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
泰城连续爆发学潮春,泰安特支决定由县立师范党支部组织一次学潮,以打击国民党在教育界的反动势力。泰安县立师范党支部根据特支的指示,决定首先在县师发动学潮,驱逐县师校长刘子章,继而掀起全县学生大罢课运动,驱逐县教育局长牛希文下台。泰城其他各校组织了学生后援会。在党组织的发动领导下,县师学生包围了刘子章的办公室,强迫其离校。国民党泰安县政府极力压制,县长周百锽到校宣布开除三名学生。愤怒的学生提出强烈抗议,并开展了护校斗争。最后迫使县政府与县师代表谈判。经过县师学生的斗争,国民党县政府决定撤换校长刘子章,收回了开除三名学生的成命。之后,县师党组织又领导学生对新任校长、教师等问题,与当局谈判,结果基本满足了学生们的要求。县师学潮,矛头直指国民党泰安县当局,打击了国民党在泰安的势力。接着,县立第一小学发生了罢考斗争。他们将训育主任包围起来进行评理,并将其赶跑。泰安省立三中和师范等学校纷纷响应,掀起了泰城各学校的“反会考”运动。由学生自治会编印、散发了“反会考”传单。
中共泰安五区区委建立朱玉干于1931年冬介绍邓家庄张学周等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春,经中共泰安特支批准,在颜张村建立了中共泰安五区区委,张学周任书记。7月,张学周改任宣传委员,燕遇明(燕志隽)任书记。区委建立后,先后在颜张、邓家庄、角峪、旧县、西羊娄、许家庄等村发展党员20余名,建立了6个党支部。到1933年3月,燕遇明、张学周外出隐蔽,由张维之代理区委书记。
中共鲁南民团支部建立1月,为加强党在鲁南民团中的领导,省委派赵伊坪打入鲁南民团,协助祝慨夫工作。并成立了鲁南民团兵运领导小组,赵伊坪为主要负责人。7月,随着党员的增加,中共鲁南民团支部委员会建立,赵伊坪任书记。
中共新泰特支建立1月,中共山东省委特派巡视员、泰安特支书记张天民来新泰,指导建立新泰特支。2月,祝慨夫与赵传钵、王宪廷等人取得联系,传达了省委关于“目前斗争策略”和“等待时机开辟山东苏区的计划”,指示特支设法寻找职业,以掩护组织开展活动,并根据省委指示将新泰支部与城关支部合建为中共新泰特支,赵传钵任书记。特支成立后,根据省委指示精神,赵传钵、李冰若、王宪廷于3月初借进步知识分子张种玉任羊流小学校长之机,'通过关系进校担任了教员。此后,新泰特支以羊流小学为基点,以教学为掩护开展工作。泰安师范党的工作日趋活跃泰安师范讲习所学生经过南下请愿活动的锻炼,涌现出一批积极分子。泰安特支决定将党的活动重点由县立三小转移到师范讲习所。2月,师范开学以后,中共泰安特支主要负责人张天民、鲁宝瑛、张丹峰等,深入该校,配合该校党支部先后在进步师生中发展宋绍凯、邱士长、周邦媛、赵树辑、王厚育、李继曾、刘汉民、周庆扬、倪灿武、赵来凤、王佑道、王玉英等20余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共产党员鲁宝瑛、武冠英、李蔚堂、燕遇明等均到该校任教。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相继成立了“学生自治会”、“读书会”、“社会科学研究会”,半公开地宣传马列主义,学唱《国际歌》,出版进步刊物。泰安进步学生的活动在泰城影响颇大,当时被誉为“红色师范”。
泰安二十里埠党支部建立2月,泰安师范学生、共产党员赵来凤在二十里埠村发展金益三等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建立了党支部,金益三任书记兼组织委员,洪继孝任宣传委员,陈兴才任武装委员,李胜德、金广鹅、米仙智为委员。
进步刊物《薔薇》、《寒鸦》创刊年初开学后,为扩大宣传阵地,揭露国民党的罪行,泰安县立师范党支部在特支的帮助下,决定创办一个刊物,主要面向城乡中小学教员、学生发行。该刊以文艺形式,半公开地宣传马列主义等政治内容。经过酝酿研究,决定以《蔷薇》命名,由武冠英、燕遇明、鲁宝瑛、庞盛文等组成“蔷薇”社,于3月初正式出刊第一期。《蔷薇》一出版,很快在泰安城乡发行200余份,吸引了大批有志青年。在特支书记张天民指导下,从第二期起,《蔷薇》的战斗性逐渐增强,引起国民党当局的注意。到出版第四期时,国民党泰安县党部将其强行停刊。同年8月,县立师范党支部和“蔷薇社”经过周密准备,又组织进步教师苏蕾生、侯月亭在县立师范内秘密出版了进步刊物《寒鸦》月刊,由苏蕾生任编辑。《寒鸦》继承了《蔷薇》的战斗性和政治性,锋芒直指国民党反动政府。由于政治面目暴露,到10月,《寒鸦》仅出刊两期,又被国民党反动当局勒令停刊,其主办人、县立师范教师、共产党员苏蕾生、侯月亭被暗杀,反动当局到该校大肆搜捕。省委交通曹福广指示泰安中心县委负责人庞盛文,凡已暴露身份的党员暂时外出隐蔽。不久,代理中心县委书记庞盛文被通缉岀逃,不少党员也被迫外出隐蔽。
党领导改造国民党莱芜县农会1931年3月,国民党莱芜县党部下令改组县农民协会为县农会,并成立乡农会50处,会员达1834人。同年10月,国民党莱芜县党部委派国民党员吕志轩为农会筹备委员。但吕尸位素餐,不问桑麻,引起诸乡农会会员的愤怒。1932年春,中共莱芜特支决定,借机夺取农会领导权,利用县农会开展活动。按照特支指示,共产党员毕指南等发动十区(鲁西区)乡农会联络其他各区农会代表60余人,到国民党县党部集体请愿,迫使其答应了改选县农会的要求。4月,县农会改选,进步人士孙启明、共产党员吴卓先分别当选为正、副干事长,毕指南任干事。斗争取得了胜利。不久,共产党员王其人亦到农会工作。此后,莱芜县农会成为莱芜县党组织开展斗争的重要阵地。县农会很快在全县建立区、乡、村农会80余处,发展会员4000余人,成为党领导的一支重要力量。
泰安特支召开纪念“五一”大会5月1日,中共泰安特支动员各界群众300余人在泰山王母池召开大会,进一步掀起反帝爱国宣传浪潮。会上散发了《五一宣言》。会后还组织了30余人的宣传队到乡间开展宣传活动。“五一”大会震动了国民党县当局,朱玉干等险遭逮捕。
曲阜二师党组织遭敌破坏5月,曲阜二师、曲阜明德中学等党组织遭到破坏,程金鉴(程照轩)、夏辅仁等一批党员被捕。
泰安中心县委建立泰安党组织发展迅速5月中旬,中共山东省委特派员张天民在泰山主持召开党员代表会议,决定将特支改建为中共泰安中心县委,曹福广任书记(8月,曹调任省委交通员,庞盛文代理书记),朱玉干任组织部长,庞盛文任宣传部长。中心县委统一领导泰安各区委及莱芜、新泰、曲阜党的工作。8月,泰安县师党支部也改组为特支,庞盛文任书记,宋绍凯任组织委员,赵来凤任宣传委员。到1932年9月,泰安中心县委已有党员200多名,团员50多名,在三、五、六、八、九、十区等六个区建立了党的区委,其他区也开展了党的工作。根据省委“动员一切力量,猛烈地向国民党发动进攻,以创造苏维埃区域”的指示,中心县委还在知识分子中建立了左联、社联、反帝同盟会;在工人中建立了赤色工会;在农民中建立了短工会、抗粮会、反抗杂差会、贫民会及姊妹团等群众组织。同期,新泰、莱芜党组织也在斗争中不断发展。新泰党员总数已达30余人,先后又建立起西南乡支部、羊流小学党小组、官桥党小组,同时,将城关支部改建为城区工委,王迫悟任书记。莱芜党员也达到70余名。
泰安、新泰、莱芜团组织有较大发展7月,中共山东省委决定建立共青团泰安县委,裴继寅、王石钧先后任团县委书记。在此前后,泰安、新泰、莱芜等地团的组织有了较大的发展。泰安三小、萃英中学、育英中学、省立三中均建立了团组织。董琰、李枚青在新泰发展团员30余名,建立了共青团新泰特支,李枚青任书记。莱芜也建立起共青团莱芜特支,刘伯戈任书记。
王仲范在肥城边院一带发展党员夏,根据中共泰安中心县委的指示,1932年3月在曲阜明德中学入党的王仲范回到家乡肥城县边院一带开展党的工作。他以边院小学为活动点,先后发展尹天觉等6人入党。中共泰安八区、九区区委建立8月,经中共泰安中心县委的批准,中共泰安八区区委建立,马继凤任书记(后刘锡善任书记),刘锡善任组织委员。区委先后在送驾庄、柏子、土门、孙家庙等四个村发展党员,建立了党支部。同月,在泰安中心县委特派员朱玉干的指导下,在姜家堂小学建立中共泰安九区区委,尹天觉任书记。1933年底曹福广叛变后,区委被破坏,尹天觉等被捕。
肥城进步青年印发《告全县人民书》夏,李文甫等在北平求学和从事革命活动的肥城籍进步青年集会于西寺,商讨如何发动家乡肥城的革命活动。形成了从揭露尹、李、朱①三个封建堡垒入手,广泛征集农民群众的意见。并根据意见精神起草印刷了《告全县人民书》,派李文甫等人带回肥城散发。在北平火车站《告全县人民书》被查封。李文甫等转移到济南,自费购置油印器材,重新印刷后发到肥城县各小学。《告全县人民书》指岀,尹、李、朱三大家是肥城一切旧势力的堡垒,是肥城广大农民的敌人。呼吁农民兄弟携起手来,推翻旧势力的统治,建立自己的政权,争取光明。《告全县人民书》在教育界和青年学生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共鲁南民团支部发动士兵“哗变”9月24日,韩复榘为独霸山东,发动了驱逐刘珍年战役。同日,山东省委召开会议,决定在鲁东、鲁南地区发动暴动,创建山东苏区。25日,省委发岀了《山东省委紧急通知》,要求在韩复榘军队的兵运小组和党组织,乘军阀混战之机迅速组织和鼓动士兵“哗变”。根据省委指示,祝慨夫、赵伊坪等研究决定发动士兵“哗变”,将我党掌握的武装拉岀去,策应省委在各地发动的武装暴动。由于在组织过程中,营长叛变告密.全营“哗变”未成,唯一拉出去的手枪排,也因计划不周.被驻莱芜民团在莱芜寨子一带截获,“哗变”完全失败。祝慨夫因身份暴露离开鲁南民团;手枪排排长、共产党员张树德被敌杀害;赵伊坪未暴露身份,仍就地坚持活动,发展党的组织。至1933年2月,鲁南民团中的党员已发展到50余人。
中共新泰特支被破坏9月,赵传钵在新泰羊流二小的活动,被国民党羊流区区长裴智三察觉并报告了县党部。为避敌缉捕,赵传钵等外出隐蔽,新泰特支被破坏,党的活动一度停止。
中共莱芜县委建立秋,在中共山东省委特派员张天民的指导下,中共莱芜特支在西南部的云台山召集莱芜县部分党员骨干开会,将莱芜特支改建为中共莱芜县委,刘仲莹任书记,黄仲华任组织委员,毕指南任宣传委员,刘伯戈、周茂森任委员。中共莱芜县委受省委和泰安中心县委领导。会议决定,在县委的领导下,继续秘密发展壮大党的组织,进一步建立健全各支部,根据各地发展情况,逐步建立分区委。
中共新泰县委建立11月29日,根据省委指示,中共泰安中心县委派鲁宝瑛到新泰恢复党组织,组建了中共新泰县委,王宪廷任书记,崔宪五、王德一、单洪、李阳谷任委员。并指示新泰县委,要贯彻隐蔽政策,以积蓄力量准备武装暴动。新泰党的活动重新活跃起来。
泰安中心县委改组12月1日,中央巡视员高文华从山东省委来泰安,任务是整顿县委组织,巡视区委和基层,布置纪念“广州暴动”工作。省委要求泰安年底要发展党员300人,群众组织500人,路工(铁路工人)要增加到15名以上;组织游击队;发动农民进行抢粮分粮斗争。路工还要组织“要年赏发欠饷”斗争。12月3日,中央巡视员高文华在泰城北关张大山客店主持召开县委扩大会议,改组了泰安中心县委。宣布由李干臣任书记,省委交通曹福广回泰安任组织部长(1933年2月,曹福广因环境关系不再参加县委工作,改任临时省委委员),朱玉干任宣传部长,燕遇明任县委委员。
泰安中心县委召开扩大会议12月中旬,中共泰安中心县委召开扩大会议,作出了《山东泰安县执委扩大会议的决议》(广州暴动第五周年纪念日通过)。《决议》分析了当时泰安农村的形势和发动农民运动的条件,总结了党的工作和群众运动情况,布置了今后工作任务。《决议》指岀:一、由于帝国主义的占据瓜分与轰炸屠杀,国民党、豪绅地主、资产阶级残酷的压榨与剥削,历年来的军阀混战,尤其是对苏区红军与群众斗争的进攻,使泰安广大劳苦〈群众〉在国民经济总崩溃之下,生活更极端的恶化……工农红军的光荣胜利,在全国面积六分之一与人口一万万以上的地域上已建立了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非苏区各地罢工浪潮的高涨与博兴、青州、日照游击运动之发动,更兴奋了泰安广大劳苦群众斗争的英勇与决心。不革命是死路,只有革命才能打开这条死路,这在泰安广大劳苦群众中的革命斗争蓬勃暴发与普遍的说红军好、要学红军的榜样及迫切的要求我党领导中,表现的极其明显。二、泰安的群众运动是普遍地如火如荼地发展着。三、会议认为自县委成立以来,在省委正确的领导之下,在革命斗争发展的环境中,进行了几个斗争,并获得了一些光荣的成绩。四、会议认为,党的工作一般的远落后在群众积极性的后边。工作中有许多严重的错误与缺点。必须巩固和发展我们的成绩,严厉地纠正和肃清我们的缺点与错误……会议认为泰安党必须坚决执行下面的任务:(1)巩固并扩大铁路工作,创造炭井支部,建立雇农工会工作与加紧准备组织及坚决地领导工人斗争。(2)扩大并深入反日反帝与真实地进行拥护苏联,拥护中国苏维埃红军的工作。(3)加倍地扩大党团与普遍地创立群众组织,将群众广泛地组织起来,是泰安党主要任务之一。(4)开展与坚决地领导农民群众的各种日常斗争,组织游击队,发动并扩大游击运动,创造苏维埃与红军。(5)加强军营与民团士兵工作,十百倍地加强我们对于军营民团士兵的宣传鼓动是十分必要的。(6)青工青农与妇女工作。
朱玉干等争取收编两股土匪武装冬,在祝慨夫的直接指导下,泰安中心县委组织部长朱玉干、共产党员王仲范等争取收编了两股土匪武装,以作为将来开展游击战争的基础。后因省委调动该部参加博兴暴动,旧习未改的土匪们根本不听命令而断绝了与他们的联系。争取工作遂告失败。
进步教师赵宝衡在肥城王晋小学组织读书会本年,赵宝衡担任肥城县王晋高小校长后,组织附近小学的部分进步教师,成立了读书会。读书会设在王晋小学内,会员每月集会一次,交流读书体会,交换进步的书籍,听取时事报告。读物主要有鲁迅、巴金的著作。会员还兼有动员其他进步教师参加读书会,开办农民夜校等任务。读书会对引导教师和知识分子从事革命活动起了一定作用。
泰安县党组织积极领导发动农民开展斗争本年,在党的领导发动下,泰安农民斗争掀起高潮。党组织在农村团结发动群众在一些村庄建立了短工早会、抗租会、抗粮会、反抗杂差会、贫农会等形式的群众组织,开展了提高雇工工资和短工工资、反抗杂差徭役、抢收地主庄稼等斗争。在泰安五区,中共泰安五区区委于4月在旧县天棚寺召开扩大会议,泰安特支书记张天民参加会议,根据省委工作方针,提岀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发动农民,建立农会,使农民有组织地开展抗捐抗税、抢吃大户等活动。会后各支部根据各村情况开展了斗争。颜张村党支部发动农民开展了抗差抗捐斗争,组织农民到乡村政权算帐;邓家庄党支部发动群众组织了麦收罢市,将短工工资由7至8角,提高到2元5角。孙家庄、岗上、送驾庄等村组织了雇工会、短工会。麦收期间,全县有五处农民组织起来抢割地主、富农的小麦。在三区、九区雇工在要求增加工资的斗争中表现英勇;七区农民两次殴打了国民党建设局委派下乡卖官秤强占农民田地作汽车路的政府委员;八、九区组织领导农民进行抗差、抢粮斗争;城区某支部领导了两次斗争并成立了两个群众团体;九区还有儿十名妇女组成“姊妹团”,结伙开展了抢收地主庄稼的斗争。这些斗争的开展,使贫苦农民得到一定的利益,扩大了党的影响,党的工作在农村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