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20001392
颗粒名称: 解放战争时期
分类号: D231
页数: 65
页码: 246-310
摘要: 山东军区向日本军驻山东最高指挥官、四十三军军团长细川忠康发出限期投 降的通牒,山东军区所属各部队分别向当地伪军、伪政权发出通牒,鲁中我军编为第三、第四两师 和警一、二、三、四旅,主力十团整编为四师(师长廖容 标,原五军分区司令员陈奇任泰山军分区 司令员兼警一旅旅长,原五军分区政委李伯秋任军分区副政委兼警一旅政委(不 久李伯秋调三师赴东北后熊飞接任),原五军分区益都、临胸、博山、沂 源各县及一军分区淄川、章丘、莱东等地方武装编建警一 旅,泰山区我军整编的四师十一、十二团。
关键词: 山东军区 日伪军 泰山区 整编

内容

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8月?1949年9月)
  1945年
  8月
  泰山区我军整编,参加大反攻日本政府于10日发出乞降照会。10日至11日,朱德总司令发布七道命令,命令各人民武装部队迅速前进,收缴敌伪武装,接受日军投降,如敌人拒绝投降,则坚决消灭之。11日,山东军区向日本军驻山东最高指挥官、四十三军军团长细川忠康发出限期投降的通牒;14日,山东军区所属各部队分别向当地伪军、伪政权发出通牒,限24小时率部投降。日伪军根据蒋介石命令,拒绝向我军投降,收缩集中至重要城镇及铁路沿线。国民党山东省主席何思源在日军保护下进入济南市,招降纳叛,收编伪军,大批罪恶昭著的汉奸摇身一变成了“国军反攻先锋”,继续与人民为敌。“蒋日伪合流”形成。我军遂向拒绝投降的敌伪发起大反攻。根据山东军区命令,山东我军编成山东解放军野战兵团,分五路前线部队,计8个师、11个警备旅和两个独立旅。鲁中我军编为第三、第四两师和警一、二、三、四旅,计14个团,万余兵力,为第一路反攻大军,王建安任前线指挥,罗舜初任政委。泰山区以军分区机关为主组建四师机关,主力十团整编为四师(师长廖容标,政委王一平,副师长兼参谋长周长胜,政治部主任欧阳平)十一团(团长翟明仁,不久改为柯邦坤,政委兼政治处主任黄益源,不久改为南萍,政治处副主任齐安聚),以原军分区特务营为基础加泰历、莱北等县大队升级编为四师十二团(团长方明胜,政委兼政治处主任张键,副主任南萍)。撤销五地委、五军分区,原五军分区司令员陈奇任泰山军分区司令员兼警一旅旅长,泰山地委书记林乎加兼军分区政委,原五军分区政委李伯秋任军分区副政委兼警一旅政委(不久李伯秋调三师赴东北后熊飞接任),刘国柱任军分区副司令员,王炜之任参谋主任。原五军分区益都、临胸、博山、沂源各县及一军分区淄川、章丘、莱东等地方武装编建警一旅,一团副团长王法山,政治处主任金石秋;三团团长张明三,政委张慧元,政治处主任朱钦良。二团未及编成即撤销。
  泰山区我军整编的四师十一、十二团,在莱北下游庄抗日烈士纪念碑址,由欧阳平主任作动员后立即誓师进军,向胶济路敌伪展开大反攻。原鲁中四团编为四师十团(团长高文然,政委曹普南)时未赶到。15、16两日猛攻大涧沟,毙伤敌伪200余人,迫退大涧沟、兴隆庄、矿山(济南以南九公里)之敌。黄前之敌逃入泰安城。又在地方武装配合下攻克磁村(淄川西南五公里)、馆里(淄川西九公里)、杨庄(博山西北4公里)和龙山车站以南谷山庄、曹范、山后寨子、埠村等6处据点。十二团一营营长张斌在攻打山后寨子战斗中牺牲,所缴重机枪被命名为“张斌重机枪”。随后我军又收复明水、龙山、枣园、郭店等车站,控制了龙山以西之胶济路。26日,廖容标、欧阳平率四师十一、十二团越过胶济路继续北进,先后攻克章丘城和旧军、刁镇,与渤海主力会师歼伪翟毓蔚部一团李发传部、二团周长甫部,俘伪县长巩瀛洲以下200余人。27日又追击至章丘城西北15公里张家林,围歼翟部杨相生团千余人。又在王舍人庄以东之郭店消灭陈同山团。渤海主力亦歼灭翟部十一团郑桐萱部。鲁中三师八团(原一旅二团)将莱城敌伪围困后又奉命移交地方武装。三师主力及警一旅进军淄博地区。莱芜城敌伪于23日逃至泰安。23日,三师七团攻克博山城,除伪警备团长伊来灏率百余人逃至淄川外,全歼伪军,俘伪县长马云涛以下400余人。24日晚,三师收复西河煤矿,俘伪人枪140余。25日夜至26日晨经四小时激战,又克淄川城,歼伪军1800余人,活捉伊来灏和伪县长王德忠。同时,警一旅解放洪山(大荒地)、南定等矿区,并歼博山四十亩地据点孤立炮楼日军一个小队。28日,三师收复周村,包围张店,俘伪军120余人,周赤萍率八团又在普集痛创王连仲,迫使其残部分散溃逃济南。在短短十几天的第一阶段作战中,鲁中我军连克8座县城,歼伪军5000余人,收复胶济路张店以西马尚至王舍人庄段,逼近济南。山东解放军第一路(鲁中)、第四路(渤海)、第五路(滨海)组成济南前线指挥部,肖华任总指挥兼政委,准备收复济南。泰南军分区部队编成警三旅,奉命向磁(窑)东(都)铁路支线及津浦路南驿至泰安段之敌展开大反攻。驻新泰、磁东支线及津浦路南驿至泰安段日军此时已全部撤入济南,我三军分区地方武装顺利收复新泰城及张庄、羊流、谷里等磁东支线各点。三军分区暨警三旅司令员钱钧、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单洪等率警二旅七、八、九团及地方武装将奉国民党当局之命增援固守南驿、磁窑、大汶口车站之伪军包围,经彻夜激战,将千余伪军全部歼灭。警三旅进抵泰安近郊。
  淄博特委建立我军解放淄川、博山及矿区后,鲁中区党委、行署进驻博山。为加强对淄博工矿区的领导,区党委决定建立淄博特委、专署,张敬焘为特委书记兼警备区政委,徐化鲁为专员兼警备区司令,于淞江任参谋长,张煜任政治部主任。特委辖博山、淄川二县并博山市、西河、八陡、原山、盘龙、洪山、崔军、龙泉、淄城等区。
  9月
  泰山区掀起参军高潮为配合反攻,发展人民武装,迎接抗战胜利,鲁中区党委于8月28日下达《关于武装动员工作的紧急决定》,紧急部署各地开展动员参军活动。各地群众情绪高涨,热烈响应。莱芜县大队升级后,迅速动参五百余人,重新建立了独立营,张心纯任副营长,肖杰任副政委。淄川、博山矿区解放后,矿工们欢欣鼓舞,踊跃参军,组建起工人支队,后编特区独立营,高磐石任营长,马骏任副政委。区党委下达泰山区动员参军2000人计划,截止10月底不完全统计,实际完成人数达4471人。
  蒋敌伪合流反扑胶济、津浦线国民党政府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压迫民主进步,继续实行独裁,一面阻止日军向八路军投降,一面网罗收编大批伪军向我已收复之失地进攻。在驻山东日伪军掩护下,国民党省政府主席兼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何思源窜入济南,与驻山东日军勾结,严令日军回防原地,据守交通要道及矿区,等待国民政府受降,策划日伪向我反扑。至18日,胶济线日伪军相继重新占领龙山、明水等车站和益都、周村及淄博矿区。淄博特委撤至太河一带坚持斗争。我主力四师撤至淄博地区东部辛店一带,保存有生力量,随时准备打击敌人。退回济南之日军则重新岀动占领泰安、大汶口、南驿等津浦线各点并华丰、赤柴(禹村)矿区。
  警三旅首战泰安城日本宣布投降后,原伪泰安道尹公署所属之新泰、蒙阴、莱芜、肥城、东平、平阴、东阿等县伪军政人员纷纷逃至泰城,接受国民党军番号,摇身一变而为“华北先遣军第二总队第一支队”。9月7日夜,警三旅在争取伪军内部反正策应未果的形势下,向拒不投降的泰城伪军发起攻击。由于在原定主攻点北关驻守的伪军内应关系调防它处,部队改为强攻,突破北关俘伪军百余后,遭伪军依托岱庙城墙强固工事顽抗。攻击西关的部队在西门外上河桥毙俘据守监狱伪军200余人。一度攻占灵芝街一部。事先接到我军通牒的驻泰日军又接到国民党协助伪军确保泰城防务的命令,出动增援伪军,我军主动撤至省庄一带。泰山地委原定成立泰安市委、市政府(曹星布任书记,徐毅民任市长,范立中任警备司令)的计划亦告撤销。
  10月
  泰山区区划调整本月,鲁中区党委决定调整区划。撤销泰南区,刘子正调任泰山地委组织部长,原泰南区大部并入沂蒙区,泰安县一部(徂徕山以北)与泰历县原泰安县部分(长城岭以南)合并为泰安县,吴瑜任县委书记,燕依民任副书记,组织部长刘刚,宣传部长陈岱,副部长高锐前,抗联主任孙明;县长亓伟,公安局长尹子明;县大队长郝昆。下辖10个区:城关、岱峰、山口、下港、祝阳、范镇、角峪、旧县(后改为徂徕)、栗林、赵庄。原泰历县长城岭以北卧龙区等划归历城县。
  莱芜(北)、莱东、新甫(原莱芜部分)三县合并。王醒任县委书记兼县长(不久吴冶山任县长),李元贞任副书记,芦云亭任组织部长,徐畹珍任宣传部长、纪中一任副部长,抗联主任阎兴民,武装部长刘庆祥,公安局长李林泉。下辖12区:常庄、苗山、辛庄、颜庄、矿山、汶南、口镇、雪野、水北、鲁西、香山、圣井。
  为开辟新区工作,根据鲁中区党委决定,地委书记林乎加在莱芜大王庄宣布建立章历县,辖胶济路以北原章丘马彭、旧军刁镇、临济四个区并历城龙山、白云两区,隶属泰山区。泰山地委迅速由章丘县、济王工委和莱北县等地抽调干部组成县委、县政府,原济王工委书记苏克强调任县委书记,原章丘县长赵一川调任县长,魏伯愚任组织部长,卓宇明任宣传部长,亓星辰任公安局长。并立即组建除历城临济区(距济南太近为蒋占区)外五个区的区委、区公所。不久,又以原章丘县大队两个连为主调编章历县独立营,营长赵一川兼,政委苏克强兼,副营长梁运行,副政委吕鸿儒。原章丘县委书记胡寅调任三师八团政委奔赴东北,副书记刘众前(7月到职)接任县委书记,贾东明(贾明)接任县长。
  我抽调大批部队及地方干部奔赴东北为贯彻党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发展东北”的战略部署,本月始,山东陆续抽调主力部队及大批地方干部奔赴东北。鲁中军区组织一个干部营(营长叶声,政委薛绍庚,副营长程明,副政委刘振华)80余人,区党委抽调机关、地方干部近800人,先后奔赴东北。其中最大的一批400余人干部大队,原三地委书记刘莱夫任教导员,三地委宣传部长张烈任队长,于杰任副教导员,刘采芹任大队部参谋。一地委抽调优秀县区干部120余人编为人数最多的第一中队,马昕(马洪新)为支部书记兼中队长,李春庵为副书记兼指导员。干部大队于10月下旬由张庄出发,由龙口经海路抵达营口,历尽艰辛,行程五千余里,胜利到达目的地北满,为开辟东北根据地做出贡献。国民党军窜抵济南,我军发起津浦路战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当局,为独吞人民抗战胜利果实,为发动全面内战作准备,调兵遣将进攻我解放区,抢占战略要地。9月13日,蒋介石颁布了“剿匪密令”,要求国民党军将领遵照其1933年“围剿”中国工农红军时编的《剿匪手本》,“督励所属,努力进剿,迅速达成任务”。津浦线国民党军集结徐州,在已收编为先遣军第五路军的伪军吴化文等部日伪军掩护下,向济南疾进,其后续部队迅速向徐州集结,伺机跟进。我军鲁南八师、鲁中四师、警三旅等部在吴村至南驿段设防,顽强抗击自兖州北上之国民党军先头部队,终因敌兵力集中,火力强大,防线被突破。本月10日,国民党军先头部队骑二军(后改九十六军)李延年部、十二军霍守义部由铁甲车开路,经大汶口、泰安进入济南,吴化文部沿津浦线滕县至泰安段布防,其部属宁春霖任泰兖警备司令部司令,率一特务营进驻泰安城。泰城伪军又重新被改编为保安旅。遵照中央指示,陈毅、黎玉指挥新四军、鲁中和鲁南我军主力,组成津浦前线野战指挥部,发起津浦路中段战役。至12月14日,计歼邹、滕、临、枣地区日伪军及国民党军2万余人,控制了津浦路130余公里,粉碎了国民党利用津浦线继续北犯的企图。鉴于形势变化,近期内解放济南已不可能,赵笃生由原拟任济南市市长改任泰山区专员。
  地委大大加强新区工作,深入开展“反奸诉苦”28日,地委在驻地口镇召开新区工作会议,民运部长吕子仪就开展新区工作问题作了报告。在区党委具体帮助下,地委抽调大批干部,分赴各地加强对新区工作的领导。地委抽调原莱东县干部60余人并两个新兵连,由李频如、田勤耕率领加强边沿区历城工作,李频如任县委书记(原县委书记傅敦吾调离),田勤耕任组织部长。地委组成章丘工作团,由副书记高启云、秘书主任刘舜卿率领,进驻章丘,以埠村为中心开展新区工作。地委还派出60余人的章历工作队,由陈明达等带领赴章历,以旧军孟家为重点开展工作。区党委邵德孚、董琰等与莱芜县委分别在鲁西、芹村、大官庄、口镇等地,地委组织部长刘子正与泰安县委在篦子店、范镇等地,章丘县委在翟家庄、潘家埠等地,历城县委在西营、柳埠、大涧沟和胶济路北等地分工负责,蹲点包干,突破重点,创造经验,推动全面,迅速打开局面。各地自冬至春根据群众的迫切要求,在新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奸诉苦”、“反霸清算”运动,将“反奸诉苦”作为发动群众的“敲门砖”,进一步与反封建结合起来,摧垮了伪顽政权,惩治了汉奸恶霸,清算了部分土地、钱粮浮财,解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和部分土地问题,从政治上、经济上大大削弱了地主封建统治基础,广泛深入地争取和发动了群众,为新区建党建政建立民兵等工作创造了条件。
  泰山区抗日烈士纪念碑落成由地委、专署、军分区司令部、政治部、泰山区抗日救国联合会共建的泰山区抗日烈士纪念碑于5月1日动工,本月15日在西下游庄正式落成。纪念碑载1941年以来至1945年8月1日,泰山区军民所获战绩,计战斗次数2905次,攻克据点161个,迫退据点181个,解放国土8600平方公里、人口60万、村庄1904个,毙伤敌伪10力3人,俘日军18人,伪军10862人并武器大宗等。王建安、罗舜初、周赤萍、范明枢、赵笃生、林乎加、廖容标、欧阳平、刘国柱、陈明达、李凤鸣等题词。武中奇撰写了碑文。
  12月
  泰山区支前贡献大在大进军、大反攻阶段,泰山区支前做岀重大贡献,据统计,半年来计出动民夫60万人以上, 仅莱芜一县即达24万人。1946年
  1月
  鲁中第二次劳模大会召开4日,鲁中第二次劳动模范大会在新泰东都火车站隆重召开。大会选出的10名劳动英雄中,有莱芜的李顺章和博山的王德坤。大会于24日结束。
  新四军一纵进驻津浦线兖泰段新四军第一纵队在新四军北撤途中,于1945年11月在江苏涟水由苏浙军区第二纵队(原浙东纵队)、第四纵队和苏中军区教导旅合编而成,纵队司令员叶飞,政委赖传珠,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谭启龙。该纵原定进军东北,后为增强山东我军力量,中央于1945年12月6日电令该纵,取消去东北任务,留置山东,于1946年1月初奉命西开津浦路,攻歼泰安、兖州之伪军。1月8日,纵队直属机关抵达华丰附近,一旅当日向兖州守敌伪军吴化文总部发起攻击,二旅一部配合一旅作战,旅主力包围警戒驻华丰大汶口地区之日军,三旅进抵南北留,准备攻击泰安。由于准备不足,一旅攻击兖州受挫。后因停战令生效,一纵奉命暂停攻击,沿津浦路兖州至张夏段布防。
  我军再次收复淄博地区为解除拒不向我军投降的日伪武装,我军四、九师分别向重占淄博地区的日伪军发起攻势,于12日收复了淄川、博山、西河、洪山、辛店等重要城镇及工矿区,并包围了驻守张店的日军3000余人。鲁中区党委、行署再次进驻淄博。新四军兼山东军区紧急命令所属部队、民兵游击队,严格执行国共停战协定。泰山区我军遂于12日24时前停上了一切军事行动。
  国共签署停战协定由于美国政府派马歇尔以总统特使身份来华“调处”国共争端,迫于国际国内巨大压力,蒋介石不得不同意重新谈判,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国共两党于1946年1月5日初步达成“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议,并于1月10日签署了停战协定,规定于1月13日24时起双方停止一切战斗行动。国共美三方在北平组成军事调处执行部以监督停战,调处冲突。
  我军与泰城敌伪针锋相对开展斗争日本宣布投降后,泰城工委曹星布、徐毅民等奉命于9月和10月上旬在洪沟店村和洪沟火车站与驻泰安火车站日军联络官小林、情报处长楢刚上尉谈判我军受降事宜,均因日军以上峰只许向国民党政府投降和我军系非正规军为托辞未果。新四军一纵开进津浦路后,徐毅民在新四军一纵三旅首长支持协助下,以“八路军济南前线指挥部高级参议”名义约见日军联队参谋长,再次谈判泰安日军受降事宜,因我方坚持日军交出全部武器而日军坚持仅交部分轻武器,使谈判陷入僵局。《停战协定》签订以后,日军奉命撤往济南,为免遭我军惩罚,应我方要求将其撤离时间首先通知我泰城工委,泰城工委遂于本月13日夜率武工队抢先占领制高点蒿里山,一分区基干团亦抢先接收了火车站及日本兵营,又与随后赶至的新四军一纵三旅向泰城开进,在西关外财源街和财政厅街与城内出动企图抢占火车站之伪军遭遇,因停战协定即将生效,双方即以大车档街为界对峙。泰城工委在火车站设办事处,配合我军开展工作。18日,军事调处执行部济南小组美方代表雷克上校、国民党代表涂叙五、中共代表陈叔亮一行十几人,由济抵泰视察。我军分区副政委熊飞并专员赵笃生前往会晤,向国民党代表提出解除泰城伪军武装,实现和平的严正要求。国民党代表则坚持其要我军撤出西关及火车站的无理要求。21日、24日、2月4日,执行小组又三次抵泰。泰城工委组织泰城居民近万人集会,向执行小组请愿,要求立即解除伪军武装,严惩汉奸,拯民众于水火。后经北平军调部决定由美方代表迈甫(后泰勒)、国民党代表陆奎、中共代表华诚一组成泰安三人执行小组,经调停于4月中旬达成双方停火、互换战俘的协议。泰城工委委员许子杰等一批我方被捕人员获释。在此期间,济南军调小组亦曾视察枣园车站,章丘县委书记刘众前并寨子区委动员群众也向军调小组进行了控诉伪军罪行、要求惩办伪军的请愿活动。
  新四军一纵受降日军洼田旅团新四军一纵西进津浦线后,将奉国民党当局命令沿兖(州)泰(安)段津浦路驻防掩护国民党军北上的日军华北方面军第11独立警备队(相当于旅团,队长洼田武二郎少将,辖五十五至六十计六个大队,司令部时设华丰矿区)3000余人包围。经数次谈判,日军缴出少部轻武器。1月10日,国共公布停战令,日军洼田部奉国民党在山东的受降主官李延年密令向华丰集中,准备停战前夕撤往济南向国民党军缴械。根据一纵首长指示,三旅分别于13、15两日迫使洪沟店、朱家埠日军百余缴械;160,被拦阻于北集坡的日军被迫交出全部重武器后被放行;19日向东太平集结之日军驻大汶口第六十大队被拦阻于丁家庙,被迫交出全部武器;同时驻东太平日军一个大队亦缴岀全部武器;23日又通过谈判迫使集中于磁窑车站的日军洼田部再次缴出大宗物资。日军撤退途中,我二、三旅又在北集坡以南高地将其包围,迫使其缴岀全部武器。前后计缴野炮1门、步兵炮2门、迫击炮3门、掷弹筒47具、重机枪25挺、轻机枪31挺、步马枪800余支、弹药30余万发、手榴弹4000余枚、汽车37辆及大宗军用物资,极大地改善了我军的装备。日军被解除武装后徒步行进至济南。新四军一纵司令部进驻华丰矿区。
  警一旅撤销本月,原泰山区警一旅撤销,警一旅所辖一、三两团合编为鲁中警备一团,团长张明三,副团长王法山,政委多普照。
  2月
  军分区创办《卫民报》本月,泰山军分区政治部办起《卫民报》,由宣传科长韩立标等负责编辑,原《泰山时报》印刷厂印刷。
  3月
  泰山区贯彻中央“二一”指示,围绕“练兵、减租、生产”三大任务开展工作上旬,鲁中区党委在博山召开地委书记会议,区党委书记向明传达了中央2月1日发出的《关于目前形势和任务的指示》。指示指岀:中国民主革命已取得伟大胜利,和平民主的新阶段已经开始,但蒋介石是带着极大的被迫性,因而,中国民主化的道路依然是曲折的长期的。地委在向各级党委传达后,多数干部能够认清形势,明确任务,但少数干部存有和平麻痹思想。在短暂的和平时期,泰山区党组织紧紧围绕中央指示提岀的练兵、减租、加紧生产三大中心任务,保持清醒头脑,一手抓生产,一手抓战争准备工作。地委帮助莱芜县委,以开展新解放区工作为重点,抽调七十余名干部组成工作队,自2月上旬至3月下旬,以芹村为中心(包括矿山、鲁西、口镇等区49个空白村)开展了大规模的“减租减息”运动,放手发动群众,开展阶级教育,在提高群众阶级觉悟的基础上,组建农会。同时有重点地对其他地区进行了“双减复查”。在老区则重点组织了群众生产。章丘县委组成群众工作大队,刘众前、贾东明、国静波分别任正副大队长,下编四个中队,在高启云所率地委工作团的帮助下,分片包区,全面铺开,深入发动群众。通过开展新区工作,泰山区建党建政、发动群众、巩固新解放区等工作均有大的进展。新四军一纵深入开展“百日练兵”2月15日,华东局发出《百日练兵工作的指示》,决定从2月25日至5月底,进行三个月的练兵运动。新四军一纵各部首先围绕战争与和平问题,进行了形势和任务的教育。一纵三旅政工队和纵队文工团创作演出了《哀希腊》、《红灯记》、《李闯王进京》等剧目。3月上旬,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罗炳辉到驻泰安部队视察,向三旅干部作了形势报告。通过形势和任务的教育,提高了指战员对斗争尖锐性、长期性、复杂性的认识,增强了指战员的战斗意志和保卫胜利成果的决心和信心。按照“七分政治,三分军事,以政治练兵为主”的要求,在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各部开展了军事练兵,大大提高了部队的军事技术和战术水平,为完成以后的战斗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4月
  区党委、地委加强领导,积极恢复交通生产为争取和平民主的早日实现,我党严格履行政协协议,积极恢复解放区交通、生产,安定人民生活。本月,津浦路济兖段铁路工委建立,曹星布、吴昌任正副书记,范立中、符冉、许子杰、苏恒泰等为委员。在铁路工委和全体铁路员工的努力下,磁窑至张夏段和磁窑至新汶段铁路分别修复通车,济南至泰安客车每日往返一次。成立了新汶铁路管理局,秦子美任局长。我军四师继参加津浦路抗击战和收复淄博地区战役后集中辛店整训,并认真完成了遣返4万余日军战俘和日侨的工作。在我军所辖胶济路西段区域内,军纪严整,执行俘虏政策好,与国民党军管区形成鲜明对照,使日军、日侨深受感动。
  鲁中区首届学习、教师及教育工作者模范大会召开26日,鲁中区首届学习、教师及教育工作者模范大会在博山召开。泰山区(莱芜)女青年李筱云被选为学习模范。
  泰山区举行''四八”殉难烈士追悼大会因国民党二中全会推翻旨在实现和平民主的政协决议,我出席政协会议代表王若飞、宪章议案委员会代表秦邦宪回延安向党中央报告请示工作。4月8日与叶挺、邓发等同机在山西兴县黑茶山因飞机失事遇难。解放区军民纷纷集会悼念殉难烈士。下旬,泰山地委在章丘埠村召开万人追悼大会,林乎加、刘国柱到会讲话,痛斥国民党当局反动行径,号召群众化悲痛为力量,团结奋斗,实现烈士遗愿。
  5月
  中央发出五四指示4日,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根据国内形势的变化,将党在抗战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指示指出:“各地党委必须明确认识解决解放区的土地问题是我党目前最基本的历史任务,是目前一切工作的最基本环节。”
  6月
  我军解除泰安等地伪军武装国民党二中全会推翻政协决议后,内战危险急剧增加。泰城伪军也气焰嚣张,屡屡向解放区军民挑衅。为严惩伪军,保卫解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7日至10日,新四军一纵一、三旅发起泰安战役,首次解放泰安城,歼灭伪军宁春霖①部4000余人,宁春霖率少部伪军侥幸逃脱,所俘大批罪大恶极的汉奸均交由各地政府公审严惩。一旅参谋长邱玉权牺牲。奉命攻击大汶口的二旅遭吴伪赵广兴团拼死顽抗,攻击受挫,自6月6日战至6月22日,歼大汶口伪军600余,残敌后逃往兖州,大汶口车站收复。我亡伤七团政治处以下指战员500余人。7日至13日,山东野战军同时对胶县、高密、即墨、德州、张店、周村、枣庄等城镇的伪军出击,解除4万余伪军武装。7日,新四军军部及山东军区发言人就我驱散和解除上述伪军武装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抨击了国民党当局与伪军同流合污,唆使伪军违反停战协定进攻解放区的罪恶行径,声称此次制裁伪军行动为应人民请求,被迫自卫。渤海军区十三团在章丘县区武装配合下同时发起攻打明水战斗,次日副团长王法山率鲁中警一团增援,经两昼夜激战,歼灭国民党胶济铁路警备总队肖宝玉部2000余人。14日,国民党出动飞机轰炸扫射泰安和明水、普集、枣园等车站。新四军一纵在泰山南麓建革命烈士纪念碑(1947年被蒋军破坏,1953年重建),纪念在对蒋军作战中牺牲的新四军烈士。泰山区军民破袭胶济、津浦铁路鉴于国民党军队屡屡挑衅,且有大举出动迹象,形势日见紧张。根据区党委指示,泰山地委组织沿线数万民兵和群众,将泰山区段内的胶济、津浦两铁路彻底破坏。
  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胶济沿线23日,在蒋介石亲自策划下,国民党徐州绥靖公署第二绥靖区司令王耀武指挥驻济南、昌潍、青岛的五个军约10万人,突然向胶济路沿线解放区大举进犯。26日,蒋介石以30万兵力围攻我中原野战军,全国内战爆发。25日下午3时,驻济南国民党七十三军三十六师及九十六军的十四、十五师在飞机掩护下沿胶济线东犯;驻潍坊国民党第八军沿胶济线西犯。7月1日,西路之敌先后占领枣园、明水、埠村、普集车站及其以南443个解放区村庄。3日,周村、辛店失守;5日,东西两路之敌打通胶济线,会合张店,又继续南犯淄川、博山。我军速调一纵及鲁中主力北上,展开淄博地区保卫战,歼敌千余。至10日,鲁中区党委、淄博特委等机关和我军全部撤出淄博。
  鲁中区党委传达五四指示26日,鲁中区党委在博山召开地、县委书记及专员、县长会议,区党委书记向明传达了中央五四指示,布置全区的土地改革。
  鲁中警一旅组建泰城解放后,原鲁中警一团、军区警卫团和警七团在泰安整编为鲁中警备一旅(后改为八纵二十四师),旅长周长胜,政委陈美藻,副旅长王建青。
  7月
  泰山区军民英勇反击蒋军进犯在敌人优势兵力进攻面前,鲁中我军主力为保存有生力量,实施机动作战。为迟滞蒋军进攻,争取部署时间,同时取得对国民党军作战经验,警备旅一团奉命在自历城二十里铺至王村胶济路西段南侧,节节抗击敌人进攻十余天,并在章丘之瓦屋脊首次包围全歼国民党七十三军全部美械装备的一个加强连,除俘敌40余外全部击毙,缴迫击炮1门,轻机枪9挺,卡宾枪等美式枪械50余支,我军亦伤亡110余人。沿胶济路东犯之敌占领历城南部、章丘胶济路以南大片地区后,配合汉奸、恶霸、被斗争对象等组成的“还乡团”,大肆捕杀我村干部及农会、民兵积极分子,奸淫掳掠,“倒算”土改胜利果实。早在敌人大举进攻之前,为加强边沿区对敌斗争武装力量,尤其靠近济南的历城、章丘两县,在地委领导下,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抗战胜利以来历城动员大批青年参军,全部补充了县区地方武装,并将军分区特务营与历城独立营合编。济南之敌大举进攻胶济路的同时,也对历城南部解放区发动“蚕食”,一度占领邵而、泉泸、东梧三个边沿区157个自然村。历城县委在地委、军分区的领导和支持下,率领县区武装,坚决开展对国民党军的武装斗争,反击了敌人的进犯。先后在仲宫、左而、葛而、港沟等地沉重打击了还乡团武装,并于8月28日发起“店子岭伏击战”,取得地方武装歼灭国民党正规军一个连,缴获轻机枪七挺的重大胜利,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军民斗志,为扭转被动局面和开展土改奠定了基础。在敌人大举进犯初期,章丘县委组织地方武装和民兵,破坏铁路、桥梁,袭扰敌人,阻滞了敌人的进攻。但因敌我力量悬殊,敌人进犯迅速,数天之内即占领443个村庄,我解放区村干部撤离仓促,基层组织和民兵武装遭受一定损失。根据地委指示,县委及时总结教训,坚持本地区,坚决主动地开展对敌斗争。县委成员分头负责,组织精干武工队及战斗小组,深入敌占区,打击袭扰敌军,镇压还乡团,摧毁伪政权,保卫群众。县委组成由独立营副营长刘向春和县委国军工作部长李凤鸣①率领的武工队,在龙山附近伏击敌运输车队,烧毁汽车十几辆,解救被捕的我军战士数十人,毙敌30余人,缴枪40余支,我无一伤亡;县公安局长尚克东及黉山区委书记刘仁轩率一支武工队打垮2个伪乡队,摧垮六个伪乡政权,支持和巩固了21个村政权。县人民武装部爆炸参谋李玉泉率民兵爆炸队布雷,炸毁龙山大桥,破坏数段铁路,两次炸伤130余敌人,受到鲁中行署通令嘉奖。10月4日,省人民政府主席黎玉发布命令,表彰尚克东在对敌斗争中的英雄事迹。
  泰安县修建抗日烈士公墓7日,泰安县委、县政府在泰安祝阳以北之陈粮村建立抗日烈士公墓及纪念碑。
  泰安县政府迅速恢复城区秩序泰城解放后,县人民政府立即采取措施,安定人民生活。发放救济粮7万斤,款5万元,救济城市居民;调集大批粮食等生活用品,低价岀售,平抑市价;宣传我党对工商业保护政策,鼓励工商业开业;恢复教育事业,省立泰安中学、育英中学、县立简易师范学校迅速复课。泰安城区秩序井然,人民生活安定。泰城工委撤销并入泰安县委,原工委成员大部充实济兖铁路工委。同时建立城关区,区委书记陈杰,区长王景云。
  章历县划归渤海区由于敌人全面占领胶济线,为便于领导,章历县由鲁中泰山区划归渤海区。
  8月
  地委发出《关于开展对顽军政治攻势的指示》18日,地委发岀《关于开展对顽军政治攻势的指示》,要求各地克服对敌斗争的畏难情绪,开展对蒋军全面深入的宣传攻势,进行群众性的瓦解工作,扩大蒋军逃亡,开展“高树勋运动”。为强化对敌斗争,要求县设国军(国民党军)工作部、区设国军工作站。
  地委布置三个月工作本月,地委发出指示,检讨了在敌进攻时惊惶退却现象和使用民夫中的强迫命令主义,郑重提岀今后三个月各地要进行广泛战争动员,积极支援前线,坚持边沿,阻止顽化,大胆深入开展敌占区工作,实行土改,建立巩固的后方,保卫解放区与争取自卫战争胜利。指示针对不同地区提岀不同工作重点,要求在中心区继续土改,已完成或减租清算中已达土改目的之村庄则迅速转向生产;10月莱芜要全部完成,泰安完成1/3至1/2,历城完成三个区。
  我军展开猛烈反击,攻克文祖、埠村下旬,新四军一纵、鲁中四师、九师及渤海军区主力在胶济路西段发起自卫反击,先后在博山、邹平、章丘、长山等地歼灭和击溃敌八个团,初步扭转了被动局面。25日夜,我四师、九师攻克文祖、石岭子顽军阵地。次日,四师又向埠村守敌发起攻击,并击溃明水、龙山两个团援敌。战斗于29日18时结束,歼国民党第九十六军第十五师第一团全部、第二团一营全部及二营一部和一个山炮连,俘敌第十五师一团团长刘士珍以下官兵1000余人及山炮3门、迫击炮8门、重机枪20挺、轻机枪103挺等全部美械装备。这是鲁中我军首次歼灭整团美式装备的国民党正规军,锻炼了部队,鼓舞了军民的胜利信心。党中央和中央军委致电祝贺,指出:“即使是小胜仗,亦足以长人民之志气,灭敌人之威风,故应奖励。”
  淄川县重归一地委蒋军占领淄博后,淄博特委撤至农村坚持斗争。为便于领导对敌斗争,淄川县重新划归一地委。年底,鉴于形势近期内不会改善,区党委决定撤销淄博特委,淄博地区仍划归一地委,张敬焘调任一地委副书记。
  9月
  华东局发出“九一”指示在各地土改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华东局于8月底召开土地会议,并于9月1日发出《关于彻底实行土地改革的指示》(简称“九一”指示),要求各地贯彻中央五四指示,在年底前全部或大部完成土改,并根据中央五四指示精神,制定了实现土改的各项原则。九一指示指岀,目前主要是通过没收、清算、献田等办法,实现“耕者有其田”。这一指示对山东土改运动的迅速开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省政府于10月10日颁布了关于土地改革的布告,制定了《土地暂行条例》。
  地委、军分区联合发出《9、10两月国军工作要点》的指示为加强对蒋军的争取瓦解工作,地委、军分区联合召开各县国军工作部长会议,对如何执行华东局与区党委有关对敌斗争指示进行了具体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对敌斗争的要求。会后,地委、军分区发岀《9、10两月国军工作要点》的指示,要求克服有关干部中存在的思想混乱现象,同时整顿和加强各县武工队。具体要求:章丘、历城、淄川、博山各就现有武装成立武工中队,补充至150人;张店武工队整理补充至百人左右,为军分区第一武工队,淄川、博山、章丘、历城分别为第二、三、四、五武工队,接受县委和国工部领导,组织战役时受县独立营统一指挥,所有敌占区区中队改为区武工队,由区长、区委书记任队长和指导员,其余党政干部亦编入武工队活动,以利开展对敌斗争。
  鲁中我军在莱芜休整自卫战争以来的四十余天战斗中,鲁中我军共伤亡八百余人。本月,鲁中我军在莱芜休整,由地方武装升级充实了主力。四师十二团调出与军区炮兵营合编,组建了军区炮兵团。原四分区十二团编入四师。
  我军克危山等地30日,鲁中我军组织四师及警一旅各一团,攻克危山、分山岭、水河庄等地(章丘胶济路南),歼敌一个营。
  莱芜区划调整莱芜全县由13个区划为口镇、圣井、汶南、颜庄、茶叶、雪野、矿山、仪封、苗山、香山、水北、杨庄、鲁西、常庄、辛庄、汶阳等16个区。
  10月
  泰山区土改普遍展开自7月以来,泰山区各县委认真贯彻中央五四指示,加强对土地改革工作的领导,深入基层,选择试点;地委也抽调干部组成土改工作队,到各县帮助开展试点工作,取得和创造了经验。由于战局紧迫,此项工作未能全面展开,土改首先在部分基点村开始突破,但各地进展尚不平衡。战局相对稳定后,地委迭次下达指示,要求各县可以进行土改的地区,坚决要在10月底完成,以奠定大动参的群众基础。本月6日,地委召开各地负责土改同志的会议,泰安金韬、历城陈明达、章丘纪中一、博山克林、莱芜王醒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研究了如何贯彻“一手拿枪一手分田”的方针,迅速推动土改全面展开问题,并就具体政策进行了研究和强调。在突破基点的基础上,各县土改运动迅速、全面地铺开,至11月底,各县能实行土改的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土改任务。莱芜在芹村、口镇等试点的基础上,向全县推广铺开。至11月底,全县1030个村除不能解决土地问题(不能土改)的村199个外,能土改的814个村中已分配土地村722个,正在进行的村53个,其中较彻底村476个,不彻底村299个。历城、章丘、淄川、博山等大部地区被敌占领的县份,在坚持反顽斗争的同时,也在敌占区和边沿区进行了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的深入开展,摧垮了中国社会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消灭了赤贫,农民第一次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极大地激发了他们拥护共产党、参军支前的热情。在土改中主要采取了说理斗争、动员献田、争取坦白、仲裁等方式,已清算过的对象不再清算,掌握政策较稳妥。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五四指示本身具有不彻底性,加之时间仓促等原因,也存在单纯分田、开展斗争和发动群众不够深入,对抗烈军属、革命干部、个别地主照顾偏多和部分村干多占地、占好地等问题,消灭封建的任务完成得尚不彻底。
  12月
  泰山区掀起大动参热潮为壮大人民武装力量,打败蒋介石的进攻,根据区党委部署,地委发岀“反蒋保田”、“保卫胜利果实”、“自己的大门自己看”的号召,部署大动参工作。泰山区广大翻身农民以极大热忱响应号召,掀起参军热潮,涌现了大量妻送夫、父母送子、兄姐送弟等动人事迹。地委于11月10日发岀指示,要求全区完成新军6000名,其中莱芜2500名,泰安1500名,历城800名,章丘500名,淄川300名。除莱芜调1200人补充警四团、警六团和泰安500人补充军分区特务营外,其余均建设、充实县区地方武装,以达县独立营三个至五个连(每连120人),区中队30至50人的要求,参军人数已占人口3%或完成任务后的地区可转入备战、冬季生产、民主整理组织、文化运动、建区中队及开展土改复查等工作。莱芜在县委全力动员下,实际完成6848人,加过去历次参军青壮年达全县人口的4.5%以上,除留千余人补充县区武装外,其余组建了两个新兵团全部补充主力。《大众日报》发表题为《鲁中参军运动之冠,莱芜6800人参军》的社论,总结莱芜三条动参经验。泰安县仅祝山、下港、旧县、角峪、岱峰、栗林等六个区即完成1758人。祝山区大梭庄回民在“反蒋保田”动员大会上当场有40名青年自愿报名参加主力部队。山口村五天即有92名青壮年报名参军组成“山口子弟连”。全区共完成动参12000人,大大超额完成任务。莱芜、泰安、章丘、历城、淄川县独立营均扩建为独立团(两个营建制)。莱芜独立团吴冶山兼团长,王醒兼政委,郭中兴任副团长;泰安独立团石天华任团长,曹星布任政委;章丘县委书记苏展兼独立团政委,张健农任副指挥,张新宇任政治部主任;历城独立团李频如兼政委,罗俊任参谋长,程健任政治处副主任,后改指挥部,李频如兼任指挥、政委,副指挥王裕民、郑筱文;淄川独立团政治处主任李镜远;另以淄博特区独立营为基础扩编为警六团。不久又以泰安、莱芜独立团升级编警二团,团长张绍安,政委曹星布,政治处主任贺力山,参谋长郝昆。莱芜战役后,泰山区地方武装又升编成鲁中警七团,团长李仁斋,政委张建庚,政治处主任张新宇。1947年
  1月
  泰山区参加粮食抢运支援鲁中会战为支援山东解放军主力会战鲁中,华东局决定由渤海区调运大批粮食到鲁中,鲁中成立运粮司令部,在博山八陡设接收站,后又在临胸五井、冶源等地增设接收站。自1946年11月底始,渤海、鲁中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日夜抢运,至本月国民党军全面封锁胶济线为止,计运粮5000万斤,为我军争取战争胜利提供有力保证。泰山区以淄川、博山、莱芜为重点组织大批民力参加了抢运,仅博山一县即出工525553个,运粮草1100万斤。
  历城英勇开展对蒋军武装斗争受表彰历城独立营在县委坚强领导下,英勇开展对敌武装斗争,在1946年8、9、10三个月中作战40余次,歼敌正规军和“还乡团”300余人,击溃与瓦解600余人,打死敌军连长2名,缴获轻机枪7挺,美式冲锋枪4支,小炮3门,其他枪支119支,打击了敌人,保卫和支持了土改运动,受到山东军区、鲁中军区、泰山军分区三级通令嘉奖。历城县人武部组织以李川为队长的十几人的爆炸队,灵活巧妙地打击敌人,队长李川被军分区命名为“于化虎式爆炸队长”。在敌人大举进攻后,历城县委将胶济路北斗争形势恶化的董家、遥墙、唐王三个区合并为路北区,加强了对敌斗争领导,派王裕民、于子正分别任指导员、区长,率领武工队积极打击敌人,坚持了这一地区。同时,历城县委在西营、柳埠、卧龙三个区训练土改积极分子630余人,在246个村开展了土改,在土改和动参中党员从500余人发展到1200余人,使历城县成为全省十几个对敌斗争模范县之一。
  章丘县爆炸队受鲁中人武部表彰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胶济线以来,章丘县爆炸队积极开展爆炸战,“飞行”爆炸13次,响雷60余颗,杀伤敌人429人,缴小炮1门、轻机枪2挺、步枪169支、短枪11支,并炸毁火车头3个、车厢27节、铁桥1座。本月,鲁中人武部予以表彰并号召其他爆炸队向其学习。
  2月
  泰山区人民大力支援莱芜战役鲁南战役后,国民党军重新调整部署,自1月底开始,以欧震集团三个整编师为中心组成南路集团,采取“齐头并进”战术向北推进,以胶济线李仙洲集团为北路向南推进,企图南北夹击,迫使我华东野战军会战于沂蒙山区。至本月上旬,北路之敌先后占领口镇、莱芜、颜庄、新泰等地。遵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制定的作战方针和部署,陈毅、粟裕、陈士榘指挥我华东野战军以少部兵力牵制、阻击南路之敌,迷惑敌人,主力则于10日迅速隐蔽北上,19日完成对莱芜地区李仙洲集团七个师的包围。20日,我军发动全面进攻,23日下午战役结束,计歼国民党军第二绥靖区前进指挥所、整编第四十六师师部及其新十九旅、一七五旅、一八八旅,第七十三军军部及其第十五师、七十七师、一九三师,第十二军新编三十六师两个团,计5.6万余人(其中毙伤1万人,俘4.68万余人),连同阻击部队和地方武装外围歼敌第九十六军暂十二师一部、第八军一0三师一部、一六六师大部、交警十五总队等,共歼敌7万余人。生俘国民党第二绥靖区中将副司令李仙洲以下将级军官21名,击毙敌第七十七师少将师长田君健等将级军官2名。我军伤亡6500余人。
  莱芜大捷的声威,吓坏了胶济路沿线国民党军队,他们仓皇缩入济南、昌潍等大城市。我军乘胜解放了博山、淄川、明水、邹平、益都、周村、张店、高密、胶县等县城和重要城镇十几处,控制了王舍人庄至昌乐胶济路西段300余里,坊子东至沽河胶济路东段200余里,使鲁中、渤海、胶东三个解放区重新连成一片。
  莱芜战役首创解放战争中我军一举歼敌七个师的光辉战绩,粉碎了国民党军“鲁南会战”计划。战役期间,遵照华东局及鲁中区党委指示,泰山区及各县均建立了支前委员会,统一指挥调配人力、物力。泰山区支前委员会由张敬焘、刘舜卿任正副主任。在“大踏步前进”、“全力以赴支援前线”号召的鼓舞下,广大翻身农民掀起了支前热潮。仅莱芜县即组织常备担架3376副、16903人及小车40辆、挑夫2845人,服役期45天,另有临时担架1705副、6690人及小车8044辆、14I19人,挑夫18027人,驴子517头,民夫22722人,向导8033人。章丘出担架500余副、毛驴500余头,送粮30万斤,做军鞋5000余双。泰安支前委共组织担架1531副、小车1386辆,送生熟给养46万余斤,供军鞋万余双。战区附近几乎所有青壮年都参加了支前行列,老弱妇幼则碾米磨面,赶制军粮、军鞋°在男民工不足的情况下,泰山区百万妇女也担负起向前线运粮运草、抢救伤员的战勤任务。历城、章丘南部山区一带妇女,组成一支支毛驴运输队,向前线运送大批粮草。莱芜县妇女向前线送给养5500余斤。由于情况紧急,部队有时来不及做饭,莱芜群众创造了粮秣常备办法,每家常备20斤小米、5斤煎饼、100斤干柴、2斤干菜,两家一双鞋,可随时保证部队急需。为保证部队急需,很多群众甚至拆了门板当担架,扒了新屋草当马草,博得解放军指战员的称赞。
  泰山区人民群众还直接配合主力部队参加战斗。莱芜县委在敌人进犯前夕,所有干部分赴各区,配合区、村干部对群众进行战争动员,实行“空室清野”,开展破袭战、游击战、地雷战,发动10万民兵和群众进行了七个昼夜大破袭,彻底破坏了莱芜至章丘、博山、新泰、泰安等地的所有公路,给敌人的进攻和供给运输造成了极大困难。莱芜苗山区武装部副部长李学守,用他刚发明的“地堰铁猫雷”在博莱公路上炸毁蒋军汽车1辆,毙伤蒋军50余人,使敌30辆汽车一天未敢前进,被鲁中军区记特等功一次,授予飞机奖章一枚。敌人所到之处,找不到一个向导,抢不到一粒粮食,成了“瞎子”、“聋子”。由于我封锁消息严密,直至我军完成对莱芜之敌包围后,敌始判明我军意图。民兵江怀树(莱芜鲁西酒店店员)用步枪击落美造蒋机一架,被省政府评特等功,授特等奖章一枚。西峪村妇救会长设计,使民兵和部队一个班活捉蒋军一个营长并四名士兵。3月220,(大众日报》载文《莱芜人民创光辉业绩》,报道说:“万余民兵的地雷战,使蒋军困守一线,共炸响地雷三百余,毙伤蒋军近二百名。”
  华东局下达《关于目前贯彻土地改革、土地复查并突击春耕的指示》本月,华东局下达《关于目前贯彻土地改革、土地复查并突击春耕的指示》(二?二一指示)。指示肯定土地改革已获得很大成绩,但又把土改中某些缺点夸大为“富农路线倾向”,致使在以后“土改复查”、纠正土改中某些右的缺点的同时,使“左”的错误逐步发展起来。5月,华东局发出《关于土改复查工作的补充指示》,又提岀在分配土地中“干部富农路线问题较为普遍”,因此规定:凡恶霸地主留地超过“九一”指示规定者,富农自耕地过多群众坚决要求分者,以及干部多分之土地,公平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要大量吸收贫雇农积极分子入党并提拔到党政民领导机构里,以健全巩固农村整套组织;要以土改复查为基础,进行整理支部,改造政权,发展群众团体及民兵组织。
  3月
  鲁中参议会、行署慰问救济莱芜人民莱芜战役结束后,陈毅同志指出:“莱芜人民支援很大,应去慰问。”鲁中参议会、鲁中行署于本月5日派岀慰问组,携急救款100万元、急救粮10万斤,赴莱芜慰问救济莱芜人民。行署颁发嘉奖令指出:此次战役,莱芜群众与全体干部对支前工作尽力最大。8日,《大众日报》载文《鲁中妇女对于自卫战争贡献大》,表扬了一批鲁中妇女模范,莱芜韩淑芬、邓玉珍等妇女支前劳动模范受表扬。
  4月
  国民党对山东“重点进攻”,我军发起泰蒙战役国民党全面进攻于2月被粉碎后,改向陕甘宁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3月中旬,敌陆续调集60个旅约45万人的兵力,向我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妄图迫我决战于沂蒙山区或北渡黄河。3月30日,敌占领泰安、大汶口等地,4月初,打通了津浦路兖州至济南段和临沂至兖州的公路,并沿临沂至泰安一线向我新泰、蒙阴地区压缩。我华东野战军决定发起泰蒙战役,主力分东、中、西三路兵团南下,相机打击来犯之敌。第一、三、十纵组成西翼兵团,由华野参谋长陈士榘、政治部主任唐亮指挥,负责对付津浦路沿线之敌。根据泰安之敌相对孤立,济南、大汶口之敌不敢贸然岀援的情况,陈、唐首长决定由一、三纵队设伏泰安至大汶口间以围歼援敌,由第十纵队强攻泰安。22日,战斗打响。23日,我军扫清外围要点,强攻西关及重要制高点蒿里山受挫。24日,大汶口以南敌八十五、七十五师未有北援行动,由中原开来的第五军到达大汶口后亦东进楼德、泗水攻我中路兵团侧翼,我军遂又调第三纵队参加围攻泰安之敌。24日夜,三纵八师二十三团一营经激战一度攻占蒿里山敌阵地一部,因敌侧翼火力封锁我后续部队,先头部队无法支撑,在敌一加强营的猛烈反扑下,被迫再度撤出。二连二排战士徐光明、孙喜友、夏其盘三人与部队失去联络后,坚守蒿里山南部敌一碉堡,与数十倍于己的反扑之敌激战一天,坚持了这一前沿阵地,至黄昏又配合先头部队率先向敌人发起反攻,战后被授予“蒿里山三勇士”称号。25日黄昏,我军重新调整部署,在特种兵纵队一部的炮火支援下发起总攻,步炮密切协同,迅速攻占蒿里山和西关,进入城内与敌展开巷战,十纵亦突破东关。至26日上午10时,我军最后攻占敌固守顽抗的师指挥部,全歼守敌整编七十二师师部并两个旅,共歼敌2万余人,其中俘敌中将师长杨文泉以下1.14万人,并以机枪、步枪击落敌战斗机一架。攻克泰安后,华野为扩大战果,调敌新五军西援以创造战机,又以一纵于27日夜奔袭宁阳,于28日夜强行攻克,歼国民党整编八十四师吴化文部赵广兴团团部及两个营并张子明保安队计一千二百余人。26日至27日,我军在蒙山东麓阻敌三个师,歼敌4000余人,又于29日至5月1日,反击侵占青驼寺、垛庄一带之敌,歼敌两个团。鲁中动员80余万人参加支前,有力地保证了战役的胜利。泰安县组织担架1470副、小车1277辆、挑夫及向导426人,支援了攻克泰城战役。5月初,华野主力东移鲁中后,敌整编七十三师十五旅一部重新占领泰安。5月
  地委部署各地坚持本地斗争根据敌人实行重点进攻后,泰山区对敌斗争形势将是非常严峻的这一估计,上旬,地委召开各县委书记会议,传达区党委关于就地坚持斗争的指示,强调在敌人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县区干部都要“县不离县,区不离区”,与地方精干武装配合,以武工队形式坚持本地游击战争。
  孟良崮战役获重大胜利泰蒙战役后,敌集中三个兵团17个整编师,自临沂、泰安一线分三路向鲁中山区进犯。华东野战军适时捕捉战机,集中主力八个纵队,于13日至16日进行了“孟良崮战役”,全歼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七十四师中将师长张灵甫部3.2万余人,击退敌五个整编师(军)的增援,迫使敌暂时停止进攻。战役后,泰山区除泰安、莱芜两县城及颜庄尚被敌侵占外,余敌撤出。战役中,泰山区人民支前再创业绩,莱芜县香山区妇女用手搓及用锅炒将尚未收割的麦子磨面数千斤赶送部队,获部队首长表扬。
  章丘、历城反击敌人进犯驻龙山之国民党七十三军“荣誉大队”乘夜偷袭玉龙村我章丘县独立团一营,被我一营巧妙反包围。在营长徐祇福、副政委李凤鸣、副营长刘向春指挥下,我军由拂晓奋战至下午2时,将敌击溃,共毙伤俘敌二百余人,击毙敌旅长何克阶,缴获八二迫击炮2门、六0迫击炮3门、重机枪1挺、轻机枪9挺、其他枪支200余支。鲁中军区及泰山军分区予以通令嘉奖。16日至18日,军分区武装在地方武装配合下,一度收复被敌军及还乡团占领的仲宫和大涧沟等地,毙伤敌百余名,沉重打击了还乡团。
  6月
  地委转移老弱,加强战时领导蒋军于孟良崮战役遭受沉重打击后,经整顿又于5月25日起以42个旅24万人兵力以“密集平推”战术再次进犯鲁中,我华野主力跳岀外线休整。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严峻形势,更精干、更灵活地开展斗争,减少损失,保存力量,地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组织机关中的老弱、病员、妇女儿童及后方设施和部分土改积极分子家属、民兵等,由专员赵笃生、武委会主任李凤鸣等率领经章丘县转移到渤海区。地委其他领导人组成泰莱历章和莱东淄博两个战时指挥部,领导东、西两部分地区坚持斗争。同时组成若干战时工作小组,协助各县区工作。地委要求各级干部广泛向群众开展宣传,坚定胜利信心。边沿村大崮6月6日在敌进犯后,段明法同志率6名村干和1名民兵组成武装村公所,坚持斗争,10天与敌作战9次,响雷9个,毙伤敌16名,供部队白面1000斤,并完成三夏生产。下旬,蒋军进至莱芜、新泰一线。
  泰山区支前成绩大据自莱芜战役后至6月20日近四个月统计,泰山区共组织常备民工63490人,临时民工99282人,计出工5091351个,按泰山区150万人口、整劳力占15%计,整劳力人均出工达26个。
  7月
  我军出击敌后,泰安再次解放为调动敌人,减轻鲁中地区压力,造成各个击破之战机,策应刘邓大军进军鲁西南,遵照军委指示,华东野战军分兵外线出击,第一、四纵队挺进鲁南,上旬克费县、枣庄、峄县等城镇;第三、八、十纵队挺进鲁西南,8日再次解放泰安城,敌整编七十三师十五旅四十三团第三营闻风而逃,我军横扫泰安至大汶口津浦线两侧,进入鲁西南;其余四个纵队集结于胶东一线待机,17日始先后发起南麻、临胸战役,因连日大雨,作战困难,兵力不够集中,加之援敌逼近,战斗失利,仅歼敌整编十一师及第八军各一部1.6万余人,我军亦有较大伤亡。泰山区在支援南麻、临胸战役中再次做岀重大贡献。
  华东局发出《关于山东土改复查新指示》7日,华东局发出《关于山东土改复查新指示》,指岀:去年华东局发出的“九一”指示犯了“原则上的错误”,即土改方针上的“非阶级路线”(富农路线),执行上的“非群众路线”(限制群众斗争),领导上的“自满自足,放松土改”。指示要求“彻底克服富农路线、消灭封建残余”,要将地主的全部土地、山场、水塘及牲口、农具、房屋、家俱、粮食等完全清算岀来交由农会统一分配,豪绅恶霸、反动地主及为群众所痛恨者,其本人不分给土地,其家属不反动者,在农会同意下可分给一定土地,富农除出租土地全部拿出外,其自耕地可清算出一部分,以抵偿其过去的剥削债务,其牲口、农具亦可清算一部分;城市工商业之属于豪绅、恶霸、反动分子及为群众所痛恨者,亦可清算还债。指示还要求实施新指示应根据百分之九十的农民要求的意见行事,如果党的规定与百分之九十的农民要求不符合时,则应修改党的规定。指示并要求重新组织农会,在土改过程中完成改造党、改造干部、改造作风、改造其他组织。这一指示的贯彻,使土改复查中“左” 的倾向更加严重。
  泰山区土改复查出现“左”倾混乱莱芜战役后,地委除继续组织支前外,同时部署各地迅速转入突击春耕生产。4月10日,地委发出关于贯彻华东局“二?二一指示”的指示,要求各地务于4月15日前完成春耕,然后立即转入土改复査。历城、章丘、淄川、博山等县利用莱芜战役后敌军收缩的有利时机,迅速开展土改。全区土改复查全面铺开。各地采取集中大办短期训练班训练骨干,突破基点带动全面的办法,至6月底,章丘训练积极分子、骨干2万人,莱芜训练1万余人,泰安(三个区)7000人,博山城区12000人,受训群众达百分之三十至四十。淄川作为全省试点县之一,在区党委帮助下,在全县11个区676个村区训练土改积极分子13234人,月余即完成了土改复查,仅蟠龙、龙泉两区农民、工人即分地73386亩,分粮2.6万斤,浮财折价1436万元。在取得土改复查很大成绩的基础上,广大翻身农民、工人积极参军支前,淄川县两批共1.46万余人参加担架队,1.2万翻身矿工出夫、献金支前。博山县组织1.5万人的运粮大军,五天运粮200万斤。敌占莱芜后,淄博两县组织2300副担架、330余辆小车,将常文一带我军伤员3000余人抢运至安全一带。
  但是,在华东局、鲁中区党委迭次指示和某些外地“经验”的影响下,泰山区各地土改复査开始出现程度不同的左”倾混乱现象.以淄川、泰安和莱芜北部较为严重。淄川在反奸诉苦、土改复查进一步深入后,出现了“大呼隆”现象和让斗争对象“过关”的做法,区党委亦予以总结并向各地推广。本月中旬,地委在泰莱边二王庵召开会议,讨论了刘少奇同志批转的薄一波等晋冀鲁豫土改复查的经验介绍和鲁中区党委指示。8月中旬,地委又在西峪召开县委书记联席会议,传达和研究了华东局7月7日《关于山东土改复查新指示》和鲁中区党委推广淄川经验的指示,并检查讨论了前段土改中所谓“右倾”的问题。地、县委领导林乎加、蒋方宇、金韬、苏展、张敬焘等部分同志从泰山区实际情况出发,对上级单纯强调反右而忽视纠正“左”倾混乱现象的做法提岀了不同意见。但在整个形势影响下,这些意见未能发挥主导作用,各地“左”倾混乱现象仍有蔓延。主要表现为:由于片面强调“雇贫农路线”,因而提岀了“雇贫农说了算”、“雇贫农打天下坐天下”、“一切权力归农会”等错误口号,部分地区以群众组织和民兵取代了党的领导,各级干部层层搞“擦灰洗脸”、“跪地交权”、“脱胎换骨”,“宣誓忠于雇贫农”,放弃了党对运动的领导,基层组织陷于瘫痪;政策本身及其执行中存有错误,有的口号混淆了阶级阵线,损害了中农利益,破坏了与中农的团结联盟,影响了争取群众大多数;“左”倾指导思想加之战争形势严峻,部分干部群众产生急躁情绪和单纯复仇心理,造成严重的“赤白对立”,在“挖蒋根”、“打掉国民党进攻基础”口号下,对斗争对象及亲属实行经济断绝、肉体消灭的做法,客观上起了“为渊驱鱼”的作用,同时伤害了一些曾与我党合作的上层开明人士和地、富出身的革命干部、烈军属等,扩大了斗争面,甚至发生被坏人钻了空子,借群众之名实行反革命报复的事件。
  泰山区大量发展党员根据上级关于在土改复查运动中发展党、改造党的部署,泰山区发展大量积极分子入党,仅4至6月即突击发展党员8000余人。
  泰山区军民坚持斗争,粉碎敌“重点进攻”6月下旬,国民党军大军压境,侵入泰山区。自7月始,敌以五个整编师(军)的兵力在泰安、莱芜至胶济路西段地区反复“拉网”、“清剿”,寻找我军主力。至8月18日和20日,敌相继占领淄川、博山县城,淄川县委副书记朱旭光在淄西萌山区组织干部群众转移时遇敌牺牲。敌人所到之处,逃亡地富恶霸地痞等斗争对象组织“还乡团”随敌还乡,疯狂反攻倒算,残害村干和土改积极分子,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淄川县伪乡长戚如良一次即将39名民兵、土改积极分子残杀于废弃矿井中。至次年春敌侵占淄川8个月时间内,“还乡团”先后杀害干部群众达1100余人。刘伯戈亦组织“还乡团”重返莱芜,叫嚣“依靠富农、团结中农,打击贫雇农”,在莱城和颜庄一带反攻倒算,残害群众。在地委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党组织和干部群众英勇地与敌人进行了殊死搏斗。他们坚持“县不离县,区不离区”,以武工队形式打击敌人小股武装和情报特务人员,迫使敌人以团为单位大股活动,不敢贸然小股出动,有效地保护了自己,保护了群众。同时动员群众“空室清野”,封锁消息。由于群众掩护得好,我党政机关、小部队仍能在敌人缝隙中灵活自如。如雪野虽驻有敌一个旅部,地委却在相距仅10里的西峪安全开会。泰山区党和人民坚持斗争,经受了严峻的战争考验,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
  9月
  地委召开大王庄会议本月,地委在莱芜大王庄再次召开县委书记扩大会议,总结部署土改复查工作。与会同志进行了激烈尖锐的讨论,最后形成《地委大王庄群运工作会议总结》。总结基本肯定了过去几个月土改复查的成绩,认为前段工作中存在“左”右摇摆现象,主要表现为“形'左’而实右”,指出今后主要仍是反对“右倾”的问题,同时强调要纠正领导工作中“左”的形式主义、命令主义,从提高阶级觉悟入手真正发动贫雇农,纠正侵犯中农利益、放弃团结中农、孤立自己的关门主义,对分化中小地主和富农,区别对待烈军工抗属,防止处理干部简单化等政策和策略问题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同时布置了下一步工作。由于地委领导对“左”倾思想的抵制,这次会议对纠正土改复查工作中某些错误倾向有一定作用。
  泰山区配合胶东反攻我华野主力外线出击后,自9月始,敌主力转入胶东,泰山区压力减小。为配合反击蒋军进犯胶东,鲁中军区副司令员钱钧率五个基干团,辅以地方武装和民兵,向新泰、蒙阴、莱芜边区发起攻势作战,收复新泰以东广大地区,攻克、迫退敌据点100余个,沉重打击蒋军及“还乡团”。泰山区军民在区党委和军区部署下,动员数万民兵群众将泰山区内泰莱、章莱、博莱、莱新等公路全面破坏,迫使敌困守泰安、莱芜、博山、淄川等少数城镇据点,大大改善了泰山区对敌斗争形势。9日,泰山区在攻势作战中收复颜庄、里辛、郑王庄等据点九处。19日,鲁中警一团与颜庄区武工队配合,在莱芜葫芦山伏击了新五军一个团及“还乡团”三百余人,截获汽车28辆,毙、伤、俘“还乡团”270余人。10月,敌新五军一部配合刘伯戈的“讨伐”大队骚扰王石一带,被我鲁中警二团歼灭130余人。10月9日,鲁中警一团(团长方明胜,政委桑子贞)在地方武装及民兵配合下,在蓼坞、佛村(博山东南)反击敌九十六军四十五师二一三旅及杨大山、王连仲部保安团、还乡团5000余人进犯,激战一天,毙伤敌300余人,俘600余人,缴获大批枪支弹药,获鲁中军区表扬。泰山区再次动参为贯彻区党委关于建军动参的指示,自7月以来,地委布置各县首先动参充实地方武装。莱、泰、章、淄、博各建成七个连的独立团,历城建成四个连的独立营。军分区基干二、七团均充实至2000人,军分区特务营每连充实至150人。至本月底,各县完成升补主力任务,计淄川600人补充警一团,章丘260人分别补充警一、二团,莱芜200人、博山100人、泰安100人均补充警二、七团。
  《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7月17日至9月13日,全国土地会议召开。本月10日,《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会议决定结合土地改革普遍进行整党,以保证土改彻底进行和纯洁党的组织,提高党的战斗力。
  地委指示停止土改复查为纠正土改复查中乱杀人、侵犯中农利益、分浮财和“富农路线”等混乱现象,根据上级指示,18日,地委发出《关于停止土改复查,转入冬耕指示》。21日,地委又下达关于区党委召开贯彻土地法大纲县委书记联席会议的通知。25日,地委发出《关于执行中央土地法大纲的指示》,强调了平分土地和中农政策。12月25日,地委又转发华东局、鲁中区党委《关于立即停止土改,停止乱打、乱抓、乱杀人现象的通令》,强调如有不遵照命令执行的现象,应执行纪律制裁,杀人审批权收归区党委,今后凡杀错人者要偿命。但这些指示对混乱现象未能从根本上制止。
  济兖铁路工委撤销本月,济兖铁路工委撤销,泰安以南、以北铁路交通线工作分别移交泰宁、泰安县委领导。
  泰山区开展建团工作根据中央及华东局指示精神,泰山区开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建团试点工作。团地委书记由地委副书记张敬焘兼任(后由宣传部长金韬兼任),各县也陆续建起团委机关,泰安团县委书记陈杰,历城李方平,博山王长祥,莱芜陶振民。团地委在鲁中青联干部林萍、边春光帮助下,分别在莱芜运粮石、博山源泉搞试点。莱芜县以春天即开始试建的“毛泽东主义青年团”(李元贞分工负责)工作为基础,迅速开展建团工作。至年底,莱芜团县委即配齐了5名委员,16个区中12个区配备专职团委书记,另外4个区也配备了团的专职干部,全县团干部计38人,在12个区223个村中建支部122个,团员1863人。
  11月
  地委再次召开大王庄会议本月,地委在大王庄再次召开县区骨干会议,地委书记林乎加传达了刘少奇同志关于土改总结和饶漱石关于党性问题的报告,以及华东局大鲁南土地会议精神,动员开展“三查”“三整”(即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会议讨论激烈,未能统一认识。由于受华东局某些领导人错误地否定山东党,批判黎玉的所谓“富农路线”、“山头主义”和单纯强调出身成分的组织路线的影响,在审查干部中岀现了层层揪、乱搬“石头”的现象,伤害了一部分干部,造成干部思想混乱。一批经长期战争考验的地富出身的干部被认为立场不稳,斗争不坚决而实行“回避”本地的政策。在以后的土改整党中和生产救灾工作中,华东局推广“薄板台经验”,实行撇开党组织,扎根“穷顽固”的做法,在实践中工作受到影响后,华东局又指示“通过组织改造组织”,采取“团结、教育、改造,中心是改造”的方针,对于一些结合本地实际,在工作中坚持不同意见的同志采取组织手段,甚至一度在地、县委领导层中搞“大换班”,使“左”倾混乱现象更加严重。1948年春,毛主席、党中央用了很大力量解决关于土改、工商业、统一战线、整党、新区工作等方面的政策和策略问题,反对党内右的和“左”的,主要是“左”的偏向。1948年4月,毛主席《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发表后,全国范围内的“左”倾混乱现象才得以根本纠正。
  泰山区地、县委一批干部抽调到华东局党校学习本月,由泰山地委刘舜卿、张敬焘、黄仲华率每县各三名县级干部(泰安四名)入华东分局高级党校“三查三整”骨干培训班学习。次年春,张敬焘被调筹建山东省建国学院(简称建大)。培训班结业后,部分干部被抽调去滨北和五莲县搞配“回避”到其他地区工作,后大部南下。1948年
  1月
  一地委贯彻“三大方案”由于灾荒和反复“拉锯”战争的破坏,我山东解放区,特别是鲁中地区财政经济遇到极大困难。为了减轻群众负担,提高群众生产热情,度过严重灾荒,同时肃清机关官僚主义倾向,密切党群关系,集中人力、物力支援战争,1947年10月10日,华东局颁布《“精简编制、调整供给标准、清理资财”三大方案》,要求与“三查三整”结合进行。本月1日,地委召开各县区干部会议,传达讨论华东局指示。地委决定建立财经委员会、整编委员会和预决算审计小组。财经委员会由刘国柱、刘子正、亓伟、阎墨林、高原、韩寓吾、陈立民七人组成,刘国柱任书记,刘子正任副书记,韩寓吾为秘书;军队预决算审计小组由王炜之、张景闵、张述谦、李焕良、刘青林、田玉章等六人组成,王炜之任组长;地方由韩寓吾、亓伟、徐平、郭中兴、谷乾、陈玉民、柳西明(李玺堂)等七人组成,陈玉民为组长;整编委员会由刘子正、刘国柱、韩寓吾、张洪林、李华堂、肖基林、郭中兴、谷乾等七人组成,韩寓吾任组长;军队小组由王炜之、张述谦、李烈炎、张景闵等组成。
  莱芜、博山之敌出动骚扰18日,莱芜城内之敌出动至水北一带骚扰,23日博山之敌突然出动至莱芜茶叶区“坐地清剿”,至2月12日撤回。我13名区、村干部被杀害,32名村干和16名群众被抓走,8名群众被逼死(内4名儿童),4名被打伤。公物损失:粮食4万斤、本币20万元、法币3548万元及大宗军用物资。群众损失仅据23个村庄不完全统计,即有:粮食27万余斤,牲畜、家畜各千余只,农具、生活用品、衣物不可胜数。水北一带仅唐王许、西坡两个村群众即损失粮食达3万余斤、牛12头、猪19头、公粮近6万斤。
  济南之敌重兵“清剿”历城南部济南之敌一二0师乘严冬大雪岀动“清剿”历城南部柳埠、西营一带,泰安之敌亦出动至上港策应。长清县大队一部、历城县及济南市委机关并武装辗转突围至章丘边沿坚持斗争。敌疯狂烧杀抢掠,欠下人民新的血债。许多村干部、民兵被抓被杀。“跑反”野外的群众冻馁致死者即达80余人,惊吓致病者为数更多。
  2月
  地委成立生产救荒委员会由于战争破坏春荒严重,群众生活极端困难,华东局指示:工作中心由土改转向生产救灾。本月末,地委成立生产救荒委员会,由林乎加、刘子正、刘舜卿、亓伟、王焕文、阎世印等六人为委员,林乎加、刘子正分任正副书记。地委领导各县委立即全力以赴投入生产救灾工作。3月
  我军发起胶济线春季攻势华野山东兵团于取得胶东保卫战胜利之后,转入反攻,3月11日至22日发起周(村)张(店)战役,歼敌3万余人,解放张店、周村、益都、淄川、桓台、长山、章丘、齐东、博山、莱芜、蒙阴等城镇。4月又组织了潍县战役,歼敌4.5万余人。至此,山东津浦路以东除济南、青岛、烟台、临沂等少数大中城市外,全部获得解放。周张淄博地区解放后,我党和政府一面剿匪反特,安定局势,一面健全组织,恢复生产。3月22日,张博铁路恢复通车,淄川县政府发放5万斤粮食救济灾民。4月,为统一领导淄博周张财经工作,华东局决定派岀财办代表团(冯平、周林、程照轩分任正副主任),统一领导淄博周张地区财经工作。
  5月
  山东我军发起津浦线夏季攻势,泰山区全境解放本月,许世友、谭震林率华野山东兵团并鲁中军区四个警备团发起津浦路中段战役。在我强大军事压力下,泰安守敌整编八十四师第一五五旅一部仓皇逃入济南。30日,我军收复泰安城及大汶口车站,鲁中军区警一、二、四、七等团将由大汶口撤至卫驾庄固守的敌整编八十四师特务团及保安一旅一团包围,经缴战全歼该敌,俘敌1800余,泰安全境解放。7月1日至12日,奉王耀武严令由济南南下援兖之吴化文部整编第九十六军(辖整编第二、第八十四师)共四个旅龟行11天抵泰安、大汶口,其一六一旅于13日渡过汶河进占齐家庄、太平镇一带,得悉兖州之敌被歼的消息后,连夜北逃.被我九纵勇猛围追堵截。战至15日,我军共歼敌整编一六一旅等部1.1万余人,其中俘敌旅长徐曰政、副旅长贺钫、参谋长董子才以下5600余人。吴急率残部逃回济南,泰安城获最后解放。整个津浦路中段战役,历时一个半月,收复曲阜、邹县、滕县、兖州、济宁、汶上、宁阳、肥城、泰安、新泰、泗水、章丘等县城12座,歼敌6.3万人,使山东、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济南之敌完全孤立。泰安收复后,地委派岀由宣传部长金韬等干部组成的工作队,分赴近郊旧县、篦子店等地,教育群众克服怕“变天”思想,发动土改。在自卫战争爆发以来近两年中,尤其是敌人重点进攻以来一年间,在敌我双方反复“拉锯”的极端残酷的斗争形势下,泰山区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同国民党反动军队和“还乡团”分子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涌现出了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如对敌斗争的边沿县历城,各地逃亡地富组织的“还乡团”多达万人.槲滩、龙湾、大水井一带双方反复“拉锯”,斗争特别尖锐。槲滩党支部书记、联防队长侯万和一家九口,除三弟在部队作战牺牲外,侯与妻子、二弟、三个儿子先后被“还乡团”杀害,仅弟媳和小侄子幸免于难,被表彰为“一门七烈”。泰安县旧县区公安员侯英,被敌人抓捕后英勇不屈,在敌人的刀下慷慨就义。各县被敌人杀害的干部、民兵土改积极分子均数以千计。
  6月
  地委总结执行“三大方案”情况6月22日,地委就前段执行“三大方案”作岀总结。总结认为过去一个时期在“三大方案”的执行中,普遍进行了整编,降低了供给标准,初步清理资财,个别地进行了民主检查,虽然有很多偏差,但也有收获。主要收获表现为:政治上初步发扬了民主,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打击和揭发了地主富农思想,在群众思想上开始划分了阶级界限,打击了军阀残余;组织上进行精简,合并了机构,原吃粮脱产人员14914人,其中党、政、民干部和勤杂人员6806人,编后为2678人,裁减3934人(其中乡干复员1196人);初步清理了物资.地委、专署、军分区和县初步清岀物资计20899万多元;降低了供给标准,发扬了艰苦朴素作风,建立了反对贪污浪费的严格制度和纪律。在执行“三大方案”的实际工作中,也存在处理简单化的问题,伤害了一部分同志的感情。
  泰山区进行公开支部工作在过去的战争形势下,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身份均属秘密状态。根据形势的变化和上级指示精神,自去年年底至今年上半年,泰山区各地进行了公开支部和党员的工作。
  张北华调任泰山地委副书记本月,华东局调张北华任泰山地委副书记.8月复调走,仍由张敬焘任副书记职务。
  7月
  鲁中南区党委成立本月,根据战略形势的迅速转变,为统一和加强鲁中、鲁南地区的领导,为解放济南乃至更大的战略行动作准备,华东局决定鲁南、鲁中和滨海区合并为鲁中南区。泰山地委改为鲁中南区党委第一地委,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林乎加,专员刘舜卿,军分区司令员刘国柱。冀鲁豫一地委(泰西)亦划归鲁中南区党委领导,改称七地委。张店、周村两市,淄川、博山两县及博城、黑山、原山三区合并为淄博特区。一地委辖泰安、莱芜、历城、章丘等四个县,共45个分区委,党员18650人。
  地委布置三大任务,检查生救工作26日,地委在莱芜县陶陈村召开各县领导干部会议,由参加华东局高干会议的地委副书记张敬意传达华东局生产救灾总结及调查研究、整党、整理农会三大任务,会议并检查了各县生产救灾工作。
  8月
  泰山区突击动员归队由于连续升补主力,各县区武装均极不充实,根据华东局及鲁中南区党委要求升补主力、充实地方武装的迭次指示,地委自7月下旬至本月上旬,连续召开县委书记会议和下达指示,布置各县开展动员离队战士归队工作。要求:莱芜在8月完成动归升补主力1000人的任务并完成每个区中队充实至50人,县独立营三个连每连116人满编的任务;章丘完成三个老区动归500人,充实县区武装;历城主要以老区动归为主,充实独立营和区中队,每区中队30人;泰安因新区过大,工作无基础,可以老区动归充实现有连队,区中队力争每队30人。各县分别召开区干扩大会,区召开党员活动分子大会,莱芜九个区到会2614人,层层发动布置。至11月,全区动参总计人数3827人(其中主要为归队战士),超额完成了原3500人的计划。其中泰安873人,莱芜2054人,历城206人,章丘694人,除千余人升补主力和六百余人精减逃亡外,以2041人于11月新建基干武装警一团"根据区党委进一步扩军的指示,地委计划再完成4500人,12月份完成了1654人,其中莱芜369人,章丘745人,泰安540人(动归)。各县在村干会议上自报计划为:莱芜2500人,泰安2000人,章丘700人,历城400人,计6600人,区党委布置2月底完成之计划1月底即提前完成,保证了大批兵源不断升级补充主力,为夺取淮海、渡江等战役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泰山军分区编建第四十六师潍县战役胜利后,为准备解放济南,本月,鲁中军区警一、二、四、五团并鲁南两个团,奉命组建鲁中南纵队①,下辖四十六、四十七两个师。傅秋涛任司令员兼政委,钱钧任副司令员,张雄任副政委,孔繁彬任政治部主任。泰山军分区机关大部抽调组建四十六师师直机关。四十六师师长刘国柱(未到职),副师长方明胜,政委孔繁彬,参谋长韩顾三,政治部主任闫世印。原鲁中泰山区组建的警二团(团长张绍安,政委曹星布)编入四十七师。鲁中南纵队组建后,立即参加了济南战役。9月
  地委指示加强青年团工作领导12日,地委发出关于加强青年团工作领导的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加强对此工作的领导,在结束土改完成土改中,注意培养青年团干部,扶助建立健全各级团的组织。
  泰山区全力支援济南战役遵照党中央和毛主席指示的“攻济打援”作战方针,华野以八个纵队部署打援,集中七个纵队于16日晚开始发起济南战役,至24日解放济南,全歼蒋军10.4万余人(包括吴化文部起义2万人),四十七师一四0团(原泰山区警二团)一营于22日率先突入商埠,为解放济南做岀贡献。泰山区各级党组织普遍分为支前和后方两套班子,全力组织了战役支前工作。据不完全统计,组织常备民工(担架600副,小车976辆,挑工2413个)计工243840个,临时民工(二线包运粮食计工166884个,其中莱芜59140个,历城1503个,泰安29254个,章丘115207个;转运伤员计工40520个,其中章丘8400个,历城5740个,泰安26426个;修补公路合计工数166554个;运送器材合计工数96895个;其他81771个)计工552624个。常备、临时共动用民工279447个,工数891126个,按泰山区人口数150万约算,平均每个整、半劳力岀工3个。
  战役支前中,广大妇女在碾米磨面、做军鞋、慰劳部队和伤病员等工作中又立新功,仅莱芜县不完全统计,即碾磨军粮80余万斤,为部队洗衣服、做蚊帐等不可计数。战役前,在谷子尚未成熟的情况下,苗山区崔家庄支部党员带头,妇女一夜间剪谷穗用锅烘干碾米两千余斤,保证了部队急需。
  11月
  泰山区人民大力支援淮海战役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我华东和中原野战军共同进行了淮海战役,共歼敌55.5万余人。战役期间,山东动员了190余万民工、38万辆小车、5.8万副担架、4.1万副挑子支前。泰山区为支援淮海战役又做出巨大贡献。自11月6日起至12月18日止,动员大批小车、民工将700万斤粮食分运至泰安、党家庄车站,由铁路运往兖州转至前线(莱芜运小米210万斤,历城小米80万斤,泰安米面210万斤,另去渤海运麦子200万斤),提前完成了任务。11月25日华东支前委员会又令补运100万斤(泰安小米36万斤,章丘小米66万斤)至12月底运完,共用临时民工20余万工日,另加后方医院、机器运输、修桥筑路、运送枕木等,仅至11月底即用工达力8550个。
  11月中旬,芦云亭、王焕文率担架1000副(莱芜500副,团长高镇如,政委王宪曾;泰安300副,历城200副),按每副担架5人,计5000余人,首批赶赴淮海前线。下旬,郭中兴、柳西明(李玺堂)又率挑工2000个分为四个大队岀发(莱芜1000,泰安、章丘各500),服务3个月。11月下旬至12月初,全区组织两批计4000辆小车(莱芜1800,泰安1600,章丘6000),赶赴兖州,向前线转运粮食,服务2—3个月,到11月底,第一批已开始服务的1000担架、2000挑子、2000辆小车共12650人(含15%的干部及勤杂人员),计253000个工日,加临时民工,总计1031550个工日。12月又组织莱芜担架400副、小车1000辆,泰安担架200副,小车1000辆,章丘担架200副,小车1000辆,挑子1000个,历城担架300副,计担架1100副,小车3000辆,挑子1000个,随时听调。至12月中,全区完成提供枕木78157条,超过上级下达的7.4万条(莱芜2.5万,章丘1.5万,泰安2万,历城1.4万)的任务。由于在民工中建立支部,发展党员,加强了党的领导,保证了民工团拖不散,打不烂,“战争打到哪里,支前支到哪里”,获部队首长高度赞扬。
  12月
  地委总结秋征、提拔干部工作本月,地委总结秋征、提拔干部工作。为支援战争,全区抓紧秋征,至12月基本完成计划。其中莱芜完成计划94%,计17564020斤,泰安完成计划91%,10114946斤。截止25日,莱芜反出“黑地”2141亩,“黑人”141人;泰安反“黑地”12438亩,“黑人”1093人;章丘“黑地”56610亩,“黑人”1354人。为支援全国解放,根据上级关于提拔配备干部的要求,全区在支前、秋征等工作中大力提拔干部,全区分区以上干部原1917人,11月份提拔347人,按上级下达两套班子编制计划3590人尚需提拔1300人。地委布置莱芜500人,泰安300人,历城200人,章丘300人,于次年2月底完成任务,为支援南下做好准备。1949年
  I月
  泰山区再次组织民工团支援渡江战役为支援大军南下,遵照华东支前司令部命令,泰山区又组成民工团,团长张仁安,政委刘仁轩。泰安、莱芜各组成一个担架营,每营200副担架;莱芜、章丘、历城各组成一个挑子营,每营400个挑子。五个民工营随我二十六军后勤部渡江,一直支前到上海、杭州等地,6月底返回。
  2月
  地委作出加强纪律性的决议1948年9月,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检查了各地产生的某些无纪律和无政府现象,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中央局、分局、军区、军分区及前委会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毛主席提岀了“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口号。泰山地委在检讨了地委及各县存在的某些严重的无纪律无政府状态后,于2月25日作岀《关于克服党内无政府状态,加强纪律性的决议》。主要内容为:贯彻中央批示及华东局扩大会议关于克服党内无政府无纪律状态,加强纪律性的决议,深入进行传达教育,定期组织检查,展开反无纪律无政府状态的思想斗争;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党委书记亲自动手向上级写报告,不用秘书代劳;党委书记亲自审阅报纸清样;切实建立健全集体党委制;检查与纠正一切违犯党章的行为,认真学习党章并有计划地整理改造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克服目前的严重混乱现象;加强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教育。根据部署,专署党组于3月,莱芜县委于4月100,泰安县委于2月28日,章丘县委于4月13日,历城县委于4月15日分别作出《关于克服党内无纪律、无政府状态,加强纪律性的决议》。
  泰山区抽调大批干部南下到新解放区为支援大军南下,解放全中国,自去秋始,泰山区根据上级指示,突击进行了提拔配备干部工作,使各地、县、区级基本上配齐了正副职两套班子,随时准备抽调南下。地委副书记张敬焘主持了这项工作。地委采取办干部训练班的方式,在严格审查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拔培训了大批干部。1948年11月泰山区由芦云亭、高镇如、郭中兴、李玺堂等人率领的两批支援淮海战役民工团完成任务后,连以上百余名带队干部奉命编成新区工作队,帮助开展新区工作。继于1949年10月编入西南服务团,支援进军大西南,参加开辟川东合江、綦江地区地方工作。1948年底,地委宣传部长金韬率84名干部赴华东局集中后分配南下。本月,泰山区按每区配备区级干部6人,每县配备县级干部9人的要求,组织一个地委、四个县委的整套干部班子共400余名,加战士、勤杂人员等共计700余人,编为华东局南下干部纵队第一支队第一大队,王醒任大队长,苏展任政委,李频如任宣传部长,马子诚任组织部长,韩寓吾任大队参谋长兼章丘五中队长,黄益源任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大队下编六个中队,分别由闫墨林(专署)、刘刚、杨仲起(泰安)、周效儒(莱芜)、纪中一(章丘)、英宜之、王裕民(莱芜六个区、历城四个区混编)、高寿亭(军分区)负责各中队工作。23日,干部大队在地委驻地寨里集合。29日,地委在泰安火车站召开欢送大会,刘众前、王醒分别代表泰安人民、南下干部讲话,干部大队赴浙江接管宁波地区工作。先期抵达的金韬,率领干部一部参加了接管嘉兴地区工作。另外,1948年初,泰山区即抽调近200名干部随山东其他地区干部集中惠民地区,配合华东野战军西兵团挺进中原,先后辗转豫北、豫西等地,后参加渡江战役支援了湖南邵阳地区。干部南下后,泰山区干部陆续进行了调整充实。3月,林乎加奉调南下,张敬焘接任地委书记兼组织部长。刘众前接任地委宣传部长。6月,王翰卿调任地委组织部长。王炜之任军分区副司令员,傅敦吾任军分区副政委。
  4月
  地委总结建团工作1月I日党中央发出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后,泰山区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及区党委迭次指示,在原来建团的基础上,抓紧进行了整顿、恢复和重建团组织工作。至本月底,全地区团员达9157人,建支部461个,有八个区正式建立团领导机构,其中仅3、4月即建支部180个,发展团员1356名(不含历城)。至7月底,地委已设青年团干部2人,莱芜团县委5人(另区级青年干部16个区计30人),章丘3人,泰宁3人,历城2人,泰安2人,新泰2人。团员们在互助生产、救灾度荒和学习文化等方面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6月
  泰山区区划调整本月,根据鲁中南区党委决定,泰山区区划调整。泰宁、新泰两县由沂蒙区划归泰山区。泰宁县时辖东庄、南驿、尧山、磁窑、徂阳(后改为良庄)、天宝等八个区和楼德、大汶口两个镇,县委、县政府驻楼德镇。县委副书记韩枕山,县长朱靖宇。新泰县时辖岙山、翟镇、羊流、果都、高平、围山、岔河、青龙、石放、城关等十个区,县委副书记马佃友,县长朱琳。同时撤销泰西县,原泰西县所辖边家院、安驾庄、高淤等三个区划归肥城县,龙山、夏张、黄山、临汶四区划入泰安县,李正一接任泰安县委书记,谷乾任副书记兼县长。
  泰山区区划调整后共辖泰安、莱芜、新泰、章丘、历城、泰宁等6个县,69个区(莱芜16个,泰安14个,历城9个,章丘10个),4389个乡(村),总人口2750598人(莱芜524862人,新泰371999人,泰安816304人,历城331285人,泰宁320039人,章丘386089人),党支部1630个,空白村1901个,有个别党员关系的村920个,党员总数23736人(莱芜12590人,新泰2899人,泰安2232人,历城1604人,泰宁2002人,章丘1721人,地直708人),其中青年党员3923人, 妇女党员3708人。泰山地委迁驻泰城本月,泰山地委专署机关由莱芜寨里迁驻泰安。
  泰山区大力清剿匪特山东全境解放后,国民党散兵、伪乡保武装和恶霸地痞等为逃避人民惩罚,组成多股匪特武装,啸聚山林,打家劫舍,危害人民。仅4、5月份,全区即被残杀干部群众13人。本月,地委根据上级指示,对剿匪反特工作专门研究并在县委书记联席会上布置任务,确定以徂彳来山、莲花山、东岭山为剿匪重点。军分区于7月初召开地方武装会议,确定新泰、莱芜、泰安、章丘等县地方武装及民兵分别向以上重点地区清剿。7、8月中对三个重点区共清剿6次,捕获匪特26名。同时协助地方恢复整理民兵和自卫团。在我强大的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下,瓦解匪特2000余人(其中主要为历城1800余人),缴枪240余支,残匪仅逃匿400余人及100余支枪,基本肃清了匪患。
  附:1949年
  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泰城及各地群众隆重集会,热烈庆祝新中国诞生。.
  地委坚决贯彻整编节约方案为度过严重的财经困难,山东分局要求各地贯彻整编节约方案,紧缩机构,裁减冗员,肃清官僚主义、文牍主义,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减轻人民负担,打破敌人封锁,度过灾荒,更有力地支持战争,同时实现从战时组织向和平建设组织的转变,以利今后的长期建设。根据山东分局、军区和鲁中南区党委、军区指示,地委、军分区于9月17日联合发出指示,要求全区立即停止动参,已拟建连队并下令集结者于25日前集结建连,尚未命令集结者应立即停止;抓紧动员归队工作;县区武装厉行精减,保证部队精干。10月15日,又就关于贯彻执行分局、区党委整编节约方案提出意见,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为加强整编、清理资财和生产等项任务的统一领导,地委决定成立整编、清理资财、生产合作等三个委员会,张敬焘兼整编委员会主任,王翰卿、傅敦吾兼副主任,康敬笃、王焕文、王炜之兼清理资财委员会正副主任,刘子封、张厚运、王民初、程蔚堂及北海银行支行行长等五人为委员。各委员会在地委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
  各县选举省人民代表地委12日发出指示,要求各县于16日至17日选举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每县一名,泰安回民加选一名,全区计七名。
  泰山区动参升级支援全国解放贡献大自自卫战争爆发以来,据不完全统计,泰山区1946年底至1947年初一次动参12819人,其中7000余人升级补充入华野和地方基干兵团,后又以地方武装升级编成警二、七团。1948年以来,除整营、整连升补主力外,泰山区又先后组建警十一团(团长赖xX,副政委孙绍勋,政治处副主任邱景)、警十二团(副团长郝昆)升级编入第二野战军。本月,泰山区和泰西区又合编警十六团,团长李平生,副政委田玉章,参谋长武超,政治处主任王永坚,下辖四个营,升编入铁道兵团。至此,动参升编基本结束,泰山区为支援大军南下,解放全中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地委发出关于土改问题的指示14日,地委发出《关于老区、半老区结束土改与恢复区大力发动组织群众处理地权农产物及新解放区发动群众开展反霸斗争重点实行土改问题的决定》,要求:老区、半老区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确定地权、结束土改,转入组织群众恢复发展生产;新恢复区在生救中心任务下,发动组织群众逐步深入地处理地权农作物,打下平分土地的基础,并适时有领导地转入结束土改;新解放区发动群众进行反恶霸、反地主阶级当权派的斗争,有领导、有准备、有重点地实行土改,以利恢复和发展生产。不久,地委又发出在结束老区土改进行新区土改工作中严禁乱打、乱押、乱封门及侵犯中农利益的指示,强调坚决执行最近中央转华北局重申关于正确完成新区土改和结束老区土改的几个政策问题的规定,避免了一些违犯政策的倾向。
  12月
  专署总结全年生产救灾工作专署1949年全区工作总结中,对生产救灾工作作了重点总结。一年来,在农业生产方面,贯彻了华东局提出的“精耕细作,加大施肥”、"多上一车肥,多锄一遍地,多打一成粮”的方针,虽连遭旱、雹、风、水等自然灾害,仍获全区平均七成以上年景的收成(按平常年景每亩平均产200斤计),基本达到了在去年基础上增产一成粮的要求。全区耕地计4279100亩,去年种秋禾1668813亩,产粮228060515斤,平均亩产137斤;今年种秋禾1668813亩,产粮24559522.5斤,平均亩产150斤,增13斤,全区总受灾面积达1768102亩。
  在生救工作中,主要掌握了以生产自救为主,社会互济为辅,结合政府扶持的方针,共发放救济粮27万斤,贷粮409503斤,贷款1521050元。由于各县灾情轻重不一,地委决定,除专署建立生救组织处,各县只灾情特重的莱芜建立生产救灾委员会。1950年
  春
  泰山区全力开展救灾渡荒由于灾荒等原因,自去年秋起,泰山区各地即出现饥馑,至春益甚。据1月全区统计仍有讨饭户10024户、42887人;断粮户43957户、184613人;逃荒户1326户、4766人。1月6日,地委召开各县生救委员会主任(或民运部长)联席会议,刘众前传达鲁中南区党委生救会议精神,检查布置生救工作,要求各县引起重视。各县遂普遍成立生产救灾委员会,采取多种措施救灾度荒。泰山区机关人员、部队每日每人节约5元北海币救济灾区人民。2月11日,地委又召开各县县委书记、县长及财政、实业科长会议,布置春季生产。至2月底,除泰宁县大部地区灾情仍上升外,其他县大部地区基本得到控制,与春节前同,莱芜矿山等个别区略有下降。至4月底估计全区断粮57979户、287728人,占总人口的11.2%;缺粮户与断粮户共计142125户、644231人,比3月份增33103人,但灾情不平衡。若按每人每天六两粮计算,至麦收40天共需用粮4216920斤。为加强对生救工作的领导,按照区党委要求,地委宣传部长刘众前到重灾县泰宁兼任县委书记,段文山亦到该县帮助工作;历城、泰安、泰宁等县委宣传部长均抽调到重灾区兼任分区委书记,组织群众开展社会互济、集体发展副业生产、以工代赈等以生产自救,同时政府发放救济粮、贷款等。自4月中旬至5月5日,鲁中南行署拨泰山区的救济粮89万斤全部发放完毕。
  由于各级党组织全力开展生救,全区基本上保证了“不荒一亩地,不饿死一口人”。
  鲁中南区撤销,泰山、泰西地委合并为泰安地委根据分局决定,中共鲁中南区党委撤销,泰山、泰西两区合并。两区于4月初召开县委书记、组织部长会议,布置整编工作。至4月底,各县、区整编任务完成。原两区党政民干部共6715人,合并后定编干部计5294人,精简编余干部1421人。5月17日,泰山、泰西两地委、专署正式合并成立泰安地委和泰安专署对外办公。泰安专署时辖历城、泗水(由原尼山区划入,章丘划归淄博专区)、泰安、泰宁、新泰、莱芜、肥城、宁阳、东平、汶上、长清、平阴等12县。原泰西地委书记秦和珍任泰安地委书记,原泰西专署专员张耀南任泰安专署副专员,原泰山地委书记张敬焘任副书记,原泰山专署专员刘舜卿任专员,地、专机关分驻泰城灵芝街、洼子街。作为一个行政区域的原泰山区遂告结束。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第一卷起自1925年8月泰安有共产党员的活动,止于1949年9月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后胜利,主要记述了泰安中共组织及其领导的政权、武装力量、群众团体在革命斗争中的大事、要事。 《大事记》由概述和大事条目组成。使读者在了解历史梗概和党史脉络的基础上,阅读研究大事记。由于泰安地区建国前后党史情况截然不同,故一、二两卷在编排方法上有较大区别。第一卷,由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建有两个地委(泰山、泰西),分属山东、冀鲁豫两大战略区,抗战后半期一度(四年多)形成三个地委,历史和区划情况复杂,且在过去的工作中已各成体系地编写出三个党史大事记,即《中共泰山区党史大事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