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大事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20001366
颗粒名称: 1931年大事记
分类号: D231
页数: 5
页码: 27-31
摘要: 1931年,中共泰安师范讲习所支部建立,中共泰安特别支部建立,中共泰安三区区委建立,中共泰安六区区委建立,泰安掀起抗日救亡爱国宣传活动,中共莱芜特支建立,中共新泰支部建立,中共新泰城关支部建立,泰安、曲阜等地学生南下请愿。
关键词: 中共泰安 革命大事记

内容

1931年
  中共泰安师范讲习所支部建立共产党员庞盛文考入泰安师范讲习所,先后发展了3名党员,于3月建立了中共泰安师范讲习所支部,庞盛文任书记。
  中共泰安特别支部建立泰安特支与省委失去联系后,省委曾派济工总的同志来泰安火车站了解党组织活动情况,恢复组织关系。当时火车站有三五名同志在坚持活动。1930年底至1931年初,省委多次决定恢复和开展党的工作,均因故未能落实。3月,省委派胡萍舟到济南整顿恢复了济南特支,并责成其负责指导开展泰安工作。胡萍舟通过济南高中学生党员鲁宝琪与其堂弟鲁宝瑛接上关系。6月,省委决定建立济南市委,胡萍舟任书记,鲁宝琪等为委员。根据省委的部署和工作需要,济南市委决定成立泰安中心特支,派鲁宝瑛任书记,恢复和开展泰安、曲阜、莱芜、新泰等地党的工作。鲁宝瑛冋泰安后,以泰安县立第三小学美术教员身份为掩护,迅速与三小张克明、张丹峰、梁子文以及朱玉干等失散党员和泰安火车站支部取得联系,以三小为基点,建立了三小党支部和三小团组织。泰安特支重建后,很快将工作扩展到曲阜、莱芜、新泰等地。在泰安第三小学,鲁宝瑛发展曹福宽入党;在曲阜二师,鲁宝瑛发展泰安籍学生程照轩、裴康增入党,与派入的党员曹福宽一起建立了曲阜二师党支部(程照轩任书记),并与莱芜、新泰党组织取得联系。马子刚在泰城东关发展党员,建立了党支部,马子刚任书记;朱玉干在北望村发展党员,建立了党支部,蒋圣修任书记。泰安党的工作迅速活跃起来。11月,省委派张天民接替鲁宝瑛任泰安特支书记,鲁宝瑛改任宣传委员。泰安党组织继续恢复发展。
  中共泰安三区区委建立4月,共产党员朱玉干深入三区开展党的活动,在赵庄建立了中共泰安三区区委,朱玉干任书记。至1934年1月,泰安党组织遭受破坏,该区委停止活动。
  中共泰安六区区委建立朱玉干介绍在泰安白氏小学任教的韩寿昌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在朱家庄建立中共泰安六区区委,韩寿昌任书记。该区委至1933年因形势恶化终止活动。
  泰安掀起抗日救亡爱国宣传活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泰安特支根据省委《鲁省委通告第1号》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东北三省的《宣传提纲》,发起了抗日救亡爱国宣传活动,组织爱国师生罢教、罢课,深入城乡集镇,演讲、游行、查禁日货,宣传发动民众参加救亡斗争。特支书记鲁宝瑛同李扬冰、张丹峰、张克明、梁子文、武冠英、李明实(李盛泉)等人首先以泰安县立第三小学为中心,串联泰城八所公私立小学成立了“泰安小学反日联合会”,推选团支部书记李明实任主席。10月,又与泰安省立三中、泰安师范讲习所、泰安育英中学、泰安萃英中学等,联合成立了“泰安学生反日联合会”,推选宋绍凯任主席。之后,泰安学生反日联合会组织各校师生开展了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在泰城主要街道悬挂反日漫画,张贴标语,散发传单,讲演东北沦陷,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的罪行。三小在党员和进步教员指导下,发行了以反日为中心内容的进步刊物《三小月刊》。泰安学生反日联合会,为发动泰城各界反日活动,同国民党县党部进行了激烈的斗争,但后来遭到镇压,联合会被解散。同时,新泰、东平、肥城等地群众也掀起了抗日救亡爱国宣传活动,新泰、东平建立了抗日爱国团体。
  中共莱芜特支建立年初,刘仲莹由党组织介绍从上海回到莱芜,先后在鹁鸽楼村、口镇、县农会、县立师范等处进行秘密革命宣传和党的发展工作,并与泰安特支书记鲁宝瑛接上党的关系。经过努力,很快发展黄仲华、韩玉超等四人入党,建立起党小组,并继续发展党员。到8月中旬,莱芜党员已发展到10余名。济南市委书记胡萍舟来泰安检查指导工作,与鲁宝瑛、傅若愚等研究了工作。鲁宝瑛向胡萍舟汇报了莱芜党的发展情况。胡萍舟指示建立莱芜特支,刘仲莹任书记,工作上接受泰安特支的指导。夏张农会同地主算账斗争取得胜利秋,夏张农会发起同地主豪绅的算账斗争,取得胜利。乡长范维玉、村长杨培贞赔偿了农民的损失。这次斗争对周围村镇的影响颇大,北白楼、西牛、南故县等18个村庄都先后成立了农民协会。
  中共新泰支部建立8月,随着新泰党员数量的增加,赵传钵召集会议,建立了中共新泰支部委员会,赵传钵任书记。下设土门和城关两个党小组。同月,省委派入驻新泰鲁南民团谢书贤部开展兵运工作的祝慨夫,通过秘密工作发展了该部手枪排排长张树德和熊纪标等几名党员,建立了中共鲁南民团小组,熊纪标任组长。
  中共新泰城关支部建立9月,祝慨夫结识了城关的王迫悟和王廷山,并发展他们为中共党员。秋末冬初,王迫悟、王廷山根据祝慨夫的指示,又先后发展刘志才等11人入党,建立起中共新泰城关支部委员会,王迫悟任书记。
  泰安、曲阜等地学生南下请愿随着全国人民要求抗日的浪潮持续高涨,平津等地爱国师生发起了南下赴南京向国民党政府请愿活动。济南等地学生也热烈响应。12月8日下午,济南学生请愿团路过泰安南下。此后,鲁宝瑛前去济南,向省委汇报了泰安的学运情况,并接受了组织泰安、曲阜等地学生配合平津、济南等地学生南下向国民党政府请愿要求抗日的任务。根据省委指示和省学联部署,泰安特支积极组织发动了泰安师范、省立一中、萃英中学、泰安三小等校学生300余人,组成南下请愿团。12月15日泰安请愿队伍冲入国民党县教育局,要回学生入学保证金,作为宣传经费。12月16日,请愿学生身着一色校服,携带1万多份传单在泰城举行游行示威后,开赴火车站,经反复交涉和卧轨截车,搭上南下列车,于下午5时到达兖州,与曲阜二师、兖州四乡师、济宁省立七中等校学生会师。由于站方根据国民党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的指令拒不发车,学生们冒着严寒卧轨开展索车斗争,并向民众和士兵进行抗日宣传,使津浦铁路中断数日,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后北平、济南等地请愿学生从南京返回,控诉了国民党在珍珠桥屠杀爱国学生的罪行。鉴于继续南下已无意义,党组织决定各校学生于19日陆续返校。声势浩大的请愿活动,使国民党政府极度恐慌。韩复榘根据蒋介石的指令,勒令山东省各中学以上学校提前放寒假,学生必须立即离校。泰安特支立即向各校党组织传达了省委指示,将工作重点转入农村,利用寒假深入农村,宣传抗日,积极发展党组织。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第一卷起自1925年8月泰安有共产党员的活动,止于1949年9月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后胜利,主要记述了泰安中共组织及其领导的政权、武装力量、群众团体在革命斗争中的大事、要事。 《大事记》由概述和大事条目组成。使读者在了解历史梗概和党史脉络的基础上,阅读研究大事记。由于泰安地区建国前后党史情况截然不同,故一、二两卷在编排方法上有较大区别。第一卷,由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建有两个地委(泰山、泰西),分属山东、冀鲁豫两大战略区,抗战后半期一度(四年多)形成三个地委,历史和区划情况复杂,且在过去的工作中已各成体系地编写出三个党史大事记,即《中共泰山区党史大事记》、

阅读

相关人物

庞盛文
相关人物
胡萍舟
相关人物
鲁宝琪
相关人物
鲁宝瑛
相关人物
张克明
相关人物
张丹峰
相关人物
朱玉干
相关人物
曹福宽
相关人物
程照轩
相关人物
裴康增
相关人物
张天民
相关人物
韩寿昌
相关人物
武冠英
相关人物
李明实
相关人物
李盛泉
相关人物
傅若愚
相关人物
范维玉
相关人物
祝慨夫
相关人物
张树德
相关人物
熊纪标
相关人物
王廷山
相关人物
王迫悟
相关人物
蒋介石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泰安小学
相关机构
泰安育英中学
相关机构
省立一中
相关机构
萃英中学
相关机构
国民党县教育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泰安
相关地名
济南
相关地名
泰安县
相关地名
南京
相关地名
济宁
相关地名