会议,对这次会议进行传达贯彻。全区所有脱产公社书记、副书记,所有县委委员,地直厂矿企事业、学校17级以上党员干部,大尉以上军官计1801人分两批参加了会议。第一批1021人从2月23日开会到3月6日结束。地委书记处书记高逢五作了总结报告。报告重申了中央“总结经验,统一认识,加强团结,加强纪律,加强集中统一,鼓足干劲,作好工作,战胜困难,在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下,争取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胜利”的指示精神,肯定了三面红旗的十大方面成绩,同时总结了本地区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工农业生产计划指标过高,任务要求过急,限制过死,大大超过实际可能,并不适当地提岀了水利、养猪、食堂等几个大办,犯了浮夸不实、高估产高征购、反瞒产私分的错误,给人民生活安排造成很大困难,并在农业、工业、商业、文教等方面犯了瞎指挥的错误,特别在农业方面,乱改耕作制度,不适当地大搞工具改革,任意推行一些不切合实际和违反科学的技术措施,造成很大损失;二是在农村人民公社实际工作中有一个时期混淆了集体所有制与全民所有制的界限,犯了刮“共产风”和其他平均主义的错误,违背了按劳分配和等价交换的原则,挫伤了群众积极性;三是分散主义有所滋长;四是对生产和建设速度估计过高,要求过急,导致非农业人口大量增加,机关重叠臃肿现象严重。由于自然灾害及人为原因,导致1959年和1960年严重减产,1961年工业生产下降,人民生活困难。总结对于错误的原因和责任进行了分析,指岀了刘少奇同志报告中全面、精辟地总结了十六条基本经验教训是全党和全国人民一笔巨大的财富,各级党的领导干部应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报告还总结了一年来的调整变化与当前存在的问题。自1960年冬贯彻中央十二条指示和八字方针以来,农村形势已经好转,工业生产也开始稳定和上升,社会生活其他方面均有所恢复和好转。报告最后就全区如何贯彻中央提出的“精兵简政,增产节约,稳定市场,整顿秩序”方针提出了1962年十二项任务目标,并强调了加强民主集中制、加强集中统一问题。这次会后,随着中央有关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我区工农业生产和各项事业逐步得到恢复、调整和好转。
曹礼琴等一批干部获甄别平反
3月3日,省委作出《关于取消曹礼琴同志的错误结论和处分的批复》,同意泰安地委的甄别处理意见,取消原来对曹礼琴同志所作的结论和处分,恢复其泰安地委书记处书记职务,指出“对曹礼琴同志进行的错误的批判和处分,主要应由省委负责”。在此前后,经地委研究决定,对一批原处分错误的县、矿务局及市直部门领导分别予以撤销处分,不予处分和减轻处分等处理。
全区认真开展物资清理工作
根据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人委部署,全区开展了物资清理工作。第一批首先开展223个工交、商业企事业单位,3月上旬经地委物资清理办公室验收,40个单位中合格和基本合格32个。从验收结果来看,物资的积压、丢失、管理不善问题严重,已进行的150个单位共积压物资4100万元,削价报废损失2000万元。此后全区地直机关、学校、团体、粮食、车站、农林水等261个单位全面进行了清仓核资工作。地委、专署设物资清理综合办公室,下设工交、财贸、农林水、文教、机关团体五个办公室。4月23日和6月21日,地委、专署又先后发出《关于贯彻中央、国务院、省委、省人委〈关于做好停并撤单位财产清理和保管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和《关于妥善保管处理停建、下马基建单位和关闭、停产企业的物资的紧急指示》。至5月底,地委清仓核资指挥部办公室统计全区1073个应清理单位已基本结束858个,查出库存钢材10496吨,生铁31411吨,柴油509吨,汽油215吨,木材16425方, 水泥14336吨等物资,工交、基建系统多余积压物资价值约2000万元。
新汶市委与矿务局党委一度合并
4月11日,地委发出《公布新汶市委与新汶矿务局合并的通知》,决定将两单位合并为一个机构,保留两个名义。由于工作不便,地委旋于5月22日决定两单位仍然分设。
各级机关整编精简
2月22日,中央批转中央精简小组《关于各级国家机关党派、人民团体精简的建议》。根据中央和省委必须彻底实行“精兵简政”的指示精神,地委、专署研究新拟地专机关行政编制名额缩减为475人。其中地委设书记1人,副书记3人;部门设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监委、地直机关党委;撤销政法、财贸、工业、农工、科委、政策研究室等部门,群团设团、妇、工会(事业);总编制137人,较1961年底226人减少39.38%。专署设专员1人,副专员4人,另设办公室和职能部门若干,共编制338人,较1961年底961人减少64.8%。县、社级行政编制按照中央确定的占总人口千分之一点五的比数,作了具体规定。全区县以下实际确定行政编制名额共7116人,占总人口的千分之一点四二。地直机关整编精简工作于5月底基本结束。县级机关共定编2789人,比原有减少1943人,占41%;公社级定编4327人,比原有减少1337人,占23.6%。至年底,全区国家机关第一步整编精简工作基本结束,编余人员调整处理96%以上。
贯彻干部轮训决定
根据中央关于开展一个新的学习运动的指示和《关于轮训干部的决定》,按照省委的具体部署,全区由省委负责轮训的县委书记以上党员干部共252人,除老弱病等原因能参加学习的190人,自去年9月至今年上半年已训67人,余123人由省委党校下半年分四期训103人,由省行政干校训20人。地委负责培训的副社长以上党员干部共2534人,能参加者2301人,自去年11月至今年上半年已训729人,余1572人计划由地委党校下半年分四期训1000人,由专区行政干校训572人。各县委党校和厂矿党校也依照划分的培训对象范围分别进行了党员干部轮训。
地委部署恢复农业生产力
5月1日至10日,地委召开各县、市委第一书记会议。高逢五传达了省委召开的地市委第一书记会议精神及中央陈云、华东局柯庆施、省委谭启龙、裴孟飞等的指示。会议讨论了压缩城镇人口和精简职工、行政编制,粮食征购和任务分配,当前生活安排和恢复农村生产力等问题。关于生活安排问题,经调查摸底,约570多个大队生活方面存有不同程度困难,逃荒要饭、破产渡荒现象增加,水肿病人上升。地委决定重点支援莱芜县粮食200万斤,章丘150万斤,平阴50万斤,其余各县由机动粮中自行解决。关于恢复生产力问题,提岀了“收复失地”的口号。1956年全区耕地面积1022万亩,至1961年已降至897万亩,减少12.2%。会议决定从水库、公路、养猪场等方面不合理占地中恢复10万亩耕地。由于几年来人为因素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农村生产力遭到很大破坏。据1月份统计全区大牲畜共247622头,较去年同期减少19668头,较1956年减少11万余头,而1一3月份又减少1195头,且现有大牲畜也多为老弱病残。农村劳动力缺乏,农活主要依靠妇女。农具因损坏和搞大协作时丢失严重,虽然比1960年增加了40一80%,但一般比1956年仍少50一70%。会议决定,为鼓励繁殖幼畜,各地可推广高奖励政策;为发展养猪积肥恢复地力,每户在原有1分饲料地的基础上再加1分饲料地,山岭薄地还可适当多些;要求精耕细作,千方百计提高农活质量;积极恢复和制造小农具;保护和发展林业。此后,地委又根据省委指示精神,对于占全区总数22%的8720个困难生产队恢复生产问题重点作了研讨和贯彻。地委采取的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恢复。地委领导群众与频发的灾害作斗争
5月15日凌晨,肥城、泰安、宁阳三县的汶阳、边院、汶口、华丰、罡城、南驿等15处公社389个大队遭受冰雹袭击,其中严重者为上述7处公社90多个大队,冰雹小如枣子,大如鸡蛋,中心区积雹达3寸多深,为30年所未有;小麦、大麻、地瓜、春苗被灾34.6万余亩,其中小麦27.5万亩,共约减产991万斤。地委由专员房众夫率干部到汶阳、边院、汶口三公社实地检查指导救灾,各县、社也组成工作组分赴各地。由于灾情发生于我区商品粮基地“汶阳田”小麦集中产区,地委请求省委批准减免麦季征购500万斤,增加统销粮400万斤,拨化肥200万斤,拨给救济款40万元及部分煤炭指标,以安排群众生活和生产救灾。自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一月内,10个县市先后分别遭受十余次风、雹、洪涝自然灾害,受灾面积达119.48万亩,占秋作物总面积15.3%。8月12日,章丘又遭暴雨袭击,文祖、埠村等公社3小时降雨200至300毫米,成灾20余万亩,地委派副专员崔继英与姬传和、武铁民率慰问团赴章丘、平阴、长清检查灾情,核实章丘减产2000到2500万斤;平阴、长清沿黄地区受灾减产分别为1282万斤和1271.6万斤。加前项全区秋作物因灾减产约5000万斤,全区秋粮减产达1亿斤左右。地区先后拨救济款24.8万元,调拨种子25万斤用于生产救灾。
地委调查研究包产到户问题
由于连年自然灾害和“五风”的影响,粮食产量降低,群众生活困难,依靠集体渡荒的观念有所动摇,加之受其它地区某些影响,部分农村基层生产队产生了搞包产到户的倾向。3月中旬,地委农工部会同长清县委对此进行了调查研究,全县8处公社561个大队已发现搞包产到户188个大队,占33.5%;还有71个大队正准备搞。地委于4月10日批转了农工部《关于长清县纠正包产到户问题的调查报告》,报告认为,包产到户问题我区各县都程度不同地发生,应引起普遍注意。认为这是一种实质上走单干道路的倾向,其结果必然削弱群众的集体观念,影响集体生产,削弱和瓦解集体经济,动摇人民公社制度,是与社会主义方向背道而驰的。7月23日,地委常委会由高逢五传达省委召开的地市委第一书记会精神,传达重点为中共中央关于巩固集体经济问题的决定。会议认为,包产到户作为救灾渡荒应急措施搞个一季半季是可以的,但长期下去是没有好处的。会议研究并一致通过开放自由市场问题。8月14日,地委常委会又讨论了《毛泽东同志关于印发巩固生产队集体经济问题座谈会记录的批示》,学习领会了文中提出的划清集体与单干的集体经济四项基本原则,掌握四个统一,生产管理可以千差万别的精神,统一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地委认真纠正干部特殊化倾向
根据中央和省委关于干部作风方面的有关指示,地委认真抓了扭转干部特殊化倾向问题。据地委监委调查,干部特殊化一般表现为:公社以下基层干部利用职权大吃大喝,请客送礼,挥霍公款公物;大操大办红白喜事,借机收受礼金;不关心群众疾苦,享乐腐化;利用物资紧张大搞商品“走后门”;贪污、挪用公款公物及救济粮款等。4月30日,地委转发了地监委《关于当前干部特殊化情况的报告》。6月19日,地委在召开的各县委第一书记会上,强调了基层干部特殊化“刹车”的问题,对这项工作作了布置。地委并会同地监委对这方面的典型进行了严肃处理,并予以通报。章丘、长清、宁阳等县,也处理了个别公社以下干部。
地委妥善安排安徽干部
1960年10月20日至22日,在中央和华东局帮助下,省委召开扩大会议,对省委第一书记舒同的错误进行了批评。会后中央和华东局派曾希圣任山东省委第一书记。由于章丘县重灾区的盖子被揭开,曾希圣由安徽扬山县调来七八十名干部,担任章丘县、社及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1962年春,地委为更好地贯彻救灾生产的方针,对章丘县领导干部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扬山县干部到章丘确实做了大量工作,但也存在因语言等原因对当地情况了解不够深透、与当地干部群众联系不够广泛和不安心在外籍工作等问题,影响工作的开展。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地委研究决定并报省委同意,本着留去自愿的原则,于6月份将砀山县干部除县委书记刘钦鉴一人留泰安地区工作外全部欢送回原籍工作。章丘县社领导班子调整后,振奋精神,努力工作,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推动生产救灾等项工作顺利开展。日共总书记德田求一到泰安参观游览
7月16日至17日,日本共产党总书记德田求一来泰安参观游览。
地委传达贯彻党的八届十中全会精神
9月24日至27日,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分析了国内形势,指出国民经济开始好转,但仍存在着困难,需要进一步贯彻八字方针,继续调整国民经济。会议通过了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加强党的监察机关等四个《决定》和一个条例。毛泽东在会上作了《关于阶级、形势和矛盾问题》的讲话,把社会主义社会中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作了扩大化、绝对化的论述,提出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的理论,并提出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和要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问题。会议错误地批判了所谓“单干风”(指“包产到户”)和“翻案风”(指彭德怀的申诉书和小说《刘志丹》)。但是,毛泽东在同一讲话的结尾又提出,要把做好当前的经济调整工作放在第一位,不要因阶级斗争干扰了这项工作。
泰安地直机关11月中旬对十七级以上和十七级以下党员干部分别进行了传达,并在地委全委会的领导和组织下集中两周时间,采取半日工作半日学习的方法进行了讨论,25日后转入每周两个半天的正常学习。各县也于II月中旬至25日以县为单位召开了公社党委书记、社长和县直机关十七级以上党员干部会议,以七天左右时间进行了传达学习,又于12月5日左右召开大队支部书记以上的三级党员干部大会,以半个月左右时间作了传达贯彻。地委由刘众前主持连续召开数次常委会议,对贯彻八届十中全会精神进行了研究。地委明确了重点解决阶级、形势、矛盾和三股歪风的观点,对一些政策问题作出相应的研究决定。地委调查分析了各县基层搞“包产到户”的严重性,提出一定要把单干风打下去。为了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地委决定立即恢复地委农村工作部,并制定了支援农业的计划。地委对于阶级斗争在各个方面的反映,如机关、厂矿等单位和农村乱搞“协作”,向农村社队放“高利贷”,机关租种社队土地搞生产,干部搞特殊化和轻微剥削等问题也作了初步调查研究。据调查,包产到户时以章丘最为突出,已包田2.3万亩;上高公社借贷已1万余元,其中借泰城机关4800元,每百元明年麦季还麦25斤到40斤作利息。地委返泰后,为响应中央和省委“低标准,瓜菜代”的号召和发扬南泥湾“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精神,各单位都采取租种和院内开荒等办法生产杂粮和蔬菜。11月29日,地委作出《关于今冬明春组织全党开展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文件学习运动的意见》。
进一步精简压缩职工和城镇人口
根据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缩短工业生产建设战线,大量精简压缩职工和城镇人口的方针,年内全区逐步开展了这一工作。在1961年已精简国家职工18434人,压缩城镇人口28018人,压缩常年吃商品粮非农业人口84291人的基础上,今年1至9月份又压缩基建项目由1961年末的176个减为73个,县以上工业单位由161个减少为108个,减少中等以上学校8处。共精简国家职工44593人,完成省分配指标的65.2%;减少吃商品粮人口57373人,完成省分配指标的116%;商品粮销量较去年同期降低6632万斤;国家实发工资比去年同期减少562万元。精简的国家职工中35951人回乡参加劳动。11月10日,地委批转劳动力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贯彻省委精简工作会议情况的报告》,要求坚决完成省委分配任务,今年基本结束精简职工工作,明年上半年基本完成减少城镇人口任务,同时努力争取再多减少一些吃商品粮人口。
开展社教及整风整社
根据中央及省委指示,10月下旬,地委召开各县委第一书记会议,部署开展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此后,绝大部分县、社成立了社教领导小组或办公室,训练报告员、宣传员进行试点。据统计,共训报告员3884人,宣传员83091人,设试点126个(地2,县18,社106),全区70%以上的群众受到教育。同时,机关干部也用三至四周时间集中进行了学习。社教中宣传贯彻了党的八届十中全会精神,初步针对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阶级观点模糊、对社会主义道路动摇、对形势缺乏信心以及干部特殊化等问题进行了教育,重点扭转了包产到户的倾向。12月18日,地委批转了宣传部《关于今冬明春对农村社员进行社教的意见》。
11月24日,地委发岀《关于今冬明春整顿巩固农村人民公社的意见(修正草案)》,并成立了由高逢五、向旭、刘太东等组成的整风领导小组。自12月中下旬各县召开四级干部会后普遍展开整风整社运动。地、县、社共设基点303处(地、县设21个),448个大队。全区组织了4030名干部投入工作,其中地、县科局长以上和公社、管区书记等领导骨干占50%以上,这些干部50%以上派往落后困难队。1963年整社的基本任务是把现有20%左右的落后、困难队切实整顿好,主要解决社队干部的作风和社队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据报告,1、2两月内全区共发生5起5人社队干部自杀事件。
地委贯彻关于阶级斗争、战备宣传等指示
今年以来,地委继续贯彻中央关于“从严”的方针,政法系统以打击敌人现行破坏活动、打击投机倒把活动、配合商业部门开展反“走后门”斗争和加强治安管理,继续整顿铁路沿线的车站秩序为中心内容开展了斗争。初夏以来,蒋介石集团加紧了反攻大陆的叫嚣和对沿海地区的骚扰活动,各地各级党组织逐级传达了中央关于紧急动员起来,粉碎蒋匪帮进犯东南沿海地区阴谋的指示,6月19日前传达到全体党员,开展了备战宣传教育,同时加强了对四类分子和右派分子的管理和形势教育。8月7日.地委批转了宣传部、专署公安处党组《关于加强对四类分子和右派分子进行管理和形势教育的请示报告》,提出纠正一些地方存在的方法不策略,“宁左勿右”,简单粗暴,扩大了对敌斗争面的错误做法,明确今后只提“四类分子”而不再提“五类分子”。战备以后,阶级斗争形势有所紧张,各类敌对破坏活动增加。全区6至8月共发现反动标语、反动传单21起;上半年发现与海外挂钩联系6起;叛国投敌两起;会道门6起,主要在铁路沿线;地富反坏分子破坏活动增多,另新生的反革命占37.5%。我区地富反坏分子总数约57000人,据分析,约50%的有破坏活动。11月18日,地委作出《关于贯彻执行中央〈关于中印边境冲突和中印关系问题的通知〉的意见》,按照中央和省委指示,在指定范围内进行了宣传教育。2月12日和9月4日,地委还分别发出关于加强对台宣传的通知,由统战部进一步部署了对台属的调查摸底和动员向在台人员写信工作。
全区积极贯彻八字方针
年内,全区根据中央七千人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部署,继续贯彻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大幅度调整。经去年一年的调整,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小商品有所增多,集市贸易秩序逐渐正常,物价尤其蔬菜价格下降,如白菜由1961年初0.3元一斤降为0.06元,工人工资也由人均36元提高到47.33元。工业生产由下降转为稳定并渐趋上升。年内,根据中央制定的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农、轻、重为序的方针进行了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关系调整,关停并转了一批原材料消耗高、质量低、经营不善的地县营企业和乡社办企业,专、县营地方煤矿由15对井调整为11对,全年煤炭产量计划达402万吨(包括中央和省属),同时大力增加日用陶瓷、机制纸、酒类等轻工和日用品的生产。在加强企业的管理方面,自中央发出有关工业问题的两个指示和七十条以来,专、县各局在17个单位进行了主要内容为实行“五定”的试点,企业初步进行了整顿。财贸工作贯彻了中央,,当前平衡,略有回笼,,的方针,全区上半年投放与回笼相抵后净回笼1500余万元。12月,成立泰安专区扭转企业亏损领导小组,由副专员崔继英等9人组成。
上半年,全区还对文教事业规模进行了压缩调整。文教、卫生、科技、新闻、广播、体育原有职工计23567人,通过调整减少了5306人(包括公办转民办)。
本年度工农业生产情况
据9县1市统计,本年度农业总产值29051.5万元,播种面积12058875亩,粮食总产21.31亿斤,亩均176.7斤,工业总产值12586万元。1963年
开展对四类分子的年终评审
为全面体现党的政策,打击不法四类分子嚣张气焰,达到分化瓦解四类分子目的,根据上级指示,地委于1962年12月29日批转地委政法领导小组《关于认真做好对地富反坏分子年终评审工作意见的报告》,部署各县市政法部门发动群众,对四类分子有计划、有准备、彻底地进行一次年终评审。后又据1963年1月14日中央《关于在社教运动中严禁打人的通知》和公安部简报《当前贯彻八届十中全会精神和对四类分子进行评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地委于1963年2月2日发出《关于对四类分子评审工作中发生违犯政策的通报》,纠正了有的单位打人体罚、乱搞斗争、罚役工、乱加限制、侮辱人格、乱改成份等违犯政策的错误行为。
地委部署进行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的教育
1月2日,地委发出《关于执行中央、省委〈关于向党内外进行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的教育工作的通知〉的通知》。通知提出,从现在起,我们就应当在全党全军范围内有领导、有控制地进行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的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要讲清楚斗争的前途,马列主义必然会取得胜利,鼓舞全体同志在各个战线上更加努力地作好自己的工作。通知要求组织县以上机关和企业的全体干部以及中等学校教职员认真学习和讨论《人民日报》1962年12月15日社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反对我们共同敌人》和12月30日社论《陶里亚蒂同志同我们的分歧》以及红旗杂志批判捷共、意共等现代修正主义的社论和文章;各县和大中型工矿企业由党委负责同志向非党干部、知识分子作一次国际形势的报告;向党员干部宣读中央规定的五个文件。1月10日,地委又发出《关于组织党内外干部进行反对现代修正主义学习的意见》。
地委撤销书记处
根据1962年7月中央批转华东局《关于取消党委分管书记名义的意见》和“精兵简政”精神,2月27日,省委决定撤销地(市)委书记处,泰安地委由刘众前任书记,原书记处书记(共九人)高逢五、曹礼琴任副书记,房众夫任专员,刘太东任地委组织部长,徐志坚任地委宣传部长,田勤耕任泰安市委书记,曾广初任地委常委,向旭调华东局,李元明离职养病(6月18日地委公布为省委监委派驻泰安地委监察组组长)。以上9人加崔继英、何玉祥计11人于8月经省委批准组成地委常委会。
贯彻中央组织工作、监察工作及宣传文教工作会议精神
1月6日至22日,省委召开各地、县(市、区)委第一书记及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监委书记参加的工作会,传达讨论了中央组织、监察、宣传文教工作会议和华东局书记处扩大会各项决议和指示,着重分析了山东党的具体情况,做岀了《关于目前党的建设中的几个问题的讨论纪要》。会议决定全省抽调6000人,今年首先把20%左右的落后社队和困难社队整好。4月13日,地委转发了组织部《关于坚持贯彻干部下放基层和劳动锻炼制度报告》,规定:各级各单位凡未经劳动锻炼的青年干部均要组织下厂下社劳动锻炼一年;凡身体许可的公社党委正副书记、社长、厂矿书记、厂矿长,每人每年至少1个月当社员、当工人;地专机关科长以上、县科局级以上领导干部每年至少要轮流到公社、生产队、厂矿车间或财贸基层工作1个月。7月,地委组织部就各县委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情况进行了半年检査并上报地委和省委组织部。
中央颁布中小学工作条例
1月28日,中央下发《关于讨论试行全日制中小学工作条例草案和对当前中小学教育工作几个问题的指示》,提出小学工作四十条和中学工作五十条条例,要求提高教学质量,教育为工农业服务,继续坚持两条腿走路和进行教改试验。
省委作出《关于组织干部学习毛泽东思想的决定》
2月4日,省委作出《关于组织干部学习毛泽东思想的决定》。决定指出,毛泽东同志是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毛泽东思想是中国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正确的指针,是反对帝国主义、现代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只要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按照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办事就会无往而不胜。要求在十中全会文件学习结束后即应有计划地、经常地、系统地学习毛著,省地委党校应争取在1963年上半年基本完成中央和省委部署的轮训任务,即转入较长期的系统的毛著学习。
全区结束第四批右派摘帽工作
至2月底,全区第四批右派分子摘帽工作结束。全区10个县(市)并新汶、肥城矿务局以及莱钢、运输公司、公路段、物探队、地直党委、文教党委共19个单位计175人被摘掉右派分子帽子。加上1962年2月底前第一、二、三批已摘帽人员916人全区总计已摘1091人,另尚余476人,其中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的251人,分散在社会上的186人,逃跑在外39人。
全国开展学习雷锋运动
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随后一个大规模的学习雷锋群众运动在全国广泛开展起来。
贯彻省委进一步开展社教运动的指示
3月中旬,省委举行常委扩大会,部署进一步深入开展社教运动。会间,地委即召开各县委副书记会议(书记均到省开会),传达了省委指示精神,学习了毛主席介绍的湖南省及河北省保定地区开展社教运动的经验,确定县委书记亲自动手,各县均搞一个公社试点。3月25日至30日,地委召开有各县委书记、厂矿企业党委书记参加的地委扩大会议,传达了省委常委扩大会精神,介绍了省委转发的乐陵经验及本区试点经验,全面部署了社教和第一批“五反”运动。3月17日省委正式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教育的指示》,地委于3月31日作岀关于贯彻执行省委指示的意见。意见认为,我区前段社教已取得一定成绩,但是认识不够明确,对农村资本主义自发势力和封建残余复辟活动估计不足,因此发动群众不充分,运动声势不大,问题解决得不深不透。主要问题是:对国家、集体、社员三者关系处理上一些不顾国家损害集体的倾向还未完全解决,弃农经商的现象还未停止下来,投机倒把活动仍很猖狂;封建迷信活动和旧社会的坏风气还到处泛滥;干部思想作风问题还解决得不深不透,有的还在边整边犯;有些比较严重的贪污盗窃、投机倒把、违法乱纪活动还没有彻底揭露岀来;对地富反坏的评审发动群众不够,对其破坏活动揭露不深,打击不力。意见提出下一步社教大体可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贯彻八届十中全会公报和《关于进一步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重点进行阶级教育,解决“黑风”问题;第二步贯彻六十条,重点解决各项政策问题。具体作法采取由上而下,由党内到党外,由贫下中农到广大社员群众。各县在首先搞一个公社试点的基础上,均于4月上旬以10天左右时间召开了全体公社干部会。到会干部共5524人,另有县直部门和工作组干部计2624人也听取了报告。会间主要进行了声讨“黑风”,动员领导干部“下楼”,层层“洗澡”、“放包袱”检查交待问题。据统计,到会干部中存在不同程度问题的干部占87.94%,计4594人,其中问题较严重的占9%,内含公社书记、社长42人,占同级干部18.2%。
自4月下旬开始,全区各公社又以社为单位以半月左右时间先后召开生产队以上干部会议,由县委主要负责同志掌握,参加会议共有15.67万人(包括吸收贫下中农积极分子4.5万人)。会议仿照县社级干部会方法,第一步原原本本讲公报,彻底揭开阶级斗争盖子,议危害、查原因,回忆对比,提高阶级觉悟;第二步层层带头“洗澡”“放包袱”;第三步讨论政策界限,拟定整改计划;第四步研究如何发动贫下中农,组织阶级队伍,在群众中进行社教的方法,布置生产。
据统计,到会111597名干部犯有各种错误的有84173人,占75.4%,共揭发出贪污盗窃、挥霍浪费、多吃多占粮食1220余万斤,各种款项及实物折款829万余元,挪借公款145万余元,公社黑仓库32处,隐匿粮食300余万斤。并进一步揭发出公社干部在县开会未暴露的一些问题。会间还揭发出:全区56753名“四类分子”中有各种破坏活动19920人,占35.1%;大小投机倒把分子23343人,牟取暴利933万元;惯偷分子6838人,神汉、巫婆、风水先生、职业算命先生7380人;买卖婚姻10706起;续家谱2277宗,修庙塑神925起,暗娼185人,参加聚赌者15434人。东平县在会议期间收到人民来信1450件,来访2500余人次。
全区开展“五反”运动
2月中下旬,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讨论财贸工作、1963年国民经济计划和中小学教育等问题,并着重讨论了城市社会主义教育问题。会议通过了《关于厉行增产节约和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主义、反对官僚主义运动的指示》,并于3月1日下发全党。毛泽东在会上介绍了湖南及河北保定地区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进行清理帐目、清理仓库、清理财务、清理工分的经验,错误地提出“阶级斗争,一抓就灵”。
泰安地委自3月中旬省委扩大工作会议之后,即建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于3月底和4月中旬先后召开了地委扩大会和党员干部会,认真传达学习了中央、国家纪委及省委指示,确定全区分两批开展“五反”运动:第一批从4月份开始,先在地委直属的11个较大而集中的国营厂矿企业、10个国营商业公司(站)、14个中专学校、医院等重要文教卫生事业单位及泰安市委所属18个工业、财贸单位中进行;县以上党政机关和其余企事业单位作为第二批,待农村社教基本结束(约6月份)后再进行。地委并确定肥城矿务局、泰安机械厂、棉烟麻采购站、泰安一中和专区人民医院为试点。4月12日至27日,地委采取集训方式训练领导骨干,对省以上企事业党委和地属工业、财贸、文教及泰安市第一批参加单位的党委、组织、宣传、工会、团等基层领导骨干进行了自我检查、“搓背洗澡”,重点解决多吃多占、生活特殊化以及官僚主义、本位主义、分散主义而导致的生产经营上的铺张浪费等问题,倡导学习雷锋、全国一本大帐和“一厘钱精神”。
根据省委召开的地市委书记会精神,地委对如何分批开展“五反”问题重新作了研究,并于7月7日召开电话会进行了部署。本着“少搞搞好”的精神,确定全区企事业单位分三批进行:第一批只在少数试点单位进行,地委确定肥城矿务局、泰安机械厂、专区煤建分公司、专区人民医院四个单位为试点;地专机关7月份进行,县级则待地专机关基本结束后再进行,各县试点一两个,新汶矿务局搞孙村矿;其余企事业单位目前一律暂不搞“五反”(即不转入第二阶段)。
地专机关自7月11日开始进行第一阶段反对官僚主义、分散主义、铺张浪费,至8月25日结束;第二阶段反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自8月26日始至10月底基本结束。共揭发出对象116名,据10月15日前已坦白交代或基本落实材料的53人的事实,属贪污盗窃的35人计款11168元,属投机倒把的18人非法获利15999元。
地委常委会于6月中下旬集中时间也开展了“五反”。各常委们认真深刻地对前一段阶级和形势的思想认识、工作作风及生活作风等方面进行了检查。据检查,自地委恢复以来,地委机关用公款请客送礼招待共开支2634元,其中1961年的8个月开支2189元,1962年开支483元,本年上半年开支仅12元。1962年3月中央发出 《关于厉行节约的紧急规定》之前,地专机关收受部分县市送来的少量农副产品,其中8位书记每人分鸡蛋30斤,肉5斤,食油3斤,黑豆20斤,花生米10斤,虽照价付款,也属多吃多占,作了检讨。
各县市委从9月20日起均先后进行了常委“五反”、“洗澡”。各县市委常委共97人,其中正副书记37人,参加“洗澡”54人,其中正副书记23人,县市长7人,常委24人,另有43名因到上级开会或外地搞点未参加。县级机关中科局级中层领导干部也分别开展了这一运动。根据省委指示,地委检查纠正了县级领导干部安插私人的错误,将7名县委主要领导安插的31名子女亲友(其中干部4人,邮电、营业员各1人,临时工25人)予以清退。
全区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根据
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精神,自4月28日始,省、地属企业分两批开展了增产节约运动,其中中央直属企业7个、省属13个、专署试点12个,共72900人。各单位在鸣放基础上,动员开展比学赶帮劳动竞赛。各县也于5月中旬先后开展增产节约运动,10个县市共164个单位,计19366人。至7月上旬,全区所有企事业单位共1026个,94403人均参加运动。通过开展运动,第二季度工业总产值完成1955万元,占计划104.4%,比第一季度增19.3%;五种工业产品产量除锻烧粘土外均超过计划,其中原煤完成101万吨,占计划的111.6%,比第一季度增加18.4%。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主要原材料消耗和成本也有所降低。第三季度继续深入进行整改,同时进行了工资调整和社教,19个省属以上企业中全面完成国家计划各项指标的5个,完成几项主要经济指标的10个,多数指标未完成3个,生产水平下降1个。
全区开展整顿集市贸易,打击投机倒把斗争
3月29日,地委、专署作出《关于贯彻执行中央、省委〈关于严格管理集市贸易,坚决打击投机倒把的指示〉的意见》。意见规定,对过去从事投一80%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全部没收,该法办还要法办;千元以下500元以上者追补偷漏税款,加成征收临商税,一般不罚款;500元以下追补偷漏税款,不加成征收临商税,不罚款。意见指出,打击投机倒把是当前阶级斗争的一个方面,也是厉行增产节约和“五反”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地委专门成立了办公室负责此项工作。此后国务院又下发《关于打击投机倒把和取缔私商长途贩运的几个政策界限的暂行规定》,提出了八类打击对象。省委、省人委也又下发了《关于严格管理集市贸易,坚决打击投机倒把的若干规定》。地委若干次召开常委会,听取办公室及检察院等部门汇报情况,部署工作。截至9月底统计,全区已掌握千元以上案件或线索1825件,已侦破查清307件,依法逮捕投机倒把分子80人,判处23人;各县市收到群众举报材料2463份,全区已有2061人主动投案,坦白交待。共罚款补税16.7万余元。
泰安市撤销
5月,泰安市撤销,恢复泰安县。田勤耕任县委书记,罗祥临任县长。
贯彻《双十条》,开展社教试点
5月2日至12日,毛泽东在杭州召集有部分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大区书记参加的小型会议,讨论农村社会主义教育问题。会议制定了《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即《前十条》),重申了八届十中全会关于阶级斗争的提法,认为当前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的尖锐的阶级斗争情况,要求重新组织阶级队伍,开展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打退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的进攻,并提岀把“四清”作为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新阶段。5月20日,中央下发《前十条》,毛泽东在前面加写了《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9月,在中央于北京举行的工作会议上,又制定了《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草案)》(即《后十条》)。《后十条》一方面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另一方面又指出了团结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农民群众和农村干部的重要性,规定了依靠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以及正确对待地主、富农子女等基本正确的政策。
地委于7月27日至8月18日集中各县、社党委书记、地直各厂矿党委书记、委员和各中学校支部书记及地、县部分财贸单位党员负责干部727人(章丘因遭水灾未参加)进行了集训。会议阅读讨论了中央前十条和7个附件,传达讨论了柯庆施在华东局书记处扩大会上的报告,着重对毛主席指示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社会主义教育、组织贫下中农阶级队伍、“四清”、干部参加劳动五个要点提高了认识,并讨论了贯彻中央关于社教的十六字方针和团结两个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问题。
根据上级指示和地委决定,从6月份至秋前,各县社教暂时停搞。省委6月地(市)委书记会后,地委决心加强力量,首先搞好试点。在前一段地委和泰安县委共同搞了三个试点的基础上(即粥店公社和邱家店、徂徕两公社各一个管区),确定以粥店公社为试点,由地委负责同志亲自蹲点,各县也各搞一个管区,由县委一名书记蹲点抓。地县共抽调148名干部(县86人),于7月15日以20天时间集中地委进行了训练,然后各县暂不回县搞点,同地委工作队一起进驻粥店公社。在地委书记刘众前亲自蹲点指导下,8月14日到30日首先召开了公社三级干部大会,训练了干部和贫下中农代表。9月初,工作队以“四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方式进驻各村,至9月底除年老体弱等情况外118名干部均吃住到贫农家中。刘众前在四级干部、脱产干部及群众大会等会上多次作了报告。至10月上旬,工作队结合三秋生产传达了中央决定,整顿了阶级队伍,然后先后转入“四清”。
开展秋季超产竞赛运动
6月30日至7月4日,地委召开县委书记会议,传达省委地(市)委书记会精神,研究部署抓紧七八月份关键时期开展超产竞赛运动,确定县、社均逐级召开生产队以上干部会议贯彻落实。
各县市召开党代会
10月上中旬,全区各县(市)委先后召开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县(市)委。各县(市)委书记为:泰安(第三届)田勤耕;莱芜(第三届)姚光;新泰(第三届)谷前;新汶(第二届)张立青(兼);宁阳(第三届)张敬五;肥城(第三届)王良民;东平(第二届)崔俊峰;平阴(第三届)葛宗刚;长清(第三届)张瑞周;章丘(第三届)张海涛。
调整职工工资
在国民经济还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中央、国务院决定下半年进行一次调整职工工资。我区1963年末保留职工总数65108人,有61553人属升级范围,按40%升级面计可有24621人升级。省分配用于我区增加工资额共107万零8元。其中用于升级813597元,用于调整过低人员标准(工人一级,干部29级)28616元,用于扩大计件工资1281元,用于奖励111602元,用于转正定级74292元,用于调整地区类别28458元。调整后,专、县属单位职工工资由月均41.7元提高到44.18元,增幅为5.92%。
开展生产救灾妥善安排群众生活
今年总的农业生产情况属丰收年景,但部分地区仍发生较严重的自然灾害。7、8月份全区降雨量为515毫米,较历年同期高30%以上,其中50毫米以上暴雨19次,100毫米以上特大暴雨9次,全区秋季粮作物受灾面积152.4万亩,共约减产1.5亿斤。灾情尤以东平和章丘、长清、平阴等县沿黄12公社为重。东平受灾达33.1万亩,社员人均口粮仅102斤。章丘黄河公社十余万亩仅4万余亩有收益,预计总产503万斤,全年人均口粮仅64斤。地专拨粮710万斤,麸皮60万斤,救济款15万元,短期贷款189万元,省拨救济布18万米,棉花4万斤,统销粮8000余万斤。至1964年1月上旬,全区5323个缺粮队统销粮全部落实发证到户,每人日均6大两(指市两)以上。对40万缺衣少被的群众采取互助互济和国家救济相结合的办法也作了妥善解决。3万户缺房户采取修复、新建和借居等办法作了安置。各级组织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各类副业总收入1200万元。地委决定从地方自筹资金中抽出50万元,机动粮中拨出100万斤,用于冬春单项排涝计划工程27处,在章丘、长清、平阴、东平、肥城、宁阳、新泰、莱芜治理涝洼地36万亩。
各县召开三级干部会开展面上社教
11月2日至22日,为了取得经验,地委副书记高逢五指导肥城县率先召开了三级干部会,主要内容为传达中央《双十条》,回忆诉苦进行阶级教育和揭阶级斗争盖子、民主处理“包袱”等。12月上中旬,其它各县先后召开三级干部会,共到会21297人,其中县直机关干部5214人,贫农代表5607人, 诉苦典型在百人以上。宁阳南驿公社刘家庄大队支书王俊宝因会间在市场卖自产生姜误认为犯了投机倒把错误而自杀,被省委予以全省通报。12月上旬,省委召开全省第二届党代会,谭启龙代表省委作了题为《全党进一步团结起来,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为争取国民经济全面新高涨而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提出农村社教大体分三批,至1965年春节基本搞完,春夏扫尾的要求。会上谭启龙批转了泰安地委关于肥城县三级干部会议的情况报告,地委书记刘众前、肥城县委书记王良民、泰安县徂徕公社党委书记石建扬在会上发言。会后地委确定了20处公社和1个管理区为第一批开展社教的重点公社,抽调2250多名干部分别短期训练后投入运动。运动基本按省委要求的四段式进行,即除训练工作队、召开县、社三级干部会以外,第一段首先处理干部和群众的关系问题,解决内部问题;第二段在干群团结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对敌斗争,重点解决敌我问题。第三段把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到向自然作斗争方面去;第四段进行组织处理和运动的善后工作。12月29日,地委书记刘众前主持召开电话会议,传达28日省委要求开展面上社教的指示,要求及时把领导精力由点上转到面上来,从现在起到春节向群众开展一次大规模的社教运动。各县遂以半月左右的时间召开了面上的公社三级干部会。全区面上共93处公社,到会239254人,先后组织3500余名干部(含报告员1600余名)。根据中央对面上社教的要求,从1月中旬起大体分三步:第一步由各级党委负责同志等宣讲中央两个十条; 第二步分为五个单元讨论实际问题,注意抓了干部退赔; 第三步进行“五好”评比生产队、社员、干部,组织建设,开展比学赶帮超运动。
本年度工农业生产情况
全区在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情况下,仍夺得粮食丰收。本年度农业总产值32652.4万元,粮食总产(直接由生产队上报汇总)23.51亿斤,播种面积13519818亩,亩均176.4斤,粮食总产比去年增11.9%,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平均水平增12.05%,但仍低于历史最高产量7.2%。全区工业总产值 (不包括省属以上企业)3040万元。1964年
贯彻省党代表大会精神
1月2日,地委作岀关于传达贯彻1963年12月召开的省第二次党代大会精神的总结。地直、团体、企事业、学校传达到全体党员,各县传达到公社书记。传达内容主要为谭启龙代表省委所作的报告。该报告批评了几年来工作中存在着怕“左”、甘做自然奴隶的右倾保守思想和官僚主义等问题。
地委平反圣贤道错案
1963年1月,新泰县公安局立案侦察羊流公社李家庄、沟西等村所谓反动圣贤道案件。3月破案,先后逮捕11人,拘留1人。5月预审结案,6月检察院诉至法院,经数次审理,被告翻供拒供致无法判决。地委指示于12月组成地专联合工作组,经两个月调查核实,结论为错案,已造成严重后果,错拘捕12人中因刑讯逼供致残11人,自杀1人,自杀未遂3人,乱咬乱供120人,致早已登记退道的群众人心惶惶,影响很坏。地、县委指示立即进行平反,1月30日被捕群众全部释放,公安局长代表县人委检讨,宣布恢复名誉补发口粮布票,生活困难的给予救济,违纪干警亲自登门向受刑讯人员和家属赔礼道歉,对制造假案的坏分子李学忍(支书)和伪造材料的特情李学俭宣布依法拘留,并对违纪干警予以处分。
社教中自杀事件增多据地委《关于在社教运动中发生自杀事件的通报》称,自去年12月1日至今年1月24日,全区连续发生自杀事件19起,死18人。据地委社教办公室《关于农村社教中发生自杀事件的第二次报告》称,自1月26日第一次报告后到2月8日止,我区又发生自杀事件25起(未遂2起),其中点上7起,面上16起。计宁阳6起,新泰5起,章丘3起,东平、肥城、泰安、长清各2起,平阴1起。成份为伪顽人员7人,地主分子10人,反革命分子6人,中农社员1人,小队干部1人。
地委转发有关计生工作的报告
2月11日,地委转发《专署卫生局党组关于肥城县汶阳公社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情况的报告》。批示中说,提倡节制生育,适当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使生育问题由毫无计划的状态逐渐走向有计划的状态,这是我们既定的政策。汶阳公社通过短短二十多天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全社有生育能力的已婚男女社员30%以上实行了计划生育。
全区开展学解放军、学大庆、学大寨比学赶帮运动
继1963年10月16日毛泽东发出“全国都要学习解放军”的号召后,12月13日中央又下发了《关于加强相互学习,克服固步自封、骄傲自满的指示》,指岀,虚心学习外省、外市、外区优良经验的态度和办法,是发展我国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党务的重要方法之一。本年2月5日,中央下发《关于传达石油工业部关于大庆石油会战情况的报告的通知》,指出大庆油田的经验虽然有其特殊性,但是具有普遍意义。2月10日,《人民日报》刊登通讯报道《大寨之路》,并发表社论《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由此全国迅速掀起了一个学解放军、学大庆、学大寨精神,开展比学赶帮运动,实现思想革命化的热潮。省委于2月召开四级干部会进行部署,同时部署贯彻中央提出的“三三制”(即机关干部三分之一下基层蹲点,三分之一参加面上社教,三分之一搞机关工作)和实行“三同”(即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要求。泰安地委于3月20日前后分别召开常委会、扩大会、全体机关干部大会进行传达,并召开各县社教负责人和基点工作组长会,重点研究了农村社教如何与当前生产紧密结合问题。各县以社为单位分别召开生产队长以上干部会传达贯彻,通过“三摆两找”(摆成绩、摆进步、摆经验,找问题、找差距)推动开展比学赶帮竞赛活动,掀起生产高潮。地区同时组织9个县(无泰安)的先进村队干部138名,从2月25日至3月26日分两批到徂徕公社参观学习。徂徒公社是地委确定的“标”,该社以革命化精神,坚持治山治水改变自然面貌,粮食亩产由1957年的295斤逐年递增至1963年的670斤。在地委带动下,各级纷纷开展“插标布点”,各县共插标145个,布点280个,公社插标320个,布点1565个,达到层层有标有点。
从2月份起,地直机关各部门也制定了思想革命化的计划和措施,提出改变机关作风,机关面向基层,为基层服务。地直机关再抽调114人,与原抽调干部共达407人(占总数54.8%),深入基层蹲点或参加生产劳动锻炼。各县下基层机关干部均达60%以上。地委坚持正常工作的7名常委在年初100天中平均深入基层33天。同时大力压减会议、文件、报表、电话等,提岀消灭“五多”,取消“苛捐杂税”。据统计,地专机关共26个单位,其中23个单位此前各种报表达601种(不包括年报)。下半年,地直机关又开展了“五好”运动。
开展反修宣传教育
按照上级部署,全区大力开展了反对现代修正主义宣传教育活动。在组织学习有关文件、文章的基础上,2月25日召开了地专机关和驻泰城的地直厂矿、商业、医院、学校全体干部、党员和职工群众大会,由地委副书记高逢五作了关于反修宣传教育的报告,普遍组织了座谈讨论。各县在试点的基础上训练报告员,于3月中旬陆续全面展开,深入到机关、企事业、学校和农村。
地委发出学习毛泽东著作通知
4月7日,地委发出《关于全党全民学习毛泽东著作的通知》。通知要求所有干部都要学习毛著,县级以上干部三年内要读完毛选四卷,重点文章要精读;地委党校今后训练干部要以毛著为基本课程。5月,《毛主席语录》出版。8月18日,中央作出《关于县以上干部学习毛主席哲学著作的计划》,要求县委以上的一切干部和中层领导骨干(公社正副书记、社长)从10月下旬到明年6月底重点学习。这一学习是在哲学战线上正在开展的一场关于“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的激烈论战的背景下展开的。
全区工交工作会召开
4月4日至9日,地委、专署工业办公室召开全区工交工作会,省属以上27个企业、专县122个企业和45个工交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会议。地委副书记曹礼琴传达了省委于2月召开的工交工作会精神。会议着重检查了过去8个月来改变产品质次价高的执行情况,研究了赶上两个先进水平和消灭三种落后现象的具体规划1963年全区(不包括省属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040万元,占年计划120.5%(因关停企业的影响,较1962年稍有下降)。劳动生产率较1962年提高20%;单位成本比1962年降低22%;利润提高83%。主要产品质量可与全省、全国先进水平相比的有28个企业,目前已基本赶上全国先进水平的3个,规划要求到年底要赶上全国先进单位届时水平;目前未赶上两个水平的力争年底全部赶上或超过全省、全国1963年底的先进水平。会议检查了一些单位虚报冒领、盲目设计施工、废品率高造成重大浪费损失的情况,要求结合“五反”深入开展学大庆运动,把学大庆与开展以学上海、赶先进、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为中心的“五好”运动结合起来,实现赶上两个先进水平,消灭三种落后现象。
全区工交系统设立政治工作机关
4月1日,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国工业交通系统建立政治工作机关的决定(草稿)》。《决定》根据毛泽东1963年12月提岀的国民经济各部门,首先是工业交通部门,要从上至下,都学解放军,都设政治部、政治处和政治指导员,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指示,要求全国工业交通系统必须建立政治工作机关,并逐步地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政治工作制度。农业、商业和国民经济的其它部门也要逐步建立起本系统的政治工作制度和政治工作机关。1965年5月11日,中央正式下达了这一《决定》。
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地委决定撤销原地委、专署工业办公室,成立专区经济委员会和专署工业局,于6月1日正式办公。同时成立地委工业交通政治部和财贸政治部,各级也设立相应工作机构:煤炭局建党委,设政治处;邮电、物资、交通、手工业管理等部门设政治处;县属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一律集中专区由专署工业局代管;泰安、章丘仍保留工业办公室;各县邮电、物资、交通、手管部门均设政治教导员,由县委和上级政治机关双重领导。新汶、肥城矿务局设政治部,各矿设政治处。企业千人以上的建党委设政治处,余均设教导员或指导员。在此前后,各级分期分批地抽调部分政工干部到党校和部队参加学习培训。
第五批右派摘帽结束
根据省委批转的省委改右领导小组《关于再给确实悔改的右派分子摘掉帽子的请示报告》,地委改右领导小组向各县委改右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地直有关单位部署开展第五批右派摘帽工作。各县均召开了右派分子大会对右派分子进行政治教育,同时对符合中央三项标准的右派分子宣布摘帽。全区于6月上旬完成,原有右派445人中又有60人摘掉帽子。
地委成立下乡青年安置机构
6月16日,地委决定成立地委劳动工资安置城市下乡青年领导小组,顾廷臣、朱振海任正副组长。
地委下发关于党内称呼同志的通知
9月10日,地委下发通知,要求根据省委决定,为了有利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密切上下级之间同志之间的关系,今后在党内同志间日常接触中,一律称呼同志,不称职衔。
一批科学家到泰安参观
为促进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中科院党组组织部分科学家于8月中下旬来泰安地区参观社教情况。参观团先后参观了设在岱庙和第二实验小学的徂徕、北集坡两公社的展览馆,邱家店公社及其展览馆和徂徕公社,分别与泰安县、社、队干部进行了座谈。
全区再次开展大规模社教运动
5月中旬至6月17日,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讨论农业规划和农村工作、第三个五年计划、政治工作、反修防修、培养接班人等问题,同时还讨论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问题。会议认为,全国基层有三分之一的领导权不在我们手里,提出要放手发动群众彻底革命,追查“四不清”干部在上面的根子。9月10日中央作出《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修正草案)》,并于18日下发全党。修正草案对《后十条》作了许多修改和补充,对形势估计更加严重,提出敌人拉扰腐蚀干部,“建立反革命的两面政权”,是“敌人反对我们的主要形式”等等,并规定“整个运动都由工作队领导”,改变了原来依靠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的规定。这些指导方针,对社教运动影响很大,造成了对基层干部打击面过宽、打击过重,以至混淆敌我界限的“左”的错误。
7月2日至25日,省委召开工作会议,泰安地区刘众前等20人参加会议。会议传达讨论了中央工作会议精神、毛泽东和刘少奇的指示以及王光美的报告,全面研究部署了社教“四清”“五反”、农村工作规划、搞一、二、三线建设以及地方党委抓军事,培养接班人和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等问题。8月3日至30日,地委召开17级以上干部参加的地委扩大会。会议传达了中央和省工作会精神,强调了要以苏为鉴,重新组织阶级队伍,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四清”“五反”就是反对国内的修正主义的斗争,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大革命,比土改更广泛、更深刻、更复杂。我区前段虽取得一定成绩,但据毛主席提出的标准和少奇指示来检查,对阶级斗争抓得不够、不深、不狠,已进行的一批单位总的来说基本上没有搞开,好一点的(包括地委基点中搞得较好的队)也不合格,需要重新部署,从头做起。
根据中央和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部署,地委决定抽调5000余人的队伍组成社教工作队,其中按“三三制”的原则从地、县、社三级脱产干部中抽调三分之一,即3370人;从不脱产人员中抽调积极分子1250人(农村知青临时人员1000人,企事业250人),另抽应往届大中专毕业生398名,经培训后参加工作队。除东平县委书记和东平、章丘、新泰、平阴等四县九公社党委书记需抓生产救灾外,地、县、社三级党委书记都参加这一期“四清”试点。确定其中450人在泰城企事业和街道居民中选22个单位(其中县以上工业企业8个,手工业社3个,财贸4个,文教卫生5个,居委会2个)进行“五反”试点,余4500人集中泰安县搞农村“四清”,包括徂徕、省庄、范镇、祝阳、麻塔、泰山(只17个农业队)等6个公社计247个大队,25万余人,其中徂徕公社为地委掌握的重点。地委常委除军分区二人和养病一人外,留高逢五、房众夫、李元明坚持机关工作,余四人全部参加社教。为了统一工作团和工作队所在县委的领导,地委决定由刘众前、曹礼琴、刘太东、李群、李镜远、罗祥临等六人和中央工作组带队负责同志陈野萍(中组部副部长)组成领导小组,工作团由刘太东任团长,朱信谟(兼政治部主任)、王式贞任副团长,六个公社和搞“五反”的干部分别组成七个大队,由各县带队县委副书记分别任大队长和教导员。刘众前到徂彳来蹲点,曹礼琴分工抓“五反”。团部设在徂徕。自10月15日起,泰安、肥城、新汶三县市及地直抽调人员计2167人集中于泰城由地委进行了25天的培训,余各县则由县委进行培训,然后于11月上旬全部到村开展工作。
统战部向党外民主人士开展“三主义”教育
4月11日至5月18日,省委统战部召开全省各界人士学习会议,泰安地区共与会代表54人,其中工商界9人,宗教界7人,民族上层人士29人,政协7人,民革、华侨各1人。根据中央转发统战部关于今后两年统战工作任务的意见和省委统战部今年工作部署,我区统战工作主要加强了对党外各界民主人士的“三主义”即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社会主义教育。11月16日至12月16日,我区召开宗教界上层人士学习会,实到会代表163人,其中天主教31人,基督教24人,佛教3人,道教3人,伊斯兰教102人。省民委、宗教事务处领导到会。地委统战部氏孙明主持了会议。
贯彻省委关于农村收益分配的政策
9月初,省委发出关于做好1964年全年收益分配工作的指示。9月15日至19日,地委农工部召开了县市委农工部长会议,并吸收县农业局长、会计辅导组长参加。高逢五到会讲了话。会议检查了夏季预分工作,认为虽有一定成绩,但存在不少问题。据农工部对省庄公社夏分情况调查,全社602个生产队,除26个队“按劳分配加照顾”(均系回民队)和62个队实行“人七劳三加照顾”外,另514个队实行“人六劳四加照顾”,经三年实践,证明效果较好,但执行中有偏劳现象,有些干部及劳力多的户乱开口子,名为人六劳四,实为对半或倒四六、倒三七,甚至单纯按劳。19日,地委发岀《关于贯彻执行省委〈关于做好1964年全年收益分配工作的指示〉的意见》。1965年1月25日,地委农工部作出《关于1964年农村收益分配工作总结报告》。报告认为,今年的收益分配整个过程都渗透着严重的、尖锐的阶级斗争、两条道路、两种思想的斗争。解决问题除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外,重点抓了七条政策:一、口粮分配克服偏劳情绪,强调坚决执行省委提岀的人七劳三或人六劳四,人的部分最低不少于60.2%;二、合理处理社员投肥报酬,推行肥料折工分随劳的部分分配;三、对“四属”“五保”困难户照顾一定按省委规定标准执行,安排好他们的生产生活;四、“两个基本”(基本劳动工日,基本肥料)和奖罚问题,既要维护原制度,又要对不合理的加以调整,奖罚过重要适当纠正;五、干部补贴工分按“十条”办事,坚持“两定一评”制,对多占的要合情合理地退出来;六、社员向队投资高利计息问题,提倡无息或低息自由借贷,反对高利盘剥;七、社员私有工具报酬也要合理。各地都在实行“三同”的基础上,依靠和发动群众,把分配的领导权切实掌握到贫下中农手里,树立起阶级优势,帮助生产队认真做好“清工、清帐、清财、清库”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基层干部共退出多占工分188万个(占应退的66%),清出帐外粮356万多斤,物、款计50余万元。各地还边清理边分配兑现,据泰安县统计,共分给社员款42万余元,粮157万余斤,户均3元钱,11斤粮,受到群众欢迎。
据统计,今年全年集体粮食总产量为23.5276亿斤,较去年增长12.3%;参加分配人口512.7万人,人均可分286.6斤,较去年增12.5%。
全区发展半耕半读学校
在5月份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和7月份省委召开的工作会议上,都把实行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发展半工半读、半农半读学校作为社会主义教育工作的方向予以强调,认为只有普及这种教育制度才能多快好省地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有利于发展生产和培养又能作体力劳动又能作脑力劳动的革命接班人,有利于从根本上消灭修正主义的社会基础,为将来消灭三大差别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作准备。截至10月中旬,全区农业中学已发展到180处,247班,学生1万余名,发展耕读小学4554处,5675班,学生14.6万余名(占学龄儿童17.6%)。但连同全日制中小学在内,就读学生仍不足适龄青少年70%,且极不均衡。12月12日,地委批转专署文教局党组关于举办半耕(工)半读学校的报告,计划一般不再增加全日制,今冬耕读小学发展到23万名,以基本普及小学教育(入学率90%以上)。农业中学今冬再发展70处,学生2000人,至明年底发展到450处,1000个班,学生4万名,达80%以上的管理区都办起农业中学。今冬明春在泰安、肥城、长清三县帮公社试办农业高中和中等技术学校3处,取得经验后在三四年内普及到每个公社。
各级成立贫协
11月2日,山东省贫下中农协会泰安专区工作委员会宣布成立,由刘众前(兼主任)、张敏行(兼副主任)、孙远迎(副主任)等8人组成。在此前后,县、社、队也都逐级、逐步地建立起贫协或贫协筹委会组织。
贯彻“反右倾”指示,学习临沂经验
10月26日,省委组织部长秦和珍到泰安,向中央工作组陈野萍、杨以希二同志汇报情况,并向地委常委传达了就反右倾等问题中央批转李雪峰的信和刘少奇答江渭清的信以及谭启龙在省委常委讨论会上的讲话。地委认为中央关于反右倾的指示非常重要,即于次日召开有地委社教工作团领导成员、县委书记和地委部委、党组负责人参加的扩大会,以三天时间传达讨论贯彻,检査了右倾思想。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由房众夫、高逢五带队,分两批组织未参加“四清”在家主持工作的各县市委、公社党委书记,部分县长、专县农林水部门负责人及部分大队支书共386人赴临沂参观了临沂地区治山治水、改造涝洼等方面的部分典型。地委初步拟定以根治大汶河、山水林田综合治理为主要内容的规划,提岀根治山区,大搞小水库、小塘坝,封山造林,兼顾治洼,今冬明春修筑条田77万亩,台田42万亩,改水稻14.5万亩的奋斗目标。地委于11月19日在批转这次参观学习情况的报告时指岀:务必使大家充分认识右倾保守思想是我们当前在改造自然条件中的大敌,我区普遍存在的满足现状,小农经济思想和改良主义等必须坚决反掉。要求在即将召开的县、社三级干部会议上介绍学习临沂经验,启发大家解放思想,树立建设社会主义大农业的创业思想和改造大自然的彻底革命精神。
地委在初步检查批判了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领导作风等方面的右倾思想后,对今冬明春面上社教和生产尤其是开好县、社三级干部会作了具体部署,决定全区各级抽调5000余名干部到基层帮助工作。加强对打击报复贫下中农事件的处理
11月15日,地委批转省委监委驻泰安地委监察组《关于在农村社教中发现打击报复、违法乱纪案件的情况报告》。据统计,全区已发生此类案件47起。11月22日,地委批转专署公安处党组《关于在社教后发生打击贫下中农案件情况和处理意见的报告》。报告称,根据公安工作会议精神,“为保护和支持贫下中农的革命行动,巩固前段社教运动的成果,并保卫运动的顺利进行”,“凡破坏社教,实行反攻倒算打击报复贫下中农,破坏集体经济等行为,应看成是现行反革命行动,是严重的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行为,坚决予以打击”。
地委部署加强市场管理,打击投机倒把
11月25日,根据省委电话指示,地委常委及部分部门负责干部传达学习了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场管理、严厉打击投机倒把活动的通知》,29日又传达了华东局财办电话指示和省召开的各地工商局长会议精神,检查本区自入秋来,投机贩卖粮、油、棉、布、化肥等不法活动日趋增加,有所抬头,9、10两月大案发生15起,10月大小活动3429起, 较9月上升34.2%。究其原因如中央文件所讲“除了阶级敌人、资本主义自发势力还客观存在的原因外,最主要的是我们对市场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反复性认识不足,在经济情况全面好转,市场供应改善后,滋长了右倾麻痹思想,放松了市场管理”。地委部署面上社教把此当作一项重要内容,同时进一步加强农产品收购和工业品供应的领导,地专成立临时领导小组,各县确定一名常委或县长挂帅。
各县召开三级干部暨贫下中农代表会
自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各县(市)相继召开县、社、管区三级干部暨贫下中农代表会议,会期一般15天左右。10个县市共到会24656人,其中贫下中农代表6880人。会前地委确定以莱芜为基点,在高逢五具体指导帮助下于11月14日先行一步召开进行试点,共编发四期简报介绍经验和作法。地委也分别召开一次电话会议和县委书记会议。县三级干部会主要有三项内容:传达省委工作会议和省贫下中农代表会议精神和中央“后十条”;总结检查一年来工作,揭开阶级斗争盖子,兑现“四不清”干部退赔,揭发批判打击报复贫下中农的反革命行为;揭开生产斗争盖子,反右倾保守主义思想。据统计,在会上共6000余干部进行了退赔,共兑现现金和物资折款394254元。在县市三级干部会后,经一段时间准备,各公社又相继召开社、区、队三级干部会。
组织部突出培养接班人工作
年初以来中央组织部强调重视培养提拔新生力量的问题,指出如果不能把真正革命的接班人一批一批地培养出来,将来党和国家就有变质的危险,并提出八条培养选拔新生力量的具体措施。中央鉴于国际国内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问题的经验教训,于7月14日发表《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论述了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提出了接班人的五项条件。根据上级部署要求,年内地委组织部突出抓了培养接班人工作,并作出培养提拔新生力量七年计划。据对泰安、莱芜、新泰三县摸底调查,30岁以下年轻有为的知识分子干部可提拔对象80名(副社、科、局),计划当年可提拔32名,下年48名。至年底,全区共提拔各级领导骨干103名,占提拔干部总数的52.5%,其平均年龄为32.4岁。另外,组织部除负责抽调了参加“四清”“五反”工作队干部5072名(其中基本队伍3973人,临时工1099名)外,还抽调干部5041名参加面上社教。
截至1963年底,全区共有党员127787人。由于分布不均衡,且由于近年发展少而致使党员年龄构成老化,地委组织部作出结合“四清”、“五反”和整党发展1万名(其中农村8000名)党员的计划,重点为少党员、无党员、无支部的大队,其他系统基本核算单位党员力量薄弱而又有条件发展的单位,1958年以来发展少的单位,并注意发展文化界和妇女党员。
李群任专署专员
12月,房众夫调离,李群接任泰安专署专员。地、社相继召开面上三级干部会
遵照省委指示,在各县已召开三级干部会的基础上,地委于12月18日至翌年1月3日召开了有公社、管区书记(或主任)以上900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面上工作会。会议首先传达讨论了“两封信(即毛泽东给江渭清的信和刘少奇给宋任穷推荐《河南省委关于集中整训工作队解决县社两级骨干“四不清”问题的报告》的信)和省委副书记周兴在省委面上工作会上传达的谭启龙的报告,树立标准,然后地委作了检查,通过给地委提意见而转入层层“洗手洗澡”共12天。后三天又通过讨论党员十项条件,接班人五项条件和“约法十章”,普遍总结经验教训,制定退赔计划,部署了面上工作。与会干部共揭发出贪污挪占、投机倒把、多吃多占粮食100756斤,现金及实物折款140316元,其中会上新揭发交代粮58376斤,款60135元。据分析,县委常委87人,问题很严重的12人,较严重的28人;公社党委委员635人,已明显烂掉的70人,问题很严重的108人,较严重的125人。
根据地委部署,继地委面上三级干部会后,全区面上109处公社(除东平县湖区公社)于1月上旬又以5一7天普遍分别召开有两千人左右(共21.54万人)参加的三级干部和贫下中农代表会,重点解决去年“洗澡”检讨了未退赔和今年新“四不清”的问题。与会干部有退赔任务的99746人,占65%,应退款576.96万元(其中会上新揭发239万多元),会上退赔了3245893元(其中现金1684921元),占应退赔数的56%;退赔粮(票)1111690斤,占应退47.2%;布票178925尺,占应退6.5%;工日467000个,占应退60%。全区各级共集中4270名干部混合编成工作组,入村仅几天时间即结束了小“四清”工作。
据统计,地、县、社分别召开的三级干部会上共退赔360余万元,粮食117万余斤;大队、生产队清理当年分配中退赔310余万元,粮食358万余斤,工日188万个。退赔的现金、粮食等结合安排群众生活作了分配,每户社员分得几元或十几元、十几斤或几十斤粮食不等。
本年度工农业生产情况
全区粮食总产量25.5亿斤,比1963年增8.3%,接近历史最高水平(1956年);工业总产值16782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123个(其中中央25个),年底开工120个,总产值14321(中央9391)万元;集体所有制275个,开工271个,总产值2461万元。1965年
抽调大批干部参加海阳县四清
根据省委指示,1月初至4月底,地委抽调刘众前等以下3210名干部赴海阳县参加省委社教工作团,中除因病调回41人外,计地委副书记2人,正副部长9人,专署正副局处长17人,地委、专署正副科长51人,地直厂矿企业负责人25人,县委正副书记13人,正副县长6人,县委正副部长65人,县人委正副科局长114人,另县直企业负责人,公社、管区干部,其他干部、大专毕业生、农村知青等,分配在海阳12个公社和县直机关、工作团团部等。
中央下发《二十三条》
1月14日,中共中央制定了《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简称《二十三条》)。《二十三条》虽然对1964年下半年以来“四清”运动中某些“左”的偏向作了纠正,如指出对待干部要一分为二,强调“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对检讨交代出经济问题的退赔规定了“缓、减、免”的政策,但也提出了“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等更“左”的观点。文件并规定,今后城市和乡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一律简称“四清”,即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二十三条》下达后,各地对工作队进行了整训,解脱了大部分基层干部。
谭启龙到宁阳县检查工作
2月15日,省委第一书记谭启龙到宁阳检查工作,对地委陪同同志及宁阳县委讲了当前工作的意见,指岀“懒、馋、占、贪、变”是干部蜕化变质的一般规律,《二十三条》就是清洗我们身上的污点,以几大民主对付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少数人,就是不准搞剥削、压迫、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谭启龙还就发展生产,解决农民群众衣、食、住、教育文化等问题作了具体指示,强调各级干部都要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
地委实施建立泰莱肥宁平原粮食稳产高产样板田计划
在反“右倾保守”思想开展比学赶帮运动和学大寨运动的推动下,根据省委关于搞稳产高产样板田打歼灭战的指示精神,地委于2月份制定了在泰莱肥宁平原建立粮食稳产高产田的计划,决定在继续搞好章莱山区和新泰莲花山区山水林田综合治理之外,集中力量在泰莱肥宁四县平原地区打一个稳产高产歼灭战。
该区共包括19个公社(另有3个公社的5个管区),104.2万人,总耕地面积153.9万亩,其中集体140.7万亩,有保浇面积79.1万亩,分为平原84.6万亩,丘陵32.2万亩,涝洼20.5万亩。由于自然条件较好,土地肥沃,劳力充足,地下水源较充沛且有精耕细作习惯,粮食产量较稳定,1960年至1964年亩均370斤,1964年达450斤,有亩均达500斤的192个大队,达600斤的 ⑵ 个。计划提岀1965年主要指标为:集体粮田面积125万亩,亩均达500斤,争取540斤,其中过长江,亩产达800斤以上的达120个大队,占总数的12%。到1970年这一地区均达到或超过800斤。地委决定分别在肥城汶阳、泰安省庄、汶口、莱芜方下、宁阳伏山等公社选择16个大队约2万亩作为地区和省的样板基地,地、县、社、管区共搞样板田20.9万亩。3月份,地委成立了泰莱肥宁平原粮食样板田指挥部,各县市分别成立分指挥部。3月15日至21日,地委召开有四县分工样板田工作的县委负责人和划入样板田范围的公社、管区和大队书记共1230人参加的大会,省委工作组也参加了会议。会上,刘众前、房众夫分别作了报告,11个单位介绍了发扬革命精神,改变生产条件,创造稳产高产和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搞好工作的典型经验,并明确了几项具体政策:一、干部补贴工分,在占总工分的2%中提取0.5一0.6%归公社掌握作为基层干部会议补贴;二、养猪积肥过去执行的一至二分饲料地、“斤猪斤粮”奖励、粪肥计分继续执行;三、口粮分配一般几年来实行“人六劳四”的可坚持,不宜改“人七劳三”,集体分配口粮一般人均360一40)斤,丰收单位最多不宜超过450斤,可多搞集体储备;四、奖励繁殖、饲养大牲畜,实行“六定三奖”(定领导、人员、报酬,定奖繁殖、增膘、肥料);五、其它报酬、奖罚制度如肥料基本奖罚、劳动基本奖罚等。这些政策的贯彻落实,对于发展农业生产,提高群众生产积极性发挥了作用。自3月至7月,各地掀起抗旱夺取小麦丰收为主要内容的生产高潮,计打井3600眼,修旧井13600眼,新建、扩建多项中小型水利配套工程,扩大有效灌溉面积9万余亩,其中保浇3万亩,生猪由145797头增至202000头,在多年未遇的旱灾之年,夺取了小麦产量与历史产量最高的年持平的胜利。
各级全力以赴开展抗旱
自去年11月以来,全区未降一次透地雨,特别是5月份,全区平均降雨量仅为6毫米,土壤含水率仅10%左右,山区丘陵仅5%左右。水源最充沛的泰安县,234座大小水库已有216座干涸或放不岀水。全区旱情严重。自春以来,全区各级全力以赴开展以保麦、保春播为主要内容的抗旱斗争。由于旱情持续发展,9、10月,中央、省委迭次召开会议,下发通知、指示、意见,动员全党全民开展抗旱斗争。9月上旬,地、县、社三级抽调5000多名干部和技术工人深入社队,支援抗旱,投入水利建设劳力达9.5万余人,有力地保证了保秋抢种。
东平、平阴遭受雹灾
4月29日晚6时至9时,东平8处、平阴2处公社遭受严重雹灾,受灾小麦达34.55万亩,其中近20万亩绝产,另岀土春苗10万余亩也需翻种。高逢五亲自赴灾区察看灾情,慰问群众,并抽调9名干部组成救灾工作组由民政、农业局领导率领赴灾区指导救灾。地委报请省委解决化肥1500吨,豆种100万斤支援抗灾生产。泰安安置一批离京、济、青人员家属
6月3日,中组部、内务部发出《关于调离京中央一级机关人员动迁家属的通知》,7月9日又下补充通知,要求8月底动迁结束。根据中央和省委指示精神,9月下旬起,地委、专署派干部去动员搬迁调来本区工作人员的留京家属,11月底基本结束,应迁35户,除4户缓迁外均迁来泰安地区。12月,省委又批转青岛市委报告,要求各地积极协助作好调离济南、青岛人员留济、青家属的外迁安置工作。应迁来泰安地区的干部家属,青岛96户,济南1000余户。
徂徕公社“四清”试点结束
全区第一批“四清”试点自去年11月开始,因1月抽调大批人员参加省委海阳县“四清”工作团,大部停止,仅保留地委试点徂彳来公社,到今年5月底结束。结合“四清”还开展了整党建党工作。全社34个大队832名党员,准予登记的681人,暂缓登记的43人,开除、劝退、不予登记、自退、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等共出党107人。运动后期同时从543名粗选对象中严格挑选发展新党员162名。
地委农村工作部召开标点工作会
8月14日至22日,地委农村工作部召开了有县委农工部长和地、县159个标点大队支书(或队长)参加的标点工作会,交流总结前一段比学赶帮运动的经验,研究部署进一步开展运动的方法。房众夫作了关于形势和任务的报告,后集中或分类参观了泰安南里、蒋峪、化马湾,宁阳西代村、伏山、曹家寨,肥城康孟庄、尚里、十里堡、花园,东平彭集,长清窑头等大队的秋田管理、秋种准备、治山整地、发展多种经营、改造涝洼地等先进事迹,学习了《人民日报》“赶先进、超先进”社论和彭真、谭震林关于开展比学赶帮运动的指示以及地委批转的13个大队的典型经验,通过议、听、看,定措施,促进了生产高潮。
泰安、新泰、新汶第一批开展“四清”
遵照中央及省委关于“四清”运动首先在三分之一的地区搞深搞透的指示精神,在全区前段试点基础上,地委确定以泰安、新泰、新汶作为首批开展“四清”运动的县市。经省委批准,8月6日地委组成三个社教工作团,泰安工作团由刘众前、朱本正、李群、李镜远、李毅之分别担任正副团长;新泰工作团由高逢五、刘太东、王子虹、胡大芳、李运文、张敬五分别任正副团长;新汶工作团由梁丰、陈涛、曹耕力、孙远迎分别任正副团长。决定全区抽调6300余人组成工作队。各工作团分赴各县后,自8月下旬开始以近一个月时间首先召开了县、社干部“四清”会议,主要解决县、社级干部“四清”问题,层层进行了“洗手洗澡”“放包袱”。但由于以前已搞过,这次新交代问题不多,如新泰县到会县直、公社、企事业干部127人,新交代问题111人,现金15834元,粮6000斤。9月下旬,各工作团队经短期集训后于10月直接深入到大队、生产队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四清”。新泰县11处公社,812个大队,工作团、队共4300余人,首先在386个大队(占47%)和占64%的县社企事业单位中开展了“四清”。新汶县工作团共574人,全县3处公社,42个大队同批进行,抽出167人对个县直企事业单位分两批进行。
各工作团大体通过重点清经济、揭生产斗争盖子、开展对敌斗争和整党建设四个阶段,于1966年5月前后基本结束了第一批“四清”,进入总结和善后处理阶段。新泰县共清岀现金330多万元,粮食202万斤。清岀漏划、漏管和隐藏的阶级敌人766人,其中有血债的74人。新发展党员5800余人,占总数的48.3%。新汶县共清岀现金48.1万余元,粮食24.1万斤,清洗开除和说服岀党102人,党纪处分40人,吸收新党员756人。按照中央提岀“六条标准”和谭启龙提岀的“扎下两个根子,留下一个社会主义方向,一个冲天革命干劲,以经得起平时、战时两个考验”的要求,工作团和各级党员干部群众一起,以大学毛著、开展比学赶帮运动开路,大搞了农田基本建设。春节前半个月时间,各工作团还组织县社干部,带着“五个不可忘记”和毛主席著作,到生活最困难的贫下中农家实行“三同”,体验生活,听取群众意见。运动中,各地贫协组织普遍建立健全,发展贫下中农达80%左右,同时对民兵、青年团和妇女等组织进行了整顿。运动后期,各工作团还领导参加了当地的文化大革命。1966年8月,工作团撤离。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是党发动和领导的一次大规模的群众运动。这次运动,对于解决干部作风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起了一定作用。但是社教运动是八届十中全会关于阶级斗争的错误理论在相当大范围内的一次实践。它在指导思想上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了,所以使“左”的错误无论在经济方面还是在政治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由于社教运动还只是有领导地在局部地区开展的,并且还强调运动要在不误生产,密切结合生产的条件下进行,把增产还是减产作为衡量运动搞得好坏的标准之一,加之各地各级干部和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的发挥,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运动中的损失。
地委重视加强计划生育工作
8月1日,地委批转专署卫生局《关于前段计生工作开展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强调计划生育工作是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既定政策,是实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一个方面,也是广大群众的要求。但几年来存在一抓就降,不抓就松的现象,要求加强领导,把计生工作开展得更加深入广泛和经常性起来。报告称全区1963年岀生237702人,岀生率为千分之四十五点一一;1964年出生210443人,出生率为千分之三十九点零一。今年省里要求控制在千分之二十七左右,但全区上半年即岀生114430人,达千分之二十点八,年底将达千分之四十。11月27日,地委发出《关于今冬明春计划生育工作的安排意见》,要求在专区计生委抽调人员在肥城、泰安两县的徂彳来、汶阳两社搞了基点的基础上,在全区普遍深入地进行一次计生与晚婚的宣传教育,大力开展计生四种手术,力争年内完成手术5.2万人的计划,提岀1966年完成10万手术,争取出生率降到千分之三十以下。
全区开展学习王杰活动
王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部队装甲兵某部工兵一连五班长,在江苏省邳县张楼公社帮助民兵训练时,为掩护12名阶级兄弟的生命安全,壮烈牺牲。11月12日,地委、专署发出《关于贯彻执行省委、省人委〈关于在全省范围开展学习王杰同志的活动的决定〉的通知》。通知称,省委、省人委于11月6日作出决定,今冬要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广泛开展宣传、学习王杰同志的活动,要求各县、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召开一次驻地机关、驻军以及企事业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动员大会,各县还可召开广播大会,立即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王杰日记摘抄和报刊杂志有关文章。
地委部署时事宣传工作
11月24日,地委发出《关于贯彻执行省委〈关于在全党全民中开展一次时事宣传运动的通知〉的通知》,部署全区开展国际时事宣传运动。通知要求,干部以两月时间分两段进行学习,以20天左右学习地、县负责同志作的形势报告,并结合学习有关越南战争、印尼局势、亚非会议等有关文章;以40天左右重点学习林彪《人民战争胜利万岁》一文和陈毅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贺龙和罗瑞卿两篇文章的有关部分。从12月份起,在前段学习王杰活动的基础上,以两三个月时间结合生产、“四清”等工作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广大农村干部、党员和群众开展一次国际形势大宣传。
罗瑞卿到莱芜、新泰视察
11月,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到莱芜、新泰视察。
重视发展半农半读教育
由于认真贯彻了中央关于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的指示,截至年底,全区农村工读小学已发展到6281所,11448个班,近30万名学生,加上全日制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85%以上。农业中学已办562所,927班,学生3.6万余人。同时还试办了十余所中等技术学校。去冬业余学校发展到25万人,坚持常年学习的仍有十几万人。但目前全区青少年文盲仍约有40万人,而每年扫盲毕业仅万人左右。因此,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仍是一项严峻的任务。
加强“四清”中整党建党、培养提拔新生力量和安置老干部等工作
根据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年内组织部门加强了在“四清”中整党建党、培养提拔新生力量和安置老干部等工作。
根据省委关于组织部门当前应以“四清”运动地区为重点,适当兼顾面上工作的要求,在开展“四清”的地区的整党建党中贯彻了要坚决地、放手地、逐步地培养提拔新生力量,要积极地、较多地、慎重地接收新党员,要在“四清”中整好农村党组织,要加强支部的经常性工作等四项要求。
关于培养革命接班人,各级结合调整充实领导班子,提拔了一批新生力量,加强了各级领导核心。自1964年4月省组织工作会议以来,全区共提拔各级领导干部490名(其中妇女干部16名),调整交流各级领导干部431名,同时注意加强了培养提拔大学毕业生工作。根据省委具体要求,计划今后三五年内逐步做到每个县县委书记、副书记、县长三职中有一两名是30岁左右的优秀干部;公社三职中有一两名是25岁左右的优秀干部;地县委较大部委和行政科局及较大的企事业单位要有一两名30岁左右的优秀干部。1966年青年团县委书记要达到30岁以下。
根据中央和省委关于安置好老干部的部署,全区组织部门年内共安置老弱干部1333人,占老弱干部总数的90%,其中安置在农村的936人,计退休879人,退职116人,编外养病247人,作其他安置88人。自10月后即转入正常安置。全区已退休干部近2000人。为了加强管理,各级都建立了管理组织,专、县建立了退休干部管理委员会,公社建立了管理小组。
根据省委组织部、省人委人事局指示,在老弱干部安置后,可暂按已安置总数的50%从工人、农民中及时挑选补进,并一律实行“服役制”。本区总名额为436名,要求年龄为18至23周岁,其中妇女干部不少于20%,服役期5年,每月工资为30元,期满回乡(转正由领导掌握不传达)发每年按半个月工资。选拔采取群众路线,当前首先从“四清”工作队中不脱产临时人员中物色。
在贯彻7月召开的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精神过程中,各级普遍提高了思想认识,明确了党员标准,树立了先锋队观念;明确了支部工作要领、“三大作风”和“三项制度”;落实了一些措施和制度,如学习毛著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包户制度等。有的县还确定将以公社为单位统一过党日改为全县统一过党日(每旬一天)。
全区又掀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
据统计,1964年全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247万元,共完成土石方2400万个,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4万亩。本年春,结合搞泰莱肥宁平原样板田,地委、专署又提出今明两年目标。全区共完成雪野东西、黄前、大河、引汶南和罡城坝等六个灌区的配套工程,共661万土石方,572万个工日,总投资1256万元,需争取国家补助716万元,扩大保浇面积40.3万亩;涝洼地30万亩,当年治理25万亩;整平土地8一10万亩,以逐步实现园田化。7月,地委、专署作出以根治汶河为中心的今冬明春农田基本建设规划。全区常年雨水总迳流量为24亿方,现有水利设施蓄量不到三分之一,全区901万亩耕地水浇面积仅占30.8%,宜林荒山河滩343万亩尚有190万亩未植树造林,400多万亩山岭薄地未彻底治理和改造,每年因涝成灾达百万亩以上,遇旱则近三分之二土地减产。规划提出恢复和续建杜张、雪野、黄前、乔店、大河、小安门、纸坊、上庄炉、箇头等9座中型水库,可增蓄13838万方,另兴建小水库406座,塘坝1643座,谷坊26000余座,使增蓄3.1亿方,以连同原蓄量达10亿方以上。打井2.5万眼(其中机井2600眼),使井灌面积增加20万亩,达180万亩;另增打旱井5900余眼以解决山区人畜吃水困难。治理涝洼地25万亩,连已治58万亩,使防洪排涝达到5年一遇标准的达83万亩,占涝洼地总面积75%。大搞封山造林,将未封禁的42万亩荒山荒滩全部封禁,计划造林52万亩,育苗85800亩。全区423万亩山岭薄地已达“三合一”标准的30万亩,今冬明春再增75万亩。为了搞好汶河上游的封山造林,尽快发展山区生产,地委、专署于5月中旬在莱芜召开了章莱、莲花山区林业工作会,章丘、莱芜、新泰三县21处公社847个大队共1126名干部参加,会议听取了省林业厅杨云阶厅长和房众夫的报告,参观了老君堂、化马湾两大队山区绿化和河滩造林,检查总结了过去几年来林业生产的经验教训,制定了林业发展初步规划。地委书记刘众前在总结中要求,统一思想认识,树立和坚定长期建设的革命思想;落实林业政策;妥善解决林牧矛盾;加强党对林业生产的领导,三县都建立绿化指挥部,其中章丘、莱芜可设立山区工委作为县委的派岀机关等。会后地委转发了长清县界首大队、泰安化马湾大队林业确权发证的典型经验。
各县召开三级干部会
11月下旬,各县均以8天左右时间,召开了社、区、队三级干部会(三个搞“四清”的县由地委召开工作大队以上干部会)和贫下中农代表会(东平同时召开党代会)。七个县共到会22700余人。会议贯彻了毛泽东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指示和省委工作会精神,学习讨论了国际国内形势,检查总结了思想和作风方面干部参加劳动、瞒产私分、新四不清等问题,最后以学大寨、学下丁家的革命精神,落实了生产计划。全区共落实冬春打井5.6万眼(其中机井6000眼),修大小水库397座,塘坝1600座,增加蓄水容量3亿方,扩大水浇地82万亩。
本年度工农业生产情况
本年度全区农业总产值45465.9万元,粮田面积770.2万亩,已建成稳产高产田150.5万亩,播种面积1239万亩,总产量26.5亿斤,亩均213.9斤。全区全民所有制企业131个(中央36个),产值19068万元(中央12428万元);集体所有制企业274个,产值3399万元;工业总产值22467万元。1966年
开展学习焦裕禄活动焦裕禄生前为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他不顾自己身患肝癌,带领兰考人民治理涝、沙、碱.改变落后面貌,为人民献出宝贵的生命。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县委书记的榜样一一焦裕禄》的报道和《向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一一焦裕禄学习》的社论后,全区掀起学习焦裕禄的热潮。
地委制订提拔优秀干部接收新党员措施
2月28日,根据中央批示的中央组织部“关于提拔新生力量、接收新党员、加强农村党的建设”的三个报告精神,地委针对各级领导干部年龄偏高,党的基层组织成员文化低、文盲多,党员数量只占全区总人口2.35%的现状,制订了落实中组部三个报告的措施规划。一、我区在今后三五年内,做到每县提拔2名30岁左右的优秀干部担任县委正副书记、县长;每个公社提拔一至二名25岁左右的优秀干部担任正、副书记、社长;在县委常委中至少配备1/3比书记更年轻的干部,地、县较大部委和行政科局及较大企事业单位,要有一至二名30岁左右的领导干部。二、根据中央关于“积极地、较多地、慎重地接收一些新党员”的指示,计划从1966年至1970年或更长一点时间,在全区发展新党员19万名,使党员数达到306000余人,占1970年人口总数的5%左右。三、拟在三年内,通过“四清”运动,分期分批地完成全区整党工作。上述工作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开始,被迫中断。
地委作出组织地专机关干部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决定
3月1日,为有效地领导全区人民进行农业生产和适应当前抗旱斗争的需要,地委作出《关于实行机关革命化组织地专机关干部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决定》,要求地委书记、常委、专员、副专员分工负责,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地专机关干部,除参加“四清”工作队的外,再抽出80%以上组成工作组,按照分口包县、部门包队的办法,深入生产第一线,参加农业生产和抗旱斗争。
刘众前调离
3月,刘众前调省里工作,地委由副书记高逢五主持工作。
苏联等五国代表团到泰安参观
4月,苏联、阿尔巴尼亚等5国代表团来泰安县旧镇村,参观村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